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重点学校高三(上)摸底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重点学校高三(上)摸底化学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重点学校高三(上)摸底化学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重点学校高三(上)摸底化学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重点学校高三(上)摸底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重点学校高三(上)摸底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液和胶体都是透明的,浊液是浑浊的
    B. 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C. 胶体是纯净物,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
    D. 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吸附性,因此有些胶体可用来净水
    2.已知:同温同压下,ag甲和2ag乙气体所占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B. 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一定为1:1
    C. 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
    D. 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
    3.如图表示金属X、Y以及它们的合金Z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情况,其中横坐标表示消耗金属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产物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下列对有关Z的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n(Na):n(Fe)=2:1B. n(Mg):n(K)=1:2
    C. n(Na):n(Al)=1:3D. n(K):n(Al)=1:1
    4.明易错下列不能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的事实是 ( )
    ①HCl比H2S稳定
    ②HCl和H2S的水溶液前者的酸性强
    ③HClO4酸性比H2SO3强
    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Cl原子能得1个电子形成稳定离子而S原子能得2个电子形成稳定离子
    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A. 仅②⑤B. ①②C. ①②④D. ②③⑤
    5.N、M、W、T、L为短周期元素,其中N与L同族,M、W、T、L位于同一周期,W单质常用作半导体,M、W、T、L形成一种复杂化合物结构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L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B. 元素T位于周期表第15列
    C. 将N单质通入ML水溶液中可生成L单质
    D. 非金属性:L>T>W,简单离子半径:T>L>M
    6.广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其代表有“广绣”、“广彩”、“镬耳屋”、“粤菜”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蚕丝制作“广绣”,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使用黏土烧制“广彩”,黏土中含有硅酸盐
    C. 使用青砖建造“镬耳屋”,青砖的青色来自Fe2O3
    D. 添加小苏打蒸制“粤菜”糕点,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
    7.下列实验现象或图象信息不能充分说明对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 )
    A. AB. BC. CD. D
    8.葡萄糖酸钙是一种重要的补钙剂,工业上以葡萄糖、碳酸钙为原料,在溴化钠溶液中采用间接电氧化反应制备葡萄糖酸钙,其阳极区反应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溴化钠起催化和导电作用
    B. 每生成1ml葡萄糖酸钙,理论上电路中转移了2ml电子
    C. 葡萄糖酸能通过分子内反应生成含有六元环状结构的产物
    D. 葡萄糖能发生氧化、还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9.下列各组中两个反应所属反应类型相同的是( )
    A. 光照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颜色变浅;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乙烷在氧气中燃烧;乙烯在空气中燃烧
    C. 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用乙烯与氯化氢制取氯乙烷;用乙烷与氯气反应制取氯乙烷
    10.煤、石油、天然气在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 )
    A. 汽油和乙烯都是石油分馏的产品
    B. 煤的干馏是目前实现煤的综合利用的唯一途径
    C. 天然气除了作燃料之外,还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
    D. 石油工业产品丙烯可用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但原子利用率低
    11.室温下,某溶液初始时仅溶有M和N且浓度相等,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M+N=X+Y;②M+N=X+Z。反应①的速率可表示为v1=k1c2(M),反应②的速率可表示为v2=k2c2(M)(k1、k2为速率常数)。反应体系中组分M、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0~30min时间段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6.67×10−3ml⋅L−1⋅min−1
    B. 反应开始后,体系中Y和Z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C. 如果反应能进行到底,反应结束时62.5%的M转化为Z
    D. 反应①的活化能比反应②的活化能大
    12.已知Ksp(AgCl)=1.56×10−10ml2/L2,Ksp(AgBr)=5.0×10−13ml2/L2,Ksp(Ag2CrO4)=9.0×10−12ml3/L3,某溶液中含有Cl−、Br−、CrO42−,浓度均为0.01ml/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l/L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A. Cl−、Br−、CrO42−B. CrO42−、Br−、Cl−
    C. Br−、Cl−、CrO42−D. Br−、CrO42−、Cl−
    13.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 每生成1 ml Na2Mn5O10转移2 ml电子
    C. 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 AgCl是还原产物
    14.甲醛分子式为CH2O,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下列关于其结构及性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C原子采取sp3杂化,O原子采取sp杂化
    B. 甲醛分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含有一对孤电子对,是三角锥形结构
    C. 一个甲醛分子中含有3个σ键和1个π键
    D. 甲醛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15.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冰
    B. 每个Cu晶胞中平均含有4个铜原子
    C. 在NaH晶体中,距离Na+最近且等距的Na+的个数为12
    D. 钛酸钡晶体中,Ba2+的配位数为4
    16.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结构式:B. 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
    C. 2−甲基丁烷的键线式:D. 甲基的电子式:
    17.完全燃烧1.0g某脂肪烃,生成3.08gCO2和1.44gH2O。质谱法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脂肪烃属于烷烃,其分子式为C7H16
    B. 该脂肪烃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 该脂肪烃主链有4个碳原子的结构有2种
    D. 该脂肪烃主链有5个碳原子的结构有5种
