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3.4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同步练习 (含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4937250/0-16983734767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3.4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同步练习 (含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4937250/0-16983734768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3.4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同步练习 (含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4937250/0-1698373476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测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 P 点在直线 3x+y−5=0 上,且 P 点到直线 x−y−1=0 的距离为 2 ,则 P 点坐标为
A. 1,2B. 2,1
C. 1,2 或 2,−1D. 2,1 或 −1,2
2. 直线 l1,l2 分别过点 P−1,3,Q2,−1,它们分别绕 P,Q 旋转,但始终保持平行,则 l1,l2 之间的距离 d 的取值范围为
A. 0,+∞B. 0,5C. 0,5D. 0,17
3. 若两平行直线 l1:x−2y+m=0 ( m>0 )与 l2:x+ny−3=0 之间的距离是 5 ,则 m+n=
A. 0B. 1C. −1D. 2
4. 点 F3m+3,0 到直线 3x−3my=0 的距离为
A. 3B. 3mC. 3D. 3m
5. 点 A5,0,B1,−43 到直线的距离都是 4,满足条件的直线有
A. 一条B. 两条C. 三条D. 四条
6. 设直线 l1:x+3y−7=0 与直线 l2:x−y+1=0 的交点为 P,则 P 到直线 l:x+ay+2−a=0 的距离最大值为
A. 10B. 4C. 32D. 11
7. 直线 l 过点 2,2,且点 5,1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10,则直线 l 的方程是
A. 3x+y+4=0B. 3x−y+4=0C. 3x−y−4=0D. x−3y+4=0
8. 已知 D 为原点,点 P 在直线 x+y−1=0 上运动,那么 OP 的最小值为
A. 22B. 1C. 2D. 22
9. 已知点 P1,2,直线 l:y=2x−5,则点 P 到 l 的距离为
A. 5B. 5C. 3D. 1
10. 点 0,−1 到直线 y=kx+1 距离的最大值为
A. 1B. 2C. 3D. 2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直线 l 的方程为 y=x+2,则原点 O 到直线 l 的距离是
A. 12B. 22C. 2D. 2
12. 经过两直线 x+3y−10=0 和 3x−y=0 的交点,且和原点相距为 1 的直线的条数为
A. 0B. 1C. 2D. 3
13. 已知点 P 是 x 轴上的点,且点 P 到直线 3x−4y+6=0 的距离为 6,则点 P 的坐标为
A. −6,0B. −12,0
C. −12,0 或 8,0D. −6,0 或 6,0
14. 已知点 a,1 到直线 x−y+1=0 的距离为 1,则 a 的值为
A. 1B. −1C. 2D. ±2
15. 若 P,Q 分别为直线 3x+4y−12=0 与 6x+8y+5=0 上任意一点,则 PQ 的最小值为
A. 95B. 185C. 2910D. 295
16. 若方程 y=ax 和 y=x+aa>0 所表示的曲线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A. a>1B. 0C. 01D. ∅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7. P 、 Q 分别为直线 3x+4y−12=0 与 6x+8y+6=0 上任意一点,则 ∣PQ∣ 的最小值为 .
18. 若 O 为坐标原点,P 是直线 x−y+2=0 上的动点,则 OP 的最小值为 .
19. 已知两平行线直线分别过点 P−2,−2,Q1,3,设此两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为 d,则 d 的取值范围为 .
20. 若直线 l 的倾斜角是 34π,且与点 −1,−2 之间的距离是 32,则直线 l 的方程是 .
21. 如图,△ABC 是边长为 1 的正三角形,M,N 分别为线段 AC,AB 上的点,满足 AM:MC=1:2,AN:NB=1:3,CN 与 BM 的交点为 P,则线段 AP 的长度为 .
22. 已知点 A−2,0,B0,4 到直线 l:x+my−1=0 的距离相等,则 m 的值为 .
23. 当 m 变化时,两条平行直线 3x−4y+m−1=0 和 3x−4y+m2=0 间的距离的最小值等于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4. 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要注意什么?
25. 已知点 A2,−3,B−3,−2,且直线 l:kx−y−k+1=0 与线段 AB 有公共点,求实数 k 的取值范围.
26. 已知 P11,0,P27,−8 两点分别在直线 l 的两侧,且 P1,P2 到直线 l 的距离均为 4,求直线 l 的方程.
27. 在 △ABC 中,A3,3,B2,−2,C−7,1,求 ∠BAC 的平分线 AD 所在直线的方程.
28. 已知点 P12,3,P2−4,5 和 A−1,2,求过点 A 且与点 P1,P2 距离相等的直线.
答案
1. C
【解析】设 P 点坐标为 x,5−3x,则 P 点到直线 x−y−1=0 的距离 d=∣x−5−3x−1∣2=4x−62=2,
所以 ∣2x−3∣=1,所以 x=1 或 x=2.所以 P 点坐标为 1,2 或 2,−1.
2. B
【解析】画出图形(图略),可得 0
所以 0
【解析】因为两平行直线 l1:x−2y+m=0m>0 与 l2:x+ny−3=0 之间的距离为 5,
所以 n=−2,m+35=5
所以 n=−2,m=2 (负值舍去).
所以 m+n=0.
4. A
【解析】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点 F3m+3,0 到直线 3x−3my=0 的距离为 3⋅3m+33m+3=3.
