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精品同步讲义第三章 章末测试(基础)(含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941593/0-16984532064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精品同步讲义第三章 章末测试(基础)(含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941593/0-16984532065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精品同步讲义第三章 章末测试(基础)(含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941593/0-16984532066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精品同步讲义第三章 章末测试(基础)(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精品同步讲义第三章 章末测试(基础)(含解析),共16页。
第三章 章末测试(基础)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中)下列反应中,属于水解反应且使溶液显酸性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A.是的电离过程,且因为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
B.是电离过程且使溶液显碱性,故B错误;
C.是的水解反应但使溶液显碱性,故C错误;
D.是的水解反应且使溶液显酸性,故D正确;
故选D。
2.(2022·山东·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期中)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混合物
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A
明矾
B
碱石灰
烧碱
C
盐酸
液氨
D
空气
【答案】D
【解析】A.明矾是十二水硫酸铝钾的俗称,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溶于水的硫酸钡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故B错误;
C.液氨中氨分子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液氨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空气是混合物、氧化钾是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电解质、氯化铵是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强电解质、碳酸是在溶液中分步电离的弱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3.(2022·上海·复旦附中高二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涤油污常用热的溶液,这是利用了盐类水解的原理
B.用加热的方法就可以除去溶液中的
C.配制溶液时,将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D.将溶液和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为和
【答案】A
【解析】A.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升高温度,使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碱性增强,可促进油污水解,A正确;
B.当离子浓度小于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水解反应虽然是个吸热反应,但是加热根本达不到这种程度,无法用加热方法除去KCl溶液中的Fe3+,B错误;
C.配制时可先将固体溶于稀硫酸中,再稀释至所需浓度,如先溶解在稀盐酸中,会引入杂质,C错误;
D.易水解生成和HCl,升高温度HCl易挥发,促进水解反应,蒸干溶液得到的固体是,灼烧后分解生成;不稳定,受热易被氧气氧化为,D错误;
故选A。
4.(2022·陕西·眉县槐芽中学高二期中)10mL 0.1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要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H2的量,以下可行的是
A.加少量CuSO4固体 B.加KNO3溶液
C.加Na2CO3溶液 D.加CH3COONa固体
【答案】D
【解析】A.加少量CuSO4固体,与锌反应生成的Cu与Zn形成微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A不符合;
B.加KNO3溶液,在氢离子和作用下,没有氢气生成,故B不符合;
C.加入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不符合;
D.加入固体,形成弱电解质,反应速率变慢,但是氢离子总量不变,生成的氢气的量不变,故D符合;
故选D。
5.(2022·河南·汝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蚁酸(HCOOH)是一种一元弱酸,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蚁酸溶液的pH值=2 B.常温下HCOONa溶液的pH>7
C.蚁酸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D.蚁酸溶液与锌反应比强酸溶液缓
【答案】B
【解析】A.蚁酸溶液的浓度未知,蚁酸溶液的pH值=2,不能确定其是否完全电离,所以不能证明它是弱电解质,故A错误;
B.常温下HCOONa溶液的pH>7,说明HCOONa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即HCOOH为弱酸,故B正确;
C.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蚁酸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说明蚁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并不能证明蚁酸是弱电解质,故C错误;
D.蚁酸溶液或强酸溶液与锌反应的实质是锌与氢离子反应,因两者溶液浓度未知,因此无法根据反应速率判定蚁酸是否为弱电解质,故D错误;
答案选B。
6.(202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反应的发生与“盐类水解平衡”或“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无关的是
A.镁条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H2
B.NaH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4
C.盐酸与CaCO3反应生成CO2
D.Fe2(SO4)3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答案】B
【解析】A.NH4Cl溶液中发生水解,镁与水解产生的H+发生反应生成H2,故A项不选;
B.NaHSO4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Na2SO4,与“盐类水解平衡”或“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均无关,故B项选;
C.CaCO3为难溶电解质,HCl电离的氢离子与CaCO3电离的碳酸根离子反应,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故C项不选;
D.Fe3+与之间发生相互促进的双水解反应生成CO2,故D项不选;
综上所述,答案为B。
7.(2022·吉林·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二期中)羟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常温下,向该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衡常数K减小 B.增大 C.平衡向左移动 D.增大
【答案】A
【解析】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K不变,,A错误;
B.加入NaOH固体,氢氧化钠溶解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溶液中增大,B正确;
