|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01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02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39.0分)
    1.下列数据中,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A. 教师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B. 一节课的时间是0.75h
    C.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 D.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2.如图所示,三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匀速行驶,三辆小车的速度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车向东运动 B. 乙车向东运动 C. 乙车向西运动 D. 丙车向西运动
    3.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 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 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 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4.某运动员在一次百米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为9.4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1.4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本次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10.4m/s B. 运动员本次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10m/s
    C. 在后5s内,运动员移动的距离为57m D. 在前5s内,运动员移动的距离为47m
    5.如图,小明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
    B. 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 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D. 人眼是无法直接观察到发声音叉的振动的

    6.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能显著改变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量 C. 音色 D. 音调
    7.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对着气球说话,感觉到气球在振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 图乙中,人隔墙能听到敲墙的声音,说明固体能传声
    C. 图丙中,敲击音叉后用乒乓球靠近音叉,乒乓球被弹开,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振动的现象放大
    D. 图丁中,两列音叉的波形图说明两个音叉发声时音调不同
    8.噪声监测器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可以提供声音的部分参数以便采取相关措施。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50
    2000

    90
    500

    A. 甲、乙两种声音一定都属于噪声
    B. 甲的频率高,是超声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C. 在监测器处,甲的响度小于乙的响度
    D. 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小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的速度为4m/s
    B. 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静止
    C. 10s时甲、乙两车相距70m
    D. 若乙、丙的路程之比为2:3,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8:3
    10.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车运动的速度为20米每秒
    B. 乙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C. 甲、乙两车在20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 前300米内甲车运动的时间等于乙车运动的时间
    11.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声音屏障,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乙图:利用超声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说明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他声波
    C. 丙图:城市中的噪声测试仪,数字95.8后的单位应该是Hz
    D. 丁图: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上面的音叉音调高
    12.鼓作为敲击乐器,在重要的节日庆典中频频登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铿锵的鼓声是由鼓面引起周围空气振动产生的
    B. 观众通过音色来辨别鼓声
    C. 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鼓声的音调高
    D. 部分观众用手捂住耳朵,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3.如图,为某道路由南向北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道路示意图,已知机动车车道宽D=3m,甲、乙两部轿车分别在慢车道和快车道上向北匀速行驶,v甲=36km/h,v乙=54km/h。两部轿车的尺寸均为:长度L1=4.5m,宽度d=1.8m,甲、乙两车沿南北方向上的距离为s2=3m时,在甲车前方慢车道与非双机动车道交界处的C点(与甲车相距s1,且s1=10.5m,突然有一人骑自行车横穿马路(假设匀速),自行车车长L2=1.8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自行车速度为0.35m/s时,将与甲车相撞
    B. 当自行车速度为7m/s时,可以安全通过整个道路
    C. 当自行车速度为6.5m/s时,将与乙车相撞
    D. 若自行车速度为0.2m/s,自行车尾部到达双黄线用时30s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14.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举行,苏炳添以9.95秒的成绩夺得了男子100米冠军。如图所示,比赛中以看台为参照物,苏炳添是______ 的,他完成百米比赛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5.甲、乙两位同学沿着公园直线跑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第12s时甲的运动状态为______(选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从出发到甲、乙相遇的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6.小明坐在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上,火车完全通过450m的甲桥用时15s,以相同的速度完全通过1200m的乙桥用时30s,火车的车长为______,火车的速度是______m/s.
    17.小明家附近有两块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其中甲图表示的含义是禁止鸣笛,这是______ 减弱噪声。乙图的含义是限制机动车的______ (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不得超过60km/h。


    18.“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 ;如图是1978年在湖北省发掘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编钟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指声音的______ 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0分)
    19.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装置:
    (1)交流讨论:①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我们能听到音乐。②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③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2)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声音在______中不能传播。
    (3)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与上述实验结论相符合的是______(填序号)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C.临街的房屋安装双层真空玻璃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20.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每次实验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______ 开始下滑;
    (2)图甲中AC的长度是______ cm,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停表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每格1s)
    (3)为了测量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B点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所用的时间,这样的做法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斜面的坡度增大后,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将变______ ;
    (5)图乙中能大致描述小车从A点到C点运动情况的s−t图象是______ (填序号)。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0分)
    21.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一条)?
    (2)在长为850米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秒。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空气(0℃)
    331

