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数学第4章数列4.3等比数列4.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第1课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课件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数学第4章数列4.3等比数列4.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第2课时等比数列习题课课件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数学第4章数列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数学第5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5.1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5.1.1变化率问题课件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数学第5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5.1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5.1.2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课件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数列4.4* 数学归纳法授课课件ppt
展开1.借助教材实例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2.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3.能归纳猜想,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2.掌握数学归纳法的步骤.(逻辑推理)3.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逻辑推理)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归纳奠基)证明当n=_______(n0∈N*)时命题成立;(2)(归纳递推)以“当n=k(k∈N*,k≥n0)时命题成立”为条件,推出“当n=_________时命题也成立”.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
想一想: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关键是什么?提示:步骤(2)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关键.归纳假设“当n=k(k∈N*,k≥n0)时命题成立”起着已知的作用,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的过程中,必须用到归纳假设,再根据有关的定理、定义、公式、性质等推证出当n=k+1时命题也成立.而不能直接将n=k+1代入归纳假设,此时n=k+1时命题成立也是假设,命题并没有得证.
A.1B.1+aC.1+a+a2D.1+a+a2+a3+a4[解析] 表达式的左边是从1开始加到a3n+1结束,所以验证n=1成立时等式左边计算所得项是1+a+a2+a3+a4.故选D.
∴当n=k+1时,不等式成立,则上述证法( )A.过程全部正确B.n=1验证不正确C.归纳假设不正确D.从n=k到n=k+1的推理不正确[解析] 在证明n=k+1不等式也成立时,没有应用n=k时的假设,即没有用到归纳递推,故从n=k到n=k+1的推理不正确,故选D.
[规律方法] 数学归纳法的三个关键点(1)验证是基础:找准起点,奠基要稳,有些问题中验证的初始值不一定是1.(2)递推是关键:数学归纳法的实质在于递推,要正确分析式子中项数的变化,弄清式子两边的构成规律.(3)利用假设是核心:在第二步证明n=k+1时,一定要利用归纳假设.
[规律方法]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时,一是弄清n取第一个值n0时等式两端项的情况;二是弄清从n=k到n=k+1等式两端的项是如何变化的,即增加了哪些项,减少了哪些项;三是证明n=k+1时结论也成立,要设法将待证式与归纳假设建立联系,并向n=k+1时证明目标的表达式进行变形.
则当n=k+1时,即当n=k+1时等式成立.由(1)(2)可得,对于任意的n∈N*等式都成立.
[分析] 按照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证明,由n=k到n=k+1的推证过程可应用放缩技巧,使问题简单化.
[规律方法]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和证明恒等式注意事项大致相同,需要注意的是:(1)在应用归纳假设证明过程中,方向不明确时,可采用分析法完成,经过分析找到推证的方向后,再用综合法、比较法等其他方法证明.(2)在推证“n=k+1时不等式也成立”的过程中,常常要将表达式作适当放缩变形,以便于应用归纳假设,变换出要证明的结论.
则当n=k+1时,所以当n=k+1时,不等式成立.由(1)(2)可知,原不等式对任意n∈N*都成立.
(2023·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高二联考)已知数列{an}是正数组成的数列,其前n项和为Sn,对于一切n∈N*均有an与2的等差中项等于Sn与2的等比中项.(1)计算a1,a2,a3,并由此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中你的猜想.
(2)根据(1)中的猜想,利用归纳法进行证明,假设当n=k时成立,然后利用已知条件验证n=k+1时也成立,从而求证.
(2)①当n=1时,a1=2,等式成立;②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即ak=4k-2,
∴(ak+1+ak)(ak+1-ak-4)=0.又ak+1+ak≠0,∴ak+1-ak-4=0,∴ak+1=ak+4=4k-2+4=4(k+1)-2,∴当n=k+1时,等式也成立.由①②可知,an=4n-2对任何n∈N*都成立.
[规律方法] 通过此例可看出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思想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在探讨某些问题时,可以先从观察入手,发现问题的特点,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然后用归纳方法进行试探,提出猜想,最后用数学归纳法给出证明.
(1)求a2,a3,a4;(2)推测数列{an}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故当n=k+1时,结论成立.由①②可知,对n∈N*都有
未用归纳假设而致误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22+…+2n-1=2(2n-1-1)(n> 2,n∈N*).
[错解] (1)当n=3时,左边=2+22=6,右边=2(22-1)=6,等式成立.所以当n=k+1时,等式也成立.由(1)(2)可知,等式对任意n>2,n∈N*都成立.
[误区警示] 错解中的第二步没用到归纳假设,直接使用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由于未用归纳假设,造成使用数学归纳法失误.[正解] (1)当n=3时,左边=2+22=6,右边=2(22-1)=6,等式成立;(2)假设n=k时,结论成立,即2+22+…+2k-1=2(2k-1-1),那么n=k+1时,2+22+…+2k-1+2k=2(2k-1-1)+2k=2·2k-2=2(2k-1)=2[2(k+1)-1-1].所以当n=k+1时,等式也成立.由(1)(2)可知,等式对任意n>2,n∈N*都成立.
[点评] 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中,两个基本步骤缺一不可.其中,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验证n=n0时结论成立的n0不一定为1,根据题目要求,有时可为2,3等;第二步是递推的依据,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到归纳假设,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
A.7 B.8C.9 D.10[解析] 验证可知n=1,2,3,4,5,6时,此不等式左边<右边,n=7时,左边=右边,而左边式子的值随着n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可推知n≥8时,左边>右边,因此n的起始值应取8,故选B.
3.如果命题P(n)对n=k成立,那么它对n=k+2也成立,若P(n)对n=2成立,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P(n)对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B.P(n)对所有正偶数n都成立C.P(n)对所有正奇数n都成立D.P(n)对所有自然数n都成立[解析] 根据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可知,若P(n)对n=2成立,则对n=2+2=4也成立,由此可推得P(n)对所有正偶数n都成立.故选B.
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4.4* 数学归纳法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4.4* 数学归纳法评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初探·课前预习,题型探究·课堂解透,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A版 (2019)4.4* 数学归纳法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A版 (2019)4.4* 数学归纳法示范课ppt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学导引,正整数n,数学归纳法的定义,数学归纳法的框图表示,课堂互动,题型3证明整除问题,素养训练,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4.4* 数学归纳法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4.4* 数学归纳法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过关自诊,未用归纳假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