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 长颈鹿与小鸟 北师大版(含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 长颈鹿与小鸟 北师大版(含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创设,建立模型,问题探究,体验感悟,实践应用,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长颈鹿与小鸟
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可以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除法问题,通过比较、分析,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
3、通过对情境图中不同问题的解决,体会除法与乘法的互逆关系,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有价值的数学探索活动,初步形成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欲望,引导学生想思考、爱思考、会思考。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熟练并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建立解决除法问题的数学模型,理解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冬天到了,小鸟们要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了。它们要住在温暖舒适的长颈鹿宾馆,看到来了这么多的小客人,长颈鹿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它却为了房间的问题发愁,你们能帮助它解决关于房子的难题吗?
二、建立模型,问题探究
师:同学们观察员得可真仔细,是呀!我们替长颈鹿想一想办法,应该为小鸟准备几间房子呢?谁能列式呢?
1、引导学生建立应用题的模型框架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
师:46÷6=?应该怎样算呢,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2、让学生汇报解决情况,引导学生通比较圈一圈、列表格、画线段、乘法口诀方法总结出用乘法口诀解决求商最简便。
三、体验感悟
师:哪些同学说一说怎么样想?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板书。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来的小鸟是24只,36只,48只,54只,那么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栋房子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引导学生反馈。
师:同学们,如果飞来的小鸟不是42只,也不是48只,每间房子里住的小鸟也不是6只,根据乘法口诀,你想补充哪些条件,长颈鹿该准备几栋房子呢、在小组内说一说,好吗?教师引导学生反馈。刚才我们应用乘法口诀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同学们真了不起,接下来我们看一组练习。(课后“练一练”第一题)我们比一比看谁应用
四、实践应用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好,下面请同学们看一幅图。
出示:学校有24个球分别装在大球筐里,要求每个筐里装的要一样多?
1、各小组讨论一下,可以怎样装?
2、说明你们的理由。
3、教师引导学生反馈,看哪一组同学既对又合理。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懂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1、2、3小题
七、板书设计: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长颈鹿和小鸟
发现问题:有42只小鸟,每6只一间。
提出问题:需要准备几间房子?
分析问题:求42里有几个6。
解决问题:总数÷每份数=份数
42÷6=7
总 结:用乘法口诀最简便
八、课后反思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本节课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思维、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解决除法问题及除法求商的知识经验、学习经验去自助探索,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学会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的学习方法。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2、抓住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放手让孩子经历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总结抽象出数学模型,有效完整的思维过程。
3、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计算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理解算理出现困难时,可以借助画图等直观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直观方式抽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相辅相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长颈鹿与小鸟一等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四十二,因此42÷6=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长颈鹿和小鸟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解决问题,试一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