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说课ppt课件
展开10.劝学/《荀子》*师说/韩愈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生平]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人。因昌黎韩氏为望族,常自称“郡望昌黎”,后世遂以昌黎称之。因曾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时赴长安参加科举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宏词科不成,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
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作品] 《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说》《送孟东野序》《论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等。
[评价] 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赞赏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
2.背景解读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可见一斑:“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这一千古佳文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
用来……的,凭它(他)来……的。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名词,天道、自然的规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辱
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其……乎”,固定句式,表揣测,难道……吗、大概……吧
“庸……乎”,固定句式,表反问,难道……吗、哪里……呢;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吾先后生乎”
省略句,应为“或不(师)焉”
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而耻于师学”
省略句,省略主语“士大夫之族”
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①犹且:尚且。②众人:普通人,一般人。③是故:因此。④益:更加、越发。⑤惑:糊涂。⑥不:通“否”。 ⑦遗:丢弃,放弃。⑧百工:泛指各种工匠。⑨族:类。⑩年相若:年岁相近。⑪盛:高大。⑫谀:谄媚。⑬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⑭乃:竟,竟然。⑮其:难道,表反问。]段解: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①常:固定的。②之徒:这类人。③不必:不一定。④攻:学习、研究。]段解:从正面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①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②于:表被动。③嘉:赞许,嘉奖。④贻:赠送,赠予。]段解:说明了写作本文的缘由。
1.文体知识——说“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师说》就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非常重要的论说文。
2.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3.句读“句读(dòu)”,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古代的文章或者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的时候,按照句意和语气,在必须停顿的地方,用简单的符号标记一下,以便识别。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4.巫医乐师百工“巫”指以占卜、祈祷等术为人祈福、去灾的人,也用药物等给人治病。“医”指以治病为职业的人。上古巫医不分。“乐师”指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百工”,西周时指工奴,后来泛指各种工匠。
5.六艺经传“六艺经传”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传,指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如“春秋三传”。
解读第一段思考:梳理本段的论证思路。明确: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解读第二段思考1: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明确: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思考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明确: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表格。
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
师道不复,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
解读第三段思考:本段和首段有什么样的关系?明确: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解读第四段思考: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整体鉴赏思考1:梳理文章思路。明确:第一部分:提出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二部分:通过对比,反面论证论点。第三部分:通过举例、引用,正面论证论点。第四部分:交代写作缘起,激励后学。
思考2:本文有哪些思想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哪些观点值得商榷?明确:(1)《师说》中所体现的进步思想至少有三点。①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拓展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全新的概念。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②针对“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观念。这种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
广阔领域。③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观点的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种思想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光辉。(2)在对待“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态度上,虽然肯定前者否定后者,但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句意看,对前者存有偏见。
