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物理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941385/1-16984516434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物理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941385/1-16984516434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物理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941385/1-169845164351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物理无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941385/0-16984516391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物理无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941385/0-16984516392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物理无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941385/0-16984516392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试题及答案(九科)
2024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在物理学习中,概念、模型、方法都需要理解与掌握,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位移、速度、电场强度、功均为矢量B. 质点、点电荷均为理想化模型
C. 电场强度、加速度概念的引入采用了比值定义法D. 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为等效替代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A.位移、速度、电场强度是矢量,功是标量,故A错误,满足题意要求;
B.质点、点电荷均为理想化模型,故B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C.电场强度、加速度概念的引入采用了比值定义法,故C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D.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为等效替代关系,故D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故选A。
2. 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若使它的电荷量减少,其电压减少为原来的,则( )
A. 电容器原来的电压为1V
B. 电容器的电容变为原来的
C. 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
D. 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CD.由得
则
故C错误,D正确;
A.因电容器的电容不知,所以无法得出电容器原来的电压,A错误;
B.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决定,跟电压和电荷量的变化无关,所以电容器的电容不变,B错误。
故选D。
3. 如图所示的电解池接入电路后,在t秒内有n1个一价正离子通过溶液内某截面S,有n2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溶液内某截面S,设e为元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n1= n2时,电流为零
B. 当n1 > n2时,电流方向从A→B,电流为
C. 当n1 < n2时,电流方向从B→A,电流为
D. 无论n1、n2大小如何,电流方向都从A→B,电流都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流过容器截面上的电量
q = (n1+n2)e
则电流为
方向与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同,故由A到B。
故选D。
4. 如图所示,、、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方向电场线上的三点,为的中点,、电势分别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电场在点处的电势一定为
B. 点处的场强一定大于点处的场强
C. 一正电荷从点运动到点电势能一定减少
D. 一正电荷运动到点时受到的静电力由指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AB.该电场电场线分布情况不明,所以在c点处的电势不一定为4 V,a点处的场强Ea不一定大于b点处的场强Eb。故AB错误;
CD.因c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由公式
易知,一正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得c点的场强方向由a指向c。所以正电荷运动到c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由a指向c。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5.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有相距为L的点电荷A、B,带电荷量分别为-4Q和+Q,今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使三个点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则C的电荷量和放置的位置分别是( )
A. -Q,在A左侧距A为L处
B. -2Q,在A左侧距A为 处
C. +2Q,在A右侧距A为 处
D. -4Q,在B右侧距B为L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库仑力的特点和平衡条件可以推知,要使A、B、C三个电荷都平衡,电荷C必须为负电荷,且放在B的右侧某位置;设C的电荷量为q,所在位置与B的距离为r,则当C平衡时,有
解得
r=L
当点电荷B受力也平衡时,有
解得
q=4Q
因为q为负电,所以
q=-4Q
故选D。
6. 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B. 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
C.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不变D.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B.对应P点,由图可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U1,流过小灯泡的电流是I2,所以电阻为
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电阻的定义
电阻等于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逐渐减小,说明小灯泡的电阻逐渐增大,故CD错误。
故选A。
7. 如图甲所示,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体柱a和b,a长为L,b长为2L,串联在电路中时,沿x轴方向电势变化φ-x图象如图乙所示,选取x=3L处电势为零,则导体柱a、b的横截面积之比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象可知导体柱a两端电压为,导体柱b两端电压为,导体柱a和b串联可得
,
根据电阻定律
可得
导体柱a、b的横截面积之比为
故选B。
8. 由欧姆定律导出U=IR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其电压降越大
B. 对于确定的导体,其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等于它的电阻值
C. 由知,导体电阻由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D.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流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无关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根据可知,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其电压降越大,故A正确;
B.对于确定的导体,其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等于它的电阻值,故B正确;
CD.只是电阻的定义式,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流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9.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连接,下极板接地,静电计所带电荷量很少,可被忽略,开关闭合稳定时一带电的油滴静止于两极板间的P点,若打开开关k,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B. P点电势升高
