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故乡精品课时作业
展开
第15课 故乡
近乡情更怯(节选)
◇郑有义
故乡,是我永远没法忘、不敢忘的——那粗糙得难以下咽却曾度我活命的老淀粉,那瘦得令人心悸却仍在艰难的冬去春来中挤出一粒粒粮食的山坡黄土,那被认作蒙昧、落后却教我做人、为我定下做人基调的乡亲们。
那个山村,很小。几十户人家,错落在前后两条沟里。那时没有电,每家的房梁,都被煤油灯或蜡烛熏得包公脸一样黑。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互相帮扶,其乐融融。一家杀头猪,满村都香了,全屯人去吃酸菜白肉血肠;一家娶媳妇,全村办喜事;一家发丧,户户不动烟火,与家人一样披孝带;一家夜里有了病人,全屯男丁壮妇会应声而起;来了客人,不必为措手不及而发愁,左邻右舍自会送来时令鲜菜;都没有什么钱,却都没人算计钱。故乡,是真的“桃花源”。
在这块土地上,朴拙的宽容和力量仿佛家门前的山,不动声色,却无时不在。山脚,有一合抱粗的垂柳。柳下,是一条极瘦、极清澈的小溪。月上东山,蛙鸣阵阵的夏日夜晚,总有一把破旧的二胡,嘶哑地呜咽,向静山、残月、瘦溪,向父老乡亲倾诉着无可排解的忧郁。那是刚刚中学毕业返乡正郁闷的我。循着二胡声,便总有乡亲环立倾听。目光固然是无法理解的困惑——他们珍爱脚下的黄土,企盼风调雨顺好年成,不会膨胀的欲望与那土地已结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而世代相安,却支持、怂恿这块土地的“叛逆”:“争口气,有出息的进城去。”你稍有不顺,又会说,“回来,还是山里的大葱蘸酱养人!”这是一种看似相悖却意味深长、专属于那块土地的情怀。
几年后,我真的“出息”了,进“城”了。黄土、老树、瘦溪悄然远去,生活之舟将我载入另外一个世界,接受另一种生活的锻造和洗礼。我学会了装模作样穿西服,故作绅士地扎领带,蹩脚地跳什么“慢三”、“快四”……可是,我总觉得,那个我是那样陌生。我不愿失去故乡赋予我的一切,一些不愿失去的却正悄然渐去,时时感到灵魂深处的失落与不安。
【你的感言】
一、读读写写
1.根据注音写出词语。
(1)渐近故乡时,天气又yīn huì( )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xiāo suǒ( )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jì sì( )的值年。
(3)这畜生很líng lì( ),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4)我è rán( )了。
(5)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 )的神色,仿佛chī xiào( )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6)我一面yìng chóu( ),偷空便收拾些行李,这样的过了三四天。
(7)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shì miàn( ),躲躲闪闪……
(8)我和母亲也都有些wǎng rán( ),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9)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gé mó( )起来……
(10)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zì suī( )而生活。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隐晦(hùi昏暗) 易主(yì容易) 抖着(dǒu颤动) 瓦楞(lénɡ沟条)
B.萧索(suǒ冷落) 胯下(kuà倒台) 祭祀(sì典礼) 装弶(jiànɡ捉鸟)
C.秕谷(bǐ不饱满) 无端(duān缘故) 如许(rú如果) 打拱(gǒnɡ作揖)
D.嗤笑(chī讥讽) 深黛(dài青黑色) 寒噤(jìn打哆嗦) 愕然(è吃惊)
二、积累与运用
3.填空。
(1)《故乡》以______________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别故乡来安排情节,揭示了旧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根源,激发了人们____________的愿望。