思考:试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论证特色。明确:①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
②句式灵活,语气多变。“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③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作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④下定义,作结论。作者一开篇就以一个明确的定义确定了老师的职责,由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层层衔接,一气贯通。⑤对比论证。第二段运用三组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择师教子与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通过对比,作者批判了不从师的社会风尚,而作者的观点也不言自明了。⑥引用论证,事例论证。举出古人从师的例子,引用孔圣人的话,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更增强了说服力。
对比并思考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为人友者,不以道而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呜呼!生于是病矣,歌以为箴。既以儆己,又以诫人。
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吾欲从师,可从者谁?借有可从,举世笑之;吾欲取友,谁可取者?借有可取,中道或舍。仲尼不生,牙①也久死。二人可作,惧吾不似。中②焉可师,耻焉可友,谨是二物,用惕尔后。道苟在焉,佣丐为偶;道之反是,公侯以走。内考诸古,外考诸物,师乎友乎,敬尔无忽!(柳宗元《师友箴》,节选)【注】 ①牙:指鲍叔牙。②中:同“忠”,忠诚之人。
思考:结合课文和上方材料,简要概括择师的标准。明确:①“闻道”在前,“术业”有攻,无关年龄、地位;②以“道”为标准,能者为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③重忠信,知耻辱。
素材积累1.课内素材荀子的学习观荀子认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利用前人已经积累的知识和发明工具,这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认为“积”是渐进的过程,因为知识是不断积累的,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荀子认为学习要用心专一,“锲而不舍”是进学修德的有效方法。学习是积累的过程,需要有恒心。
【适用话题】 可用于“学与思”“智与行”“积累”“恒心”“借是一种智慧”等。
2.课外素材初中时,袁强因为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高中,父亲建议他去学机电化。一开始他只是为了混个文凭,可是当他假期打工时,发现没文凭没技能的自己,只能做发传单、搬砖、餐厅保洁一类的工作,不仅辛苦,收入也微薄。他终于明白,有一技之长才是人立足的根本。那时候学校暑假不提供住宿和食堂,他就买馒头这种能放得住的食物就着咸菜吃,晚上困了就直接打地铺睡。再后来他换专业学习工业控制,为了弄懂那些设备上的英文,他从下午三点多下课后用翻译软件学习到凌晨三点。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刻苦学习,他终于获得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工业控制专业的首块金牌。这也代表着我国在高精尖技术领域,达到世界最顶尖的水平。 从选拔赛勉强过关到斩获世界冠军,这中间是袁强两年的青春时光。袁强觉得这一切靠的不是天赋,是勤奋。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获得成就。 【适用话题】 “青年强则国家强”“理想与担当”“勤奋与刻苦”等。
人物速写韩愈与潮州对于一生仕途沉浮不已的韩愈来说,虽然屡遭贬谪,但这次却不是普通的被贬。谏迎佛骨前的韩愈,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因功授职刑部侍郎,后又被委以为朝廷修订仪制、典章五礼方面的重任。同时,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影响力与日俱增,一时学风为之转变。韩愈一向积极提携年轻士子,早已桃李满天下。此时的韩愈可谓处在人生最为“风光”的阶段。而就在这样的人生节点,面对最高统治者的错误决策,面对浊世之风,韩愈毅然直谏,不惜赔上自己的仕途甚至生命,即所谓“肯将衰朽惜残年”。如此抉择,不单单是“欲为圣明除弊事”,更是为践行儒家尽忠为民之道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被贬是韩愈信念的生命印证。
但对于潮州而言,却是一次历史机遇。韩愈上任治理潮州,不过短短八个月,但他大力兴修水利,引进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以及激励文运。潮州百姓大为受益,尤其受益于韩愈的振兴文运。潮州城从一个蛮荒之城,一举而成滨海邹鲁之地,从此举人进士不断,学风兴盛,民风淳化。潮州百姓,念兹在兹,不忘韩愈的恩惠,于是潮州山水以韩姓命名。韩愈的影响深入潮州的文化血脉。北宋咸平二年(999),潮州人民为纪念韩愈,在韩山山麓,建成韩文公祠。祠历宋至今,数百年来,几经历史风云,仍矗立不倒。今天的韩文公祠,古木苍苍,肃然清幽,俯瞰滔滔韩江水,千百年前铮铮铁骨的一代儒者,仍让人怀念不已。
学以致用对比论证议论文中的对比论证,是把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种情形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要比单从正面说理更有力。
如《劝学》中用“蚓”和“蟹”作对比,说明前者“用心一”,后者“用心躁”。《师说》中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 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请你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法谈谈对“遗产与成就”的认识。(不少于200字)
【示例】 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世界著名文豪小仲马,之所以能写出震动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为他从父亲大仲马的身上继承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的能力。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
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的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历史上的后主刘禅及李煜不都是鲜明的例子吗?
