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课时2离子反应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质量评估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__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课时1活泼的金属单质__钠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__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课时2钠的几种化合物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__钠和氯第三节物质的量课时1物质的量的单位__摩尔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__钠和氯章末整合提升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展开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章末整合提升
1.知识网络
2.思维发展
(1)钠、氯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网络。
(2)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专题1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装置
实验室中一套完整的制气装置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2.气体发生装置类型
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发生装置。
(1)固+固气体,可制备NH3、O2。
(2)固+液(不加热)气体,可制备H2、CO2等。
(3)固+液气体,可制备Cl2等。
3.常见气体的制备
气体 | 反应原理 | 发生装置 | 收集方法 |
O2 | 2KClO32KCl+3O2↑或2KMnO4 K2MnO4+MnO2+O2↑ | 排水法或 向上排空 气法 | |
CO2 | CaCO3+2HCl CaCl2+CO2↑+H2O | 向上排 空气法 | |
H2 | Zn+H2SO4ZnSO4+H2↑ | 向下排空 气法或排 水法 | |
Cl2 |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 向上排 空气法 |
【例1】使用浓盐酸、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并用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已知:常温下,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6Cl2+6Ca(OH)25CaCl2+Ca(ClO3)2+6H2O,3Ca(ClO)22CaCl2+Ca(ClO3)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三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A B C D E F G
甲 乙 丙
(1)请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评价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的优劣,并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填入下表空格内。
评价依据:
a.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 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 c.有副反应发生
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 e.污染环境 f.可防止环境污染
装置代号 | 优点 | 缺点 |
甲 | d |
|
乙 |
| c |
丙 | b |
|
(2)上述装置中,甲由A、B两部分组成,乙由C、D、E三部分组成,丙由F、G两部分组成。从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中选出合理的部分(按气流从左至右的流向)组装一套较完善的实验装置: 。(填所选部分的字母)
(3)在实验时,发现浓盐酸因存放过久、挥发过多而不能再用来制取氯气,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原理,我们可以选择 来代替浓盐酸。(填字母)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氯化钠固体 D.氯化钠溶液
(4)从发生装置出来的氯气常混有氯化氢,氯化氢消耗氢氧化钙。为了降低损耗,必须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下列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填字母)
饱和食盐水 氢氧化钠溶液
A B C
【思维提示】(1)根据装置分析差异,对照评价依据对号入座。甲装置缺点:制氯气时,直接将浓盐酸与二氧化锰混合,不容易控制反应速率,没有处理尾气,会污染环境。乙装置优点:用分液漏斗添加浓盐酸,容易控制反应速率,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不会污染环境。丙装置缺点:没有控制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温度,有副反应发生,没有处理尾气,氯气排入空气中污染环境。
(2)氯气的发生装置选择F(C),能控制反应速率;氯气与氢氧化钙的反应装置选择B,用冷水冷却,减少副反应发生;尾气处理装置选择E。
(3)浓硫酸是高沸点酸,浓盐酸是易挥发性酸,实验室可以用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代替浓盐酸。
(4)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不能损失氯气,应选饱和食盐水,碱石灰和氢氧化钠溶液都会吸收Cl2,故A装置符合题意。
答案:(1)甲:a、e 乙:b、f 丙:c、e (2)F(C)、B、E (3)AC (4)A
专题2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
1.核心公式
(1)n====cV(溶液)。
(2)c(浓)·V(浓)=c(稀)·V(稀),
m(浓)·ω(浓)=m(稀)·ω(稀)。
(3)cB=,c=(ρ:g·mL-1),ω=×100%(S:g)。
2.注意事项
(1)突出物质的量这一核心,它是其他物理量之间转换的桥梁和纽带。一般模式:一个物理量物质的量另一个物理量。
(2)换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对应。
(3)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要注意外界的条件,如果不是标准状况,则不能直接将22.4 L·mol-1代入运算。
(4)不同状况下,同种物质的状态有可能不同。
(5)进行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时,各种情况下最终落脚点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式c=,充分利用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发挥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
【例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的水中含有0.5NA个水分子
B.0.5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Mg2+的个数为0.5NA
C.1 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NA个分子
D.11.2 L NH3 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思维提示】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1,A项错误;未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的粒子数目,B项错误;1 mol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气体之间不发生反应)均含 NA个分子,C项正确;未指明气体所处的状况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D项错误。
答案:C
专题3 以NA为载体的计算与判断
1.已知物质的质量求粒子的数目
主要应用N= ·NA来计算,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看清所求粒子的种类,分子的构成(是单原子分子,还是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以及粒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等。
2.已知气体的体积求粒子的数目
主要应用N=·NA来计算,解题时要注意:
(1)若题目给出物质的体积,一要看是否是标准状况,若不是标准状况,则1 mol气体的体积一般不为22.4 L。二要看该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不是气体,若不是气体,则无法求其物质的量和分子数目;若是气体,则可求其物质的量和分子数目,这与其是混合气体还是单一气体无关。
(2)若题目给出气体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则粒子数目与外界条件无关。
(3)注意某些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臭氧(O3)为三原子分子,白磷(P4)为四原子分子。
3.已知物质的量浓度求粒子的数目
主要应用N=c·V· NA来计算,解题时注意物质的组成,如1 L 0.1 mol/L的AlCl3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0.3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这里的粒子指同种粒子,如1 mol 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而1 mol 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阿伏加德罗常数具有单位(mol-1),是一个准确值,而6.02×1023无单位,是一个纯数值,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数值,计算时通常使用这个近似数值,而在叙述或定义“摩尔”的概念时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来表示。
【例3】已知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 L CO2中含有 NA个CO2分子
B.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D.分子数为 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
【思维提示】常温常压下,22.4 L CO2的物质的量小于 1 mol,A项错误;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1.7 g H2O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每个H2O2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则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B项正确;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22.4 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 1 mol,C项错误;未说明混合气体所处的状况,因此不能确定 1 mol CO和C2H4混合气体的体积为22.4 L,D项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