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园林》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课件 0 次下载
- 《苏州园林》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苏州园林》ppt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苏州园林》精品教案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名著导读《昆虫记》教学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案及反思
展开《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2.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和美。
3.通过文本解读、推荐书目、观看纪录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重点)
2.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和美。(重点)
3.通过文本解读、推荐书目、观看纪录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难点)
[教材分析]
八上第五单元的课文都是事物说明文,学习本单元,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具体而言,本单元课文介绍了中国建筑,园林,绘画艺术方面的成就。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可以了解我国人民在这些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叶圣陶老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严谨的写作思路、灵活恰当的说明方法,体现出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这些学生已经有了一年多的初中语文学习经验,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与此同时,八年级的语文课程编排不同于七年级课本,古诗文和文言文都集中在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文章数量多且背诵难度大,因此,八年级的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对于语文这个学科的兴趣可能会降低。
在部编教材中,初一学生没有系统接触过说明性文章的学习,像七年级所学的《活板》一文也是侧重于介绍活板自身,说明文这类文体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次集中出现,《苏州园林》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文章,对于课文中所涉及到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等知识,学生不可能完全掌握。针对以上情况,本节课主要以研究文本为主,提取关键句,梳理文章结构和说明方法,赏析其准确生动的语言,感悟中国园林之美。与此同时,在课程学习中,充分发挥智慧课堂的功用,让学生在智慧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自我评价。
[课前准备]
在授课之前,可以布置朗读任务、打卡任务、题库出题等小任务,并且向学生推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字词小结、作者介绍四个资源。
[课堂亮点]
1.课堂整体设置的情景是游览人文博物馆的第二站《苏州园林》,在游览过程中完成三大任务,完成任务后会有相应的奖励,学生将自己带入到情境之中,以任务驱动,“游览”也会更加有趣。
2.课堂问题设置有梯度,在概括段意的环节上,由自主概括转为段落大意连线,降低学生思考难度。
3.自我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4.将智慧平板与课堂相结合,通过视频播放、课堂活动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拓展多种学习资源,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6.通过课前推送资源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7.作业设计有创新,在让学生有兴趣的前提下,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并通过教师评价、生生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找到自身不足,越来越好。
[教学资源与工具选择]
1.MP4视频播放。
2.课前通过智学网布置预习任务。
3.通过智慧平板推送学习任务单以及课前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资源,并通过智学网进行反馈,掌握学生情况。
4.倒计时功能。
5.连线功能。
6.抢答功能。
7.聚焦功能。
8.屏幕分享功能。
9.讨论功能。
10.随机抽人功能。
11.分组功能。
12.画廊功能。
13.翻翻卡功能。
14.全班作答功能。
15.课后通过智慧平板推送PDF文档扫描版、视频、课上的资源。
[学习活动设计]
1.课前:课前通过智学网布置任务,推送课前学习资源,为《苏州园林》的学习打好基础。
2.课中:课上结合智慧平板的各种功能,从探布局奥妙、解说明之术、赏语言特色三个层面入手,共同去探究《苏州园林》的美。整个课堂设计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活动,并通过智慧平板的功能加以实现,教师以及学生都可以实时通过智慧平板的数据跟踪查看每个任务的相关情况。
3.课后:课后通过智慧平板推送课上学习资源,包括连线资源、翻翻卡资源、画廊资源、绘本《爸爸带我逛园林》PDF版,《神奇的园子》PDF版,视频《中国微名片》,以及通过智学网收集学生课上仿写作业《天净沙·苏州园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数据一览。
教师出示课前通过智慧平板所做的问卷调查数据。
2.播放视频。
教师播放“中国微记录”纪录片中的苏州园林部分节选,让学生初步从视频里接触苏州园林。
3.展示学习任务单推送情况。
二、整体感知
(一)探布局奥妙
1.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文本,边读边思考文章各个段落都讲了些什么?请完成下面的段落大意连连看活动(可以关注一下每段的1、2句。)
(1)段落连连看
明确: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
