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顾山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十月作业检测语文试卷(月考)(月考)
展开江阴市顾山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十月作业检测
初一语文试卷
出卷人: 审核人:
一、 积累与运用(21分 )
1、 根据课文默写。(8分)
(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5)美好的新生事物一定会取代旧事物,光明一定会取代黑暗,由此我们想到了唐代诗人王湾写的诗《次北固山下》中两句话: , 。
(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和关心的诗句是: ,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踏着满地的黄叶,秋已悄然而至,抬望眼,秋天的天空多么澄澈,多么高miǎo( )。
秋风送爽,那么柔和,没有北风的 。秋夜接踵而至,田野一片寂然,万籁俱寂,十分静mì( ),偶尔传来几声蛙鸣。伫立风中,不禁让人暗暗匿( )笑。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匿( )笑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高miǎo ②静mì
(3)下列词语填入原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和风细雨 B、多愁善感 C、咄咄逼人
3、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2分)( )
①月亮不单单是一个物象,还是一个意象。
②大家都知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③就是我们在看月亮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空间化的月亮当中,包含了时间的内容。
④中国人特别喜欢描写月亮,古典诗词里面,几乎可以说是无月不成诗,每个诗人似乎都会写月亮。
⑤这个月亮在那儿永远不变,你在看月亮的时候,你看回去一千年,因为一千年前的人也是这么看月亮的。
A.①⑤②③④ B.①②④⑤③ C.④①③②⑤ D.④①③⑤②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金色花》是印度作家泰戈尔写的,他的主要诗集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泰戈尔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樱花赞》《寄小读者》。《荷叶·母亲》是一首对母爱的赞歌。
C、《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他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D、《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宋代时著名戏剧家、散曲家。天净沙是曲牌名。《天净沙•秋思》号称“秋思之组”。
5、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同样的称谓在不同的场合有不一样的说法,譬如对别人的父亲应用敬辞:令尊,对自己的父亲应用谦辞:家父。
B、“靠着父亲的肩膀,觉得父亲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宽阔。”是一个比喻句。
C、“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是个拟人句。
D、“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其中“天气”、“济南”、“宝地”三个词语都是名词,“温晴”是形容词。
6、下列故事不属于交友之道的一项(2分)( )
A、孟母三迁 B、刎颈之交 C、割席断交 D、管鲍之交
二、阅读与欣赏:(39分)
(一)7、现在阳山中学初一8班要举办一场读书报告会,其中一个环节是读书分享。要求你从鲁迅写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说说印象深刻一个人物并简要陈述你的理由。(4分)
分享的格式:我印象深刻的是《五猖会》中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在我急于想要去看迎神赛会时逼迫我一定要背出《简略》中的一段文字,从中看出我的父亲是一个专制的人,同时父亲的这种教育严重地挫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你的分享: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寒塘 赵嘏(gǔ)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8、“寒塘坐见秋”中一个“寒”字不仅写出了池塘里秋水 的特点,同时和下文的“一雁”写出了诗人当时 的心境,让人心生寒意。(2分)
9、“乡心正无限”和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归雁洛阳边”的抒情方式各不相同,前者运用了 的手法,后者则运用了 的手法。两者抒情方式不同却表达出诗中主人公同样的 之情。(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5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解释下面的加点字:(3分)
(1)与友期行:期( ) (2)下车引之:引( )(3) 入门不顾:顾( )
