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清华园学校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
展开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清华园学校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下列动物中,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的是( )
A. 水螅 B. 涡虫 C. 蛔虫 D. 蚯蚓
2.水螅的体壁构成是( )
A. 中胚层和外胚层 B. 内胚层和外胚层 C. 三层细胞 D. 一层细胞
3.南海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蕴含丰富的资源。大大小小的岛礁星罗棋布,在这些岛礁的形成过程中,小小珊瑚虫功不可没。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
B. 海洋捕捞对珊瑚礁没有影响
C. 珊瑚虫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D. 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外壳和含石灰质的藻类经过数亿年的积累,堆积成了珊瑚礁
4.涡虫的消化器官包括( )
A. 口、咽和肠 B. 口、肠和肛门 C. 口、咽、食管 D. 口、小肠
5.关于线形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营寄生生活 B. 身体分节,有刚毛
C.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D. 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6.猪肉绦虫和蛔虫都是寄生虫,但分属无脊椎动物的两个类群,下列选项中属于它们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共同特征的是( )
A. 生殖器官发达 B. 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C. 身体呈两侧对称 D. 体表有角质层
7.沙蚕身体上的刚毛的主要作用是( )
A. 协助运动 B. 感觉声音 C. 辅助呼吸 D. 感觉光线
8.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环节动物的作用的是( )
A. 珊瑚礁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B. 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
C. 蛭的唾液中有蛭素,可以用来生产抗血栓药物
D. 蚯蚓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9.观察下列四种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判断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附肢位置和数量不同,但都分节 B. 体表均有坚韧的外骨骼,作用完全相同
C. 瓢虫和蝗虫相似度最高亲缘关系最近 D. 身体分节,使节肢动物运动更灵活
10.古诗“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描述的是餐桌上的美味——螃蟹。判断螃蟹属于节肢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是否有触角和足 B. 身体和附肢是否都分节
C. 身体是否呈两侧对称 D.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11.被称为“吃货”的小霏,尤其喜欢吃海鲜,如洋葱爆炒鱿鱼、辣炒蛏子、蒜蓉粉丝蒸扇贝。这些菜名中提及的动物身体都比较柔软,属于( )
A. 环节动物 B. 软体动物 C. 节肢动物 D. 鱼类
12.下列属于软体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①体表有外骨骼
②运动器官是足
③柔软的身体
④多数具有贝壳
⑤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⑥身体由许多环形的体节构成
A. ①②③ B. ②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13.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 虾 B. 蟹 C. 带鱼 D. 海蜇
14.流出鱼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含量变高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D. 氧气和二氧化碳
15.“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列与鱼适应水中生活无关的特征是( )
A. 体表覆盖鳞片 B. 用鳍游泳 C. 身体呈流线型 D. 用鳃呼吸
16.鱼是怎样呼吸的呢?生物小组的同学用吸管吸取一些菠菜汁,慢慢地滴在鱼头的前方,观察菠菜汁的流动途径是( )
A. 从鼻孔流入,再由鳃盖后缘流出 B. 从口流入,再由口流出
C. 从鼻孔流入,再由口流出 D. 从口流入,再由鳃盖后缘流出
17.小明在稻田里捉到一只活青蛙,拿回家后把它放到了有较多水的鱼缸中。第二天小明发现所有鱼都活着,但是青蛙死掉了,蛙死亡的原因是( )
A. 无法呼吸 B. 惊吓 C. 水质问题 D. 饥饿
18.与青蛙相比,蜥蜴的头部能够灵活转动,是因为蜥蜴具有( )
A. 颈 B. 躯干 C. 四肢 D. 尾
19.潘氏闭壳龟为水栖龟类,生活于山溪、岩缝和河边,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列对其描述错误的是( )
A. 生殖过程不能摆脱水环境 B. 体内有脊柱,体表覆鳞甲
C. 卵具卵壳,起到保护作用 D. 为爬行动物
20.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
A. 生活在水中 B. 身体内都有脊柱 C. 用鳃呼吸 D. 有角质的鳞片或甲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
21.如图甲、乙分别为水螅与涡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刺细胞是水螅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水螅的[ ______ ] ______ 处分布最多。而涡虫口内有管状的[ ______ ] ______ ,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2)图甲f是水螅的 ______ ,其长成小水螅后,就会从母体上脱落下来,独立生活。
(3)水螅的身体呈 ______ 对称,而涡虫的身体呈 ______ 对称。
(4)水螅和涡虫在消化方面的共同特征是有 ______ 无 ______ 。
22.在生物圈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它们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雨后,有时可以见到蚯蚓在地面上爬行,区分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 ______ 。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的原因是 ______ 。