注重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7)注重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8)
注重园内建筑的色彩美(9)
(2)是或不是翻翻卡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学生根据以上苏州园林的特点判断图片是否是苏州园林的景色,课堂师生共同完成是或不是翻翻卡活动。
(3)抢答活动
第一个问题:和具体描写苏州园林无关,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10)
第二个问题:苏州园林的总印象。(1)
第三个问题:苏州园林设计的总原则。(2)
2. 请同学们思考第2自然段和后文是什么关系?小组合作学习,说说你的发现。
明确:由总到分、由主到次、由整体概说到具体分说
(二)解说明之术
1.朗读第三自然段
2.复习说明方法。
明确: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摹状貌、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分类别……
(教师可以使用随写板的功能写出来帮助学生记忆。)
3.全班讨论,找出第三段的说明方法。
明确: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
(学生可以使用平板作答,老师点名时也可以使用学生讲功能,让其他学生看到该生的思考过程,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使用聚焦、画笔、截屏分享等智慧课堂的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4.教师总结。
(三)赏语言特色
1.学生投票
教师出示两段文字,开启投票功能,让学生选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一段。
2.请同学们说出选择的原因,并找出原文与改编文字后的不同。
开启学生讲功能,让学生说出自己选择的原因,并指出两段的区别。
3.辨析句子
(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可以换成“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吗?
明确:不可以,因为不仅是是说假山的堆叠既是技术又是艺术,如果换成了不是,那就代表假山的堆叠只是艺术,和原意不符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与严谨,因此,不能调换。
(教师开启分组功能,觉得可以调换的加入第一组,觉得不可以调换的加入第二组,接着请第二组的成员说说不能调换的原因,教师使用智慧课堂的聚焦、画笔功能为学生讲解。)
4.朗读美句
课件出示本文的一些美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苏州园林》的语言之美,最后引导学生说明文的语言在严谨的的同时也可以很优美。
5.画廊展示
通过画廊展示苏州园林的实景。
三、背景链接与书籍推荐
《苏州园林》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教师在向学生展示苏州园林的写作背景之际,可以向学生推荐书籍,一本是《爸爸带我逛园林》、另外一册是《神奇的园子》系列,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书籍图片,现场传阅书籍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苏州园林。此外,课程结束后也可以通过教师分享的功能向学生推送书籍的PDF扫描版,以便无法购买书籍的学生阅读。)
四、课文小结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不仅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苏州园林的每一处无不透露着古人对于山水自然的向往,无不展示着古代传统文化的魅力。一园、一画、一诗,一世界。
五、课后练习
游览结束后,同学小航想仿照《天净沙·秋思》,写一首《天净沙·苏州园林》送给人文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你可以帮帮他吗?
(学生可以通过平板作答。)
六、板书设计
七、学生评价量表
课文 | 《苏州园林》 | |
| 评价要点 | 评价(优、良、差) |
1.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任务。 |
| |
2.准确概括文章段落大意。 |
| |
3.能够找出课上老师说的说明方法,并且掌握得很好。 |
| |
4.能够指出《苏州园林》语言的严谨性。 |
| |
5.能够体会《苏州园林》语言的优美性。 |
| |
| 6.能够熟练使用平板,完成老师的任务。 |
|
| 7.能够课下阅读老师推送的学习资源。 |
|
| 8.能够通过平板完成自我评价量表、教师评价量表。 |
|
八、教师评价量表
课文 | 《苏州园林》 | |
| 评价要点 | 评价(优、良、差) |
1.教师精心设计环节,能够在课堂中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且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情景、问题、任务和活动,并通过智慧课堂展示出来。 |
| |
2.利用平板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 |
| |
3.熟练使用平板授课,各项功能使用恰当。 |
| |
4.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够使用平板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且全班的参与度高。 |
| |
5.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谈论环节互帮互助,且有所收获。 |
| |
6.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实际授课中优化学习过程,从学生出发,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
| |
7.整个教学过程有吸引学生的特色与亮点。 |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读段,学谋篇布局之巧,读句,学语言表达之妙,读意,悟自然与生命之趣,再读作者,结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上册18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18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