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9课时 倍的认识(二)_西师大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9课时 倍的认识(二)_西师大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9课时 倍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页的例3第83页例4及第83页的课堂活动第3题,第84~85页练习十九的第2,5题。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教学提示 学生对“倍”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本节课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等方法,将学生的手、脑、口充分调动起来,把操作与概念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让所学知识得以深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会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过程与方法: 感受倍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倍”是作为一种用于比较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圆片 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有关“倍”的知识,大家还记得吗?(1)学生齐答:记得教师:那好,老师要考考大家啦,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圈一圈,填一填 第一行: 第二行: 3.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一行摆了几个圆片?第二行摆了几个圆片?你是怎么知道的?(1)学生:我是一个一个数的,第一行摆了2个圆片,第二行摆了10个圆片;我是2个2个数的,有5个2,所以是10个圆片。(2)集体订正4.教师:10里面有几个2?用“倍”怎么描述?(1)指名回答:5个2,10是2的5倍。(2)集体订正第二题:课件出示:填一填。15是3的( )倍; 21里面有( )3,18是9的( )倍。5.教师:看来同学们学习的很好,关于倍的知识,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我们这节课还要继续学习。【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安排复习铺垫,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促进了学生自主建构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教师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二)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例3,(第1个问题)探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1.教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1)指名回答:枫叶2片,阔叶6片(2)集体订正2.教师: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1)学生独立思考(2)指名回答:阔叶是枫叶的几倍?;6里面有几个2?......(3)集体订正3.教师:谁能回答刚才同学们提的两个问题?(1)指名回答:阔叶是枫叶的3倍;6里面有3个2。(2)集体订正4.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求阔叶是枫叶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呢?(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内交流(3)指名回答:要求阔叶是枫叶的几倍,就要看6里面有几个2,所以要用除法计算,即6÷2=3,所以阔叶是枫叶的3倍。(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板书:6÷2=3,并作重点说明:“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3”后面不要写“倍”字。课件出示第2个问题教师:银杏叶的片数是阔叶的几倍?要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1)学生独立计算(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银杏叶的片数是阔叶的2倍?要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2÷6=2(4)集体订正教师:你能说一说“12÷6=2”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1)学生独立思考,组织语言(2)指名回答:12里面有2个6.(3)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并作重点强调: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要看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因此可以用除法计算。【设计意图:借助观察、操作和倍的概念,一方面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要看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因此可以用除法计算;另一方面加深对倍的感知和理解。】 课件出示例4。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1.教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1)指名回答:有3个小组的同学在植树;第一小组植了7棵树;第二小组植的棵树是第一小组的3倍......(2)集体订正2.教师:看来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得到的数学信息还真不少,那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解决书上的问题吗?(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内交流(3)指名回答:第二小组植了21棵。(3)集体订正3.教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1)指名回答:我们是通过摆小棒知道的,第一行摆7根小棒,代表7棵树,第二行摆了3个7,也就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是21根小棒,所以第二组植了21棵树;我们组是这么想的,第一组植了7棵树,第二小组植的棵树是第一小组的3倍,也就是3个7呗,口诀三七二十一,所以第二组植了21棵树......(2)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同学们说的非常的完美!4.教师: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1)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回答:7×3=21(棵)(3)集体订正【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让学生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建立倍的概念。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运用情景图和动手操作实践,圈一圈、画一画、摆一摆,注意教学直观,突破重难点。】三、巩固新知第一题: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1.教师:谁来说说这道题,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1)指名回答:信息是:有4个三角,圆片的个数是三角的3倍,问题是:圆片有几个?(2)集体订正2.教师:这道题的要求是算一算,画一画,那就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去做吧!(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投影展示部分同学作业,集体订正。第二题:练习十九第2题。教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两道题,老师相信你们,是没问题的!(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投影展示部分同学作业,集体订正。第二题:练习十九第5题。方法同第2题。【设计意图:通过与例题匹配的练习,促进学生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四、达标反馈第一题:练习十九第6题。第二题:练习十九第7题。第三题:练习十九第8题。第四题:补充题:列式计算(1)45里面有几个5?(2)36是4的几倍?(3)40是8的几倍?答案:第一题:9×3=27(人) 第二题:21÷7=3 第三题:35÷7=5 第四题:45÷5=9 36÷4=9 40÷8=5五、课堂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各抒己见,集体订正,教师做最后总结:是啊,我们知道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设计意图:一是对本节课知识进行了梳理,二是激励学生,增加学习兴趣。】六、布置作业第一题:练习十九第9题。第二题:练习十九第10题。第三题:练习十九思考题。第四题:补充题:动物运动会结束啦,要发奖啦!不过狮子大王有个要求:银牌的数量是金牌数量的2陪。下面是小熊准备的奖牌,大家觉得对吗?如果不对,怎么改呢?答案:第一题:1. 8 4 2 8÷4=2 2. 16 2 16÷8=2 3. 16÷4=4第二题:6×4=24(只) 4×4=16(只)第三题:27÷3=9 28÷4=7第四题:不对 第一种方案:金牌不变,银牌增加2枚;第二种方案:银牌不变,金牌减少1枚。七、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二) 6÷2=3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除法计算 7×3=21(棵)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乘法计算。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且深刻感悟呢?在课堂中我采用了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大部分的学生说的方法来感悟,但在课堂中也发现了学生不能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这些都是由于学生对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想“几里面有几个几”没有深刻理解与掌握。那如何来使学生不仅会说,而且理解其中的意思呢,我觉得可能动手操作,经历一个建模的过程,这样学生才会有深刻的感悟,才能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真正含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8)_西师大版,共3页。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9)_西师大版,共6页。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2)_西师大版,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