(2)“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 ______ 的特征。
(3)爬行动物是一种用 ______ 呼吸的变温动物,它用产有硬壳的 ______ 来繁殖后代。爬行动物中,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是 ______ 。
(4)“带鱼”“甲鱼”“鲸鱼”“鲨鱼”“娃娃鱼”名称中都有“鱼”字,其中属于鱼的是 ______ 。
23.如图是缢蛏内部结构示意图,请结合该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中序号①的结构名称是 ______ ,对内部柔软的身体具有保护作用。
(2)缢蛏属于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 ______ 动物,它的运动器官是[ ______ ] ______ 。
(3)⑤和⑥分别是 ______ 和 ______ ,缢蛏通过⑥吸入水,水流经身体一些器官后再通过⑤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______ (写出一点)等。
24.如图是青蛙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青蛙的头部前端有一对[1] ______ ,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2]眼睛后面有[3] ______ ,可感知声波;青蛙的[4]前肢短小,可 ______ 身体;青蛙的[5] ______ 发达,趾间有蹊,既能跳跃也能划水。青蛙的这些结构特点使它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
(2)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着 ______ ,因此皮肤能够辅助 ______ 进行呼吸。
(3)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用 ______ 呼吸。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水螅是腔肠动物,它们的身体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A错误;
B、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有口无肛门.涡虫属于扁形动物,B正确;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门: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
D、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D错误.
故选:B
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辐射对称,扁形动物是两侧对称,分析解答.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其它动物的主要特征也要主要了解.
2.【答案】B
【解析】解: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其身体结构非常简单,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
故选:B。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内层)和外胚层(外层)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
熟悉水螅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A正确;
B、海洋捕捞可能会破坏珊瑚礁,B错误;
C、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C正确;
D、珊瑚虫能分泌石灰质物质,堆积形成珊瑚礁,可以加固海岸,D正确。
故选:B。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腔肠动物的特征。
4.【答案】A
【解析】解:涡虫身体扁平,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由于扁形动物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可以分化形成的肌肉层。故A正确。
故选:A。
此题可以从扁形动物的特征方面来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扁形动物的特征。
5.【答案】C
【解析】解:A、线形动物有的营寄生生活,如蛔虫;有的自由生活,如秀丽隐杆线虫,错误。
B、线形动物是身体不分节、无刚毛的动物,错误。
C、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正确。
D、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错误。
故选:C。
线形动物包括蛔虫、钧虫、丝虫、轮虫、棘头虫等,是两侧对称、三胚层、有假体腔、有口有肛门(棘头虫无消化管)、身体不分节、无纤毛的动物(腹毛纲具纤毛).全世界约有1万余种,除自由生活外,有寄生于动物或植物体内的.它们比腔肠动物进化,与扁形动物一样是一类特化的动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线形动物的特征及常见的例子。
6.【答案】A
【解析】解: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猪肉绦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猪肉绦虫的每个妊娠节片中含有5万多个受精卵;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
故选:A。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7.【答案】A
【解析】解: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沙蚕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是典型的环节动物。
故选:A。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有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
关键知道环节动物的特征,即: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8.【答案】A
【解析】解: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了珊瑚礁,符合题意。
B、沙蚕属于环节动物,是鱼、虾、蟹的食饵,不符合题意。
C、蛭属于环节动物,蛭的唾液中有蛭素,可以用来生产抗血栓药物,不符合题意。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有真体腔,有口有肛门,有刚毛或疣足。
