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怎样传递信息__通信技术简介单元测试卷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939994/0-16983945147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怎样传递信息__通信技术简介单元测试卷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939994/0-16983945148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怎样传递信息__通信技术简介单元测试卷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939994/0-16983945148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怎样传递信息__通信技术简介单元测试卷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
展开《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导体中有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
B.电磁波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C.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
D.电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今年1月,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完成了在轨测试任务。实验卫星与地面通信联系是利用( )
A.次声波 B.无线电波 C.红外线 D.超声波
3.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
B.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波长不同
C.频率高的电磁波其波长较长
D.电磁波的频率由接收电路的接收装置决定
4.赵刚同学家里刚刚买了VCD机,想用VCD观看光碟,可是在连接导线时发现VCD机后部有很多插孔,其中有一个插孔上标着“VIDEO OUT”,那么这个插孔应该接( )
A.视频信号输入线 B.视频信号输出线
C.音频信号输入线 D.音频信号输出线
5.2010年9月22日,中央电视台“芜湖月•中华情”中秋晚会在芜湖成功举办。晚会通过CCTV﹣1、CCTV﹣4、CCTV﹣9三大频道同时并机直播,观众在家中选择不同频道观看电视直播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
A.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
B.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
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
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6.正确的“收音”顺序是( )
A.调谐→检波→接收天线→喇叭
B.调谐→接收天线→检波→喇叭
C.接收天线→调谐→检波→喇叭
D.接收天线→检波→调谐→喇叭
7.下列频段中,能传递频道容量最大的是( )
A.长波 B.中波 C.短波 D.微波
8.有几位同学谈论电话,他们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电话之间的导线中传递的是电流信号
B.电话之间是靠电话交换机实现通话的
C.程控电话之间不需要用导线连接
D.听筒和话筒都能进行声、电之间的转换
9.下列功能互联网不能实现的是( )
A.查阅资料,看新闻 B.购物,视频,聊天
C.现金交易 D.远程教育,远程医疗
10.1966年,华裔物理学家高锟提出光纤通信的设想。光纤通信传输信息的载体是( )
A.电流 B.超声波 C.无线电波 D.光波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凋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将音量开大,如图所示,从一节干电池的负极引出一根电线与一个铁锉相连,正极引一根导线在铁锉上来回刮动,收音机会发出 ,这个现象说明: 。
12.电磁波家族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在真空中传播时,它们的 相同(选填“频率”、“波长”或“波速”);红、绿、 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天气晴好时树荫下会出现圆形光斑,这是太阳经小孔成的实像,是由于光 产生的。
13.多年前,澳大利亚帕克斯天文台接收到周期为8×10﹣7s的神秘电磁波,一度认为是外星人的通讯信号。最近发现,信号源头居然是隔壁的微波炉,因为测得该微波炉泄漏的电磁波频率恰好是 Hz.为解决微波泄漏问题,该微波炉工作时,应将其置于密闭 (真空罩/金属盒)内。
14.广播电台通过 将信息传播给千家万户。某收音机的面板上有“AM”,和“FM”两个波段(如图所示),其中波长较长的是 波段。
15.兰州人民广播电台现办有三套节目,第一套为新闻综合广播,发射频率为AM954kHz、FM97.3MHz,其中AM表示 ;发射频率为AM954kHz的电磁波波长为 m(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6.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当需要防止电磁波干扰时,通常用金属壳将电磁波与需加以屏蔽的区域隔开,避免电磁波进入,这种做法就是电磁屏蔽。中国科技馆有一个金属小屋,侧面的大窗上镶嵌着一块电磁屏蔽玻璃,如图所示。请你自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这块电磁屏蔽玻璃是否能够屏蔽电磁波。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方法。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7.探究“电磁波的存在”
打开收音机的开关,转动选台的旋钮,调到一个没有电台的地方,使收音机收不到电台的广播,然后开大音量。让电池的负极与一把锉良好接触,正极连接一根导线。(如图)
(1)拿着导线头,让它与锉接触,并在锉面上滑动,这时收音机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吗?
(2)你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吗?