(2)读鲁迅的文章虽有难度,但我们常感动于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了《鲁迅自传》,我们敬佩他为了拯救国民而作出 的正确选择;针对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认为“中国人已失掉自信力”的谬论,他挥笔如刀,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以“ ”为雄辩,列举大量事实有力地加以批驳;至于《故乡》中的闰土从聪明勇敢的“少年英雄”变成苍老迟钝的“ ”、杨二嫂由“ ”尖酸刻薄的“圆规”,作者为他们感到痛惜,给予同情。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有梦想就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②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梦想都是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③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人人也都是梦想。④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奔跑中奋力逐梦,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就一定能激活蕴藏于梦想之中的创造伟力,迎来生机勃勃的复兴气象。
(1)第④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把画线句改成祈使句。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碧绿”“忽然”“金黄”“鄙夷”四个词语都是形容词。
B.“无穷无尽”“尖酸刻薄”“回到故乡”这三个短语都是并列短语。
C.“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
D.“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该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景物描写)
B.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肖像描写)
C.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心理描写)
D.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动作描写)
7.与下面文字衔接起来最连贯的句子是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____________________。( )
A.但父亲终于带他走了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8.选出对《故乡》主题概括不准确的一项( )
A.这篇小说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烈愿望。
B.这篇小说通过“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表现了农村凋敝、农民破产的悲惨现实,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可悲的隔膜,表达了作者希望下一代亲密友爱、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热切愿望。
C.这篇小说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农村凋敝、农民破产的悲惨现实,表现了作者对贫苦农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对他们不奋起抗争的强烈不满。
D.这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凋敝、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同时指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烈愿望。
9.为加强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你班准备开展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作品解读】下面是鲁迅作品中的三幅插画。请你任选一幅,说明插画选自鲁迅的哪部作品集,并为图片配一句解说文字。要求:点明地点(环境)、人物、事件,20字左右。
我选第_____幅,它选自_________。
解说文字:
(2)【人物解读】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先生在北大附属中学演讲时说道:
不过,在持续和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我深为喜爱的作品却变成了《故乡》。尤其是结尾处的文章,每当遇见新的译本,我就会抄写在笔记本上,有时还会把那段中文原样抄到纸上,然后贴在租住房间的墙壁上。当时我离开了儿时的伙伴,离开了大森林中的家,同时寂寥地想象着将来:我也许不会再住回到这个峡谷里来了吧(实际上,后来也确实如此),随后便第一次来到东京开始自己生活。
