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3分,共 54 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 NaOHB. Na2SO4C. HNO3D. NaHCO3
2. 有关物质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只能有一种分类标准
B. 可能有多种分类标准
C. 分类标准不同,物质所属类别不同
D. 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的物质,也可以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3. 已知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则下述离子组中能与上述离子共存的是( )
A. NO3-、Cl- B. CO32-、Cl-
C. NO3-、SO42- D. OH-、NO3-
4. 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氧化物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C. 根据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D. 根据反应过程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
A. 石墨B. 氯化钠晶体C. 硫酸溶液D. 熔融氯化钾
6.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KCl=K++Cl- B. H2SO4=H++SO42-
C. FeCl3=Fe3++3Cl- D. Ba(OH)2=Ba2++2OH-
7. 下列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墨水B. 硫酸钠溶液
C. 氢氧化铁胶体D. 淀粉溶液
8.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
A. 乳浊液B. 溶液C. 胶体D. 悬浊液
9.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10. 在下列物质类别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
A. 混合物 溶液B. 电解质 化合物
C. 浊液 胶体D. 单质 化合物
11. 下面三种方法都可以制得Cl2:
①MnO2+4HCl(浓)=ΔMnCl2+2H2O+Cl2↑
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
③O2+4HCl(g)=500∘C催化剂2H2O+2Cl2
这三种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OX2>MnOX2>KMnOX4B. KMnOX4>MnOX2>OX2
C. MnOX2>KMnOX4>OX2D. OX2>KMnOX4>MnOX2
12. 下列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为( )
A. ClX2+HX2O=HCl+HClO
B. 2FX2+2HX2O=4HF+OX2
C. HX2O+CaO=Ca(OH)X2
D. 2Na+2HX2O=2NaOH+HX2↑
13. 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从分类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
B. 实验①、③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
C. 实验①、③发生的均为离子反应
D. 实验②、③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4.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转化是( )
A. 浓H2SO4→SO2B. KClO3→O2
C. D. HCO3-→CO2
15. 下列离子书写正确的是( )
A.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32-+2H+=CO2↑+H2O
B. 钠与水反应:Na+2HX2O=NaX++OHX-+HX2↑
C.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H++OH-=H2O
D. 澄清的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O32-+Ca2+=CaCO3↓
16. 《天工开物》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铺……而后火药成声”。其中涉及的主要反应为:S+2KNO3+3C=K2S+3CO2↑+N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硝石的主要成分为硝酸盐B. 硫黄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 火药可用于制作烟花爆竹
17.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 Fe2+、I-、ClOX-、HX+ B. Na+、Cu2+、OHX-、NO3-
C. Fe3+、Br-、NH4+、SO32- D. Na+、Cl-、OH-、CO32-
18. 下列单、双线桥的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判断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19. 判断正误
(1)NaHSO4溶于水能完全电离,并电离出H+,NaHSO4=Na++H++SO42-,所以它是一元强酸.( )
(2)SO2、NH3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但它们都是非电解质.( )
(3)NaHSO4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方程式都是NaHSO4=Na++H++SO42-.( )
(4)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一定能够导电. ( )
(5)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2 分)
20. 请完成以下题目:
(1)现有下列9种物质:①氧气;②二氧化硫;③稀硫酸;④铜;⑤氯化钡固体;⑥氢氧化钾固体;⑦硝酸钾溶液;⑧酒精(C2H5OH);⑨氧化钙固体,请将上述物质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用相应化学式填空):
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 ,属于电解质的是 。
(2)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①若将饱和FeClX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
A. 冷水B. 沸水C. NaOH浓溶液D. NaCl浓溶液
②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
③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序号)。
胶体微粒直径小于1nm B.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C.胶体微粒作布朗运动 D.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
21. 已知反应:
①SO3+H2O=H2SO4 ②3NO2+H2O=2HNO3+NO ③2F2+2H2O=4HF+O2
④2Na+2H2O=2NaOH+H2↑ ⑤Na2O+2HCl=2NaCl+H2O
⑥Al2O3+2NaOH=2NaAlO2+H2O
(1)上述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 (填序号,下同)。H2O被氧化的是___ _,H2O被还原的是___ 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其中的H2O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___ _。
(2)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②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 _。
(3)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③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 _。
(4)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
四、实验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4 分)
22. 完成下列各题。
(1)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
①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_。
②Ⅱ中铜丝上观察到现象是___ _。
③结合Ⅰ、Ⅱ实验现象可知Fe2+、Cu2+、Ag+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 _。
(2)人体内的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这句话说明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起的作用是 。
(3)实验室可以用铜和稀硝酸反应制取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未配平):
Cu+HNOX3(稀)--Cu(NOX3)X2+NO↑+HX2O