C. 带电油滴向上运动D. 带电油滴的电势能不变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A.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极板间距减小,根据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增大,当开关打开后,两极板的电荷量不变,又
所以,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则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A正确;
BCD.根据场强公式,即
当打开开关后,极板的电荷量不变,故可得场强不变,故带电液滴不会移动,根据电势与场强的关系可知,P点的电势不变,电势能不变,B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0. 如图所示,空间中存在沿x轴的静电场,x1、x2、x3、x4是x轴上的四个点,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0从O点沿x轴正方向进入电场,在粒子沿x轴运动的过程中,其电势能Ep沿x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粒子在x2点的速度为v0
B. 若粒子能到达x4处,则v0大小至少应为
C. 若,则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为
D. 从O点到x3点的过程中,电场的电势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
【答案】AB
【解析】
【详解】A.粒子从O运动到x2的过程中,电势能变化量为零,静电力做功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粒子在x2点的速度为v0,故A正确;
B.粒子能运动到x1处,就能运动到x4处,若粒子恰能运动到x1处时初速度v0最小,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
所以若粒子能到达x4处,则v0的大小至少应为,故B正确;
C.粒子在运动过程中,静电力所做正功的最大值为,若时,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粒子在运动过程中最大动能为
故C错误;
D.从O点到x3点的过程中,电场的电势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故D错误。
故选A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1. 用如图甲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m1=50g、m2=150g,g取10m/s2,则:
(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m/s;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ΔEk=___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J。(第(2)问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①. 2.4 ②. 0.576 ③. 0.600
【解析】
【详解】(1)[1]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
(2)[2]两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所以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为
[3]系统势能的减少量包括m1增加的重力势能和m2减少的重力势能,为
12. 某同学为了测定一个圆柱体工件材料的电阻率,采用了如下方法:
(1)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示数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L=________c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D=________mm:
(3)实验小组决定使用伏安法测量圆柱体的电阻,已知其电阻约为100Ω,实验所用直流电源的电动势约为4V、内阻可忽略,电流表A的量程为0~30mA、内阻约为30Ω,电压表V的量程为0~3V、内阻约为10k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的变化范围为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0A,为减小测量误差,实验中实验电路应采用丙图中的________:(R代表圆柱体的电阻)
(4)若电流表的示数为I,电压表的示数为U;圆柱体的直径和长度分别用D、L表示,则用D、L、I、U表示的电阻率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①. 4.240 ②. 4.950 ③. A ④. ⑤. 小于
【解析】
【详解】(1)[1]圆柱体工件材料的长度为
(2)[2]圆柱体工件材料的直径为
(3)[3]电压表阻值远大于圆柱体的电阻,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圆柱体的电阻大于滑动变阻器R1阻值,为获得更多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
故选A。
(4)[4]圆柱体的电阻为
根据电阻定律有
电阻率的关系式为
[5]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的测量值大于电流的实际值,即
可得
1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是由某金属氧化物制成的导体棒,实验证明通过它的电流I1和它两端的电压U1遵循的规律(式中k=0.3A/V3),R2、R3是定值电阻,遵循欧姆定律,R3=10Ω,电源电压为6.0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R2的阻值。
【答案】5Ω
【解析】
【详解】R3两端的电压为
U3=IR3=0.5×10V=5.0V
则R1、R2并联部分的电压为
U1=6.0V-5.0V=1.0V
又
得R1中的电流为
所以R2中的电流为
I2=I-I1=0.5A-0.3A=0.2A
则有
14. 电量为q=2×10-4C的带正电小物块置于绝缘水平面上,所在空间存在沿水平方向且方向始终不变的电场,电场强度E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以及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物块的质量m;
(2)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1)2 kg (2)0.2
【解析】
【详解】当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当时,物体匀速运动,则物体受力平衡,,又;
代入数据解得:.
15. 如图所示,虚线MN左侧有一场强为E1的匀强电场,在两条平行的虚线MN和PQ之间存在着宽为L、电场强度为E2的匀强电场,在虚线PQ右侧距PQ为L处有一与电场E2平行的屏,现将一电子(电荷量为e,质量为m,重力不计)无初速度地放入电场E1中的A点,最后电子打在右侧屏上的K点,已知:A点到MN的距离为,AO连线与屏垂直,垂足为O,求:
(1)电子到MN的速度大小;
(2)若E2=3E1,电子离开电场E2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多大;
(3)调节E2的大小可使K点在屏的位置发生变化,由于实际生产的需要,现要保证K点到O点的距离d满足:3L≤d≤6L,求此条件下的范围。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从A点到MN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得得电子到MN的速度大小为
(2)设电子射出电场E2时沿平行电场线方向的速度为vy,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电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为
运动时间为
沿电场方向的速度为
电子离开电场E2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3)电子在电场E2中做类平抛运动,沿电场方向的位移为
设电子打在屏上的位置为K,根据平抛运动的推论可知,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于水平位移的中点,电子打到屏幕上K点到O的距离为d,根据三角形相似,有
可得
现要保证K点到O点的距离d满足3L≤d≤6L,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物理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物理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卷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