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一课《笔墨千秋》教案

    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一课《笔墨千秋》教案第1页
    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一课《笔墨千秋》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笔墨千秋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笔墨千秋教学设计,共4页。
    笔墨千秋备课人:徐广东课型:欣赏与评述年级:八年级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通过讲述法能够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含义,中国画的流变(线描-工笔-写意)以及中国画的特点(书画同源,以书入画,用笔状物传情;神似,不似之似;以大观小,小中见大)。过程和方法:通过赏析法了解中国画的流变和特点,能够运用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分析具体作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通过短文描述自己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和真切感受,感受到中国画的深厚魅力。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的含义,中国画的流变以及中国画的特点。教学难点如何通口头或短文描述自己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多媒体资料学生用具:书写笔和作业本。教学实践过程教学操作时间一.教学导入1.播放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播放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3分钟2.提问:请问播放的动画片和你现在看的动画片有什么不同?动画场景带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请1到2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3分钟3.引导学生回答:水墨风格的,比较抽象,场景表现的物体比较少。二.什么是中国画?2分钟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三、根据时间的推移了解中国画的流变和它的特点。(1)线描-远古,新石器,战国,汉远古1.提问:中国画起源远古,象形字,奠基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播放象形文字图片和文字演变图2分钟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新石器分析《鹳鱼石斧图》的用线特点。播放鹳鱼石斧图1.5分钟用线特点:用黑线勾勒轮廓,用线工整粗重,但有转折起伏,刚柔并用。战国分析《人物龙凤图》(帛画)的用线特点。用线特点:线条行如流水曲折、刚柔、缓急、浓淡粗细相结合,造型多端,技法相对成熟。播放人物龙凤图1.5分钟书法教师提问:请问隶书《张迁碑》张旭《古诗四帖》的字体各有什么特点?播放隶书《张迁碑》草书《古诗四帖》3分钟隶书:古朴端庄 ,朴厚劲秀草书:飘逸洒脱教师提问:请问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清黄慎东坡玩砚图的用线有什么特点?播放送子天王图清黄慎东坡玩砚图4分钟吴图:工整、细致、缜密 ,人物形象古朴端庄。黄图:用粗放、简练的笔墨,画出对象的形神重点小不用色彩,骨法用笔,造型生动3分钟以书入画,用笔状物传情。中国画的线不仅仅是用来勾画形象的,线条运行的本身也流露着艺术家的情感。不同质感的线条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并主宰着画面的整体风貌。(2)工笔-北魏-唐代北魏北魏254窟北壁前部,《尸毗王本生》表现方法上用凹凸法渲染,用深色晕染外缘。由内往外层层递进,颜色逐渐变浅。播放壁画尸毗王本生1分钟唐代《簪花仕女图》,唐代画家周昉绘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极其细腻地描绘物象。播放簪花仕女图2分钟重点小工笔:笔触精确,细腻。设色层层晕染,均匀细腻形象生动2分钟(2)写意-北宋-北宋北宋苏轼枯木怪石图用笔迅疾、取势不惑,墨色变化多端,强调神韵,不拘形似,真诚抒发胸中意趣播放北宋苏轼枯木怪石图4分钟不似之似:画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不只是照搬客观物象,而是概括取舍、删繁就简,追求不似之似的艺术趣味。   北宋    溪山行旅图北宋画家范宽,远景一条飞瀑从山间一泻而下,中前景山脚处。巨石纵横,庙宇隐现,溪流湍急。近景大石突兀,一队旅人正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进。整个画面充满着幽深、静谧和伟大的气象。播放溪山行旅图4分钟以大观小,小中见大;丈山尺树寸马豆分人小画面,大世界;有限的内容,无限的想象,令人驰骋神思,神游物外,不仅要画出你所看到的,还要画出心中所想的,以心观景给欣赏者带来无限的审美愉悦。重点小结写意,笔法简练,一回而就,笔触潇洒,重在传神2分钟元朝画家黄公望创作的《富春山居图》,将富春江两岸数百里精粹聚于笔底满纸空灵秀逸,笔简意远,后人誉之为画中之兰亭播放黄公望创作的《富春山居图》2分钟总结由学生归纳中国画的表现特点,教师进行补充。3分钟作业从用线、笔法的角度赏析富春山居图 (元朝画家黄公望作品),说一说它给你怎样的感受。要求:1、100字左右2、写在本子上 1分钟板书设计远古-新石器-战国-北魏-唐-宋-元线描-工笔-写意教学回顾与反思用语言表达视觉感受需要借助比喻、借喻等修辞手段,需要用联想进行转换。因此,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关键,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画中的生活情景在这里尤其重要。 

    相关教案

    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笔墨千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 笔墨千秋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1课 笔墨千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第1课 笔墨千秋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美术八年级上册第1课 笔墨千秋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美术八年级上册第1课 笔墨千秋一等奖教案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初步认识中国画,用笔——状物传情,用墨赋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