5. C
6. A
【解析】由 x+3y−7=0,x−y+1=0 得 x=1,y=2,
故 P1,2.
直线 l 的方程可整理为 x+2+ay−1=0,故直线 l 过定点 Q−2,1.
因为 P 到直线 l 的距离 d≤∣PQ∣,当且仅当 l⊥PQ 时等号成立,
所以 dmax=1+22+2−12=10.
7. C
【解析】由已知,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2=kx−2,
即 kx−y+2−2k=0,所以 ∣5k−1+2−2k∣k2+−12=10,
解得 k=3,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3x−y−4=0.
8. A
9. A
10. B
【解析】由 y=kx+1 可知直线过定点 P−1,0,设 A0,−1,
当直线 y=kx+1 与 AP 垂直时,点 A 到直线 y=kx+1 距离最大,即为 ∣AP∣=2.
11. C
【解析】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点 O 到直线 l 的距离是 0−0+212+12=2.
12. C
【解析】设所求直线 l 的方程为 x+3y−10+λ3x−y=0,
即 1+3λx+3−λy−10=0,
因为原点到直线的距离 d=∣−10∣1+3λ2+3−λ2=1,
所以 λ=±3,即直线方程为 x=1 或 4x−3y+5=0.
13. C
【解析】设点 P 的坐标为 x,0.
由点 P 到直线 3x−4y+6=0 的距离为 6,
得 3x−4×0+632+−42=6,
即 3x+6=30,
所以 3x+6=±30,
解得 x=8 或 x=−12.
所以点 P 的坐标为 8,0 或 −12,0.
故选C.
14. D
【解析】由题意,得 ∣a−1+1∣12+−12=1,即 ∣a∣=2,解得 a=±2.
15. C
【解析】因为 36=48≠−125,
所以两直线平行,
由题意可知 PQ 的最小值为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即 −24−562+82=2910,
所以 PQ 的最小值为 2910.
16. A
17. 3
【解析】6x+8y+6=0 化为 3x+4y+3=0,则 ∣PQ∣ 的最小值为 3+1232+42=3.
18. 2
19. 0,34
【解析】由题意,当两平行线无限接近于重合时距离 d 无限接近于 0,距离最大时两条平行线均与直线 PQ 垂直,
此时 d 为 P−2,−2,Q1,3 之间的距离 −2−12+−2−32=34.
20. x+y−3=0 或 x+y+9=0
21. 1911
22. −12 或 1
【解析】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 −2−11+m2=4m−11+m2,
即 4m−1=3,
解得 m=−12或1.
23. 320
【解析】d=∣m2−m+1∣5=m−122+345≥320,
且当 m=12 时取等号.
24. ①把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方程;
②两直线方程中 x,y 的系数必须对应相等.
25. 直线 l 与线段 AB 有公共点,则点 A,B 或在直线 l 的两侧或有一点在直线 l 上,则 δ1⋅δ2≤0,即
δ1⋅δ2=2k+3−k+1k2+1⋅−3k+2−k+1k2+1=k+4−4k+3k2+1≤0.
解不等式,得 k≤−4 或 k≥34.
26. y=−4 或 24x−7y−124=0.
27. 设 Mx,y 为 ∠BAC 的平分线 AD 上的任意一点,
由已知可求得 A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x−5y+12=0,AB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5x−y−12=0.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 ∣x−5y+12∣26=∣5x−y−12∣26,
所以 x−5y+12=5x−y−12 或 x−5y+12=−5x−y−12,即 y=−x+6 或 y=x.
结合图形,如图,
可知 kAC
故 ∠BAC 的平分线 AD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y=x.
28. 方法一(待定系数法):
若过点 A 的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则 l:x=−1,
点 P1 到直线 l 的距离 d1=∣2−−1∣=3,
点 P2 到直线 l 的距离 d2=∣−4−−1∣=3.
由于 d1=d2,故 x=−1 满足题意.
若过点 A 的直线 l 的斜率存在,
设过点 A 的直线 l 的方程为 y−2=kx+1,即 kx−y+k+2=0.
由点 P1,P2 到直线 l 的距离相等,
得 ∣2k−3+k+2∣k2+1=∣−4k−5+k+2∣k2+1,
化简得 ∣3k−1∣=∣−3k−3∣,
解得 k=−13.
综上,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y−2=−13x+1 或 x=−1,即 x+3y−5=0 或 x+1=0.
方法二(数形结合):
设所求直线为 l,由于 l 过点 A 且与 P1,P2 距离相等,所以 l 有两种情况,如图.
①当 P1,P2 在 l 的同侧时,有 l∥P1P2,
此时求得 l 的方程为 y−2=5−3−4−2x+1,
即 y−2=−13x+1.
②当 P1,P2 在 l 的异侧时,l 必过 P1,P2 的中点 B−1,4,
此时 l 的方程为 x=−1,
综上,所求直线 l 的方程为 y−2=−13x+1 或 x=−1,即 x+3y−5=0 或 x+1=0.
数学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数学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一课一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直线与平行,则与间的距离为,两条平行直线与间的距离为,两条平行直线与之间的距离为,两条平行直线和之间的距离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修第一册--2.3.4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同步练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修第一册--2.3.4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练习(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精品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点到直线y=2x的距离为,∴c=-6或c=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