11、翻译文中的划线句:(2分)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⑴华歆、王朗:同时代人。两人都是当时著名人物。⑵依附:依傍附从。(3)纳其自托: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纳:接纳。(4)携拯:携带救助。如初:像当初一样。
12、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
(1)辄难之 难( ) (2)欲舍所携人 舍( )
(3)定华、王之优劣 定( )
1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能断两处)(2分)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14、翻译下列句子。(3分)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15、如果你是《世说新语》的编委,应将本文编入《言语》篇还是《德行》篇,简要陈述你的理由。(3分)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拾穗的脚步 李良旭
1.迈着匆匆的脚步回到乡下,已是晌午时分,午后的阳光,火辣辣的,没有一丝阴凉。正是稻子收割的季节,空气中,散发着刚收割下来的稻谷的清香味,袅袅娜娜,沁人心脾。
2.路过一块田地,我忽然看见母亲还在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那一刻,我忽然僵住了,站在田埂上,直愣愣地看着稻田里正在拾稻穗的母亲。母亲的身上洒满了金色的阳光,泛着金色的光芒,斑斑驳驳的,很晃人眼。母亲70多岁了,可是她却在家呆不住,她牵挂的是收割好的稻田里那些散落的稻穗。那些黄澄澄的谷粒,在她心里,就像金子般地散发着眩目的光泽,熠熠生辉。
3.只见母亲挎着一只篮子,目光在地下仔细寻找着。母亲岁数大了,眼睛早已模糊了,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到了田里,看到那些散落在田地里的稻穗,却一目了然,看得分外明亮。而我却看不见那些散落在稻田里的稻穗,看到的只是一簇簇稻茬。
4.我想起小时候,每当到了稻子收割的季节,母亲就会叫我到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我兴奋地撒着欢,在稻谷飘香的稻田里四处奔跑。说是到田里拾稻穗,可是,疯了一天,却没捡回几根稻穗,多的是身 上被刮破的道道血痕和泥泞。
5.母亲拎着满满一篮子拾来的稻穗,看到这一幕,脸上总是露出一丝嗔怪和爱怜,说道:“你看看,稻穗没拾几根,身上倒刮破了这么多血痕,快让我帮你擦擦药水。”
6.我睁着一双懵懂的眼睛,对母亲说道:“我怎么看不见稻田里有掉落的稻穗,您是怎么看见的?”
7.母亲含嗔道:“你拾穗的脚步太慌乱了,只知道在稻田里疯跑,哪能拾到掉落的稻穗?”
8.母亲的话,让我好生困惑:我拾穗的脚步太慌乱了?
9.此时,看着母亲顶着这么烈的太阳出来拾稻穗,我心里不禁有些埋怨。稻田里散落的这几根稻穗拾它干什么?现在生活比过去要好多了,家里米缸里,又不缺这几粒谷子,呆在家里休息多好。
10.母亲不经意地抬起头,发现我站在田埂上,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她大声地招呼道:“孩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11.我答道:“刚回来,正在看您拾稻穗呢!”
12.母亲笑道:“那你下来,和我一块拾稻穗!”
13.听了母亲的话,我不由地抬头看了看天空,心里直犯嘀咕,在这么烈的太阳下拾稻穗,真是活受罪。可是,看着母亲那殷殷期待的目光,我踟躅了一会儿,才悻悻然走下田地里。
14.母亲笑着说道:“孩子,我们将剩下的一半稻田走完,就回家。”
15.母亲边说,边弯下腰,拾起一根散落在稻田里的稻穗。我眼睛漫无目标地看着,似乎看不到一根稻穗。
16.母亲看着我眉头紧锁,心浮气躁的样子,说道:“孩子,不要急,拾穗的脚步不能慌乱,要将心沉下来,才能发现散落在田地里的那些稻穗,步伐总是急急躁躁,恨不得一下走到头,这哪能看到那些稻穗。”
17.拾穗的脚步?母亲又一次说起这句话,让我心里微微一愣,恍如昨日。我不禁注意到母亲的脚步:只见母亲的脚步,始终不急不躁,有种踏实和稳健。尽管艳阳高照,口干舌躁,可母亲依然不受干扰,她的心全部沉浸在这拾穗中。如果用“心无旁鹜”这句来形容,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18.我跟在母亲的身后,学着母亲拾穗的脚步。走着走着,我忽然感到,太阳,已不再那么火辣;口舌,也不再那么干燥;心情,也不再那么郁闷,似乎还有一丝清凉滋入心田,眼前变得明媚、清澈起来。
19.生活中,我的脚步早已变得匆忙、慌乱起来。一直在向前奔跑,须臾不敢停留,以为美景总是在前方。当再次体会到母亲拾穗的脚步,我忽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美好。
20.我缺少的不是永往直前的勇气,缺少的是这种沉稳的脚步。母亲拾穗的脚步让我想到了母亲生活的脚步,这才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16、通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3分)
事情 | “我”的内心变化 |
回乡下时看母亲拾稻穗 |
|
母亲亲要“我”拾稻穗 |
|
| 豁然开朗 |
17、联系上下文,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第18段的画线句子。(4分)
走着走着,我忽然感到,太阳已不再那么火辣;口舌,也不再那么干燥;心情,也不再那么郁闷,似乎还有一丝清凉滋人心田,眼前变得明媚、清澈起来。
答: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题“拾穗的脚步”的含义。(4分)
答:
19、选出对本文分析错误的一项(3分)( )
A、“我踟躅了一会儿,才悻悻然走下田地里。”中“踟躅”原意是徘徊不前,文中写出了我当时内心的犹豫。
B、文章第④-⑧段运用倒叙写了“我”对小时候拾稻穗的回忆,体现了母亲拾穗的脚步一贯如此,为后文“我”随母亲拴稻穗后顿生感悟作铺垫。