掌握环节动物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A、瓢虫、蝗虫、蜈蚣和对虾都属于节肢动物,附肢位置和数量不同,但都分节,A正确。
B、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瓢虫、蝗虫、蜈蚣的外骨骼还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于陆地生活,而对虾生活在水中,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作用,不需要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B错误。
C、瓢虫和蝗虫都属于昆虫,蜈蚣属于多足纲,对虾属于甲壳纲,所以瓢虫和蝗虫相似度最高,亲缘关系最近,C正确。
D、瓢虫、蝗虫、蜈蚣和对虾的身体两侧对称,由多个体节构成,都属于节肢动物,D正确。
故选:B。
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但有的有单眼和复眼。图中的瓢虫、蝗虫、蜈蚣和对虾都属于节肢动物。
明确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螃蟹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属于节肢动物。可见,选项中“身体和附肢是否都分节”是判断螃蟹属于节肢动物的主要依据。
故选:B。
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11.【答案】B
【解析】解: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如鱿鱼、蛏子、扇贝等。
故选:B。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软体动物的特征。
12.【答案】C
【解析】解: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故②运动器官是足、③柔软的身体、④多数具有贝壳、⑤身体表面有外套膜都是软体动物的特征,而①体表有外骨骼、⑥身体由许多环形的体节构成都是环节动物的特征。
故选:C。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如河蚌、缢蜂、文蛤、扇贝、蜗牛、乌贼。
关键是掌握软体动物的特征。
13.【答案】C
【解析】解: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虾属于节肢动物、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蟹属于节肢动物、带鱼属于鱼类。因此虾、海蜇、蟹是无脊椎动物;带鱼是鱼类,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故选:C。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脊椎动物的特征、种类。
14.【答案】A
【解析】解: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当水从口进出,水中的溶解氧进入血液中,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而血液中由于鱼进行生理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排入水中,然后水从鳃盖后流出,完成了一次气体交换。
故选:A。
根据鱼在水中生活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分析解答.
关键知道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在鳃丝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15.【答案】A
【解析】解: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鱼的体形呈流线型,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等。有些鱼没有鳞片,因此体表覆盖有鳞片不属于鱼适应水中生活特征。
故选:A。
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心脏一心房一心室,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此题要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
16.【答案】D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生物小组的同学用吸管吸取一些菠菜汁,慢慢地滴在鱼头的前方,观察菠菜汁流动的方向是水从口流入鳃,再由鳃盖后缘流出。
故选:D。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关键熟知鱼用鳃呼吸,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是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
17.【答案】A
【解析】解:青蛙为两栖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由于肺的结构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把青蛙放到有较多水的浴缸中,水把其浸没,无法完成呼吸而缺氧窒息而死。
故选:A。
青蛙为两栖动物,其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
知道青蛙的肺不发达,需皮肤辅助呼吸。
18.【答案】A
【解析】解:蜥蜴属于爬行动物,头部后面有颈,因此头部可灵活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故选:A。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19.【答案】A
【解析】解: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地产卵,卵外有坚韧卵壳保护。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一类真正适应陆生的脊椎动物。潘氏闭壳龟属于爬行动物,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爬行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爬行动物的特点。
20.【答案】B
【解析】解:A、鱼类、两栖类生活在水中,爬行类是陆生脊椎动物,A不符合题意。
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身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B符合题意。
C、鱼类用鳃呼吸,两栖类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爬行类用肺呼吸,C不符合题意。