    18.常用的除甲醛试剂有:①活性炭 ②RNH2 ③ ClO2。其中试剂②去除甲醛的第一步反应原理为:RNH2+ HCHO→ RNHCH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可以用试剂①吸附
    B. 依据电性原理,试剂②中带部分负电荷的N与甲醛中带部分正电荷的C相结合
    C. ③试剂与试剂②去除甲醛的反应原理类似
    D. 甲醛使蛋白质失活,可能是醛基与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发生了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9.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______ 种,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______ 。
    (2)在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两性的是 ______ (填化学式),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3)推测N、Si的非金属性强弱:N ______ Si(填“>”“Mg(OH)2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酸性:HClO3>H2CO3
    D.与氢气化合难易程度:F2>Cl2
    20.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与G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_____ ,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______ 。
    (2)D与E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化合物甲,其电子式为 ______ ,所含化学键类型为 ______ 。
    (3)D、E、F、G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
    (4)B、C、F、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______ 。(填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5)写出一种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 。
    21.为了探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纯固体物质X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发生化学反应),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红墨水的液面高度如图所示。
    ①若如图1所示,发生的反应(假设没有气体生成)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X是______(填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②若如图2所示,发生的反应(假设没有气体生成)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以下选项中与其能量变化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
    A.CO还原CuO的反应 B.CaCO3的分解反应 C.Al和Fe2O3的反应
    (2)如图3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几小块铝片,再滴入5mL稀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铝片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______。
    ②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2.某实验小组同学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图1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 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g,导线中通过 ______ ml电子.
    (2)其它条件不变,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石墨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这是由于NH4Cl溶液显 ______ 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此性的原因 ______ ,用吸管吸出铁片附近溶液少许至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然后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继续滴加过量新制饱和氯水,颜色褪去,同学们对此做了多种假设,某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如果+3价铁被氧化为FeO42−,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
    (3)如图2其它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型,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在甲装置铜丝附近滴加酚酞试液,现象是 ______ ,电极反应为 ______ ;乙装置中石墨(1)为 ______ 极(填正、负、阴、阳),乙装置中与铜线相连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式为 ______ ,产物常用 ______ 检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C
    【解析】解:A.胶体是一种均一、较稳定的分散系,但不一定透明,如豆浆,故A错误;
    B.光线透过溶液和胶体时,胶体中出现光亮的通路,发生丁达尔现象,溶液无此现象,故B正确;
    C.胶体是分散质在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为混合物,故C错误;
    D.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水中的杂质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AC。
    A.胶体是一种均一、较稳定的分散系,但不一定透明;
    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胶体是分散系为混合物;
    D.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作用较强。
    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胶体的性质分析判断和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ag甲和2ag乙气体所占体积之比为1:2,根据V=nVm=mMVm知,甲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甲乙的摩尔质量相等;
    A.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甲乙的摩尔质量相等,所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故A正确;
    B.甲乙的摩尔质量相等,则等质量的甲乙的物质的量相等,但甲乙分子中原子个数不一定相等,所以甲乙的原子个数之比不一定为1:1,故B错误;
    C.同温、同体积、同质量的甲乙,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相同质量时,甲乙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压强之比为1:1,故C正确;
    D.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ρ=MVm知,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甲乙摩尔质量相等,所以密度之比为1:1,故D正确;
    故选:B。
    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ag甲和2ag乙气体所占体积之比为1:2,根据V=nVm=mMVm知,甲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甲乙的摩尔质量相等;
    A.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
    B.甲乙分子中原子个数不一定相等;
    C.同温、同体积、同质量的甲乙,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D.ρ=MVm。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各个物理量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
    3.【答案】D
    【解析】解:由于X、Y为金属,其原子为单原子,4ml的Y产生134.4L氢气,即6mlH2,显然反应后,Y的化合价为+3价,可以为金属铝,2ml的X产生22.4L氢气,即1mlH2,反应后X的化合价为+1价,为金属钾,设6ml合金中XY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l、bml,则满足:a+b=6,a+3b=12,得a=3,b=3.