请探究大江健三郎深深喜爱《故乡》的原因。
(3)【人物宣传】鲁迅故居管理处计划以《故乡》中的人物为主题出版一套明信片,请任选一个人物,为他写一句话作为明信片的文案,并说明理由。
[示例]文案:“小英雄”与“木偶人”
理由:中年闰土身上早已没有了少年时月下刺猹的活泼与快乐,他的身上已经有了中国当时底层农民阶级的一切特点(尤其是无奈)。他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了祈祷和供奉上,每日念叨着那渺小的理想,怀揣着一颗疲惫却仍存希望的心终日劳作,然后迎接一个又一个暗无天日的明天。曾经的他是“小英雄”,中年以后,他便成了“木偶人”。
文案:
理由:
三、阅读理解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屋祭
李汉荣
①记忆里,老房子比我的年纪还大。听奶奶说,老房子是民国时期建的。房子是土坯的,只有房子的地基是砖垒成的,是那种古绿古绿的砖。因为久经风雨,红色的瓦砾上稀稀疏疏地长了些茅草,微风一吹,草绿色的种子四处飘散,来年的时候,又会是芳草萋萋。
②老屋的门是暗绿色的,屋门上的几块玻璃,有的已经破了半边。屋顶覆以苇子编成的席子,椽子很黑,黑得油光发亮,因为日久天长,烟熏之后,有的地方甚至能滴下油来。屋子很小,即使是白天,屋里的光线也很暗。窗框是木头做的,纸糊的窗棂被风一吹沙沙作响。窗户外面是一棵老枣树,记不清它的年纪了,反正自打我记事起,这棵枣树就年年结出累累硕果。
③小时候,老屋是我快乐的源泉。夜深人静的夜晚,昏黄的光晕顿时洒满了小屋,细细的火苗上升起些许的黑烟,袅袅地飘向屋顶。每每这时,父亲总是喜欢点上一支廉价的香烟,坐在小桌旁,深深地吸上一口,然后惬意地吐出缭绕的烟气。橘红色的灯光,照着他古铜色的脸颊,额头上密密的皱纹一道一道地舒展开来,每每此时,我便觉得也许这便是他最快乐的时候。
④屋里的摆设极其简单,外屋中央摆着一张八仙桌和两张老式的藤椅,因为有些年头了,上面的漆掉了许多,斑驳的表面上有些细碎的小坑,上面沾满了油渍和灰尘。里屋摆着一张桌子和一个长方形大柜子,据说是母亲的陪嫁,木质很好,用了这么多年还完好无损。柜子里除了放衣服,还有一些好吃的东西,小时候因为馋,我常常偷偷地打开柜子拿东西吃。
⑤到了金秋八、九月间,红彤彤的枣子便挂满了树梢,犹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红宝石镶嵌在硕大的树冠上。每年这个季节,便是我们兄妹三个最快乐的日子。每天放学回家后,我就噌噌地爬上树,站在树杈上,抓一把红枣塞进嘴里,醉人的香甜嗖的一下从嘴里甜到心里,继而传遍整个神经末梢。妹妹够不着,便仰着脖子在树底下等我晃一下枝头,然后噼里啪啦地下起枣子雨,妹妹提着小竹篮,一边吃,一边捡,那种情形至今回想起来,心里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和感动。
⑥东边的院墙很矮,隔壁院子里长着一棵老槐树,夏天的时候,槐花穿过矮矮的院墙,小小的院落里便飘满了槐花的香味,抓一把槐花放在嘴里,又香又甜,回味无穷,我一直陶醉在童年时代的槐花香里,直到现在。父亲早早地盖上了新房,搬离了老房子,住进了新家。一有空的时候,父亲就回老房子转悠,还经常拾掇拾掇这里,再拾掇拾掇那里。房子漏雨了,他就爬上房顶盖盖塑料布,土墙掉皮了就再泥泥。过年的时候,我回了趟老家,到承载着我儿时梦想的老房子里转了转,看了看。因为很久没有住人了,院子里长满了荒草,门前的那棵老枣树已经没有了踪影,地上依稀还能看见几片枯萎凌乱的枣树叶。土坯垒成的院墙倒了,只留下南面一段孤零零的门楼,还有那扇写着“忠”字的黑漆漆的大门。残留的白色窗棂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⑦我给父亲说,老屋的院墙倒下了,父亲听了,嘴角动了动,没有说话。但是,久久的沉默和那一声重重的叹息,让我的心酸酸的。
(本文有删改)
(1)作者说:“小时候,老屋是我快乐的源泉。”细读全文,说说作者回忆了哪些与老屋有关的“快乐的”记忆。
(2)试结合语境,分析文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3)下面这段话是从原文里抽出来的,有人认为应该放在文章开头,有人认为应该放在文章结尾,你的观点是什么?请写出简要的理由。
老屋的院墙终于倒了,唯有两扇黑漆漆的大门和几间残破的土坯房还矗立在那里,还有一些憔悴的记忆留在风中……
(4)细读全文,结合链接材料,探究作者写《老屋祭》的意义。
[链接材料]
李汉荣在另一篇散文《老屋》的结尾这样写:星光下,我遥看着老屋,心里升起一种深长的敬畏——它像一座静穆的庙宇,寄存着岁月、生命、血脉流转的故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精品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精品一课一练,共11页。
语文创造宣言优秀练习: 这是一份语文创造宣言优秀练习,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26课《诗词五首》教师版docx、第26课《诗词五首》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