聚焦高考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劝学》一文中,出现了“劝”“学”“青”“疾”“致”“假”“绝”等一系列文言实词,正确地理解这些文言实词的意义,对于我们正确翻译和理解文句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也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文言文阅读难,不是难在虚词,而是难在实词。虚词的词汇意义相对虚化,语法意义更突出,易于归纳,也多有规律可循。而不明实词的意义,阅读做题时则会有障碍。
文言实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在词典中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而这些义项,又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而文中的实词,确切的含义只有一个。阅读时,应根据该词的特定语境来断定其特定的含义。
句①说的是孔子路过泰山脚下,听到有妇人哭于墓前,一家三代被老虎吃掉,却又不肯离开这“无苛政”之地,于是便发出感叹,且用命令语气教育自己的学生应该记住这句话,故“识”在此处的含义应是“记住”。句②说的是苏轼月夜泛舟游石钟山的切身体会,游到兴起便笑着问儿子苏迈:“你明白吗?”故“识”在此处应当作“明白”“懂得”来理解。
按语法结构,句①中“莫之能一”,用现代汉语语序排列是“莫能一之”,“一”前面有否定性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和能愿动词“能”修饰,说明“一”在句中不是数词而是动词,是“统一”的意思,“之”是它的宾语。句②中“号令一出太后”,实际是“号令一出(于)太后”,“出”是动词,“一”用在动词前便是作为副词来修饰动词“出”,是“完全,一概”之义。
(4)了解历史渊源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如“百姓”一词,在周秦时是“贵族”的总称,平民无姓氏,平民只能称为“黎民”。
【解析】 句意:在刑赏方面没有怨恨。“憾”,怨恨。解释错误。故选C。
参考译文:古代的君子立身于天下,不是想要压制百姓。制定刑罚来对待天下的罪恶过失,却唯恐百姓落入刑罚之中而不能脱离;制定恩赏来对待天下的贤德大才,却唯恐天下没有贤才而无从施予恩赏。大约是君子以天下为先,之后才有不得已的制定刑赏之举。之所以不得已,因为这不是君子的志向,而是百姓自身的行为而招致的。所以对可能有罪的人从轻处理,对可能有功的人从重奖赏,都顺应了天下的民心所向。
况且以君主的身份来治理百姓,因为两者之间强弱、上下的分别,不能等与百姓争论寻常的是非曲直之后再驳倒他。因此宁可用利益来交付他,让他获得足够的好处,而君主不求一定要压制他。唯独天下的罪恶行径暴露于世而无法掩盖,从旁为其解释也不能开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到刑罚。朝廷中没有功劳的人,乡族中没有信义的人,君主不得已才吝啬施予赏赐。这样,然后了解君主使用刑罚,并不是因为君主喜欢杀人;了解君主不施赏,也不是君主不想使人富贵。如果一个人的罪名能够证实并且进入刑罚的范畴,但他的行为又能够拿出来放在无罪的范畴;如果将功劳给他就能够进入施赏的范畴,排除他的功劳就进入
不能施赏的范畴。如果这两种情况都对百姓不刑不赏,那么天下人将对君主议论纷纷了。如果让人们都知道应当施以刑罚、不能施予恩赏,那么君主还可以开解。如果让天下人都知道可以不施刑罚、可以施予恩赏,那么(人们)将认为我是狠心的人,并且是吝惜(赏赐)爵位俸禄啊。圣人则不是这样,圣人认为天下之人如果不幸而产生罪行,可以施以刑罚,也可以不施以刑罚,用刑的话,就有伤仁爱;如果幸运而立下功劳,可以恩赏,也可以不赏,不赏的话,就妨害信义。与其不使君子之法受到贬抑,不如让百姓保全性命,在刑赏方面没有怨恨;与其越分
授予官位,不如让百姓乐于得到行善的好处而没有急切不能满足的地方。唉!知道(上面)哪些情况有可以给予百姓(刑赏忠厚)的道理却不给予,这也是存心伤害百姓罢了。况且君子将这个道理给予百姓,难道只是白白地给予而已吗,给予之后再趁势勉励他们罢了。因此舍弃有罪的行为而判定无罪,是用羞耻来进行勉励;舍弃轻赏而施予重赏,是用道义来进行勉励。大约都是想要百姓自行思考而领悟到啊。所以唐尧、虞舜、夏、商、周的盛业,假如舍弃这些,那么刑赏忠厚也就不能让百姓看见了。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同“值”价值,同“才”刚刚,同“翌”明天,同“又”,同“尔”你的,用笼子,在早上在傍晚,用笼子装,用草席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说课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课外·一起成长,作者名片,背景链接,文学常识,夯实字词,知识梳理,一词多义1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课文配套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书目的和前提,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鞭长莫及,望洋兴叹,积累·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思维发展与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