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分)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已有多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如图为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天宫中看到的绝美地球。读图完成各小题。
     1.中国空间站在太空围绕(  )A. 地球运动 B. 月亮运动 C. 太阳运动 D. 火星运动2.在空间站能观测到地球表面的(  )A. 经线 B. 纬线 C. 地轴 D. 海洋3.在空间站能证实(  )A.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B. 天圆地方 C. 地球是巨大的球体 D. 地球围绕月球公转4.电子导航是当今许多人出行的选择。我们在屏幕上进行放大操作时(  )A. 范围变小,比例尺变小 B. 范围变小,比例尺增大
    C. 范围变大,比例尺增大 D. 范围变大,比例尺变小5.白令海峡沟通的两大洋是(  )

     A. 太平洋和印度洋 B. 大西洋和北冰洋 C. 太平洋和北冰洋 D. 大西洋和印度洋6.科考队员在珠穆朗玛峰附近5800米处,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前的某种植物叶片化石,现在这种植物不可能分布在这么高的地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气候变暖 B. 海陆变迁 C. 人类活动 D. 海平面上升了2022114日,太平洋岛国汤加爆发了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底火山喷发。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7.此次火山喷发的原因主要是(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运动 B.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运动
    C.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D.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8.应对火山灾害,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做好火山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工作
    可靠近观赏火山爆发壮美的景观
    城镇和工程设施避开火山危险区及可能的危害区
    制定火山灾害应急预案,进行有效抗灾、救灾工作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读抚顺市20221222日手机天气预报图,完成各小题。

     9.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10.这一天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  )A. 日出前后和14 B. 太阳升起后和正午12
    C. 日出前后和正午12 D. 早晨8点和午后211.一周内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A. 周六 B. 周日 C. 周一 D. 周二12.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以下条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
    温暖的平原地带
    高纬度地带
    中低纬沿海地区
    山地、高原地带
    河流干支流交汇处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⑤13.关于下面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夏季炎热多雨 B. 乙地冬暖夏凉,常年湿润
    C. 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 丁地长冬无夏,降水稀少14.下列行为对改善空气质量有帮助的是(  )A. 使用公共交通 B. 燃放烟花爆竹
    C. 焚烧稻草秸秆 D. 大力推广私家车出行15.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中国不断扩大对外交往与合作,下列属于南北对话的是(  )A. 巴西向中国出口橘汁 B. 美国向中国出口汽车技术
    C. 中国从菲律宾进口香蕉 D. 印度从中国进口手机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5分)16.202224日~20日,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开幕式当天,恰逢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为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创意性地将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倒计时,舞蹈《立春》展现春草勃勃生机,惊艳了全世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方向都是 ______ 。二十四节气的更替主要是由于地球的 ______ 运动产生的。
    2)立春时,阳光直射点从 ______ ______ 移动(填特殊纬线名称)。
    3)立春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______ 17.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

    120221115日,世界人口达到 ______ 亿。这次人口增长 10亿用了11年,增长速度较缓。
    2)世界人口分布具有 ______ 的特点。①②③④四地中,人口稀疏的是 ______ ,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3)世界人口稠密区在分布上具有共同特点: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______ (高、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______ (内陆、沿海)地区。18.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读图,完成问题。

    1)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 ______ (升高或降低)。 A地的年平均气温比C ______
    2D地的年平均气温比E ______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______
    3)某学习小组做了影响气温的因素分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温的因素是 ______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陆地气温年较差 ______ (大于或者小于)海洋。 A地的年平均气温比B ______ 19.濒临海洋的湾区经济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我国的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继纽约、旧金山、京东后的第四大湾区。读世界四大湾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大湾区都位于 ______ 半球(南或北),纬度最低的是 ______
    2)四大湾区都位于 ______ 洲和 ______ 洲。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濒临 ______ 洋,旧金山湾区濒临 ______ 洋。
    3)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海运最短航线经过 ______ 运河。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ADC【解析】解:由空间站看到地球的图片可知,空间站是围绕地球运动。
    故选:A
    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防、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
    本题考查中国空间站在太空围绕地球运动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知识点分析解答此题。
    解:从空间站上观测地球,能看到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看不到地轴和经纬网。
    故选:D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本题考查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