①写出配平后的上述化学方程式: 。
2023年10月高一化学月考
答案、解析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 【答案】C
【解析】
A.NaOH属于碱,A项错误;
B.Na2SO4属于盐,B项错误;
C.HNO3属于酸,C项正确;
D.NaHCO3是一种酸式盐,属于盐,D项错误;
答案选C。
2. 【答案】A
【解析】
物质分类时,一般是先定标准,再分类。物质分类的标准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种;一种分类标准对应一种分类结果,分类的标准不同,物质所属类别不同,如二氧化硫属于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等,故选A。
3. 【答案】A
【解析】
A选项: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Fe3+,与NO3-、Cl-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
B选项:酸性溶液中CO32-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
C选项:SO42-与Ba2+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选项:某酸性溶液中OH-与H+不能大量共存,OH-与Fe3+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4. 【答案】D
【解析】
A选项:有些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CO、NO、H2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误;
B选项: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的依据是微粒直径大小,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故B错误;
C选项: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完全电离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根据物质能否发生电离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C错误;
D选项:根据反应过程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5. 【答案】D
【解析】
A选项: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石墨是单质,故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
B选项:NaCl是电解质,但晶体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导电,故B错误;
C选项:硫酸溶液是混合物,故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
D选项:熔融的氯化钾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能导电,且为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6. 【答案】B
【解析】
B选项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故选B。
7. 【答案】B
【解析】
胶体粒子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的是溶液,大于100nm的是浊液;
A.墨水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
B、硫酸钠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由于溶质微粒太小(<1nm),光全部通过,没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氢氧化铁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D.淀粉溶液是胶体,故D错误;
故选:B。
8. 【答案】C
【解析】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大雾时,用灯照射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雾属于胶体分散系,故选C。
9. 【答案】B
【解析】
A选项:NO2为不成盐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生石灰CaO为碱性氧化物;NH3⋅H2O为电解质而氨水是NH3⋅H2O的水溶液,故A错误;
B选项:苛性钠为NaOH属于碱。故B正确;
C选项:Na2O2为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石墨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
D选项:CO为不成盐氧化物;纯碱Na2CO3属于盐类;盐酸为HCl的水溶液,HCl为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10. 【答案】A
【解析】
A选项:溶液是混合物的一种,前者包含后者;故A正确;
B选项: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还有可能是非电解质,后者包含前者;故B错误;
C选项:浊液和胶体属于两种不同的分散系,前者与后者为并列关系;故C错误;
D选项:单质和化合物为并列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11. 【答案】B
【解析】
根据方程式①MnO2+4HCl(浓)=ΔMnCl2+2H2O+Cl2↑、 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 、③O2+4HCl(g)=500∘C催化剂2H2O+2Cl2,②没有反应条件,①的反应条件是加热,③的反应条件是加热和催化剂,反应条件越低的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发生,越容易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所以氧化性最强的是高锰酸钾,其次是二氧化锰,最后是氧气。
故选B。
12. 【答案】D
【解析】
A.反应Cl2+H2O=HCl+HClO中,水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未变,故A错误;
B.反应2F2+2H2O=4HF+O2中,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故B错误;
C.H2O+CaO=Ca(OH)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反应2Na+2HX2O=2NaOH+HX2↑中,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生成氢气,说明水只作氧化剂,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 【答案】D
【解析】
A选项:实验①中Fe与ClX2都是单质,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
B选项:实验③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选项:实验①中Fe与Cl2反应生成FeClX3,不是离子间发生的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故C错误;
D选项:实验②中FeClX3溶于水为物理变化,实验③中FeClX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4. 【答案】C
15. 【答案】D
【解析】
A.碳酸氢钠是弱酸酸式盐,应写成HCO3-的形式,A项错误;
B.该方程式前后的原子个数不守恒,B项错误;
C.氢氧化铜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因此应写成Cu(OH)2的形式,C项错误;
D.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实质就是Ca2+和CO32-之间反应生成CaCO3的过程,D项正确;
答案选D。
16. 【答案】B
【解析】
A选项:由发生的反应知,硝石的主要成分为KNO3,属于硝酸盐,故A正确;
B选项:反应中硫元素由0价降为-2价,硫黄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故B错误;
C选项:该反应为黑火药的爆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正确;
D选项:根据“而后火药成声”知,火药可用于制作烟花爆竹,故D正确;
故选B。
17. 【答案】D
【解析】
A选项:ClO-可氧化Fe2+,故A错误;
B选项:Cu2+可与OHX-生成Cu(OH)2,故B错误;
C选项:Fe3+可氧化SO32-,故C错误;
D选项: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18. 【答案】B
【解析】
A.钠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钠失去电子,转移2个电子,A项正确;
B.该反应中,NaX2OX2中O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正确双线桥为,B项错误;
C.该反应中碘元素失去电子,溴元素得到电子,转移2个电子,C项正确;
D.该反应中钠元素失去电子,氢元素得到电子,转移2个电子,D项正确;
答案选B。
二、填空题
19. (每小题2分,共10分)【答案】
(1)×
(2)√
(3)×
(4)×
(5)×
【解析】
(3)NaHSO4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电离方程式不同,在熔融状态下电离方程式为 NaHSO4=Na++HSO4-.
