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北师大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926011/0-16981068244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北师大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926011/0-16981068245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北师大版
展开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辨认方向》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辨认方向》是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经常出现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好素材,但在过去的教材中很少出现。本课是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教材的设计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已能正确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制作方向板,然后运用方向板在教室或者校园内认出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
学生分析:
学生已会辨认东、南、西、北,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图纸上,大部分学生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但是我们农村的学生对于以市区平面图为中心的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建筑较为陌生。要准确地辨认出生活中不同方位的建筑物与平面图中的方位有较大的困难,因而我想构建一副以县实验小学为中心的平面简易图,这一具体鲜活的生活素材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情感性目标:
创设师生互动情境,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以及乐于合作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
3、能力目标:
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运用方位知识和合作学习的方法,畅想设计操场,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会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生活中的方向。
教学准备:课件、方向板、“东、南、西、北”4张。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主题图:笑笑的学校平面图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笑笑的学校多美啊!而且周围还有好多单位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生1:我发现笑笑的学校周围有图书馆、体育馆、动物园、医院、邮局、少年宫、还有商场和电影院。[来源:ZXXK]
生2:我观察到这个平面图是以上北下南的方向设计的。
师:以上这两位同学回答的太好了,那么谁能说出他们的位置关系呢?
生3:体育馆在学校的北面,商场在学校的南面,医院在学校的西面。
(反思:通过生活实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认识新方向做好铺垫。)
2、调动原有经验,初步感知新方向。
(1) 师:除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以外,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儿听过哪些新的方向?
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1:我还知道西南方向,我看天气预报时听到过西南风。
生2:还有东北方向,我爸爸爱看东北二人转。
生3:我知道东南方向,我妈妈说我姥姥家在东南方。
师:你姥姥 家是什么地方呀?
生3:福州。
师:你们了解的真不少,对,福州就位于我国的东南方。
(2) (指主题图:笑笑的学校平面图) 师:动物园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生1::在学校的东面。
师:大家同意她的意见吗?为什么?
生:2:不同意,在学校的的北面。
生3:因为它既在学校的东面,又在学校的北边,所以它是在学校的东北面。
(反思: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找到与新知的连接点,让学生在交流、辨析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充分地体现交流的价值。)
3、用新方向词说一说物体所在的位置。
师:在小组内说一说,图上的其他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反思:练习用新方向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使学生对新方向词熟悉起来。)
(二)活动二制作方向板
抽象并构建数学模型。
师:同学们不仅认识了东、南、西、北,还通过努力自己认识了东南、西南、东北、
西北四个新的方向。我们来比赛,给你一个方向,你能不能很快地认出其他的七个方向,把它写在方向板上,看谁的动作最快?
(教师组织开展抢答游戏,课件显示:标有北面的空白方向板,大家抢答填写其他空位。)
(反思 :将学生脑海中模糊的方向,通过制作方向板抽象到纸上,能看、能记、能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
(三)活动三辨认方向
1、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的八个方向。
(1)讨论:靠什么辨认方向。
师:如果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连一个方向都不知道,同学们会怎么办?
生1:可以利用指南针帮助我们。生2:还可以请教别人。
生3:可以看早上的太阳,太阳从东边升起。生4:可以观察树木,长得茂密的一边是南边。
生5:还可以看傍晚的太阳,是西边。
师:同学们真棒,碰到问题能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而且办法还真不少!
(反思:通过讨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见识。)
(2)根据一个方向辨认教室的其他方向。
师:大家试试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能辨认出教室的八个方向吗?
(每个学生都在尝试辨认。)
师:谁来说说教室里老师讲课的黑板位于教室中心的什么方向?生:东方。
师:现在知道了一个方向,其他的方向同学们能说出来吗?和你的同桌试一试,如果有困难你们可以利用方向板来帮忙。
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这间教室的各个方向?
生1:卫生角在教室中心的东南方向。生2:图书角在教室中心的西北方向。……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师:同学们这么能干,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做个关于方向的游戏,好吗?生:好!
面向南——点点头,转向西——拍拍肩,面向北——拍拍手,转向东——扭扭腰。
向着东北——点点头,向着西北——伸伸手,向着西南——拍拍肩,转到东南——扭扭腰。
(反思: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体验教室的八个方向,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给低年级学生休息调整的时刻。)
2、找出自己身边八个方向的同学。[来源:ZXXK]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以宋雨凯同学为中心,每个人都想想自己应该是位于他的什么方向。
师:请宋雨凯同学东边的同学起立。
师:请宋雨凯南边的同学起立,在他西边的同学请起立-------[来源:学,科,网Z,X,X,K]
师:在他东南边的同学请冲他招招手,在他西北边的同学请冲他拍拍肩。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可能刚开始学生反应比较慢,学生思维很快会跟上的。
(反思: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思考、判断、调整、校正的过程,从而体验、感悟数学知识。通过提问,引发知识矛盾点,让学生充分地探讨,最终得到结论。
3、练一练(课件出示教材中的“练一练”)
〈1〉谁知道我国的首都在哪?你能在地图中快速找到它吗?
生: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有红星的位置就是北京!
师:你的眼睛真尖。请你们快速找一找四川、吉林、台湾分别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生:四川在北京的……。
师:我们的家乡在什么省?请你再找一找吧。
〈2〉老师想去“打谷场”转一转,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去?
谁愿意读一读进打谷场之前有什么要求?
(说一说图中的建筑物分别在打谷场的什么方向?)
师:你有什么方法让同学们都顺利过关?
生:首先标好方向标。
生:最好象老师一样,以谁为中心就用标尺画十字线,就能快速的分清方向了。
师:你们是善于观察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迷路的。
(反思 :学生再次体验、实践,并会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
4、自制学校地图。
师:今天上课你们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今天上课谁表现得最棒?你想夸夸谁?有谁想夸
自己?
生1:我认识了四个新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我想夸夸杨坤,因为他上课发言很积极。
生2:我知道了在陌生的地方如何分辨方向,我要夸夸贾前频,因为是他教会我认方向的。
生3:我还会用方向板辨认方向。……
师:大家的收获真不少!下面我们到操场上去,站在操场中心你看到的八个方向都有些什么,把它们画下来,标上名称,大家自己制作一幅地图后可以放到档案袋里,比比谁认得方向最准确,谁画得最好。好了,行动吧!
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1.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究的热情。
本课创设县实验小学、百家福购物中心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景,让学生有了切身体验,以认一认、想一想、辨一辩耳朵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新方向。
2.变抽象为具体,建立学生空间概念。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学生通过第一个活动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存在这些新的方向。以学生制作方向板为载体,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八个方向和了解他们在平面中的位置,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后续学习中选择利用这个工具准确地辨认方向。
3.通过找出自己身边八个方向的同学,体会方向的相对性。
对低年级的同学来说,理解方向的相对性相对来说比较难。本课利用学生切身体会的实践活动,感性认识了方向的相对性,从而化解了难点。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位置与方向_人教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数学教案位置与方向_人教版,共3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位置与方向(二)_人教新课标: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数学教案位置与方向(二)_人教新课标,共3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旧知铺垫,探索活动,获取新知,全课总结,作业布置,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 位置与方向(一)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 位置与方向(一)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准备,学习探究,实践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