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重点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重点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重点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重点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重点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重点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重点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自1927年进行大规模系统发掘以来,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可推断出北京人(  )

    A. 人工栽培水稻等农作物 B. 会制作陶器、玉器
    C. 学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 D. 会制作简单的衣服

    3.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遗址除发掘出大量房屋、圈栏、窖穴外,还发现了大量磨制石器以及石制研磨器。人们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远古传说时代 D. 金石并用时代

    4.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5.20223-7月,苏州吴中区的塘北遗址发掘出了疑似大面积古水稻田遗迹。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 半坡居民 B. 河姆渡人 C. 北京人 D. 山顶洞人

    6.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④火的使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后被尊奉为华夏族祖先的是(  )

    A. 炎帝、尧 B. 炎帝、黄帝 C. 黄帝、尧 D. 尧、舜

    8.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

    A. 伶伦--发明纺织 B. 隶首--发明算盘 C. 嫘祖--养蚕缫丝 D. 仓颉--发明文字

    9.《山海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下列关于材料描写的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标志着中华民族正式形成 B. 蚩尤部落打败了炎黄部落
    C. 战后炎黄部落结成联盟 D. 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0.《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11.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如图①对应的朝代是(  )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12.“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材料说明诸侯应承担的义务是(  )

    A. 定期朝见天子 B. 进献贡物 C. 服从周王调兵 D. 定期服役

    13.“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这主要反映了(  )

    A. 早期封建制国家建立 B. 禅让制是国家的继承制度
    C. 国家都城的迁移 D. 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14.《荀子》一书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

    A. 周王的亲族 B. 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 周王的姻亲 D. 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15.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出夏王朝(  )

    A. 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
    C. 经济繁荣与对外开放 D. 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17.在班级开展的“图说历史”活动中,小李同学准备向大家介绍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这一文物是(  )

    A. 毛公鼎 B. 司母戊鼎 C. 大禾人面方鼎 D. 四羊方尊

    18.周王朝对礼器使用有严格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这一规定表明(  )

    A. 西周时期青铜器种类繁多 B. 西周时期贵族等级界限分明
    C. 西周时期青铜器功能较多 D. 西周时期青铜器的数量增加

    19.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结合下面甲骨文字形举例表判断,“从”字采用的造字方法是(  )

     

    A. 象形 B. 会意 C. 形声 D. 假借

    20.2023年是农历兔年。如表是汉字“兔”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


     

     

    A. 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B.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C. 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D. 早期汉字缺乏使用价值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21.请联系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1) 材料一中的图12所示实物遗存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什么?
    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三:

     

    (2) 从材料二的文字叙述和材料三的图片中,你看出人类的居住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

    (3) 材料三中图3、图4分别是我国境内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4) 什么因素造成材料三中两所房屋结构的不同?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63月,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震动学术界的青铜利簋(如图1)。该器最有价值的是腹内底部铸的铭文:“武征商,唯甲子朝……”。

    (1) 说出材料一中的“武征商”的时间和战役名称。
    材料二:

    (2) 材料二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实施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清明时节,大量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到黄帝陵祭拜。平日到黄帝陵瞻仰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传说舜年老的时候,召开部族联盟会议,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继承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族联盟首领。

    (2) 以禹为例,说说他为什么可以成为部族联盟首领?当时联盟的首领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这种制度叫什么?
    材料三: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以“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丹朱(尧之子)也被排挤在外,使其父子不能相见。

    (3) 材料三说明出现了什么问题?这跟教材的说法是否一致?所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传说?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材料二:某青铜器图片

    材料三:刻有文字的甲骨

     

    (1) 材料一的文物出自哪个朝代?结合所学写出这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

    (2) 写出材料二青铜器的名称。该青铜器出自哪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处于什么地位?

    (3) 材料三中,甲骨上的文字被称为什么?它出现于什么时期?对我国文字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4)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夏、商、西周时期灿烂的文明成就的主要标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云南”“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可知,这与元谋人有关。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故选:A
    本题考查元谋人的相关知识。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
    本题以元谋人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元谋人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2.【答案】C

    【解析】“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说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故C正确;题干信息中未涉及“人工栽培水稻等农作物”“会制作陶器、玉器”“会制作简单的衣服”,排除ABD
    故选:C
    本题考查北京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北京人学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

    3.【答案】B

    【解析】人们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故选:B
    本题考查半坡人,知道人们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本题考查半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C

    【解析】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所以材料“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符合山顶洞人的特征,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山顶洞人,知道山顶洞人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5.【答案】B