18.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很短,通常称之为微波。微波能沿直线传播,在遇到金属材料时能发生反射:遇到玻璃、塑料、陶瓷等绝缘材料可以穿透;遇到含有水分的蛋白质、脂肪等介质可被吸收,并将微波的电磁能量变为内能。人们熟悉的手机就是利用微波进行通讯的。GSM手机的工作频率般为900MHz~1800MHz波段。使用手机通话时,微波会对人体产生一种“加热效应”,微波频率越高,人对其能量吸收率就越高,危害也就越大。下表提供了某种型号手机的技术参数。请根据这些技术参数和微波的上述特性解决下列问题。
某型号GSM手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表
工作电压 | 标准配置电池 | 最长通话时间 | 最大发射功率 | 工作频率 |
4.1V | 670mAh | 300min | 2W | 900/1800MHz |
(1)手机的最大工作电流约是多少?在300min的通话时间内。手机的平均功率约为多少?
(2)请列举两项减小手机微波辐射危害的措施;
(3)某网站刊载了一则“手机煮鸡蛋”的消息:两名实验人员将一个生鸡蛋放置在陶瓷杯子里,在鸡蛋两侧各放置部手机,让听筒与鸡蛋的水平距离保持2cm左右。用其中一部手机拨通另一部手机,并保持通话状态。在实验进行到65min时,实验人员取出鸡蛋,发现已经完全熟透。请判断这则消息的真伪,并简要说明理由。
2019年北师大九上物理第十五章《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导体中有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
B.电磁波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C.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
D.电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分析】本题的A、C选项描述了电磁波的产生,B选项描述电磁波的存在,D选项描述电磁波的传播,根据电磁波的这三个方面知识,从四个选项中选出题目所要求的正确答案即可。
【解答】解:题目要求选出电磁波说法错误的:
A、并不是导体有电流就能产生电磁波,电磁波是由导体中迅速变化的电流所激起的。所以,这种说法错误,故A正确;
B、电磁波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它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这种说法正确,故B错误;
C、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这是电磁波产生的原因,这种说法正确,故C错误;
D、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传播。这种说法正确,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波产生、传播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2.今年1月,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完成了在轨测试任务。实验卫星与地面通信联系是利用( )
A.次声波 B.无线电波 C.红外线 D.超声波
【分析】根据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来解答实验卫星与地面通信是如何进行交流的。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
【解答】解:
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无空气,声音、超声波、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实验卫星与地面通信的信息是通过电磁波进行交流的,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也是一种电磁波,但它的频率不适合手机的传递波段。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波的传播,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
B.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波长不同
C.频率高的电磁波其波长较长
D.电磁波的频率由接收电路的接收装置决定
【分析】①由公式c=λf可知,电磁波的波速一定,频率与波长成反比;
②电磁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
【解答】解:A、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与光速相等,不符合题意;
B、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波长是不同的,符合题意;
C、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互成反比例关系,频率高的电磁波其波长较短,不符合题意;
D、电磁波的频率是由波源决定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知识:
(1)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以光速传播且保持不变;
(2)理解电磁波的波长、波速、频率之间的关系,即:电磁波的波速一定,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互成反比例关系。
4.赵刚同学家里刚刚买了VCD机,想用VCD观看光碟,可是在连接导线时发现VCD机后部有很多插孔,其中有一个插孔上标着“VIDEO OUT”,那么这个插孔应该接( )
A.视频信号输入线 B.视频信号输出线
C.音频信号输入线 D.音频信号输出线
【分析】掌握音频、视频的输入和输出符号:audio in是指音频输入,audio out是指音频输出,video in是指视频输入,video out是指视频输出。
【解答】解:VCD机上标着“VIDEO OUT”的插孔表示:指视频输出,因此应该接视频信号输出线。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音频、视频和射频信号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5.2010年9月22日,中央电视台“芜湖月•中华情”中秋晚会在芜湖成功举办。晚会通过CCTV﹣1、CCTV﹣4、CCTV﹣9三大频道同时并机直播,观众在家中选择不同频道观看电视直播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