D、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也有没有鳞片的鱼类,如泥鳅,爬行类有角质的鳞片或骨质的甲,两栖类皮肤光滑,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心脏一心房一心室,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心脏两心房,一心室,血液为混合血,不完全的双循环。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依赖于湿润的的环境,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陆生爬行,少数种类后生入水或穴居;体被表皮形成的鳞片或真皮形成的骨板,缺乏皮肤腺体;四肢强大,趾端具爪,适于爬行;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地繁殖;体温不稳定。
解答此题要掌握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主要特征。
21.【答案】a 触手 B 咽 芽体 辐射 两侧(或左右) 口 肛门
【解析】解:(1)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刺细胞是水螅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刺细胞在水螅的a触手处分布最多。
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涡虫的C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B咽,能够伸出口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2)水螅在适当环境下,会由体侧凸出向外形成一个芽体,这个芽体的养分全由母体供应,待成熟后由母体相接处形成新的体壁,再与母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新个体,此现象称为出芽生殖。图甲中f为水螅的芽体,长成小水螅后会从母体上脱落,独立生活。
(3)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或左右)对称。
(4)水螅和涡虫都有口无肛门,所以消化完的食物残渣会通过口排出。
故答案为:
(1)a触手;B咽
(2)芽体
(3)辐射;两侧(或左右)
(4)口;肛门
1、甲图是水螅结构图:a触手、b口、c消化腔、d外胚层,e内胚层,f芽体。
2、乙图是涡虫结构图:A眼点、B咽、C口、D肠。
掌握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关键。
22.【答案】看环带的位置 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 昆虫 肺 卵 扬子鳄 带鱼、鲨鱼
【解析】解:(1)蚯蚓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故要区分蚯蚓的前端与后端,要看环带的位置,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和单复眼,其中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即题干中的头上两根感觉须;一般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即里面是肉外是骨,所以这描述的是昆虫的主要特征。
(3)爬行动物是一种用肺呼吸的变温动物,它用产有硬壳的卵来繁殖后代。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属于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的爬行动物。
(4)题干中的带鱼、鲨鱼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符合鱼类的特征,属于鱼类;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甲鱼属于爬行动物;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故答案为:
(1)看环带的位置;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
(2)昆虫;
(3)肺;卵;扬子鳄;
(4)带鱼、鲨鱼。
(1)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用湿润的体壁呼吸。
(2)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呼吸器官,例如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鸟类和哺乳类的呼吸器官是肺,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等。
(3)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4)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陆生爬行,少数种类后生入水或穴居;体被表皮形成的鳞片或真皮形成的骨板,缺乏皮肤腺体;四肢强大,趾端具爪,适于爬行;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地繁殖;体温不稳定。
解答此题要掌握动物分类的相关知识。
23.【答案】贝壳 软体 ③ 足 出水管 入水管 呼吸(或摄取食物)
【解析】解:(1)缢蛏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体外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①贝壳,对内部柔软的身体具有保护作用。
(2)缢蛏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具有贝壳,在无脊椎动物类群中属于软体动物,它的运动器官是③足。
(3)⑤是出水管,⑥是入水管。缢蛏等双壳类动物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通过出水管排出体外,这个过程中主要完成呼吸。在吸水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残渣。
故答案为:
(1)贝壳;
(2)软体;③足;
(3)出水管;入水管;呼吸(或摄取食物)
观图可知:①是贝壳,②是外套膜,③是足,④是鳃,⑤是出水管,⑥是入水管。解答即可。
只要熟练掌握了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即可解答本题。
24.【答案】鼻孔 鼓膜 支撑 后肢 毛细血管 肺 鳃
【解析】解:(1)青蛙的头部是感觉中心,2是眼睛,能对活动的物体形成视觉;青蛙两眼的后方各有一个圆形的膜叫3鼓膜,鼓膜能够传导声波,产生听觉;前端有一对1鼻孔,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青蛙的前肢短小,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2)(3)两栖动物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密布毛细血管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
故答案为:
(1)鼻孔;鼓膜;支撑;后肢;
(2)毛细血管;肺
(3)鳃。
图中1是鼻孔,2是眼睛,3是鼓膜,4是前肢;5是后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两栖动物的特征。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