20. (共10分)【答案】
(1)SOX2 (1分) BaClX2、KOH、CaO (每一种物质1分,共3分,少写给分,错写、多写不给分)
(2)①B(2分)
②FeClX3+3HX2O=ΔFe(OH)X3(胶体)+3HCl(2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全写对给1分,在此基础上有配平、写明加热、胶体再给1分)
③B(2分)
【解析】
解:(1)属于氧化物的只有二氧化硫和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氧化钙为碱性氧化物,而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所以酸性氧化物为SO2;电解质都是纯净物,通常为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则电解质为BaClX2、KOH、KNOX3。答案为:SO2;BaClX2、KOH、KNOX3;
(2)①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时,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答案为:B;
②制备Fe(OH)胶体,发生FeCl3的水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ΔFe(OH)3(胶体)+3HCl。答案为:
FeCl3+3H2O=ΔFe(OH)3(胶体)+3HCl;
③氢氧化铁胶体之所以能稳定存在,主要是因为胶粒带有相同的正电荷。答案为:B。
21. (共12分)【答案】
(1)①⑤⑥ (每一种物质1分,共3分,少写给分,错写、多写不给分)) ③ (1分) ④ (1分) ②(1分)
(2)(2分,线桥画正确、得、失电子标正确得2分,线桥画错不得分,得、失写反了不得分,只是电子数标错了得1分)
(3)(2分,线桥画错不得分,只是电子数标错了得1分)
(4)2Na+2H2O=2Na++2OH-+H2↑(2分,方程式写正确,未配平得1分)
【解析】
(1)反应①⑤⑥中无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中H2O中O元素被氧化为O2时,H2O作还原剂;反应④中H2O中H元素被还原为H2时,H2O作氧化剂;反应②中仅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因此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2. (共14分)【答案】
(1)①Fe+Cu2+=Cu+Fe2+(2分)
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金属产生(2分)
③Ag+>Cu2+>Fe2+(2分,错1个不得分)
(2)还原剂(2分)
(3)①
(3分,错1个系数就不得分)
②1:3(3分)
【解析】
(1)①Ⅰ中发生的反应为Fe与CuSOX4反应生成FeSOX4和Cu,故其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Fe2+。
故答案为:Fe+Cu2+=Cu+Fe2+。
②Ⅱ中为Cu与AgNOX3反应,其现象为铜丝表面有银白色金属产生。
故答案为:铜丝表面有银白色金属产生。
③由反应物的氧化性大于生成物,结合①②可知:Ag+>Cu2+>Fe2+。
故答案为:Ag+>Cu2+>Fe2+。
(2)维生素C将Fe3+还原成Fe2+,故起的作用是还原剂。
故答案为:还原剂。
(3)①反应中Cu由O→+2,N由+5→+2,且得失电子守恒,故转移数目如下:
。
故答案为:。
②反应中被还原的HNOX3生成NO,未被还原部分在Cu(NOX3)X2中,其HNOX3的质量比为:2:6=1:3。
故答案为:1: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专题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专题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金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专题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专题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u-64,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