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含解析)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1 考点2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1 考点2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体现“粮改饲”生态意义的农事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全国文综甲)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计划。一是重点推进秸秆饲料化进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 000万吨和6 550万吨);二是稳妥推进具有良好经济与生态意义的“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求。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吉林、河南两省年秸秆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年降水量 B.作物结构
C.耕地质量 D.作物熟制
2.在玉米产区推广“粮改饲”的经济意义是( )
A.提高秸秆产量 B.增加秸秆种类
C.调整农牧结构 D.推动种植技术进步
3.体现“粮改饲”生态意义的农事是( )
①作物轮作 ②土壤深翻 ③圈舍养殖 ④土地平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设问分析]
答案 1.D 2.C 3.A
解析 第1题,由材料“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 000万吨和6 550万吨”可知,吉林秸秆产量小于河南。吉林和河南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差异不大,年降水量不是导致两省秸秆产量差异的原因,A错误。两省的农业发展均以旱作谷物为主,作物结构相差不大,B错误。吉林有黑土分布,土壤肥力充足,耕地质量更好,C错误。吉林主要位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而河南地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地区,热量条件可满足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要求,秸秆产量更高,故选D。第2题,玉米产区之前主要种植玉米,发展种植业;“粮改饲”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求,发展畜牧业,实现了种养结合,“粮改饲”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调整了农牧结构,创造了更多经济收益,C正确。第3题,“粮改饲”改变了单一种植玉米的耕作方式,转向种植多种作物,实现了作物轮作,有利于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全面利用,不再受单一作物吸收营养物质偏向单一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生态意义,①正确;土壤深翻、土地平整,都是对土地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人工干预过强,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②④错误;圈舍养殖避免了游牧过程中集中在某处草地过度放牧的局面,减少了对草地的破坏,具有生态意义,③正确。选A。
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包括三次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和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升级。
1.产业内部的优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并带来最佳效益的产业结构,表现为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
(1)农业内部的产业调整
(2)工业内部的产业优化
2.产业结构升级
(1)阶段
(2)规律
①区域发展前期,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
②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加速,产业结构转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③当区域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3.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
4.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考向1 通过“产业结构的判断”考查“区域认知”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2011~2015年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变化。读图,回答1~3题。
1.据图可知,2011~2015年该省级行政区( )
A.第一产业比重稳中有升
B.第二产业产值持续降低
C.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D.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减少
2.该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创新加快
B.劳动力成本下降
C.人口数量增加
D.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3.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上海 B.甘肃
C.黑龙江 D.云南
答案 1.C 2.A 3.A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很小且变化不大,A错误;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逐渐降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产值是增大的,B错误;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C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应增多,D错误。第2题,该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大且稳步增高,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一产业比重很小,说明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选A。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B错;环境质量和人口数量不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C、D排除。第3题,根据上题可知,该省级行政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可能是上海市。故选A。
考向2 通过“产业结构的演变”考查“综合思维”
(2022·黑龙江实验中学月考)浙江北部织里镇在明清时期就是刺绣丝绸品的出产地,也因此而得名。20世纪70年代末,织里镇还是杭嘉湖平原出了名的穷乡僻壤。而如今,该镇已发展成为中国童装之都。2017年从织里镇发向全球的童装数量达13亿件,占据中国童装产量50%的份额。织里镇产业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4~6题。
4.20世纪70年代,织里镇贫穷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差 B.产业较低端
C.无童装市场 D.对外联系少
5.1980年,织里镇在杭嘉湖平原率先使用刺绣和缝纫技术发展床品加工业,主要优势区位是( )
A.文化传承 B.开放政策
C.职业技术教育 D.市场广阔
6.2017年,织里镇引进了智能装备制造业,吸引该产业入驻织里镇的主要原因是( )
A.投资环境好 B.基础设施完备
C.资金力量雄厚 D.产业转型升级
答案 4.B 5.A 6.D
解析 第4题,织里镇位于浙江北部平原,地形平坦,水热条件好,自然条件优越,A错误;20世纪80年代仍然是家庭作坊生产枕套、床罩,产业较低端,B正确;国内外童装市场一直存在,只是20世纪70年代未被织里镇开发,C错误;明清时期织里镇就因刺绣丝绸品出名,表明其对外联系多,D错误。故选B。第5题,材料指出,织里镇在明清时期就是刺绣丝绸品的出产地,说明其率先使用刺绣技术发展床品加工业是属于文化传承,A正确;而在开放政策、职业技术教育、市场方面,织里镇在杭嘉湖平原并无突出优势,B、C、D错误。第6题,材料没有体现投资环境的信息,A错误;基础设施完备和资金力量雄厚不是吸引智能装备制造业入驻织里镇的主要原因,B、C错误;材料显示,2017年,除了品牌童装属于传统的童装产业外,织里镇还发展了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新的产业类型,表明该地近年来产业结构正在转型升级,发展潜力大增,对智能装备制造业产生了吸引力,故选D。
考点练
(2022·宁夏吴忠市模拟)下表为“我国广东、河南、贵州三省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单位:%)”。据此完成1~2题。
1.与其他两省相比,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是( )
A.产业化的进程趋缓
B.商品农业地位上升
C.高端服务业发展快
D.环境得到较好整治
2.贵州省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可能的原因是( )
A.产业结构不合理,阻碍工业发展
B.石漠化严重,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C.城镇化进程缓慢,非农产业人口较少