A.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
B.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
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
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分析】不同的电视台使用不同的射频范围进行广播,以免相互干扰。这一个个不同的频率范围就叫频道。选择不同的频道实际上应时在改变电磁波的频率。
【解答】解: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故A、B不合题意。
不同的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也是固定不变的。使用电视机在选择频道时,是不能改变电视台的频率的,故C不合题意。
使用电视机选择不同的频道,实际上是选择不同的频率范围,也就是改变了电视机的不同接收频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对生活中电视机所谓的调台要有所了解,指的是改变电视机的接收频率。
6.正确的“收音”顺序是( )
A.调谐→检波→接收天线→喇叭
B.调谐→接收天线→检波→喇叭
C.接收天线→调谐→检波→喇叭
D.接收天线→检波→调谐→喇叭
【分析】在无线电广播中,人们先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而在另一地点,人们利用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这就是无线广播的大致过程。
【解答】解:发射: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通过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调谐器选出某一频率的电磁波;从高频电磁波中取出音频电信号,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故选:C。
【点评】知道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过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7.下列频段中,能传递频道容量最大的是( )
A.长波 B.中波 C.短波 D.微波
【分析】能传递频道容量最大的是微波 主要是直射波传播。微波的天线辐射波束可做得很窄,因而天线的增益较高,有利于定向传播;又因频率高,信道容量大,应用的范围也很广;主要用作定点及移动通信、导航、雷达定位测速、卫星通信、中继通信、气象以及射电天文学等方面。
【解答】解:在长波、中波、短波、微波中,能传递频道容量最大的是微波;
故选:D。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各频道波容量是不同的。
8.有几位同学谈论电话,他们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电话之间的导线中传递的是电流信号
B.电话之间是靠电话交换机实现通话的
C.程控电话之间不需要用导线连接
D.听筒和话筒都能进行声、电之间的转换
【分析】电话之间要靠导线传递电信号,靠电话交换机实现通话,靠听筒和话筒进行声、电之间的转换。
【解答】解:电话的话筒把声音的信号转变为强弱变化的电流的信号传递出去,再通过听筒把强弱变化的电流信号变成声音的信号,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故A、D选项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电话之间要靠导线传递电信号,靠电话交换机实现通话,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要解决本题就要明白电话传输信息的过程,本题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9.下列功能互联网不能实现的是( )
A.查阅资料,看新闻 B.购物,视频,聊天
C.现金交易 D.远程教育,远程医疗
【分析】通过互联网可以:发送电子邮件、下载文件、浏览网页、看视频、聊天等。
【解答】解: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会诊、打IP电话、查阅资料、购物、视频点播、聊天、发送电子邮件等,但不能进行现金交易。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互联网的功能,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学生一般不陌生,比较简单。
10.1966年,华裔物理学家高锟提出光纤通信的设想。光纤通信传输信息的载体是( )
A.电流 B.超声波 C.无线电波 D.光波
【分析】利用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由于激光具有高方向性、高相干性、高单色性等显著优点,所以光纤通信中的光波主要是激光,所以又叫做激光﹣光纤通信。
【解答】解:光纤通信主要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激光是一种光波。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光纤通信最基本的了解,属于基础性的题。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凋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将音量开大,如图所示,从一节干电池的负极引出一根电线与一个铁锉相连,正极引一根导线在铁锉上来回刮动,收音机会发出 咯吱声音 ,这个现象说明: 电磁波的存在(或变化的电流会产生电磁波) 。
【分析】收音机会发出咯吱声音,是受到电磁波的干扰,迅速变化的电流可以产生电磁波。
【解答】解:从一节干电池的负极引出一根电线与一个铁锉相连,正极引一根导线在铁锉上来回刮动,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电路中有时断时续的电流出现,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产生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到,收音机会发出咯吱声音。
