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含解析)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28] 第12章第1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28] 第12章第1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共7页。
课时练习[28]第十二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2021·湖北地理)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井冈山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通信网络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网络全覆盖,农民通过开网店,直播卖货,足不出户就可将农林土特产品迅速销往全国各地。下图示意井冈山地理概况,据此完成1~3题。1.井冈山农林土特产品丰富,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气候温暖湿润 ③生物物种丰富 ④水域面积广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直播卖货让井冈山的农林土特产品不愁卖了,这主要得益于( C )A.产业产能提升 B.产品工艺革新C.基础设施改善 D.生产成本降低3.井冈山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商”,可进一步( D )①促进人口集聚 ②助力产品销售 ③夯实产业根基 ④实现增产增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井冈山位于江西西南部地区,罗霄山脉中段,湘赣交界之处,由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高峻山岭组成,地形复杂多样;由于纬度较低,井冈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使井冈山区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也形成了品种丰富农林资源;井冈山区地形起伏大,河流水系发育程度高,排水条件好,湖沼较少,水域面积不大。第2题,由材料“随着网络全覆盖,农民通过开网店,直播卖货,足不出户就可将农林土特产品迅速销往全国各地”可知,井冈山加强了通信网络建设,实现网络全覆盖,农民通过开网店,直播卖货,促进了井冈山农林土特产品的销售,扩大了井冈山农林土特产品的市场范围;井冈山农林土特产品市场范围扩大,产品销量增加促进了产业产能的提升,但产业产能提升不是井冈山土特产品销量增加,市场范围扩大的原因,农林土特产品直播卖货的销售方式与产品工艺革新、生产成本高低无关。第3题,井冈山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商”,可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但这不是促进人口集聚;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商”,可扩大井冈山农林土特产品的销售范围,助力产品销售,促进井冈山地区农林特色产业的发展,夯实产业根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增产增收。(2021·福建地理)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古聚落遗址,遗址中有许多黄土烧制的陶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为避免坍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据此完成4~6题。4.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向( B )A.冷湿 B.冷干C.暖湿 D.暖干5.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是由于( A )A.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B.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足C.蓄水技术提高,供水充足D.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6.龙山文化时期,该地区坡地的窑洞平面形态最可能是图中的( A )[解析] 第4题,温度带是根据活动积温划分的,即作物某时段或某生长季节内逐日活动温度的总和。由材料“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可知,仰韶文化晚期,当地气候趋向寒冷,冬季风势力更加强大,降水减少趋于干燥。第5题,由图示可知仰韶文化早中期聚落遗址中有大型木骨泥墙建筑,木骨泥墙建筑消耗了大量木材,遗址中有许多黄土烧制的陶器,烧制陶器需砍伐森林,获取燃料,即仰韶文化早中期当地森林植被遭到了人类过度砍伐。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当地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淤积,河床抬升,故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是由于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水平低,人类活动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人口增长缓慢,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土质疏松,土壤肥力较低,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不是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的最主要原因。第6题,由图示可知,该窑洞位于坡面位置,门上洞顶的土层厚度较小,越往里窑顶的土层越厚,为避免坍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窑洞宽度应随着窑顶的黄土厚度增加而增加;C项图示窑洞门口到窑洞里宽度一致(均较宽),易坍塌,B项图示窑洞宽度迅速拓宽不符合坡面黄土厚度的变化趋势,窑洞门口到窑洞里应是从窄到宽;D项图示与A项图示相比,D项图示窑洞门口处宽度较宽,易坍塌,故龙山文化时期,该地区坡地窑洞平面形态是图中的A项图示。