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随堂练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东南亚双层竹楼,利于通风散热和防潮湿
B.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一般墙厚窗小,为了减少房内的温度变化
C.平原地区有利于形成聚落,该地区的聚落易成条带状
D.一般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聚落分布较多
2.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下列地区与民居描述正确的是( )
A.竹楼是中国云南省傣族的主要民居
B.冰屋是北冰洋沿岸土著人的主要民居
C.蒙古包是维吾尔族的主要民居
D.窑洞是壮族的主要民居
3.下列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保护,禁止参观 B.它们美观漂亮、赏心悦目
C.为后人留下宝贵的遗产 D.是古代文明和文化的见证
4.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 )
A.高原、山地聚落密集 B.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
C.西亚沙漠地区的村庄墙厚窗小防晒又凉快 D.寒冷地区的冰屋,保温效果好
5.向莆铁路沿线很多名胜风景区,被称为“最美的铁路线”.其中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是( )
A.将乐玉华洞 B.尤溪九阜山 C.泰宁大金湖 D.建宁金饶山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合下图,完成6-7题。
6.造成甲、 乙两地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人种 D.风俗习惯
7.乙地民居,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A.冷干 B.干热 C.冷湿 D.湿热
8.下面关于世界语言人种宗教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汉语
B.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C.聚落主要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类
D.道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9.清代画家徐扬创作《姑苏繁华图》(下图,局部),反映了当时苏州“商贾辐辏[fúcòu],百货骈阗[piántián](商人云集、货物琳琅满目之意)”的风貌。图中所示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乡村,这里有大河流过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市,这里以商业活动为主 D.城市,这里的房屋数量较多
10.我们绝大多数同学生活区的聚落形态是( )
A.牧场 B.城市 C.乡村 D.林区
11.下列属于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
A.东海岛人龙舞、官渡生蚝 B.雷州石狗、遂溪醒狮
C.雷州青年运河、雷剧 D.吴川飘色、吴川吉兆湾
二、判断题
12.丽江古城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的乡村”。( )
13.一般城市绿地面积比乡村大,乡村路网比城市密集. .(判断对错)
14.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聚落多为团块状,规模较大,密度也大;山地、丘陵地区的聚落主要位于山谷地带,呈条带状;河湖附近的聚落,也往往呈条带状或环状;沙漠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绿洲上,呈点状或带状。( )
15.欧洲是世界上没有乡村,只有城市的大洲。
16.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两种主要形式 .(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
17.广义的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 和 财富的总和
18.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一般可分为 聚落和 聚落两种类型。
19. 和 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
20.传统民居墙体厚、窗户小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
21.为了采光,亚洲大多数的居民房屋门是向北开的。( )
四、解答题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传统村落不仅有美学价值,而且对完善新农村规划、提高城市建设水平都是有益借鉴。
材料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我国皖南古村落,以西递、宏村为代表,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古村传统的古村面貌,村庄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过,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
材料三: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的地区,地形适宜,交通便利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1)聚落是人们的聚居地,主要形式有两大类,分别是 和 。读图一,从景观特色看,皖南古村落属于 聚落。
(2)乡村和城市聚落有较大的差异,下列属于乡村景观的是( )
①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②道路纵横、车辆很多③有农田、果树、池塘④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例如种地、捕鱼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3)阅读材料三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哪些地区不容易形成聚落 (说出一点即可)。
(4)分析图二可知,ABC三地发展为聚落的共同条件是 。三地中最先发展为城市的应该是 地。
(5)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一些特色鲜明的传统聚落正在逐渐减少,面对这种状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原有的特色聚落,拒绝现代文明进入
B.为了游客,在传统聚落附近大兴土木,建设宾馆和饭店
C.为了经济开发区,拆掉古建筑群,大力建设商品楼、写字楼等
D.在保原有特色的前提下修缮传统聚落,禁止在原有的建筑上乱刻乱画。
2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聚落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按照这种划分,图中ABC三处聚落属于 聚落,三处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共同点是 。
(2)ABC三地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 。
(3)下面是B地近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图:
该图反映了B地由 演变为 的过程。观察和分析地图可以看出,该聚落的人口总数不断 ,占地规模不断 ;聚落的建筑群不断 。
2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A B
(1)图A所示的村庄应该出现在__________(气候特点)的__________(气候类型)气候区。从图中看,它的墙______窗______,屋顶大多是______的。
(2)图B所示民居,主要分布在降水较_______的地区,屋顶坡度______。
(3)这充分说明民居的建筑风格深受当地的__________的影响。
参考答案:
1.C
2.A
3.A
4.A
5.C
6.B 7.D
8.C
9.C
10.B
11.B
12.错误
13.×
14.正确
15.错误
16.√
17. 物质 精神
18. 乡村 城市
19. 城市 乡村
20.东北三省冬季漫长严寒,受冬季风影响大,民居墙体厚、窗户小,利于保暖、防风。
21.错误
22.(1) 乡村 城市 乡村
(2)C
(3)山区、高原
(4) 靠近河流 B
(5)D
23.(1) 乡村 沿河分布,地势平坦
(2) B 该地处在两河交汇处,地域开阔、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员和物资的集散
(3) 乡村 城市 增多 扩大 变多
24.(1)炎热干燥 热带沙漠气候厚 小 平顶 (2)多 较大 (3)气候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堂检测,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