    故选D.
    根据坐标图得到的信息是:4ml的Y产生134.4L氢气,2ml的X产生22.4L氢气,2mlZ产生44.8ml氢气,据金属和盐酸的反应情况结合电子守恒来计算回答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金属和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的情况,结合图象考查增加了题目的难度,综合性强,难度大.
    4.【答案】A
    【解析】解:①HCl比H2S稳定,说明氯原子比硫原子更易结合氢原子,即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故①正确;
    ②元素的非金属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有关,与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无关,即②错误;
    ③HClO4和H2SO4分别是氯、硫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ClO4酸性强,说明氯元素非金属性强,故③正确;
    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即Cl2+H2S=S↓+2HCl,说明Cl2的氧化性比S的氧化性强,即Cl夺取电子的能力比S强,非金属性:Cl>S,故④正确;
    ⑤非金属性与形成稳定离子需要得几个电子无关,即⑤不错误;
    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说明Cl能夺取Fe的3个电子;S与Fe反应生成FeS说明S只能夺取Fe的2个电子。因此非金属性Cl>S,即⑥正确;
    综上分析,②⑤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
    故选:A。
    可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得电子能力强弱、氧化变价金属的化合价的高低等来做出判断.
    本题把能用于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因素与不能用于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因素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因此,牢固掌握、理解基本知识是解决这类题目的重中之重.
    5.【答案】C
    【解析】解:通过以上分析知:N、M、W、T、L分别为F、Na、Si、P、Cl元素。
    A.L是Cl,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W是Si,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4,故A正确;
    B.元素T是P,第ⅤA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第15列,故B正确;
    C.F2氧化性非常强,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则不能生成Cl2,故C错误;
    D.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则非金属性Cl>P>Si,即非金属性:L>T>W,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T>L>M,故D正确;
    故选:C。
    M、W、T、L为同一短周期元素,根据图知,W能形成4个共价键、L能形成1个共价键,则W位于第IVA族、L位于第VIIA族,W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故W为Si元素,L为Cl元素;N与L同族,则N为F元素;该阴离子中Cl元素为−1价、W元素为+4价,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价可知,T为−3价,所以T为P元素;根据阳离子所带电荷知,M为Na元素,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和应用,注意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
    A.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正确;
    B.黏土的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高温烧制得到陶瓷,故B正确;
    C.氧化铁为红色固体,不为青色,故C错误;
    D.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使糕点疏松多孔,碳酸氢钠的俗称为小苏打,化学式为NaHCO3,故D正确;
    故选:C。
    7.【答案】A
    【解析】解:A.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可使针筒活塞向右移动,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
    C.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可知瓶内空气受热温度升高,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则中和反应放出热量,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A.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可使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B.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C.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可知瓶内空气受热温度升高;
    D.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则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现象与结论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A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A
    【解析】解:A.溴化钠为电解质溶液,起导电作用,平衡电荷,也是氧化剂溴分子还原后的产物,故A错误;
    B.1ml葡萄糖转化成1ml葡萄糖酸,化合价升高,转移了2ml电子,每生成1ml葡萄糖酸钙,理论上电路中转移了2ml电子,故B正确;
    C.葡萄糖酸的羧基和羟基能通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含有六元环状结构的产物,故C正确;
    D.葡萄糖中含有官能团羟基和醛基,能发生氧化、还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A.溴化钠为电解质溶液,起导电作用,平衡电荷,也是氧化剂溴分子还原后的产物;
    B.1ml葡萄糖转化成1ml葡萄糖酸,化合价升高,转移了2ml电子,每生成1ml葡萄糖酸钙,理论上电路中转移了2ml电子;
    C.葡萄糖酸的羧基和羟基能通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含有六元环状结构的产物;
    D.葡萄糖中含有官能团羟基和醛基,能发生氧化、还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本题结合有机物的性质和电化学知识,综合性较强,中等难度题目。
    9.【答案】B
    【解析】解:A.甲烷和氯气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A错误;
    B.燃烧均为氧化反应,反应类型相同,故B正确;
    C.能使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为加成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氧化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C错误;
    D.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而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烷,反应类型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A.光照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B.燃烧为剧烈的氧化反应;