故答案为:咯吱声音;电磁波的存在(或变化的电流会产生电磁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产生是有条件的,我们现在可初步记作变化的电流可产生电磁波。
12.电磁波家族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在真空中传播时,它们的 波速 相同(选填“频率”、“波长”或“波速”);红、绿、 蓝 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天气晴好时树荫下会出现圆形光斑,这是太阳经小孔成的实像,是由于光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产生的。
【分析】真空中的光速是相同的;红绿蓝为光的三原色;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解答】解: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故波速相同;
红绿蓝为光的三原色;
小孔成像是由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答案为:波速;蓝;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磁波速度以及与波长频率的关系、光的三原色、光现象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
13.多年前,澳大利亚帕克斯天文台接收到周期为8×10﹣7s的神秘电磁波,一度认为是外星人的通讯信号。最近发现,信号源头居然是隔壁的微波炉,因为测得该微波炉泄漏的电磁波频率恰好是 1.25×106 Hz.为解决微波泄漏问题,该微波炉工作时,应将其置于密闭 金属盒 (真空罩/金属盒)内。
【分析】(1)知道周期T,利用f=求电磁波的频率;
(2)微波遇到绝缘材料,如玻璃、塑料等,会顺利通过,但遇到金属则不能通过;
【解答】解:
(1)电磁波频率f===1.25×106Hz;
(2)将微波炉置于密闭的金属盒内,微波就不会泄露到外面,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故答案为:1.25×106;金属盒。
【点评】本题考查了频率的概念和微波的特点,属于基础题目。
14.广播电台通过 电磁波 将信息传播给千家万户。某收音机的面板上有“AM”,和“FM”两个波段(如图所示),其中波长较长的是 AM 波段。
【分析】广播电台是通过电磁波来完成信号的发射过程的。由于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c)都是相同的,由c=λf可知,波长与频率成反比,频率越小则波长会越大。
【解答】解:无线电广播的电台是通过电磁波将信号发射出去的,其信号的接收是靠收音机接收电台传递的信号收听广播的。从图表上看,AM的单位是千赫,FM的单位是兆赫。由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由公式c=λf可知,波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即频率越小则波长会越大。
故答案:电磁波、AM。
【点评】要记住电磁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对波速公式c=λf要熟练运用,知道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15.兰州人民广播电台现办有三套节目,第一套为新闻综合广播,发射频率为AM954kHz、FM97.3MHz,其中AM表示 调幅 ;发射频率为AM954kHz的电磁波波长为 314.5 m(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1)在一般的收音机或收录音机上都有AM及FM波段,事实上AM及FM指的是无线电学上的二种不同调制方式,AM:Amplitude Modulation称为调幅,而FM:Frequency Modulation称为调频。
(2)任何频率电磁波的速度都是C=3×108m/s,根据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式C=λf可以计算频率或波长。
【解答】解:(1)AM、FM指的是电磁波的两个频率段,其中AM称为调幅,FM称为调频;
(2)频率f=954kHz=9.54×105Hz,电磁波速度C=3×108m/s,所以波长λ===314.5m。
故答案为:调幅、314.5。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频率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波长、频率、波速关系式C=λf的变形应用,更是中考考查的热点。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6.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当需要防止电磁波干扰时,通常用金属壳将电磁波与需加以屏蔽的区域隔开,避免电磁波进入,这种做法就是电磁屏蔽。中国科技馆有一个金属小屋,侧面的大窗上镶嵌着一块电磁屏蔽玻璃,如图所示。请你自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这块电磁屏蔽玻璃是否能够屏蔽电磁波。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方法。
【分析】要探究电磁波是否能够被屏蔽,首先要知道电磁波的产生和接收,然后将电磁波的接受装置置于电磁屏蔽玻璃箱内,看看电磁波是否能够被接收,据此可选择相应的器材,设计方法进行实验。
【解答】解:
实验器材:两部手机;
实验方法:把一部正常的手机放在电磁屏蔽玻璃箱内,用另一部手机拨打这部手机的号码,听手机是否放出铃声,看手机是否接收到来电信号;
判断方法:如果电磁屏蔽玻璃箱内的手机接收不到信号,说明电磁屏蔽玻璃有屏蔽作用;如果手机接收到信号,说明电磁屏蔽玻璃没有屏蔽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实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关电磁波的实验设计,手机可以接收电磁波,这是设计实验的关键。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7.探究“电磁波的存在”
打开收音机的开关,转动选台的旋钮,调到一个没有电台的地方,使收音机收不到电台的广播,然后开大音量。让电池的负极与一把锉良好接触,正极连接一根导线。(如图)
(1)拿着导线头,让它与锉接触,并在锉面上滑动,这时收音机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吗?