(2022·河北正定中学模拟)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指数(HD)是评价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协调度的指标之一。HD的值越大,表明区域的经济—人口分布越不协调。当HD<0.3表明区域是处于人口—经济分布协调状态。下图是1953年~2017年中国的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读图完成7~8题。7.1953~2017年中国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指数的总体趋势是( B )A.变化平稳 B.先上升,后波动下降C.持续下降 D.波动上升8.2000年到2017年间( C )A.中国区域经济—人口规模协调程度不断下降B.全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城镇规模不断缩小C.中国区域经济—人口规模的协调性与城镇化发展呈正相关D.中国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处在协调状态[解析] 第7题,由图可知,中国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指数(HD)从1953年到1960年处于上升状态,并达到最高值,之后一直到2017年呈波动下降趋势。第8题,由图可知,2000年~2017年间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指数(HD)不断下降,说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区域的经济—人口分布协调程度上升,中国区域经济—人口规模的协调性与城镇化发展呈正相关,图中曲线显示的是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指数(HD)不断下降,说明中国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程度上升;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由材料可知,当HD<0.3表明区域是处于人口—经济分布协调状态,图中显示HD>0.4,说明2000年到2017年间中国区域经济—人口分布仍处在不协调状态。(2022·山西太原模拟)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强调持续抓好农业高产稳产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下图为“新三农”耕地相互联系关系链。据此完成9~11题。9.生产活动集约经营主要目的是( D )A.节约资源 B.互通信息C.技术合作 D.适应市场10.新农业与新农村在生态层面存在价值响应,主要表现在( C )①生态宜居 ②农业高产 ③绿色发展 ④农民增收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11.“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背景下“新三农”需要( A )A.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B.扩大农业土地供给C.增加化肥农药使用 D.拓宽粮食进口渠道[解析] 第9题,通过种植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换,实现经营集约化,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系统中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提高农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节约资源、互通信息、技术合作均不是生产活动集约经营的主要目的。第10题,根据图示新农村与新农业在社会、生态和经济等层面存在价值响应,在生态层面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优化、农村美好、绿色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第11题,扩大农业土地供给能增加粮食产量,但与“新三农”耕地利用倡导的可持续集约化不吻合;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符合经营集约化,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系统中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有利于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增加化肥农药使用违背了绿色可持续发展,拓宽粮食进口渠道,增加粮食进口不属于“新三农”的范畴。二、综合题12.(2022·山东济宁模拟)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夏季葡萄收获后,若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易腐烂、发酸、变色。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出的葡萄干糖分保留多、不发酸、色泽碧绿、状如珍珠,其“无核绿葡萄干”享誉世界。材料二 初酿出来的葡萄酒口味生涩,需贮藏(要求温度维持在12~15 ℃,相对湿度70%左右)一段时间待其自然老熟后,才会芬芳浓郁、口味醇厚。渤海湾沿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葡萄集中产地分布图。(1)试分析吐鲁番地区所产葡萄多用于制葡萄干而较少用于酿酒的原因。(2)简述吐鲁番地区葡萄干品质好的原因。(3)吐鲁番地区的果农每年都会把葡萄植株埋入土中一段时间,之后再把葡萄植株从土里取出来放到葡萄架上,请指出这么做的时间并分析原因。(4)地中海沿岸葡萄产区的果农常在葡萄园的地表铺放鹅卵石,而吐鲁番地区的果农却在葡萄园地面铺盖秸秆,试分析这两种做法作用的异同。[解析] 第(1)题,由材料“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出的葡萄干糖分保留多、不发酸、色泽碧绿、状如珍珠”可知,吐鲁番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易晾制葡萄干,葡萄干便于保存和运输;由材料“酿出来的葡萄酒口味生涩,需贮藏(要求温度维持在12~15 ℃,相对湿度70%左右)一段时间待其自然老熟后,才会芬芳浓郁、口味醇厚”可知,新疆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不利于葡萄酒贮藏至自然老熟,新疆深居内陆,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当地葡萄酒的市场需求有限,且新疆酿酒技术不先进,葡萄酒产业基础薄弱。