    3230
    空气(15℃)
    340

    3750
    煤油(25℃)
    1324

    5000
    水(常温)
    1500

    5200

    22.如表为某列车的运行时刻表,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站名
    站点1
    站点2
    站点3
    站点4
    站点5
    到站时刻

    18:40
    19:00
    19:20
    20:10
    发车时刻
    17:40
    18:42
    19:02
    19:22

    距起始站里程/km
    0
    118

    183
    275
    (1)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若列车由站点2到站点3的平均速度120km/h,则表格中横线处的里程数应为多少?
    (3)若列车以108km/h的速度通过长为4744m的大桥,列车全长244m,则列车全部在大桥上的时间为多少秒?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课桌的高度约为0.8m,即80cm,故A不合题意;
    B、一节课的时间为45min=4560h=0.75h,故B不合题意;
    C、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故C符合题意;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4×13.6m/s≈1.1m/s,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本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AD.甲、丙两车运动方向相同,甲车速度大于丙车速度,随着时间增加,甲车与丙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直至甲车追上丙车、甚至超过,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是向西运动的,故D正确,故A错误;
    BC.甲、乙两车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甲车和乙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即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故BC错误。
    故选:D。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同一个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
    3.【答案】A 
    【解析】解:A、物体的v−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就是物体通过的路程,由图可知,0~10s两人的v−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不等,因此所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小芳的v−t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芳相对于湖畔的垂柳有位置的变化,因此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故B正确;
    C、由图可知,第10s末两人的v−t图像相交,说明两人的速度相等,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小明的v−t图像是倾斜直线,说明小明的速度一直变化,做变速运动;小芳的速度不变,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A。
    (1)在v−t图像中,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
    (2)在v−t图像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的速度不变,即做匀速运动;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的变化,该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变化,该物体是静止的;
    (3)在v−t图像中两直线相交表示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4)在v−t图像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一直变化,即变速运动。
    本题考查了对运动图像的理解,属于基础题,从图中读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B、百米赛跑的路程是100m,10s末到达终点,所以时间是10s,所以平均速度v=st=100m10s=10m/s,故B正确,A错误;
    CD、由于不确定后5s和前5s的平均速度,因此无法计算前5s和后5s移动的距离,故CD错误。
    故选:B。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注意: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5.【答案】B 
    【解析】解:A、音叉发声是由于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B正确;
    C、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后显示出来,不能增大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频率较低时,我们可以看到音叉的振动,故D错误。
    故选:B。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利用转换法放大音叉的振动。
    (4)频率较低时,我们可以看到音叉的振动。
    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转换法在本题中的应用。
    6.【答案】D 
    【解析】解:管内空气柱因发生振动会产生声音,上下推拉活塞时,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因此空气柱的振动快慢会发生改变,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会结合概念解释现象。
    7.【答案】A 
    【解析】解:A.图甲中,对着气球说话时,发声体的能量通过空气传递给气球,使气球振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
    B.图乙中,固体、气体、液体都能传声,人隔墙能听到敲墙的声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B正确;
    C.图丙中,敲击音叉后用乒乓球靠近音叉,乒乓球被弹开,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通过乒乓球的振动证明音叉在振动,故C正确;
    D.图丁中,由两列音叉的波形图可以看出,下面音叉的振动频率大于上面的振动频率,说明两个音叉发声时音调不同,故D正确。
    故选:A。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音调的影响因素是频率,响度的影响因素是振幅,音色的影响因素是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及声音的特性,属基础题目。
    8.【答案】C 
    【解析】解:A、甲、乙两处声音不一定都属于噪声,这要取决于声音是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甲的频率小于20000Hz不是超声波,故B错误;