    C.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氧化反应;
    D.乙烯与氯化氢制取氯乙烷,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与氯气反应制取氯乙烷发生取代反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有机反应类型的考查,熟悉烯烃、烷烃的性质及常见有机反应类型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C
    【解析】解:A.汽油是石油分馏产品,乙烯为石油裂解产品,故A错误;
    B.煤的综合利用的途径包括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故B错误;
    C.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可用作燃料,工业上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故C正确;
    D.丙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聚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加聚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故D错误;
    故选:C。
    A.乙烯来自于石油的裂解;
    B.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是目前实现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C.甲烷工业上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
    D.丙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加聚反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获取与应用,题目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11.【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涉及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的计算、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等知识,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速率与反应方程式的计量数关系、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为解题关键,注意掌握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解]:由上述分析可知,体系中有c(Y)+c(Z)=△c(M),反应开始后,体系中Y和Z的浓度之比为0.075ml/L:0.125ml/L=3:5,
    A.体系中有c(Y)+c(Z)=△c(M),由图可知,30min时△c(M)=0.5ml/L−0.300ml/L=0.2ml/L,c(Z)=0.125ml/L,
    则c(Y)=0.2ml/L−0.125ml/L=0.075ml/L,v(Y)=△c△t=0.075ml/L30min=2.5×10−3ml⋅L−1⋅min−1,故A错误;
    B.反应①的速率v1=k1c2(M),反应②的速率v2=k2c2(M),k1、k2为速率常数,则反应体系中反应①、②的速率之比始终不变,即生成物Y、Z的浓度之比始终不变,故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体系中Y和Z的浓度之比为3:5,所以反应能进行到底时,c(Y)+c(Z)=0.5ml/L,则c(Z)=53+5×0.5ml/L=0.3125ml/L,反应结束时M转化为Z的转化率为0.3125ml/L0.5ml/L×100%=62.5%,故C正确;
    D.由图可知,30min时△c(M)=0.5ml/L−0.300ml/L=0.2ml/L,c(Z)=0.125ml/L,则c(Y)=△c(M)−c(Z)=0.2ml/L−0.125ml/L=0.075ml/L,则v(Y):v(Z)=0.075ml/L:0.125ml/L=3:5,即v(Y) BC
    【解析】解:(1)氢元素是非金属性元素,短周期其它主族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第二周期有7−2=5种,第三周期有7−3=4种,故短周期主族元素共有1+5+4=10种非金属元素;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短周期中Na的原子半径最大,
    故答案为:10;Na;
    (2)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故HClO4酸性最强,二者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故答案为:Al(OH)3;Al(OH)3+3H+=Al3++3H2O;
    (3)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N>Si,
    故答案为:>;
    (4)A.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则碱性NaOH>Mg(OH)2,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正确;
    B.碳酸盐的热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关,不能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错误;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中心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HClO3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错误;
    D.元素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容易,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化合难易程度:F2>Cl2,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
    (1)氢元素是非金属性元素,短周期其它主族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3)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
    (4)A.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B.碳酸盐的热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关;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中心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D.元素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容易,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比较基础,熟练掌握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化合物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0.【答案】第二周期VA族 离子键、共价键 S2−>Cl−>O2−>Na+ HClO4 (NH4)2CO3(或NH4HCO3)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A为H、B为C、C为N、D为O、E为Na、F为S、G为Cl;
    (1)C为N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VA族,G为Cl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故答案为:第二周期VA族;;
    (2)D与E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化合物甲为Na2O2,其电子式为,所含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
    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而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O2−>Na+,
