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观察物体 第2课时|人教新课标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920101/0-16979391933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观察物体 第2课时|人教新课标
展开学科 | 数学 | 三册 | 课 题 | 观察物体 | 共 2 课时 | ||||
第
2
课 时 | 教学内容 | 教材P69页例2、例3 练习十六第4、5题 | |||||||
教 学 目 标 | 重点、难点或关键 | ||||||||
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 重点:从正面、侧面和上方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摆成的物体。 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 ||||||||
教学具准备 | 小正方体学具 | 设计者:丘有洋 | |||||||
教学流程 | 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 个 人 增 减 | |||||||
一、 活动引入
二、探究新知 | 教师出示积木:同学们认识它们吗?拿出积木搭一搭。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出示任意图形,或发出指令,组内成员搭一搭,看谁搭得又快又对。 揭示课题:像这样的积木,没有确定哪个面是正面,我们通常把正对着的这个面称为正面。这节课,我们要利用这些积木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一) 教学例2 1、 2、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小组合作探究 把正方体摆放在桌子的中间,再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长方体,并和周围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3、 课件出示例题。 提问:小刚、小强和小英也在观察长方体,从他们的角度,你能说说,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学生更具画面情境指出。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从不同角 |
| |||||||
教学流程 | 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 个 人 增 减 | |||||||
|
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4、 观察正方体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小组合作,从积木中拿出正方体,正面在桌子中间,认真观察,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指名回答:看到的是正方形。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设疑:为什么看到的都是正方形?(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5、 小结 刚才我们观察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我们看到的形状不同,而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正方体,看到的形状相同,因此,我们说:观察物体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6、 学生观察 照样子,观察圆柱,你有什么发现? 照样子,观察球,你有什么发现? (二) 教学例3 1、 猜猜看 (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说明:这是老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这个立体图形是外面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猜测,并说出理由。 教师引导小结: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还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的长方体有两个面也是正方形的。 外面单凭一个面能不能确定这是什么物体?(不能,要从整体上进行观察。) 2、汇报交流 |
| |||||||
教学流程 | 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 个 人 增 减 | |||||||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 (教师出示正方体和又正方形面的长方体)小结: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方向、全方位地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比较准确。 1、 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4题 学生填出序号,并说明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5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我们以后观察物体时,应从多个方面、全方位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比较准确。 |
| |||||||
教学反思 |
|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2)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2)_人教新课标,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情境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第五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观察物体》|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观察物体》|人教新课标,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提问,完善探究,全课小结,课后延伸,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