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
展开13.1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扫描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知识点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可以发生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但看不到颗粒存在。
(2)扩散的实质: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3)分子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称为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重点难点解读
分子间的作用力问题是难点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处于平衡位置r=r0时,分子所受引力和斥力相等;
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r﹥10r0,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②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③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对点例题解析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内容
【例题1】(2019四川成都)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
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不变
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
【答案】B
【解析】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冰化水要吸热,内能增加;用力搓手,温度升高是做功改变了内能。
知识点二:分子热运动
【例题2】(2019安徽省)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 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 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 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答案】 B
【解析】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没有规律,A不符合题意;
B.温度一定时,分子运动没有规律分子运动朝各个方向,B符合题意;
C.温度升高时,大部分气体分子速度增大,不是每个气体分子速度增大,C不符合题意;
D.温度降低时,气体分子运动还是朝各个方向,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例题3】(2019新疆维吾尔族)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拽长,说明钛分子间()
A.没有引力 B.没有斥力 C.存在引力 D.存在斥力
【答案】C
【解析】物体很难被拉长,是其内部分子引力在起作用,C项正确。
达标训练题
-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_______.扩散现象说明:(1)分子间有间隔;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______,温度越高,扩散越剧烈。
【答案】扩散。温度。
【解析】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剧烈。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飞扬的柳絮,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墨水滴在热水中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且可以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D
【解析】(1)大气有压强,大气压能把吸盘牢牢地吸在玻璃上;
(2)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运动,机械运动是宏观上物体的运动,是看得见的;
(3)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A.吸盘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牢牢地吸在玻璃上,该现象与分子间的引力无关,故A错误;
B.飞扬的柳絮,飞扬的柳絮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墨水滴在热水中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故C错误;
D.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D正确。
3.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
B.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答案】C
【解析】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非晶体的分子是无规则排列的,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A.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非晶体的分子是无规则排列的,故A错误;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
D.任何分子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者同时存在,故D错误。
一、选择题
1.(2018•枣庄)以下几条摘录是出自某同学在学习“内能”一章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之间发生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A
【解析】(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4)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因此,扩散现象能在固体之间发生,故A错误;
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故B正确;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
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
2.(2018•滨州)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答案】D
【解析】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恒星也在不断运动;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故A错误;
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是因为大气压强,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错误;
C.尘土飞扬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C错误;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
3.(2017•泰安)关于分子热运动及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20℃的冰块内没有内能
【答案】A
【解析】(1)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2)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3)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4)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
B.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B错误;
C.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所以﹣20℃的冰块也有内能,故D错误。
4.(2019湖南长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煮粽子的过程利用做功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
B.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大
【答案】B
【解析】A.煮粽子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提高了粽子的内能,故A错误;
B.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B正确;
C.剥开粽子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子叶上,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C错误;
D.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小,故D错误。
5.(2019湖北宜昌)下列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 )
A.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 B.拆除老旧建筑物时,灰尘飞舞
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答案】B
【解析】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A.湿衣服变干是由于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的缘故。故A错误。
B.拆除老旧建筑物时,灰尘飞舞,属于机械运动。故B正确。
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是白糖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故C错误。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是樟脑分子运动的结果。故D错误。
6.(创新题)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答案】A
【解析】对分子运动的认识,以及和机械运动区别,把握住“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1)荷花飘香,是气体分子的运动,故A选项符合题意;(2)柳絮飘舞、雪花飞扬、落叶纷飞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BCD选项不符合题意.
7.(创新题)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
【答案】C.
【解析】分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几乎观察不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A.柳枝吐芽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合题意;
B.山涧瀑布是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形成的,是机械运动,故B不合题意;
C.菊香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
D.雪花飘飘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不合题意.
8.(创新题)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钢棒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答案】A
【解析】压缩固体和液体很难,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A对C错;空气中的一粒沙尘不是一个分子,它是由无数个分子组成的,所以沙尘的运动不代表单个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错;磁铁吸引铁屑,是由于磁铁周围存在磁场,D错。
9.(创新题)用素描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将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0ml.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较为合理的是( )
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B.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C.液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是连成一片的
D.物质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在一起,形成我们看到的连续体
【答案】A.
【解析】分子热运动理论的内容:一是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二是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三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对笔迹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笔画是由许多黑色的小颗粒组成的说明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发现这条线是“断裂”,说明微粒之间存在间隙;将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小于200mL,正是由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隙,才会导致混合合总体积变小,故A正确.
二、填空题
10.(2019北京)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 现象。
【答案】扩散。
【解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分子的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即扩散越快。
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
11.(2017•聊城)端午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棕叶飘香”是 现象;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 。
【答案】扩散;斥力。
【解析】分子动理论内容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引力和斥力。
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会闻到粽子的香味,这就是扩散现象;
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12.(2019江西)当液体程度升高时,其分子__________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气体分子间距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表现为气体没有固定的__________和体积。
【答案】无规则运动;形状
【解析】液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气体分子间距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表现为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13.(2019海南)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________的结果。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____。
【答案】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解析】入味是盐分子进入米粉的结果,这是属于扩散现象,也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4.(经典题)隔水蒸鸡是海南常见的一道菜,其做法是:将鸡肉用盘子盛好放在装有清水的汤锅上蒸熟。盘子里的汤汁是水蒸气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烹饪时,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发生了现象。
【答案】液化;扩散
【解析】将鸡肉用盘子盛好放在装有清水的汤锅上将鸡蒸熟,汤汁是水蒸气放热后液化而形成的;
蒸熟后,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
19.(经典题)经过美食街时,同学们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现象;“臭豆腐”经过烧烤后,加快了_______的无规则运动。
【答案】扩散;分子.
【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同学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是因为臭豆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被人吸到了;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5.(经典题)端午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粽叶飘香”是 现象,说明分子在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 。
【答案】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斥力。
【解析】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会闻到粽子的香味,这就是扩散现象;
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三、简答题
16.(经典题)小丽和小亮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后,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为此,小丽说“放在我家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甚至消失,就是这个原因。”小亮说:“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也是这个道理。”请分别判断小丽和小亮的说法正确吗?并分别说出理由。
【答案】见解析。
【解析】小丽的说法正确,小亮的说法错误。因为分子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变小甚至消失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阳光照到屋子时看到的灰尘在空中飞舞则不能说明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7.(经典题)劣质油漆中含有大量甲醛,甲醛会散发到空气中,危害人体健康,请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表明什么?请再举出一个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答案】见解析。
【解析】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劣质油漆中的甲醛散发到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有:春天能闻到花坛中的花香,是因为花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18.(经典题)海鲜粥是北部湾地区的一道家常美食.煮好的粥香气扑鼻,这是什么现象?而且粥的温度越高,香气就越浓,这是为什么?当我们对着热粥表面吹气时,粥就凉得更快,这又是为什么?请你用物理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案】(1)煮好的粥香气扑鼻,是粥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粥的香气就越浓;
(2)当我们对着热粥表面吹气时,加快了茶水上方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茶水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凉的更快.
【解析】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速度和物体的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蒸发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初中第3节 电阻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第3节 电阻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测量时注意,电路图,实验表格,注意事项,9;②0,,开关和导线若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5节 磁生电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5节 磁生电随堂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道电磁感应及应用,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电流的测量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电流的测量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定义,定义式,5A=_______µA,5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