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3.3《不简单的杠杆》(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3.3《不简单的杠杆》(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1页
    3.3《不简单的杠杆》(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科学3.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3.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3《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 2. 改变支点位置、支点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利用杠杆完成撬动大石块任务; 2. 能用画图方式记录杠杆装置使用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1. 能对杠杆产生探究兴趣,乐于和同学合作完成模拟测试; 2. 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大石块移动距离,准确地画出杠杆装置; 3. 愿意倾听其他同学表达,乐于分享自己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杠杆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杠杆完成撬动大石块任务,并用画图方式记录撬动大石块时杠杆的装置样式。 教学难点 能够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大石块移动距离,准确地画出杠杆装置。 材料:圆磁吸,涂色板贴补充:一、导入师:地上有一个大石块,放在这里有点挡路,哪位同学能帮黄老师把这个大石块移到旁边去?老师选一个力气比较大的人来试试。请一名学生尝试。师:你觉得搬这个大石头轻松吗?生:有点累,石头很重。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更轻松地移动大石块?生:推、滚、撬、滚木、轮子。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了一根撬棍,你有用撬棍撬过东西吗?是怎么撬的?生:下面垫一个东西,然后一头伸进去,另一头向下压,就撬起来了师:就像这幅图是吗?请刚刚搬石块的那位同学再来试试,生尝试。教师利用希沃授课助手进行直播。师:采访一下你,用撬棍撬和直接用手搬比较,你有什么感觉?生:感觉更轻松。更省力了。(板贴:省力,如果没说出,则不贴)二、探索(一)活动一:利用杠杆和小石块把大石块从A处撬到B处。1.其实工人叔叔搬运重物时也经常用到他,像撬棍这样的工具,就叫做杠杆。在杠杆上有几个重要的点,你能找到吗?首先与底部的支撑物接触的点,你觉得可以叫什么?(支点)除此之外你还发现哪些点?(用力点和阻力点)。你们想不想也试试用杠杆撬动大石块?老师准备了一根木棍作为杠杆,这根杠杆上有一些小秘密,首先这边做了斜切的工艺,你觉得是干什么用的?(方便伸进大石块底部。这里有几个凹槽,他们又是干嘛用的呢?(固定住支点,不让他滑动)。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2.为了方便同学们在桌上研究,大石块我没有选很大,用手撬就太简单了,我们增加一点难度,试试用小石块(板贴更换),能不能撬动大石块呢?注意小石块要轻轻放噢。老师给你们2分钟时间,我们来试试好不好?3.刚刚同学们都撬动了吗?在刚刚体验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吗?生:当我们把支点放在离大石块比较远的地方,是撬不动的。我发现用木块1比较好撬。师:你觉得撬动大石块的效果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木棍伸入的程度、小石块的位置、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两个影响因素。这两个因素对撬动大石块的效果分别有什么影响?4.老师给你们提供一张印有起点和终点的赛道。要怎么来设计实验,收集证据验证我们的想法呢?生:先用一个离大石块远一点的支点撬,把他从A撬到B,然后记录下所需要的次数,再用一个离大石块近一点的支点撬,把他从A撬到B,然后记录下所需要的次数,两个次数比较一下。师:哦,你设计的是第一个因素的实验是吧。他的设计同学们听明白了嘛?有没有补充?师:这位同学所用的实验方法,叫做?(对比实验),这里改变的条件是?(支点位置)   请思考这几个问题:①撬了一次没到终点,移动谁再撬第二次?②如何判断是否到达终点?(石块离起点最近的位置为终点,全部超出终点,才算到达)③大石块脱离了赛道,怎么办?(重新开始)④怎么记录?出示记录单,看得明白吗?这根木棍上一共有5个卡槽,等会小组讨论自行决定选择哪三个卡槽来进行实验。科学上我们一般用示意图的方法来记录。示意图要尽量简洁明了。2.第二个因素研究支点高度的实验会设计吗?谁能来说说看?有了前面的设计指导,这一个实验设计生自行完成。师:请思考选择哪个支点进行本项实验?(选择上一次实验得出的效果最好的那个支点。)这个实验里支点位置能改变吗?(不可以)师:老师还有几点温馨提示,请你快速阅读。数据汇总在这里,拿4个你们小组的磁吸,支点位置选择两个数据贴上去就好。明白吗?给你们7分钟时间完成实验。有没有问题?开始。三、研讨1.师:已经完成的抓紧时间来汇总数据噢。时间到,请同学们整理实验材料,做好汇报准备。哪个小组先来?(投影展示)你们的是什么颜色?还有哪个小组想来汇报的?(选择2-3个小组)2.你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其他小组的数据支持这个结论吗?一起来看看。3.这么一根看起来简简单单的杠杆,里面竟然蕴藏了这么多的秘密,甚至还能给小石块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他能够撬动大石块,看来它简单吗?(不简单)(出示课题,板贴)四、拓展1.刚刚我们研究了用小石块撬动大石块,那如果我们不改变支点的位置,能不能用大石块撬动小石块呢?我们来试试看好嘛?注意慢慢放大石块。2.你有什么发现?我发现小石块被大石块撬的很高。师:老师为什么要让同学们慢慢放大石块呢?如果很快放下去会怎么样?小石块会砸(飞)出去。这其实就是古人发明投石机的灵感来源。3.观看视频,找一找投石机的三个重要的点,并思考投石机省力还是不省力?谁想来说说他的看法?投石机的三个点分别在哪?他的支点离谁更近?(用力点)不省力,甚至还很费力(需要用这么重的物体把小小的一块石头给撬起来)。既然它这么费力,人们为什么还要把他建造出来呢?他有什么好处呢?(投石机虽然很费力,但能把小石块投得更远,威力更大。)看来杠杆既有省力的,也有费力的,他们各有好处。(课后请同学们去寻找更多的杠杆,了解他们的用途,下课!)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投石机模型,课后小组合作把他组装起来玩一玩好不好?下课! 

    相关教案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3.不简单的杠杆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3.不简单的杠杆公开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3.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3.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六年级上册3.不简单的杠杆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3.不简单的杠杆优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