    故答案为:S2−>Cl−>O2−>Na+;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
    故答案为:HClO4;
    (5)一种由H、C、N、O四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H4HCO3或(NH4)2CO3等,
    故答案为:(NH4)2CO3(或NH4HCO3)。
    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H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B为C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D为O元素;C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故C为N元素;E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E为Na;由原子序数可知F、G处于第三周期,F与G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则G为Cl、F为S。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注意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题目难度不大,试题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
    21.【答案】放热 CaO和Na2O 吸热 AB 烧杯中溶液变浑浊 氢氧化钠与铝的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析出Ca(OH)2固体
    【解析】解:(1)①由于U形管右侧液面升高,说明锥形瓶内气压由于加入物质而增大,则加入的物质与水反应放热,可加入CaO和Na2O等物质,
    故答案为:放热;CaO和Na2O;
    ②由于U形管右侧液面降低,说明锥形瓶内气压由于加入物质而降低,则加入的物质与水反应吸热,CO还原CuO的反应、CaCO3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Al和Fe2O3的反应是发热反应,故选AB,
    故答案为:吸热;AB;
    (2)①氢氧化钠与铝剧烈反应,可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固体逐渐溶解,反应放出热量使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析出固体溶质,使溶液变浑浊,
    故答案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
    (2)氢氧化钠与铝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饱和石灰水升温后析出的氢氧化钙使溶液呈浑浊状,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与铝的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析出Ca(OH)2固体。
    (1)①由图可知,发现U形管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左低右高,则物质与水反应放热;
    ②由图可知,发现U形管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左高右低,则物质与水反应吸热;
    (2)试管内滴入稀NaOH溶液,氢氧化钠与铝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同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饱和石灰水溶液温度升高,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饱和溶液析出固体氢氧化钙而使溶液看上去变浑浊。
    ①根据氢氧化钠与铝反应产生氢气,放出的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分析解答;
    ②Ca(OH)2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现象和能量变化分析,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分析通过化学变化放热而使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题目难度不大。
    22.【答案】Fe+Cu2+=Fe2++Cu;0.2;2H++2e−=H2↑;酸;NH4++H2O⇌NH3⋅H2O+H+;2Fe2++Cl2=2Fe3++2Cl−;2Fe3++3Cl2+8H2O=2FeO42−+6Cl−+16H+;溶液变红;O2+2H2O+4e−=4OH−;阴;2Cl−−2e−=Cl2↑;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Cl2+2I−=2Cl−+I2
    【解析】解:(1)图1为原电池反应,Fe为负极,发生:Fe−2e−=Fe2−,石墨为正极,发生Cu2++2e−=Cu,总反应式为Fe+Cu2+=Fe2++Cu,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g,
    则Fe+Cu2+=Fe2++Cu 两极质量差△m 转移电子
    56g 64g 56g+64g=120g 2ml
    12g n
    n=0.2ml,
    故答案为:Fe+Cu2+=Fe2++Cu;0.2;
    (2)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溶液呈酸性,发生:NH4++H2O⇌NH3⋅H2O+H+,负极发生2H++2e−=H2↑,负极发生Fe−2e−=Fe2−,加入氯水发生2Fe2++Cl2=2Fe3++2Cl−,如果+3价铁被氧化为FeO42−,
    发生2Fe3++3Cl2+8H2O=2FeO42−+6Cl−+16H+,
    故答案为:2H++2e−=H2↑;酸;NH4++H2O⇌NH3⋅H2O+H+;2Fe2++Cl2=2Fe3++2Cl−;2Fe3++3Cl2+8H2O=2FeO42−+6Cl−+16H+;
    (3)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型,甲装置为铁的吸氧腐蚀,铁为负极,铜为正极,正极发生O2+2H2O+4e−=4OH−,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变红,则乙装置铜为阳极,石墨为阴极,乙为电解池装置,阳极发生2Cl−−2e−=Cl2↑,生成的氯气可用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试纸变蓝,发生Cl2+2I−=2Cl−+I2,
    故答案为:溶液变红; O2+2H2O+4e−=4OH−;阴;2Cl−−2e−=Cl2↑;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Cl2+2I−=2Cl−+I2.
    (1)图1为原电池反应,Fe为负极,发生:Fe−2e−=Fe2−,石墨为正极,发生Cu2++2e−=Cu;
    (2)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溶液呈酸性,负极发生2H++2e−=H2↑,负极发生Fe−2e−=Fe2−,加入氯水发生2Fe2++Cl2=2Fe3++2Cl−;
    (3)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型,甲装置为铁的吸氧腐蚀,乙为电解池装置.
    本题综合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侧重于电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选项
    A
    B
    C
    D
    反应装置或图象
    实验现象或图象信息
    反应开始后,针简活塞向右移动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重点学校高二(上)开学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重点学校高二(上)开学化学试卷(含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云南重点大学附中高三(上)开学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重点大学附中高三(上)开学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Ti-48 Zn-6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