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含解析)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11讲 细胞的增殖(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11讲 细胞的增殖(含解析),共8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11讲 细胞的增殖1.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也能进行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后,细胞核中DNA数目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C.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分别发生在前期、末期D.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使母细胞中DNA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解析: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使母细胞细胞核中的DNA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而细胞质中的DNA不一定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D错误。答案:D2.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可能提前复制B.融合细胞核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D.融合以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解析:融合的细胞由于分裂期细胞中相应物质的作用,染色质凝集,无法进入S期进行DNA的复制,所以染色质不再复制,A错误;分裂期细胞中核DNA含量是G1期的2倍,分裂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形成的细胞中核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3倍,B错误;当分裂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后,题述物质就会促进G1期细胞中的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C正确;融合后G1期细胞中的染色质凝集,无法进行染色质的复制,因此不会进入分裂状态,D错误。答案:C3.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人类胚胎第一次有丝分裂时是由一套纺锤体负责将染色体分离到两个细胞中,而最新研究表明实际上有两套纺锤体参与染色体的分离过程,其中一套分离父本染色体,一套分离母本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套纺锤体在时间或空间上的不同步,可能会导致早期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比例增加B.根据资料推测,人类受精卵中应存在四个中心粒,两两成对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该研究成果有可能颠覆人类对个体发育起点的认知D.两套纺锤体牵引着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解析:两套纺锤体在时间或空间上的不同步,容易导致染色体分配异常,使早期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比例增加,A正确;受精卵中有两套纺锤体,需要四个中心体,一个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组成,则中心粒的个数为8个,B错误;根据资料分析,受精卵的第一次有丝分裂实际上有两套纺锤体参与染色体的分离过程,来自父方的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并没有真正融合到一起,这有可能颠覆人类对个体发育起点的认知,C正确;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D正确。答案:B4.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B.甲、乙、丙三个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解析:题图细胞中没有细胞壁、含有中心体,应是动物细胞,A项错误;图乙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B项错误;甲细胞中中心体已经完成了复制,C项错误;图甲中染色体散乱排布,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图乙中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丙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项正确。答案:D5.如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B.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C.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解析: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对应图1中的C→D段,A正确;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B正确;图2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对应图1中的E→F段,c可表示G1期,对应图1中的A→B段,C错误;图2中d表示染色体数∶核DNA数=2∶1,这种情况不存在,D正确。答案:C6.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培养基中的U和T,将标记后的碱基用来培养某种生物的细胞,测定培养过程中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制成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在c~e段细胞中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B.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时都要经历a~f段C.处于e点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处于a点细胞中的两倍D.用化学药物阻断碱基T的利用,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解析:U和T分别是RNA和DNA特有的碱基,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U和T培养细胞,可根据其被细胞利用的速率来判断细胞是在进行转录还是DNA复制。c~e段细胞利用碱基T的速率先升高后降低,说明在c~e段细胞中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A项正确;在有丝分裂间期、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都要经历a~f段,B项正确;处于e点的细胞刚完成DNA分子的复制,DNA含量是a点细胞中的两倍,但处于e点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处于a点细胞中的相同,C项错误;癌细胞增殖时需要进行DNA复制,如果用化学药物阻断碱基T的利用,可抑制DNA分子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D项正确。答案:C7.(多选)下图中甲、乙两图为某生物的体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示意图,曲线①②为DNA含量变化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对应曲线①中的CD段,对应曲线②中的FG段B.乙图为细胞分裂后期图,这一时期两曲线有不同的变化C.甲图所示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清晰地观察到D.观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同一细胞来观察甲、乙两个时期解析:甲图表示染色体的复制,DNA含量加倍,对应曲线①的CD段,对应曲线②的FG段,A正确;有丝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含量减少一半,但一个细胞中核DNA含量没有减少,B正确;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在光学显微镜下很难观察到,C错误;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因为材料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D错误。答案:CD8.(多选)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在相同的位置上可能发生部分交换(称为SCE)。将连续分裂的细胞放入含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并用姬姆萨染料染色,可观察到SCE。其原理是BrdU可取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新合成的DNA中。双链都掺入BrdU的DNA分子所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着色较浅;而DNA分子中仅有一条链掺入BrdU或两条链都不掺入BrdU,所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着色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有色差,可观察到交换现象,如图。将根尖分生组织放入含BrdU的培养液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经染色后,可观察到SCEB.