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6)_西师大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6)_西师大版,共8页。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倍”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解决,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拍一拍等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充分体验“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建立“倍”的概念。
(2)、探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2)、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体会数学的奇妙,激发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动画激趣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魔法吗?(喜欢)你们知道吗?有两只小动物也在学习魔法,瞧,它们来了(课件出示猫和老鼠)。猫和老鼠正在练习“分身魔法”,请看(课件演示动画)。现在,屏幕上共有几只猫?(2只)共有几只老鼠?(6只)请孩子们比一比,现在猫的只数与老鼠只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老鼠比猫多4只。
师:真聪明,发现了6比2多4,看出了谁大谁小。这两个数除了大小关系还有没有其他关系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用一个圆片代替一只小动物来摆一摆。
【设计意图:通过猫和老鼠练习“分身魔法”的情景得出6与2的大小关系,从而引出要研究的问题:6和2除了大小关系还有没有其他关系?】
【讲授】新知探究
1、分一分、说一说
师:请孩子们用你的圆片跟老师一起来摆一摆,第一排摆2个圆片,代表2只猫;第二排摆6个圆片,代表6只老鼠。谁和老师摆得一样?
(师巡视检查学生摆的情况。)
师:都摆对了,现在,小动物们要每2只分成一组玩游戏,请问猫可以分几组?
生:1组。
师:为什么?
生:因为猫只有2只。
师:我们来圈圈看,每2只小动物一组该几个几个地圈?(2个2个地圈),大家也在桌面上圈一圈。我们圈出了一个几?(一个2),所以猫可以分一组。老鼠可以分几组?
生:3组。
师:是3组吗?我们来把第二排的6个圆片分一分,谁愿意到台上来帮老师分?
(指名上台分,其余孩子分自己的圆片。)
师:应该几个几个地分?
生:2个2个地分。
(一边分一边数出:1个2、2个2、3个2。)
师:我们把第二排的6个圆片分成了几个2?(3个2)也就是说6里面有3个2,所以老鼠可以分成这样的3组。(板书:6里面有3个2。)来,孩子们,把你们第二排分出的3组用手指圈一圈,一边圈一边说:6里面有3个2。
2、摆一摆、说一说
师:孩子们,通过刚才的摆一摆,分一分,我们发现6里面有3个2,多有趣的关系呀,我们再来摆出几组数看看,好吗?谁愿意带上你的圆片到台上来摆?
(教师提出摆的要求,指名一个孩子到台上来摆,其余孩子在座位上摆。师巡视指导孩子们圈一圈,说一说。)
【设计意图:使学生亲身经历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反复体验“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充分感知一份与几份的关系,为揭示“倍”的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3、揭示“倍”的意义
师:好了,孩子们,请轻轻地收好你的圆片,放到一边。刚才我们摆过的这几组数,都可以说成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大家请看黑板,前面我们在玩小助手游戏时,知道了6里面有3个2。孩子们知道吗?因为6里面有3个2,所以我们就说:6是2的3倍。(板书:6是2的3倍。)大家请看(指向第二排的6个圆片,边圈边数。)6是2的1倍、2倍、3倍。现在,我们又认识了数学王国里的一位新朋友,(板书课题:倍的认识),来,孩子们,一起跟着老师说:因为6里面有3个2,所以6是2的3倍。再来看看我们摆过的另外几组数。
(课件出示。)
师:请看大屏幕上的第一组,第一排有几个圆片?
生:3个。
师:第二排有几个3?
生:2个3。
师:我们就说6是3的几倍?
生:6是3的2倍。
师:谁来说说第二组的两个数,谁是谁的几倍?
生:10是2的5倍。
师:为什么?
生:因为10里面有5个2,所以10是2的5倍。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真厉害,不但很会观察,还很会分析。
师:剩下的两组谁是谁的几倍呢?你能看出来吗?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和你同桌的伙伴一起说一说,看看你们是不是想得一样?
(同桌交流,师巡视,说完后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在学生反复体验“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之后,小结并揭示出谁是谁的几倍的数学关系,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帮助学生正确建立起“倍”的概念。】
【活动】游戏巩固
师:真好,孩子们刚刚自己总结了一些数的倍数关系,太了不起了,老师忍不住要为你们鼓鼓掌,听好了,“真棒”(老师拍2下手)!老师拍了几下?(2下)谁能拍出老师的3倍来鼓励一下自己?
(指名完成,完成后师鼓励。)
师:完成得真漂亮,老师也要为你鼓鼓掌,“棒!棒!你真棒”(老师拍5下手)!老师这次拍了几下,(5下)你能拍出老师的2倍来鼓励一下自己吗?来,大家一起来。
(全班一起完成。)
师:看来孩子们学得不错哦,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当小考官”。小考官们,先认真听完要求才能动手摆哦:每个孩子都用你的圆片像刚才那样分两排摆出两个数,让你的同桌看到你摆的两排说出三句话,第一排摆了几个,第二排摆了几个,谁是谁的几倍?然后你也用这三句话说说他摆的,看看谁把谁考到了。明白了吗?小考官们,动手摆吧。
(生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师:谁到台上来摆一摆,考考全班同学?