    解:由空间站可观测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不能反映地球是围绕太阳公转,也不能证明地球围绕月球公转,天圆地方是人类早期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地球形状是: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了在空间站能看到的地理事物,结合教材知识点分析解答此题。4.【答案】B【解析】解:图幅相同,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我们在屏幕上进行放大操作时图幅没有改变,但图上表示的范围变小了,内容更加详细,比例尺将会变大。
    故选:B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
    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牢记即可。5.【答案】C【解析】解: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
    故选:C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
    本题考查各大洲之间的界线,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6.【答案】B【解析】解:科考队在珠峰附近海拔5800米处,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前的某种植物叶片化石,现在这种植物不可能分布在海拔这样高的地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地发生了海陆变迁,该地处于板块的挤压地带,海拔在不断升高。
    故选:B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
    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该地位置特点解答即可。7~8.【答案】DC【解析】解: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汤加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汤加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处,从而引发了此次火山喷发。
    故选:D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此题主要考查板块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解:应对火山灾害应做好火山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城镇和工程设施避开火山危险区及可能的危害区,制定火山灾害应急预案,进行有效抗灾、救灾工作,不可靠近观赏火山爆发壮美的景观,那样很危险。
    故选:C
    如果地震来临,我们要看清楚自己所在地的情况,选择最佳的逃生办法,如果在教室内,就迅速躲到桌子底下,或者尽量站到墙角,护住头部;如果在室外,就迅速到空旷的地方去。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本题考查预防火山灾害的措施,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9~11.【答案】DAC【解析】解:题干中描述:读抚顺市20221222日手机天气预报图。122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是北半球的冬至。
    故选:D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不同节气的日期,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故选:A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本题考查气温的分布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周六气温日较差是-7--21=14,周日气温日较差是-8--22=14,周一气温日较差是-6--22=16,周二气温日较差是-7--21=14。一周内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周一。
    故选:C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气温日较差的计算,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即可。12.【答案】D【解析】解:聚落的类型有城市和乡村。有利于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有:温暖的平原地带、中低纬沿海地区、河流干支流交汇处;高纬度地带,气候寒冷,不适合居住;山地、高原地带,地势崎岖、海拔高,不合适居住。
    故选:D
    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解答即可。13.【答案】B【解析】解:据图可知,甲地属于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故A错误;乙地是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大陆西岸地区,故B正确;丙地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故C错误;丁地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故D错误。
    故选:B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4.【答案】A【解析】解: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稻草秸秆、大力推广私家车出行会加重空气污染。
    故选:A
    根据空气质量指数:050为优;51100为良,101200为轻度污染,201300为中度污染,>300以上为重度污染。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
    本题主要考查空气质量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15.【答案】B【解析】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商谈被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商谈被称为南南合作。巴西、中国、菲律宾、印度均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发达国家。
    故选:B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如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等;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本题考查南北对话有关知识,理解记忆即可。16.【答案】自西向东  公转  南回归线  赤道  昼短夜长【解析】解: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当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都与地球公转有关,但是决定性的条件是地球必须斜着绕太阳转。
    1)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二十四节气表示一年中自然节律变化,所以主要是由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的。
    2)立春时,地球运行至冬至和春分之间,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所以立春时,阳光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3)立春时,地球运行至冬至和春分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上,所以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故答案为:
    1)自西向东;公转;
    2)南回归线;赤道;
    3)昼短夜长。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在不同季节有周期性变化规律。从春分经夏至到秋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半球处于冬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处于极昼,南极处于极夜;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高度始终大于平均值,南回归线以南则小于平均值。从秋分经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处于冬半年,南半球处于夏半年。在此期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都同上述情况相反。
    本题以地球公转图为材料,共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17.【答案】80  不均衡    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区  中低  沿海【解析】解:(1202211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
    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人口分布不均匀,稠密的地区主要是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美洲东部,这些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平原面积广,气候温暖湿润,工农业历史发展悠久,经济发达;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分布稀疏。读图可知,为欧洲西部、为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为亚洲南部、为亚洲东部,人口稀疏的是,原因是位于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3)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从海陆位置看,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
    故答案为:
    180
    2)不均衡;;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3)中低;沿海。
    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本大题以世界人口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世界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特点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8.【答案】降低  10    地形因素  海陆位置  大于  【解析】解:(1)由图可知,世界气温等温线的分布大致与纬线平行,且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降低,A地年平均气温为20C地年平均气温为10A地年平均气温高于C地约10
    2D地年平均气温比E地低,原因是同纬度的两地,D是青藏高原区,海拔高,随着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故D气温低,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3)实验用沙土和水来验证白天和晚上气温的差异,以此来验证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海水升温慢,气温低,晚上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海水降温慢,气温高,通过实验可知,陆地的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A地的年平均气温比B地低,原因B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说明同纬度的AB两地,B的气温更高。
    故答案为:(1)降低;高10;(2)低;地形因素;(3)海陆位置;大于;低。
    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为背景,涉及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同时考查对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19.【答案】  粤港澳大湾区  北美    太平  太平  巴拿马【解析】解:(1)读图可知,四大湾区全部位于北半球,粤港澳大湾区所处纬度最低,纽约湾区纬度最高。
    2)根据位置和大洲轮廓判断,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所在的大洲是北美洲,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亚洲东部;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濒临都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
    3)根据位置和大洲轮廓判断,货轮从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海运最短航线经过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故答案为:(1)北;粤港澳大湾区;
    2)北美;亚;太平;太平;
    3)巴拿马。
    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本大题以世界四大湾区分布示意图为切入点,设置三个小题,四大湾区分布示意图的判读,在把握半球的划分、大洲大洋的分布、洲界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能力。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