    【解析】A.半坡居民种植粟,排除。
    B.根据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年前,河姆渡人种植水稻,为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符合题意。
    C.北京人生活时期原始农业还没有产生,排除。
    D.山顶洞人生活时期原始农业还没有产生,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原始农耕时代,属识记层面的要求,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6.【答案】A

    【解析】农业首先涉及农作物种植,所以农作物的出现是标志之一;从事农业生产还需要生产工具,所以磨制工具也是标志之一;从事农业生产使的远古居民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开始过上定居生活,于是聚落出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学会饲养家畜,比如猪狗等;由此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火的使用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需要准确识记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7.【答案】B

    【解析】距今约四五千年前,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始祖。
    故选:B
    本题考查华夏族始祖,知道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始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

    8.【答案】A

    【解析】黄帝时期,伶伦编制了乐谱。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人文初祖的知识点。
    本题以人文初祖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黄帝时期的发明创造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9.【答案】D

    【解析】“蚩尤作兵伐黄帝……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描写的是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军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B

    【解析】“天下为家”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本题考查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知道“天下为家”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世袭制。
    本题考查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A

    【解析】根据时间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可知,图①对应的朝代是西周。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做西周。周幽王时,国势衰败,又逢连年天灾,人民流离失所。幽王听信谗言,废王后和太子,公元前771年,太子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幽王被杀,西周灭亡。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周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西周的建立与灭亡。
    重点掌握西周的建立与灭亡时间,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2.【答案】C

    【解析】据题干“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代表周天子治理诸侯国,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觐天子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等。故材料说明诸侯应承担的义务是服从周王调兵。
    故选:C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13.【答案】D

    【解析】据题干“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自比太阳,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建“酒池肉林”腐化堕落,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周厉王与民争利,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幽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他宠信褒姒,利用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烽火戏诸侯,导致周朝灭亡。故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故选:D
    本题考查夏、商、西周灭亡,知道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是统治者的暴政。
    本题以夏、商、西周灭亡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14.【答案】A

    【解析】材料“(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的意思是:西周建立后,在周天子分封的七十一个诸侯国中,周王的亲族就有五十三个.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点.
    本题以西周分封制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5.【答案】A

    【解析】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故A符合题意;BCD都不能从题干材料得出,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二里头遗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二里头遗址,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6.【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甲骨文,知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本题考查甲骨文,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B

    【解析】A.毛公鼎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排除A
    B.商代青铜器司母戊鼎,重达832.84千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所以这一文物是司母戊鼎,故B正确。
    C.大禾人面纹方鼎是全国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鼎,排除C
    D.四羊方尊是商代方尊中现存最大的一件,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司母戊鼎的相关史实,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司母戊鼎的相关史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8.【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以后的青铜器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与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故题干规定表明西周时期贵族等级界限分明。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夏商周的礼仪教化,知道题干规定表明西周时期贵族等级界限分明。
    本题考查夏商周的礼仪教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9.【答案】B

    【解析】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如“从”字,两个人形组合在一起,表示跟从的意思,故“从”字采用的造字方法是会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甲骨文,知道“从”字采用的造字方法是会意。
    本题考查甲骨文,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答案】B

    【解析】观察图片可知,从甲骨文到楷书,中国古代的文字都是在前代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说明汉字的发展一脉相传,B符合题意;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说法错误,排除A;汉字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排除C;图片不能说明早期汉字缺乏使用价值,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片说明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21.【答案】【小题1】原始农业(或原始农耕生活)。

    【小题2】由穴居到建造房屋定居。

    【小题3】图3:河姆渡原始居民;图4:半坡原始居民。

    【小题4】自然地理因素或自然环境的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原始农业的发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原始农业的发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2.【答案】【小题1】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

    【小题2】制度:分封制。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解析】本题以二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实行的矛盾以及作用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实行的矛盾以及作用等知识。

    23.【答案】【小题1】黄帝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后人尊崇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小题2】禹治水有功;民主推举产生;禅让制。

    【小题3】联盟首领之间为了争夺权力而进行斗争;不一致;辩证看待,因为古代的很多传说不一定是真实的,且具有多样性,需要通过各种史料进行论证。

    【解析】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尧舜禹的“禅让”等相关史实。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依据材料实际组织答案。
    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炎帝和黄帝、尧舜禹的“禅让”,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

    24.【答案】【小题1】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小题2】司母戊鼎;商朝;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小题3】甲骨文;商周时期;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小题4】青铜器、甲骨文。

    【解析】1)本题考查了夏朝的建立和其文化遗存,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2)本题考查了商朝的青铜器,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3)本题考查了甲骨文,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4)本题考查了夏、商、西周时期灿烂的文明成就的主要标志,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以夏、商、西周时期灿烂的文明成就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相关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5,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

    这是一份35,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