(2)你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吗?
【分析】变化的电流可以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可以被收音机等接收装置所接收。
【解答】解:(1)收音机会发出”咔咔嚓嚓”的声音,这是因为导线头在锉面上滑动时,
产生了变化的电流,向空中激起了电磁波;
(2)雷电时,打开收音机也会听到“喀喀”声。
【点评】只有变化的电流才能产生电磁波,这是电磁波产生的条件
18.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很短,通常称之为微波。微波能沿直线传播,在遇到金属材料时能发生反射:遇到玻璃、塑料、陶瓷等绝缘材料可以穿透;遇到含有水分的蛋白质、脂肪等介质可被吸收,并将微波的电磁能量变为内能。人们熟悉的手机就是利用微波进行通讯的。GSM手机的工作频率般为900MHz~1800MHz波段。使用手机通话时,微波会对人体产生一种“加热效应”,微波频率越高,人对其能量吸收率就越高,危害也就越大。下表提供了某种型号手机的技术参数。请根据这些技术参数和微波的上述特性解决下列问题。
某型号GSM手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表
工作电压 | 标准配置电池 | 最长通话时间 | 最大发射功率 | 工作频率 |
4.1V | 670mAh | 300min | 2W | 900/1800MHz |
(1)手机的最大工作电流约是多少?在300min的通话时间内。手机的平均功率约为多少?
(2)请列举两项减小手机微波辐射危害的措施;
(3)某网站刊载了一则“手机煮鸡蛋”的消息:两名实验人员将一个生鸡蛋放置在陶瓷杯子里,在鸡蛋两侧各放置部手机,让听筒与鸡蛋的水平距离保持2cm左右。用其中一部手机拨通另一部手机,并保持通话状态。在实验进行到65min时,实验人员取出鸡蛋,发现已经完全熟透。请判断这则消息的真伪,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1)已知电量和工作时间,可求出电流、和电功率。
(2)手机工作时有辐射,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使用安全。
(3)手机是向四面八方发射电磁波,设各个方向的强度是大致相同的。鸡蛋所接受的电磁波只可能是手机发射电磁波中的很小一部分(小于1/6).因此手机不可能把鸡蛋煮熟,网站的消息是虚假的。
【解答】解:(1)手机的最大工作电流 I==0.49A
按最大工作电流0.49A计算。手机可放电=1.37小时。所以在300min 的通话时间内手机的平均功率
(或者)
( 2 ) ①降低手机的发射功率(如CDMA手机的最大发射功率是0.2W)
②减少通话时间
③用耳机和小麦克风通话使手机离开头部远一些,减少对于头部的伤害
( 3 )这则消息叙述的事实是不能实现的
以一个鸡蛋的质量为50g计算,因为鸡蛋的主要成分是水,所以比热和水差不多,设煮熟鸡蛋的温度升高最大约为80℃
即煮熟一个鸡蛋相当于把50g水加热温度升高80℃需要吸收的热量:
Q吸=cm(t2﹣t1)=1.68×104J
两个手机通话,根据(1)的计算,其发射微波的平均功率可取0.55W,那么通话65 min,提供的能且大约是4.3×103J(0.55W×65×60s×2=4290J)。
即使按最大功率2W计算,手机也只能提供大约是1.56×104J的能量。考虑到手机是向四面八方发射电磁波,设各个方向的强度是大致相同的。鸡蛋所接受的电磁波只可能是手机发射电磁波中的很小一部分(小于1/6).因此手机不可能把鸡蛋煮熟,网站的消息是虚假的。
故答案为:(1)0.49A、0.55W;
(2)减少通话时间、用耳机和小麦克风通话使手机离开头部远一些,减少对于头部的伤害;
(3)这则消息叙述的事实是不能实现的。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磁波在生活的应用,对电磁波知识要有一定的认识,此题涉及的内容较多,要认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