    C、甲的响度为50dB,乙的响度为90dB,说明甲声音的响度小于乙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
    D、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即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故D错误。
    故选:C。
    (1)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频率越高的声音的音调越高,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凡是不利于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此题涉及到声的传播、频率、响度等,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甲、乙的图象为s−t图象,并且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则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丙的图象为v−t图象,随着时间的变化,其速度大小不变,则丙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A、由甲的s−t图象知,当t甲=2s时,s甲=8m,则甲车的速度v甲=s甲t甲=8m2s=4m/s,故A正确;
    B、由丙的v−t图象可知v丙=4m/s,甲车的速度v甲=4m/s,
    因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则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静止,故B正确;
    C、由乙的s−t图象知,当t乙=4s时,s乙=4m,则乙车的速度v乙=s乙t乙=4m4s=1m/s;
    因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
    则10s时甲、乙两车相距Δs=s甲′−s乙′=v甲t′−v乙t′=4m/s×10s−1m/s×10s=30m,故C错误;
    D、由v乙:v丙=1m/s:4m/s=1:4,
    已知s乙:s丙=2:3,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乙:t丙=s乙v乙:s丙v丙=21:34=8:3,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三个图象,分析得出甲、乙、丙三辆小车的运动情况。
    (1)(2)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甲、乙的运动速度,直接读出丙的运动速度;以甲车为参照物判断丙车的运动状态;
    (3)已知乙、丙通过的路程之比、速度之比,利用公式t=st求所用时间之比;
    (4)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知道速度大小,利用s=vt可计算出10s时两车行驶的距离,然后算出两车之间的距离。
    此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清s−t图象和v−t图象、据此求出甲、乙、丙的速度是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甲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说明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通过400m所用的时间为20s,所以甲车的速度:v=s甲t甲=400m20s=20m/s,故A正确;
    B、由图可知,乙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乙车在做变速运动,故B正确;
    C、甲在20s内通过的路程s甲=400m,乙在20s内通过的路程s乙=450m,即甲、乙两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则根据v=st可知,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甲车到达300m处所用的时间为15s,乙车到达300m处所用的时间也等于15s,所以甲、乙两车前300m内所用时间相等,故D正确。
    故选:C。
    (1)分析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甲车的运动状态,利用速度公式v=st求出甲车的速度;
    (2)分析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乙车的运动状态;
    (3)根据甲、乙两车在20s内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v=st比较平均速度;
    (4)分析前300m内甲车和乙车运动所用的时间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速度公式的运用,注意路程和时间的一一对应,能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A、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声音屏障,目的是使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B、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与其他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
    C、监测噪声的设备是用来测定噪声的等级的,而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监测噪声设备上数字95.8后的单位应该是dB(分贝),故C错误;
    D、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相同时间内,上面物体振动的频率大于下面的频率,上面的音调比下面的音调高,故D正确。
    故选:D。
    (1)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噪声。
    (2)在相同温度下,在相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
    (3)声音的强弱,即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用分贝来表示,声音越小,分贝数越小。
    (4)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可以比较频率大小。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此题涉及到防止噪声的途径、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声波的传播速度、响度的单位等多个知识点,考查比较全面,难度不大。
    12.【答案】B 
    【解析】解:A、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所以观众是通过音色来辨别鼓声的,故B正确;
    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
    D、观众用手捂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3)减弱噪声的方式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防止噪声的途径,以及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是声学中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简单。