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若发生SCE,经染色均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C.SCE现象需经过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互换形成,因此属于基因重组D.SCE现象不会改变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解析:根据图示可知,第一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仅有一条链掺入BrdU,细胞经染色后,所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着色都深,观察不到SCE,A错误;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掺入BrdU,染色后呈深色,另一个DNA分子中两条链都掺入了BrdU,染色后呈浅色,因此,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若发生SCE,经染色均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B正确;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及四分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C错误;SCE现象是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在相同的位置上发生部分交换,不会改变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D正确。答案:BD9.甲图为某高等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部分时期的示意图,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的细胞Ⅱ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2)乙图中表示核DNA含量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与2时期相对应的是甲图中的细胞________(填“Ⅰ”或“Ⅱ”)。(3)某同学用自制的装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处于丙图中BC段状态的分裂期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期。(4)铬是一种对生物有毒害作用的重金属元素。科学家用铬处理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观察细胞的分裂指数和微核率来研究水中铬的毒性,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注:细胞分裂指数是指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通常认为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产生的。)由丁图可知,铬离子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丁图和戊图,分析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微核率反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甲图的细胞Ⅱ中有4条染色体。(2)乙图中表示核DNA含量的是a。与2时期相对应的是甲图中的细胞Ⅱ。(3)某同学用自制的装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原因可能是没有解离(或解离不充分或制片时没有按压盖玻片)。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处于丙图中BC段状态的分裂期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4)由丁图可知,铬离子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是铬离子能抑制细胞分裂,浓度越大抑制越强。比较丁图和戊图,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微核率反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高浓度的铬离子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答案:(1)4 (2)a Ⅱ (3)没有解离(或解离不充分或制片时没有按压盖玻片) 前期和中 (4)铬离子能抑制细胞分裂,浓度越大抑制越强 高浓度的铬离子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10.细胞增殖严格有序地进行与细胞内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简称CDK)密切相关,CDK的活性受周期蛋白(简称cyclin)的调节,CDK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一直存在,cyclin的含量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细胞分裂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如图表示在细胞周期中cyclinB含量与CDK1活性调节的过程。注:(CDK1是CDK的一种;cyclinB是cyclin的一种)(1)关于细胞周期各时期与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A.G1期:合成与DNA复制有关的酶 B.S期:DNA的精确复制C.G2期: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D.M期:同源染色体分离(2)据图分析,cyclinB先开始合成,CDK1后合成,说明CDK1活性随cyclinB含量增强而________ ;CDK1活性与cyclinB含量呈正相关,M期时,cyclinB被降解,导致 CDK1活性________。(3)根据图中信息,请结合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如果细胞内CDK1活性持续增强,细胞周期该如何变化,请推断结果并阐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G1期主要合成与DNA复制有关的酶和核糖体的增生,A正确;S期主要进行DNA的精确复制,B正确;G2期主要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C正确;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2)对题图分析可知, cyclinB先开始合成,CDK1后合成,说明CDK1活性随cyclinB含量增强而增强;CDK1活性与cyclinB含量呈正相关,M期时,cyclinB被降解,导致 CDK1活性下降为零。(3)图中CDK1在S期开始合成,其活性在S期开始升高,在分裂期活性逐渐下降,说明CDK1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若CDK1活性持续增强,则细胞周期可能会一直处于分裂期,使细胞周期延长。答案:(1)ABC (2)增强 下降为零 (3)图中CDK1活性在S期开始升高,分裂期活性逐渐下降,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若CDK1活性持续增强,则细胞周期可能会一直处于分裂期,使细胞周期延长11.某些有毒物质能诱导真核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产生微核。微核是由断裂的染色体形成的椭圆形异常结构,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微核的形成可能引起生物的变异,该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2)某植物经有毒物质诱导后,若想用显微镜观察微核,镜检时应选择根尖________区,且处于细胞分裂________期的细胞。(3)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香烟焦油能否诱导微核产生,完成如下实验。第一步,萃取获得香烟中的焦油,用醋酸丙酯将其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配制成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焦油溶液。各取等量加入烧杯A、B、C、D中。将醋酸丙酯与蒸馏水混合液取等量加入烧杯E中。取等量蒸馏水加入烧杯F中。第二步,将6个状况相同,幼根已培养至1 cm的洋葱分别置于上述6个烧杯中培养较长且相同时间,然后从每个洋葱上随机取根尖数根制作临时装片。第三步,镜检记录出现微核的细胞所占的比例(微核率),计算每组平均值。结果如表所示:烧杯编号ABCDEF焦油浓度(μg/mL)5010020030000平均微核率(‰)12.5514.9317.3220.143.583.59 ①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A、B、C、D四组而言,E组和F组哪组是对照组?________。将E组与F组比较,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微核是由染色体断裂形成的,其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导致生物变异的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2)观察有丝分裂时应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微核时应在细胞核完整时才能看到,即细胞分裂的间期。(3)①装片制作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②A、B、C、D四组中的自变量为用醋酸丙酯溶解的不同浓度的焦油,因此与它们作为对照的是只含醋酸丙酯的烧杯,即E组;将蒸馏水与醋酸丙酯比较,可排除醋酸丙酯的影响。③本实验通过A、B、C、D与E组比较,说明香烟焦油能诱导微核的产生,A、B、C、D相互比较,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焦油浓度越高诱导作用越强。答案:(1)DNA和蛋白质 染色体(结构)变异 (2)分生 间 (3)①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②E 排除醋酸丙酯的影响 ③香烟焦油能诱导微核的产生,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诱导作用越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第10讲 细胞的增殖(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25讲 体液调节(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研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尿崩症分两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18讲 DNA的结构(含解析),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