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素能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素能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素能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素能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素能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素能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5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素能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6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素能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7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素能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8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素能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素能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40页。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素能提升知识网络专题归纳专题1 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综合利用1.根据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判断物质的聚集状态2.根据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判断气体化学计量数的大小3.根据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判断化学反应的ΔH4.根据平衡移动方向,判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专题2 化学平衡图像类型与突破1.主要题型(1)分析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2)由反应判断图像的正误;(3)由图像判断反应特征(确定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判断热效应或气体物质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4)由反应和图像判断图像或曲线的物理意义;(5)由图像判断指定意义的化学反应;(6)由反应和图像判断符合图像变化的外界条件等。2.常见图像类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若按其图像特点、纵坐标与横坐标表示的意义可分为①速率—时间图③含量—时间—温度图(C%指产物的质量分数,B%指某反应物的质量分数,下同)④含量—时间—压强图⑤含量—时间—催化剂图⑥恒压(或恒温)线图(α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c表示反应物的平衡浓度)真题体验1.(2022·北京卷)CO2捕获和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①完成之后,以N2为载气,以恒定组成的N2、CH4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CO2,在催化剂上有积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H2的速率小于反应②生成H2速率,C错误;D项,由题干图2信息可知,t3之后,CO的速率为0,CH4的速率逐渐增大,最终恢复到1,说明生成CO的速率为0,是因为反应②不再发生,而后副反应逐渐停止反应,D正确。A.从a、c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到c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B.从b点切线的斜率可求得该化学反应在反应开始时的瞬时速率C.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2v(B)=3v(X)D.维持温度、容积、反应物起始的量不变,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c(B)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乙所示CAA.随c(X)的减小,反应①、②的速率均降低B.体系中v(X)+v(Y)=v(Z)C.欲提高Y的产率,需提高反应温度且控制反应时间D.温度低于T1时,总反应速率由反应②决定解析:由图中的信息可知,浓度随时间变化逐渐减小的代表的是X,浓度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大的代表的是Z,浓度随时间变化先增大后减小的代表的是Y;由图乙中的信息可知,反应①的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的幅度小于反应②的。A项,由图甲中的信息可知,随c(X)的减小,c(Y)先增大后减小,c(Z)增大,因此,反应①的速率随c(X)的减小而减小,而反应②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A错误;B项,根据体系中发生的反应可知,在Y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之前,单位时间内X的减少量等于Y和Z的增加量,因此,v(X)=v(Y)+v(Z),但是,在Y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之后,单位时间内Z的增加量等于Y和X的减少量,故v(X)+v(Y)=v(Z),B正确;C项,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①的速率,但是反应①的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的幅度小于反应②的,且反应②的速率随着Y的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欲提高Y的产率,需提高反应温度且控制反应时间,C正确;D项,由图乙信息可知,温度低于T1时,k1>k2,反应②为慢反应,因此,总反应速率由反应②决定,D正确。4.(2022·辽宁省选择性考试节选)某合成氨速率方程为:v=kcα(N2)cβ(H2)·cγ(NH3),根据表中数据,γ=_______; -1在合成氨过程中,需要不断分离出氨的原因为_____。a.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b.防止催化剂中毒c.提高正反应速率解析:将实验1、3中数据分别代入合成氨的速率方程可得:①q=k·mα·nβ·pγ,③10q=k·mα·nβ·(0.1p)γ,可得γ=-1。合成氨过程中,不断分离出氨,即降低体系中c(NH3),生成物浓度下降,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不会提高正反应速率,a正确,c错误;反应主产物即氨不能使催化剂中毒,b错误。a5.(2022·全国甲卷)金属钛(Ti)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用途。目前生产钛的方法之一是将金红石(TiO2)转化为TiCl4,再进一步还原得到钛。回答下列问题:(1)TiO2转化为TiCl4有直接氯化法和碳氯化法。在1 000 ℃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常数如下:(ⅰ)直接氯化:TiO2(s)+2Cl2(g)===TiCl4(g)+O2(g)ΔH1=172 kJ·mol-1,Kp1=1.0×10-2(ⅱ)碳氯化:TiO2(s)+2Cl2(g)+2C(s)===TiCl4(g)+2CO(g) ΔH2=-51 kJ·mol-1,Kp2=1.2×1012 Pa①反应2C(s)+O2(g)===2CO(g)的ΔH为___________kJ·mol-1,Kp=_______________Pa。②碳氯化的反应趋势远大于直接氯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31.2×1014 碳氯化反应相当于在直接氯化反应中加入碳,在高温下碳与O2反应,降低生成物的浓度,使直接氯化反应平衡向右移动或碳氯化反应是放热的熵增反应(合理即可)③对于碳氯化反应:增大压强,平衡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在1.0×105 Pa,将TiO2、C、Cl2以物质的量比12.22进行反应。体系中气体平衡组成比例(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理论计算结果如图所示。向左变小①反应C(s)+CO2(g)===2CO(g)的平衡常数Kp(1 400 ℃)=_________ Pa。②图中显示,在200 ℃平衡时TiO2几乎完全转化为TiCl4,但实际生产中反应温度却远高于此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TiO2碳氯化是一个“气—固—固”反应,有利于TiO2-C“固—固”接触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7.2×105 TiO2、C中原子间的化学键键能大,断键需要的能量较大,反应的活化能较大或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合理即可) 将固体粉碎并混合均匀,通入Cl2使固体呈“沸腾”状态解析:(1)①根据盖斯定律,(ⅱ)中热化学方程式-(ⅰ)中热化学方程式得出2C(s)+O2(g)===2CO(g) ΔH=ΔH2-ΔH1=-51 kJ·mol-1-172 kJ·mol-1=-223 kJ·mol-1;Kp=Kp2/Kp1=1.2×1012 Pa/(1.0×10-2)=1.2×1014 Pa。③对于碳氯化反应,反应后气体体积增大,故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平衡转化率变小。(3)TiO2碳氯化是一个“气—固—固”反应,有利于TiO2—C“固—固”接触的措施是将固体粉碎并混合均匀,再将Cl2通入使固体呈“沸腾”状态(在沸腾炉中进行反应)。6.(2022·湖南选择性考试节选)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s)和1 mol H2O(g),起始压强为0.2 MPa时,发生下列反应生成水煤气:(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平衡时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反应Ⅰ的平衡逆向移动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体系已达到平衡C.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可能大于2/3D.将炭块粉碎,可加快反应速率BD(2)反应平衡时,H2O(g)的转化率为50%,C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此时,整个体系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___ kJ,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解析:①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平衡时向容器中充入情性气体不能改变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因此反应Ⅰ的平衡不移动,A说法不正确;在反应中有固体C转化为气体,气体的质量增加,而容器的体积不变,因此气体的密度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增大,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体系已达到平衡,B说法正确;C项,若C(s)和H2O(g)完全反应全部吸收31.20.02 MPa成0.2 mol CO2要放出热量8.22 kJ此时,因此整个体系吸收热量39.42 kJ-8.22 kJ=31.2 kJ;由H原子守恒可知,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C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CO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水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5 mol+0.1 mol+0.2 mol+0.5 mol=1.3 mol,在同温同体积条件下,气体的总压之比等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则平衡体系的总压为0.2 MPa×1.3=0.26 MPa,反应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