D.凭借独特资源,快速发展旅游业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由表可知,与其他两省相比,广东省第三产业比例最高,反映出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渐渐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并走向高端化,C正确;工业化的进程加快,A错误;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商品农业地位下降,B错误;由于产业发展,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整治,D错误。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贵州省以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成为我国的旅游大省,旅游业对其经济的贡献率较高,所以贵州省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D正确;贵州省产业结构出现“三、二、一”的发展趋势,较为合理,A错误;由于当地地形崎岖不平,不适合农业机械化生产,B错误;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发展较快,从事农业的人口较少,C错误。
近年来,“千年瓷都”——景德镇在外部竞争、环境修复和资源枯竭的多重压力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目前景德镇已经培育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实体店有几千家,构建了国际陶艺村、陶艺创意谷和明清窑作遗存园等板块,今天的“瓷都”正在从一座陶瓷之城衍生为活力四射的“创意之都”。据此完成3~5题。
3.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
A.沿江临湖,地理位置优越
B.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C.陶瓷产业熟练,工人数量众多
D.环境污染较轻,城市环境良好
4.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应当( )
A.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品牌
B.设定产品统一生产标准
C.关闭规模较小的手工作坊
D.引进大型自动化生产设备
5.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景德镇的有利影响主要包括( )
①优化产业结构 ②解决了就业问题 ③提升城市等级 ④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3.B 4.A 5.C
解析 第3题,景德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千年瓷都”,其主要优势是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选B。第4题,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应当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以独特的品牌赢得效益,A正确;设定产品统一生产标准和引进大型自动化生产设备,是传统的标准化生产的特点,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是独特的、原创的以及有意义的,所以不能设定产品统一生产标准,也无须引进大型自动化生产设备,B、D错误;文化创意产业重在创意,规模大小不是必要条件,C错误。选A。第5题,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景德镇的产业结构,①正确;根据材料“景德镇在外部竞争、环境修复和资源枯竭的多重压力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可见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保护生态环境,④正确。选C。
6.(2022·山东省烟台市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996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了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该基地被誉为“张江药谷”。“张江药谷”在发展初期,以引入生物医药领域国家级科研院所等服务机构和跨国公司产业化项目为主。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1.5平方千米范围内,集聚了近300家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企业,以及近30个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地区总部项目。近几年,“张江药谷”的企业与上海市金山区合作,形成了“研发在张江、制造在金山”的联动格局。下图为“张江药谷”和张江金山生物医药园区位置示意图。
(1)指出“张江药谷”在发展初期引入国外生物医药跨国公司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4分)
(2)说明“张江药谷”的企业将产品研发与销售部门保留在张江的主要原因。(6分)
(3)简述张江金山生物医药园区对金山区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4分)
答案 (1)完善高端医药制品、医疗器材产业链;提升生物医药生产技术水平;吸引优秀人才,提升研发水平。
(2)张江地处浦东新区,具有人才、信息和技术优势,有利于产品研发;具有市场和信息优势,有利于产品推广和销售;交通和通信发达,利于对外联系。
(3)向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升级,促进第二产业技术升级;带动医疗保健业、物流、仓储、营销、会展等第三产业发展。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文字信息
吉林、河南两省
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玉米产区,种植结构相近
秸秆产量分别为4 000万吨和6 550万吨
吉林秸秆产量比河南省低。降水量都能满足种植业需要,不会对秸秆产量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吉林的土壤是黑土,耕地质量更优,秸秆产量应该更多;河南省位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地区,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吉林只能一年一熟,故秸秆产量差异明显
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饲料作物
从单一种植玉米到多种作物种植,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土壤肥力
推进具有良好经济与生态意义的“粮改饲”工作
经济意义:包括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等
生态意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第1题
不同温度带热量条件差异很大,影响作物的耕作制度,即作物的熟制
第2题
“粮改饲”的影响有多种,经济意义在于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3题
抓住“生态意义”的限定
内部结构
调整方向
种植业
比重呈下降趋势,但其生产水平日益提高
林业
从单纯提供林产品资源转向环境生态功能,保持和提高森林覆盖率越来越受到重视
牧业
牧业比重不断提高;畜牧业经济由增长型向增长与环保并重型转变;以分散经营为主转变为以集约规模化经营为主;以农区为主转变为农区和草原并重;从人工劳动为主转变为以现代科技手段为主
渔业
从单纯依靠捕捞转向适度捕捞、注重养殖,其比重稳步上升
调整前
调整后
以轻纺工业为主
以重化工业为主
以原材料为主
以加工组装为主
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以高附加值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
路径
具体内容
产业延伸
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完善配套服务,促使集聚效益的产生
产业更新
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建立替代产业群
综合发展
在转型初期,采取产业延伸模式,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区域功能逐渐完善,新兴产业相继崛起,遂向综合性方向演化
技术突破
技术积累突破关键技术限制,实现产业转型的整体升级
企业收购
通过国内外企业收购,获取技术或品牌,实现跨越式升级
广东省
河南省
贵州省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
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
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4.3
39.2
56.5
9.7
41.6
48.7
14.2
34.8
5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1 考点2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1考点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教师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11考点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学生版docx、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11考点练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4 考点3 全球气候变化(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 5,D 4,A 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1 考点1 城市的辐射功能(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都市的辐射功能,长株潭一体化的基础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