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14] 第4章第3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含解析)
展开课时练习[14]
第3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单项选择题
(2021·湖南地理)某河流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南向北流,该地冬春季节风力较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道宽窄常呈季节性变化。下图示意该河流中游地区和研究区同地点某年L月和M月的河道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L月和M月可能分别是( D )
A.3月、5月 B.9月、7月
C.8月、6月 D.5月、9月
2.造成M月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原因是( B )
①南部以流水侵蚀为主 ②南部以风力堆积为主 ③北部以风力侵蚀为主 ④北部以流水沉积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L月风力堆积物厚,冬春季节该河段河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弱,该地冬春季节风力较大,河流的风积物不断累积,风积物厚度增加,故L为5月;夏季该流域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经过长时间的流水侵蚀,风积物厚度减少,故M为9月。第2题,河流由南向北流(注意图中指向标),南部位于河流上游,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流水侵蚀作用大于风力沉积作用,河道宽阔;北部位于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上游带来的泥沙在下游河道沉积,致使北部河道变窄(风力侵蚀不可能使河道变窄)。
(2022·山东济南模拟)洪积扇多由季节性河流在洪水期形成,一般呈现完美的扇形,如同张开的一把扇子,有扇顶、扇中、扇缘,甚至还有扇骨—呈放射状展开的分支河流。下图示意祁连山西部的昌马洪积扇(俯视)。据此完成3~5题。
3.昌马洪积扇形成完美扇形的原因是( B )
①扇缘前端受地形阻挡 ②河流展宽、分叉 ③河流流速减缓,泥沙堆积 ④地表多风化碎屑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农田多分布在扇缘的原因是( D )
A.靠近村庄 B.交通运输便利
C.降水量多 D.地下水较充足
5.与扇缘相比,扇顶( B )
A.径流量更小 B.昼夜温差更大
C.透水性更差 D.实际蒸发量更大
[解析] 第3题,洪积扇的碎屑物来源于河流;扇缘前端无地形阻挡;河流展宽、分叉,导致扇骨明显;河流在出山口流速降低,导致泥沙堆积,是形成洪积扇的必备条件。第4题,有了农田,村庄才能形成;扇缘交通运输便利不是农田多分布在扇缘的主要原因;扇缘与扇顶的降水量没多大区别;扇缘地势较低,地下水在此聚集,地下水较充足,导致农田多分布在扇缘。第5题,扇顶位于河流上游,径流量大;扇顶颗粒粗,比热容小,与扇缘相比,扇顶昼夜温差更大;扇顶颗粒粗,透水性好,利于下渗,实际蒸发量小。
(2021·广东地理)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 m/s之间。图1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图2示意该河道流量超过15 000 m3/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6~7题。
6.由图1可知,当流量从14 278 m3/s降至6 888 m3/s时,该河段( A )
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
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
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
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
7.根据图2,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 A )
A.河道来沙量减少 B.河道的水位升高
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 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
[解析] 第6题,由图可知,当流量从14 278 m3/s降至6 888 m3/s后,边滩体处的流速大幅减少,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深槽区流速减少较少,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故当流量从14 278 m3/s降至6 888 m3/s时,该河段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处以沉积作用为主,边滩体扩大。第7题,由图及材料可知,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即泥沙沉积减少,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库可蓄水拦沙,三峡水库的运行使得长江中游河道的来沙量减少,导致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
(2022·云南昆明模拟)开都河全长 516 千米,注入我国西部最大的淡水湖博斯腾湖。开都河共 1 142个弯,流经巴因布鲁克草原的河段呈现出“九曲十八弯”的优美形态。在每年特定时间,太阳可在河曲水面上倒映出九个太阳的自然奇观,因此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下图为开都河“九曲十八弯”观赏位置示意图和河面上倒映出九个太阳的自然奇观照片。回答8~9题。
8.与该河段河道形态弯曲关系最直接的水文特征是( B )
A.含沙量大 B.流速慢
C.径流量大 D.结冰期长
9.游客欣赏开都河“九个太阳”景观的最佳时间是( C )
A.2月日出时 B.5月日出时
C.8月日落时 D.11月日落时
[解析] 第8题,图中河道形态曲流发育,呈现出“九曲十八弯”的优美形态,曲流一般出现于平原地区(或地势平坦的地区),水流慢,以侧蚀为主。第9题,图中“九曲十八弯”河道大致是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方向和东南方向是最佳观赏角度,北半球冬半年日出东南,但北半球冬半年景区气温较低,且开都河河流水量小(甚至出现断流),北半球夏半年日落西北,北半球夏半年景区气温较高,河流水量大,河面宽阔,落日余晖景观更壮观,故游客欣赏开都河“九个太阳”景观的最佳时间是8月日落。
(2022·河北保定模拟)下图为横断山区某地景观,村落和梯田空间布局体现了人们的生存智慧。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地( B )
A.垂直地带性明显,以针叶林为主
B.村落位置较高,洪涝影响较小
C.梯田分布在凹岸,方便引水灌溉
D.河谷水流平稳,航运价值较高
11.近年来,人们在海拔1 500~2 500米的河谷地带种植草莓等水果,主要原因是( C )
