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2课时 比和按比例分配_西师大版
展开教科书第98页, 比和按比例分配的相关复习。
教学提示:
教材把《比和按比例分配》作为独立单元进行教学,主要是凸显出“比和按比例分配”的独立性、重要性。
比和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可以和除法、分数相联系,还可以为今后比例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对本板块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知识看似简单,它所概括的内容却很广泛。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形成框架结构,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同时要抓住新旧知识联系与区别,使学生把新知识能融会贯通,为今后学习相关知识做好铺垫作用。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对本板块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小组内联系分数除法等有关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整理,再通过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使本部分知识系统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弄清两者的区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征,加深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推理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感受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整理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决策略。
教学难点:能分清比与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前一节课我们复习了分数乘、除法,这节课我们紧接着前一节课复习的内容来复习。请同学们想一想:分数与我们学习的哪些知识联系密切?
引导学生说出比。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比和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比和按比例分配)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的提出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节约了时间,为下面复习比和按比例分配的知识预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二)探究新知
1.回顾整理本章所学知识。
首先让学生归纳本板块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可能说到: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都属于比的知识,此外,我们还学习用比和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接下来让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梳理。
学生自主整理。
请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梳理知识的办法对知识进行梳理。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比 基本性质——化简比
比与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
比和按比例分配
算术法
按比例分配
方程法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怎样?把其中比较好的经验可以做介绍。
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它们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归纳出,化简比可以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将比化为最简整数比,其结果仍然是一个比;而求比值则是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商即是比值,其结果是一个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使所学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2.沟通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比与其它知识间又存在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教师:能具体地说一说它们有什么联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分数、除法与比联系密切。
抽学生回答:主要从比的意义,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两个方面来分析比、分数和除法的联系。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完成下表: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复习,沟通分数、除法与比的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3.比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1)教学例1
投影出示例1(教材第98页第4题)。
教师:请同学们先分别用分数表示拉萨、南昌、成都三个城市组建家庭个数占收养孤儿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比表示组建家庭个数与收养孤儿人数的比。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汇报,教师随学生的汇报板书:
=1:36 =1:12 =15:116
同学们还可以写成哪些比?
预设:
拉萨SOS儿童村与成都SOS儿童村收养的孤儿人数的比是180:116;
南昌SOS儿童村与成都SOS儿童村收养的孤儿人数的比是144:116。
教师小结:理解了分数与比的关系以后,我们就可以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巧妙地解题。
(2)教学例2.
投影出示例2(教材第98页第5题):
在绿色行动中,学校把560棵树苗按人数分给六年级3个班栽,一班47人,二班45人,三班48人。3个班各栽树多少棵?
教师:根据同学们掌握的知识,这道题可以怎样解?比一比哪种解法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讨论出多种解法。
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展示:
方法一:
三个班的人数比是47:45:48。
设其中一份的棵数为x棵。
(47+45+48)x=560
x=4
一班应栽树:47×4=188(棵)
二班应栽树:45×4=180(棵)
三班应栽树:48×4=192(棵)
方法二:
三个班的人数比是47:45:48。
一班应栽树:560×=188(棵)
二班应栽树:560×=180(棵)
三班应栽树:560×=192(棵)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给予鼓励性评价。
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教师:对了,正因为比和分数有联系,所以在解决分数乘除法的问题时,我们有时把分数转化成比来解,这就要用到我们学习过的按比例分配的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相当于对本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巩固新知
处理教材第102页练习二十四第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新知这一环节,有效的巩固了新知,增强了学生的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达标反馈
1. 把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2.一根彩带,用去的部分与剩下的部分的比是2:3,用去了12米,还剩下多少米?
答案:
1.7:8
2.12÷2×3=6×3=18(米)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整理复习你发现自己前面的学习有什么不足吗?你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自由阐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对于个别学生还有没弄懂的问题做一个了解,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六)布置作业
1.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2,则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2.( ):5==0.6=12:( )。
3.求比值。
25厘米:5分米 5.6:14 1.6:0.8
4.化简比:
3.5:0.7 0.125:0.625 :0.25
5.六年级(1)班共有学生4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六年级(1)班有男、女生各多少人?
答案:
1.2:1
2.3 10 20
3.0.5 0.4 2 1.25
4.5:6 5:1 1:5
5.女生:45÷(4+5)×4=20(人) 男生:45÷(4+5)×5=25(人)
板书设计
比和按比例分配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比 基本性质——化简比
比与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
比和按比例分配
算术法
按比例分配
方程法
方法一:
三个班的人数比是47:45:48。
设其中一份的棵数为x棵。
(47+45+48)x=560
x=4
一班应栽树:47×4=188(棵)
二班应栽树:45×4=180(棵)
三班应栽树:48×4=192(棵)
方法二:
三个班的人数比是47:45:48。
一班应栽树:560×=188(棵)
二班应栽树:560×=180(棵)
三班应栽树:560×=192(棵)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总复习,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因此我注意组织形式上的一些变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特别是有关这板块的知识点,都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这样的复习的确能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结合平时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想在系统复习比的基本概念后,要通过化简比和求比值的练习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另一复习重点是“按比例分配的 实际问题”,需要呈现给学生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整理解题思路,学习如何根据已知信息分析题中数量间的关系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对比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类旁通,一举多得,我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深化基本概念。当问学生“关于 比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时,学生们讲了很多内容,但感到这些知识点多、零乱、无序、缺乏系统化。这也正是我安排这一环节的主旨,即激发学生“自主萌生出整理知识、梳理结构”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展开学习。学生在明确了学习要求后,学习的愿望得到满足。
这节复习课,我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展示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现比的认识概念繁多,易混淆,清晰地把握这一点。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比的知识有了清晰地认识,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5课时 圆_西师大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5课时 圆_西师大版,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六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八教案doc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八导学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教案】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9.2比和按比例分配 总复习 (表格式)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9.2比和按比例分配 总复习 (表格式)教案,共6页。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比和按比例分配_西师大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比和按比例分配_西师大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意义, 出示情景,设计分配方案,巩固方法,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