第(2)题,吐鲁番地区葡萄干品质好的原因需从葡萄品质好、加工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三个方面分析作回答。吐鲁番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葡萄中积累的糖分多,冬季气温低,夏季夜晚气温低,不利于害虫成活,夏季紫外线强,葡萄病虫害少,种出的葡萄品质好,新疆深居内陆,各类污染少,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避免了强光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不发酸,糖分保留多,色泽好。第(3)题,吐鲁番地区冬季气温低,多大风和暴雪,把葡萄植株埋入土中可减少大风和暴雪天气对葡萄植株的伤害,地下土壤湿度较大,保温保湿效果好,利于葡萄植株成活,次年从土中取出,可快速恢复葡萄植株的生长。第(4)题,两地夏季都高温少雨,铺放鹅卵石和铺盖秸秆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都有利于减弱风力或流水对土壤的侵蚀,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都可抑制杂草生长。不同的是铺放鹅卵石利于增大昼夜温差,促进葡萄糖分的积累,铺盖秸秆可减弱夜晚和冬季低温对葡萄植株的不利影响,起到保温作用,秸秆腐烂后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增加土壤的肥力。[答案] (1)吐鲁番地区所产葡萄多用于制葡萄干的原因:吐鲁番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易晾制葡萄干;葡萄干便于保存和运输。吐鲁番地区所产葡萄多较少用于酿酒的原因:深居内陆,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当地葡萄酒的市场需求有限;酿酒技术不先进,葡萄酒产业基础薄弱;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不利于将葡萄酒贮藏至自然老熟。(2)吐鲁番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葡萄中积累的糖分多;冬季气温低,夏季夜晚气温低,不利于害虫成活,夏季紫外线强,葡萄病虫害少,种出的葡萄品质好;深居内陆,各类污染少;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避免了强光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不发酸,糖分保留多,色泽好。(3)时间:冬季。原因:冬季气温低,多大风和暴雪,把葡萄植株埋入土中可减少大风和暴雪天气对葡萄植株的伤害;地下土壤湿度较大,保温保湿效果好,利于葡萄植株成活,次年从土中取出,可快速恢复葡萄植株的生长。(4)同: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都有利于减弱风力或流水对土壤的侵蚀,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都可抑制杂草生长。不同:铺放鹅卵石有利于增大昼夜温差,促进葡萄糖分的积累。铺盖秸秆可减弱夜晚和冬季低温对葡萄植株的不利影响,起到保温作用;秸秆腐烂后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增加土壤的肥力。13.(2022·山东潍坊模拟)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北极熊主要生活在北冰洋及其沿岸、格陵兰岛及其周围。哈得孙湾是位于加拿大东北部近乎封闭的浅海湾,该地区生活着上千只北极熊,它们以海冰为平台捕捉海豹作为主食,当海冰融化后,不得不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哈得孙湾西岸的丘吉尔港在无海冰时期经常有北极熊来此寻找食物,并发生过伤害人类的事情,因此曾经设立过“北极熊监狱”。哈得孙湾通常10月开始结冰,结冰时间早于同纬度其他海域,直至来年5月开始融冰,7~8月完全消融。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的生存状况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下图示意哈得孙湾在北美洲的地理位置。(1)分析哈得孙湾开始结冰的时间比同纬度其他海域更早的原因。(2)推测纬度较低的哈得孙湾与同纬度其他海域相比,能够生存大量北极熊的原因。(3)与阿拉斯加半岛北部沿海相比,分析哈得孙湾西部海域北极熊生存的不利条件。[解析] 第(1)题,哈得孙湾位于北美洲东北部,海湾深入内陆,水浅,受陆地影响较大,海水降温快;海湾比较封闭,与较温暖的外海海水交换少;有大量河水注入,盐度低,易结冰,所以结冰早,结冰期长,蒸发弱。第(2)题,影响北极熊生存的条件主要从食物、活动时间等方面分析。有大量河流入海带来丰富营养物质,使海湾内生物量巨大,动物的食物充足,吸引大量海豹来此觅食。海水温度低,结冰期较长,有利于北极熊长时间利用海冰捕食海豹。第(3)题,哈得孙湾西部海域纬度较低,水温相对较高,海水结冰期短,适宜北极熊捕食海豹时间短。沿岸有丘吉尔港,人类活动较多,不利于北极熊生存,导致其栖息地减少。[答案] (1)海湾深入内陆,水浅,海水降温快;海湾比较封闭,与较温暖的外海海水交换少;有大量河水注入,且结冰期长,蒸发弱,使海水盐度较低,易结冰。(2)大量河流入海带来丰富营养物质,使海湾内生物量巨大,吸引大量海豹来此觅食;海水温度低,结冰期较长,北极熊能够长时间利用海冰捕食海豹。(3)纬度较低,水温相对较高,海水结冰期短,北极熊捕食海豹时间短;人类活动较多,影响北极熊生存环境,导致其栖息地减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41] 第18章第1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含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38] 第17章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共6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23] 第9章第1讲 工业的区位选择(含解析),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