(指名一个孩子到台上来摆,其余孩子回答。)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了“倍”的意义之后,紧接着设置了“拍一拍”、“我当小考官”的游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新知进行了巩固与检测。】
【活动】森林趣事
师:孩子们,请把你们的圆片轻轻地收好,看到我们玩游戏玩得这么开心,森林里的小松鼠皮皮也想来当一回考官,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它摆得怎样呀?(好乱呀。)你还能一眼看出红松果的个数是绿松果的几倍吗?(不能),那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谁有好办法?
生:把5个绿松果摆成一组,再把红松果也5个5个地摆在一起。
师:你是想重新分组摆一摆,好一眼看出红松果里面有几个5,是吗?
生:是。
师:孩子们,他的办法可以吗?(可以。)这么快就想到办法啦,真聪明。有不一样的办法吗?要算红松果的个数是绿松果的几倍,就是要算15里面有几个5,这可是我们前面刚学过的,所以还可以怎么做?
生:我知道了,可以用除法来算。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对呀,我们前面刚学过,要算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可以用除法解决。那这道题谁会列式?
生:15÷5=3.
师:对吗?(对)那就是说红松果的个数是绿松果的3倍了。(课件出示答案。)我们再来检验一下,前面要求6是2的几倍,就可以用6÷2=3(板书:6÷2=3)。算出的结果跟摆的一样。现在我明白了,要算谁是谁的几倍就用除法解决。你们学会了吗?(学会了。)接下来老师就来考考大家,请孩子们翻到课本82页(同时课件出示),例2和例2下面的议一议就是算谁是谁的几倍的问题。请孩子们马上完成在书上,并在问题下面分别写出算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后反馈。)
师:有的孩子在商的后面带上了“单位”倍,大家觉得这里需不需要带单位?
(孩子们可能有的说有,有的不能确定。)
师:其实算谁是谁的几倍不能带单位,因为“倍”不是单位名称,它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如果知道谁把它当单位带,倍可是会生气的,它会说:哼!我又不是单位名称,你为什么要把我带在后面?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好,现在谁愿意把你的作业拿上来展示一下?
(指名上台展示,并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师:森林妈妈看到我们的孩子们表现得这样好,特派风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大家请看:(课件出示例3)是漂亮的枫叶、榆树叶和银杏叶。不过风姑娘说了,只有答对问题的孩子才可以得到礼物。孩子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那就翻到课本82页,自己填出例3的答案,填完后老师请两个孩子来汇报,看看谁有机会得到礼物。要认真读题哦。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指名汇报,答对的予以鼓励和奖品(卡纸剪成的各种树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求几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解决,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求谁是谁的几倍”用除法解决,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迁移,体现了数学知识的连贯性。本环节还巧妙地结合例题以卡纸剪成的各种树叶作为奖品,以此激励孩子们的思考热情,有效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
【练习】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
师:孩子们都很积极踊跃,老师还遇到了几道生活中算谁是谁的几倍的问题,大家来帮我算算吧。
(课件逐一出示问题,指名学生口答并说明想法,集体订正。)
2、拓展练习
师:孩子们,看你们那么厉害,唐老鸭还有些不服气呢,它说你们要是能把它出的这道题也解决了,那才叫本事呢。大家愿意接受唐老鸭的挑战吗?(愿意)
课件逐一出示题目:
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今年妈妈比女儿大()岁,明年妈妈比女儿大()岁。
师:谁来说说答案?
(指名回答,其余学生判断,再课件出示正确答案。)
今年妈妈的岁数是女儿的()倍,明年妈妈的岁数是女儿的()倍。
师:这个问题你还会填吗?谁想到答案了,说给你小组的伙伴听听,看看他们的想法是不是跟你一样。
(生讨论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再课件出示正确答案。)
师:孩子们看看这两道题的答案,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1)题的两个答案一样,第(2)题的两个答案不一样。
师:哦,被你看出来了,也就是说,不管是今年还是明年,妈妈始终比女儿大24岁,大小关系没变,但倍数关系却变了。孩子们,数学多奇妙啊,为什么会这样呢?有兴趣的孩子回家以后可以和你的爸爸妈妈研究一下,你也可以把这个问题放在心里,随着你的知识越学越多,说不定哪天你就自己知道原因了。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练习题,并以生活化、儿童化的方式呈现问题,使原本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生动,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活动】全课小结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生:倍的认识。
师:对,如果我们知道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个,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去算谁是谁的几倍的呢?
生:用除法计算。
师:看来孩子们收获不少呀,只要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倍的努力,那么你们的收获也一定会是这节课的成千上万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8)_西师大版,共3页。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9)_西师大版,共6页。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2)_西师大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