    13.【答案】B 
    【解析】解:
    (1)由题知,甲车的尾部恰好到达C线的路程:s甲=s1+L1=10.5m+4.5m=15m,
    甲的车速v甲=36km/h=10m/s,
    由v=st可得,甲车的尾部恰好到达C线所用的时间:
    t=s甲v甲═15m10m/s=1.5s;
    自行车与甲车水平方向距离,s自行车=12×(D−d)=12×(3m−1.8m)=0.6m,
    甲车通过C时,自行车车头恰好到达甲车尾处时自行车与甲车相撞,用时最长,自行车速度最小,
    此时,t自行车=t甲=1.5s,
    则此时自行车速度:v自行车=s自行车t自行车=0.6m1.5s=0.4m/s;
    所以,当自行车速度为0.35m/s时,不会与甲车相撞,故A错误;
    自行车尾与甲车头部相撞:
    甲车走的路程:s甲′=s1=10.5m,
    甲车用的时间:t甲′=s甲v乙=10.5m10s=1.05s,
    自行车在这段时间内(t自行车=t甲=1.05s)走的路程s自行车=0.6m+1.8m+1.8m=4.2m,
    v自行车=s自行车t自行车=4.2m1.05s=4m/s;
    当自行车车速在0.4m/s~4m/s范围内将与甲车相撞;
    (2)乙车的速度v乙=54km/h=15m/s,
    自行车头与乙车尾部相撞,乙车走的路程:
    s乙=s1+s2+2L1=10.5m+3m+2×4.5m=22.5m,
    乙车用的时间:t乙=s乙v乙=22.5m15m/s=1.5s,
    自行车在这段时间内(t自行车=t乙=1.5s)走的路程:s乙=0.6m+3m=3.6m
    v自行车=s自行车v自行车=3.6m1.5s=2.4m/s;
    自行车尾与乙车头部相撞,乙车走的路程:
    s乙′=s1+s2+L1=10.5m+3m+4.5m=18m,
    乙车用的时间:t乙′=s′乙v′乙=18m15m/s=1.2s,
    自行车在这段时间内(t自行车=t乙=1.2s)走的路程:s自行车=3×0.6m+3×1.8m=7.2m
    v自行车′=s自行车t′乙=7.2m1.2s=6m/s;
    当自行车车速在2.4m/s~6m/s范围内将与乙车相撞;
    但是被乙车撞的前提是不能被甲车撞,因此要把2.4m/s至4m/s剔除出去,
    因此被乙车撞的条件是自行车速度在4m/s至6m/s之间;当自行车速度为7m/s时,可以安全通过整个道路,故C错误,B正确;
    (3)若自行车速度为0.2m/s,自行车尾部到达双黄线的时间为:t0=s0v0=3m+3m+1.8m0.2m/s=39s,故D错误。
    故选:B。
    (1)先确定甲车的尾部恰好到达C线的路程,由速度公式计算其到C所消耗的时间;
    甲车车尾恰好到达C的时间,计算自行车到甲车的距离,由速度公式计算自行车与甲车相撞的最小速度;
    (2)自行车与乙车相撞的范围是自行车头与乙车尾部相撞以及自行车尾与乙车头部相撞,但是被乙车撞的前提是不能被甲车撞,由此分析解答;
    (3)根据自行车的速度和路程求出时间。
    本题考查的是速度公式的计算题,对公式熟练掌握和应用是前提,弄清各自通过的路程是关键,难度比较大。
    14.【答案】运动  10.05 
    【解析】解:苏炳添在比赛过程中,以看台上的观众为参照物,苏炳添与看台上的观众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苏炳添是运动的;
    苏炳添的百米平均速度:v=st=100m9.95s≈10.05m/s。
    故答案为:运动;10.05。
    (1)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如果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变化,则是静止的;
    (2)利用公式v=st计算平均速度的大小。
    此题考查速度的计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5.【答案】静止  4 
    【解析】解:从图中可知,甲在10s~20s内路程不变,故甲静止,则第12s时甲的运动状态为静止;
    甲、乙在t=15s时相遇,运动了60m,从出发到甲、乙相遇的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v=st=60m15s=4m/s。
    故答案为:静止;4。
    从图中可知,甲在10s~20s内路程不变,故甲静止,据此得出第12s时甲的运动状态;
    甲、乙在t=15s时相遇,运动了60m,根据v=st得出从出发到甲、乙相遇的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变速运动和平均速度的知识,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有用信息。
    16.【答案】300m  50 
    【解析】解:火车匀速完全通过桥的路程等于火车长加上火车长,
    火车通过450m的甲桥用时15s,则有vt1=L甲桥+L车,即v×15s=450m+L车,①
    以相同的速度通过1200m的乙桥用时30s,则有vt2=L乙桥+L车,即v×30s=1200m+L车,②
    联立①②解得v=75m/s,L车=300m。
    故答案为:300m;50。
    火车匀速完全通过桥的路程等于火车长加上火车长,火车通过450m的甲桥用时15s,以相同的速度通过1200m的乙桥用时30s,根据v=st可分别列出方程,解方程组即可。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等于车长加上桥长、火车完全在桥上的路程等于桥长减去车长。
    17.【答案】声源处  最大速度 
    【解析】解:(1)甲图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乙图中标有数字60的标志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汽车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60km/h。
    故答案为:声源处;最大速度。
    (1)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2)根据限速标志牌的含义解答;
    本题考查防止噪声的途径以及交通标志牌的含义,难度不大。
    18.【答案】响度  音调 
    【解析】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的振幅相同,则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响度;音调。
    声音的三个特征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在距离一定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是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
    本题考查了响度、音调和音色的区分,关键要知道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不同编钟的振动频率不同。
    19.【答案】变小  不能  介质  真空  C 
    【解析】解:
    (1)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音乐声会逐渐减弱;
    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能听到音乐声;
    (2)以上实验这说明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3)上述实验中是靠真空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A、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双层玻璃中间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②变小;③不能;(2)介质;真空;(3)C。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这个实验说明了真空不能传声,事实上把瓶内空气全部抽净是不可能的,所以总能听到微弱的声音,人们只是根据抽气过程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进行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这种办法在物理学中叫理想实验法。