C、文中多次写到午后的“阳光”, 交待了母亲拾穗的时间,环境;烘托了后文母亲拾穗脚步的心无旁骛。
D、文章最后一节,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总结全文并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三、写作(40分)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假日游玩时,你不小心摔倒了,一只陌生的手伸向了你;早上出门上学时,妈妈一句叮咛的话语温暖了你……只要你细心发现,我们的生活中无处没有爱。
现在请你拿起你的笔,写下你一路上的发现。请以“爱在 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写出你的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江阴市顾山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十月作业检测初一语文答案
1---2(2)略 2(3)C 3、C 4、D 5、B 6、A(选择各2分)
7、示例一:印象深刻的是《五猖会》(1分)中我的父亲(1分),我的父亲在我急于想要去看迎神赛会时逼迫我一定要背出《简略》中的一段文字(1分),从中看出我的父亲是一个专制的人,同时父亲的这种教育严重地挫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1分)
示例二:印象深刻的是《阿长与<山海经>》(1分)中的阿长(1分),她虽出身低微,没有文化,甚至有几分粗俗,但是帮我买了《山海经》一事(1分)体现了她的善良热情、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让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敬意(1分)。
8、寒冷、凄清、凄冷(1分) 孤独寂寞或孤寂或凄凉或愁苦(1分)
9、直接抒情(1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1分),思乡(1分)
10、11、略
12、(1)难:对…感到为难。(2)舍:丢下,抛弃 (3)定:裁定,判定(各1分)
1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一处一分)
14、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1分)能因为(1分)情况危急就丢下他(翻译出倒装1分)呢?”
15、应编入《德行》篇(如果写《言语》篇0分)(1分)
有人想搭船,当贼兵来,王却想弃那人,歆在危难时仍信守诺言。(1分)华一诺千金,守信、讲道义;王在自己利益有冲突时就暴露了自私与背信弃义。(1分)故入《德行》篇。
16、(3分)埋怨(讶异) 悻悻然(不情愿,犹豫) “我”学着母亲拾稻穗 (意对即可,每处1分)
17、三个“不再”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增强语势或者气势磅礴(1分),强调了“ 我”学着母亲拾穗后的变化,(1分)写出了“我”由心浮气躁到豁然开朗的变化。(1分)
18、(4分)第一层含义指的是母亲与“我”拾穗时不急不躁、踏实和稳健(1分)的脚步,(1分)第二层含义是指生活的脚步,(1分)即从容或淡定或心态平和的人生态度。(1分)
19、B(3分)
20、作文切入分28分。
附文言文翻译: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感到十分为难而没立刻答应。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面的贼寇已经追上来了,王朗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之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凭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已诺必诚,始终如一。华歆在危难之时仍遵守承诺,而王朗只能交好于平时,在危难时自见人心。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作业检查语文试卷(月考):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青阳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作业检查语文试卷(月考),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12月份作业检查试卷docx、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12月份作业检查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限时作业语文试卷(月考):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限时作业语文试卷(月考),文件包含语文阶段测试docx、语文阶段测试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江阴市陆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限时作业语文试卷(月考):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陆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限时作业语文试卷(月考),文件包含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检查docx、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作业检查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