①大型农业机械使用 ②薄膜覆盖技术推广 ③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④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第10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为横断山区,横断山区水热条件较好,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由图可知,村落位置较高,洪涝影响较小;梯田分布在凸岸;横断山区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航运价值较低。第11题,由图可知,该地地形崎岖,地块小,不利于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海拔高,气温低,薄膜覆盖有利于维持草莓等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使草莓能在该地种植;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有利于该地草莓外运;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该地种植草莓等水果关系不大,且种植草莓会增加薄膜、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当地污染,降低环境质量。
二、综合题
12.(2021·全国文综Ⅱ)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 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 ℃,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冲积扇以沙砾为主,河流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故在此沉积的砾石分选较好,流水在搬运过程中对水中的砾石有磨蚀作用,故沉积在此的砾石有一定的磨圆度。由图可知,山坡以角砾为主,表层有沙、粉沙,该处位于较陡的山坡,砾石主要由重力作用在此堆积,故砾石分选较差,未经流水的磨蚀,故磨圆度较差。第(2)题,由图可知,除山坡外,粉沙还分布在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沙、粉沙粒径小,流速减慢时在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沉积。冲积平原草原茂盛,故山坡的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该地区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被风吹起,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风速减慢,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第(3)题,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势较低,来自山坡和冲积扇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均在此汇集,地下水容易出露,为冲积平原提供水源;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表主要由粉沙、黏土组成,颗粒较细,利于保水;该区域冬季寒冷,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土壤水分不易被蒸发,利于蓄水。
[答案] (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13.(2022·江苏无锡模拟)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冲积扇有着特殊的沉积结构,流速往往影响流水堆积物颗粒大小,也是影响冲积扇沉积结构的重要因素。其中支撑砾岩是洪积扇沉积结构中的特殊组成部分,特点是砾石相互支撑接触,孔隙中极少有泥质填充物。下图为准噶尔盆地洪积扇支撑砾岩的发育模式图。
(1)描述准噶尔盆地洪积扇上径流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根据示意图描述a过程沉积物粒径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3)根据示意图描述支撑砾岩的形成过程。
[解析] 第(1)题,准噶尔盆地内流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高山冰雪的消融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准噶尔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气温年际变化小,故准噶尔盆地洪积扇上径流量的时间变化特征为径流量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第(2)题,洪水期洪积扇上游山区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流水的侵蚀和搬运能力强,带来了大量颗粒大小不等的碎屑物,河流流出山口因地势突然变得平坦开阔,河流流速骤然下降,导致不同粒径的沉积物一起堆积(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变得低平,河流由上游的流水侵蚀搬运作用转为流水的堆积作用),导致了准噶尔盆地洪积扇上洪水期沉积物颗粒大小混杂分布。第(3)题,洪水期粒径大小不同的颗粒物在洪积扇上混杂堆积,枯水期因流速减缓,小颗粒堆积物被侵蚀搬运,砾石留在原地,再到洪水期粒径大小不同的颗粒物在砾石表层混杂堆积,底层砾石形成了支撑砾岩。
[答案] (1) 准噶尔盆地洪积扇上径流量的时间变化特征为径流量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原因:该内流河主要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高山冰川冰雪消融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准噶尔盆地气温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2)洪水期沉积物颗粒大小混杂分布。洪水期洪积扇上游山区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流水的侵蚀和搬运能力强,带来了大量颗粒大小不等的碎屑物;河流流出山口因地势突然变得平坦开阔,河流流速骤然下降,导致不同粒径的沉积物一起堆积。(3)洪水期洪积扇上游山区流水将粒径大小不同的颗粒物搬运到洪积扇上堆积,枯水期时,河流流量小,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减弱,流水将易被侵蚀搬运的小颗粒沉积物搬运到下游,无法搬运的砾石留在原地,之后洪水期再将粒径大小不同的颗粒物搬运到此,堆积到大块砾石的表层,底层砾石形成了支撑砾岩。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43] 第18章第3讲 中国的区域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43] 第18章第3讲 中国的区域地理(含解析),共7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32] 第14章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32] 第14章 第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含解析),共7页。
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含解析),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褶皱山,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