    20.【答案】静止  80.0  0.16  不正确  大  ③ 
    【解析】解:(1)每次实验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因此AC的长度是:
    sAC=80.0cm−0.0cm=80.0cm;
    停表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每格1s,指针转过了5格,因此小车通过全程所用时间为:
    tAC=1s×5=5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vAC=sACtAC=80.0cm5s=16cm/s=0.16m/s;
    (3)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到达B点的速度并不为零,所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等于下半程的时间,这样的做法不正确;
    (4)根据公式v=st可知,路程一定时,所用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斜面的坡度增大后,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运动的时间变短,因此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将变大;
    (5)小车从A点到C点做加速运动,s−t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只有③的斜率逐渐增大,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故图线③能正确的描述小车从A点到C点运动情况。
    故答案为:(1)静止;
    (2)80.0;0.16;
    (3)不正确;
    (4)大;
    (5)③。
    (1))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保证每次小车通过的路程相等,初始速度相等;
    (2)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据此求出AC的长度sAC;停表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每格1s,指针转过了5格,据此求出小车通过全程所用时间tAC;利用公式v=st求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AC;
    (3)计算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要用下半程的路程除以下半程用的时间;
    (4)根据公式v=st可知,路程一定时,所用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
    (5)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做加速直线运动,据此结合s−t图像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速度公式及其计算、图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一定要学会计算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st求出平均速度。
    21.【答案】解:(1)分析数据表得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规律:
    ①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②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③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气体中的大。
    (2)由v=st,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t=sv1=850m340m/s=2.5s;
    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传播的快,所以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t2=t1−△t=2.5s−2.33s=0.17s;
    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v2=st2=850m0.17s=5000m/s;
    查表知:金属管可能是铝制成的;
    答:(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答案不唯一);
    (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000m/s;该金属管可能是铝制成的。 
    【解析】(1)查找数据表,得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规律;
    (2)利用v=st,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再结合时间差计算声音在金属管内的传播速度,对应数据表找出金属管的材料。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和速度公式的应用,能正确分析数据表,得到物理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解:(1)列车全程的运行时间t=20:10−17:40=2h30min=2.5h,
    则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st=275km2.5h=110km/h。
    (2)列车由站点2开往站点3段的时间:
    t′=19:00−18:42=18min=0.3h,
    由v=st可得,该段的路程:s′=v′t′=110km/h×0.3h=33km,
    表格中里程数应为:118km+33km=151km,
    (3)列车全部在桥上时的需要通过的路程:s″=L桥−L车=4744m−244m=4500m,
    列车全部在大桥上的时间:。
    答:(1)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10km/h;
    (2)表格中横线处的里程数应为151km;
    (3)列车全部在大桥上的时间为150s。 
    【解析】(1)由列车运行时刻表可知,列车运行的总路程和所用的总时间,利用v=st可以求出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由表格可得列车由站点2开往站点3段的时间,根据v=st可以得到运行的路程,加上118km即为表格中的里程数;
    (3)列车车尾在桥上开始计时,到车头刚好离开桥停止计时,此时车尾离桥244米,还没到桥边,所以走了4744米−244米,根据列车的速度可求得列车全部在桥上时的时间。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变形公式的应用,两个地方要注意:①知道列车全部在大桥的路程是大桥与列车长度之差是解题的关键;②看清到站时间和发车时间,正确计算用时,此题属于易错题。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计算与问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