C.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增大,平衡向左移动,C正确;
D.,当加入NaOH固体时,平衡向左移动,K不变,减小,即增大,D正确;
故选A。
8.(2022·山东·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期中)常温下,将浓度为0.1mol/L的H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0.01mol/L的过程中,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甲酸溶液加水稀释时,水的离子积常数、甲酸的电离常数不变,溶液中甲酸的浓度、氢离子浓度、甲酸根离子的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则溶液中增大、减小,故选A。
9.(2022·上海·复旦附中高二期中)判断电解质强弱的合理依据是
A.溶液的导电能力 B.水溶性大小
C.一定浓度时的电离程度 D.与酸或碱反应时消耗酸或碱的量
【答案】C
【解析】A.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如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溶液中很难溶解,其溶液导电能力弱,而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其水溶液导电能力强,选项A错误;
B.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与溶解度无关,如:乙酸是化合物,在水中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中难溶,而氯化钠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中易溶,选项B错误;
C.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选项C正确;
D.中和能力与物质的量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0.(2022·上海·复旦附中高二期中)室温下,将等质量的固体置于等体积的下列液体中,均有固体剩余,其中剩余固体最少的是
A.在纯水中 B.在的溶液中
C.在的中 D.在的溶液中
【答案】D
【解析】A.在纯水中,难溶,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在的溶液中,MgCl2电离出的Mg2+促进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剩余固体增多;
C.在的中,电离出的OH-促进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剩余固体增多;
D.在的溶液中,电离出的促进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剩余固体减少;
故剩余固体最少的是在的溶液中,答案选D。
11.(2022·上海·复旦附中高二期中)要使的醋酸溶液中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少量烧碱固体 ②升高温度 ③加少量冰醋酸 ④加水 ⑤加少量醋酸钠固体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加少量烧碱溶液,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CH3COO-)增大,,所以比值减小,①错误;
②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电离,溶液中c(H+)增大,c(CH3COOH)降低,所以比值增大,②正确;
③加少量冰醋酸,醋酸浓度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则比值减小,③错误;
④加水溶液体积增大,导致氢离子、醋酸浓度都减小,但是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n(H+)增大,n(CH3COOH)降低,所以比值增大,④正确;
⑤加少量醋酸钠固体,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则氢离子浓度减小,醋酸浓度增大,则减小,故⑤错误;
综上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2.(2022·河南·鹤壁高中高二阶段练习)向20mL0.01mol/L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40mL等浓度的烧碱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加入10mL的NaOH时,溶液中存在:2c(OH﹣)+c(CH3COO﹣)=c(CH3COOH)+2c(H+)
B.当加入20mL的NaOH时,反应放出的热量达到最大值
C.当加入40mL的NaOH时,溶液中存在:c(Na+)>c(OH﹣)>c(CH3COO﹣)>c(H+)
D.整个滴加过程中,溶液中的水的电离度一直在增大
【答案】D
【解析】A.当加入10mL的NaOH时,溶质为等浓度的醋酸钠和醋酸,由质子守恒可知,A项正确;
B.当加入20mL的NaOH时,酸碱恰好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达到最大值,B项正确;
C.当加入40mL的NaOH时,溶质为等浓度的醋酸钠和NaOH,溶液中存在:,C项正确;
D.滴加过程中,开始时醋酸存在,抑制水的电离,随NaOH加入,对水的抑制程度减弱,酸碱恰好中和时生成醋酸钠,促进水的电离,继续加NaOH,对水的电离产生抑制,故整个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度先增大后减小,D项错误;
答案选D。
13.(2022·广东·仲元中学高二期中)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① ② ③ ④ ⑤,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②<①<⑤<④ B.②<③<④<⑤<①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②<⑤<④
【答案】D
【解析】①中是由微弱电离产生,②③④⑤中均为盐完全电离产生,所以等浓度时,①中浓度最小。不考虑其他离子的影响,②③中浓度均为0.1mol/L,④⑤中浓度均为0.2mol/L,所以浓度②③<④⑤。最后考虑其他离子浓度的影响,②③比较,③中的阴离子水解,对的水解起促进作用,所以③中的水解程度更大,所以的浓度②>③。④⑤比较,④中的阳离子水解,对的水解起抑制作用,⑤中的阴离子水解,对的水解起促进作用,所以⑤中的水解程度更大,所以的浓度⑤<④,所以五个溶液中的浓度①<③<②<⑤<④。
故答案为:D。
14.(2022·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l mol∙L−1CH3COOH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
B.NaClO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 > c(OH-)
D.将pH=11的NaOH溶液和pH=13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12
【答案】C
【解析】A.0.l mol∙L−1CH3COOH加水稀释,c(H+)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溶液中c(OH-)增大,故A错误;
B.NaClO溶液中ClO-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所以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故B错误;
C.明矾中Al3+会发生水解,从而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 > c(OH-),故C正确;
D.pH=11的NaOH溶液中,pH=13的Ba(OH)2溶液中,等体积混合后,则混合液的pH=12.7,故D错误;
故选C
15.(2022·河南·汝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物质能抑制水的电离且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Na B.NH3•H2O C.SO2 D.HCl
【答案】B
【解析】A.Na是单质,不是电解质,A错误;
B.NH3·H2O能抑制水的电离,但属于弱电解质,B正确;
C.S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离子是H2SO3电离的,故SO2不是电解质,C错误;
D.HCl为强酸,是强电解质,能抑制水的电离,D错误;
故答案选B。
16.(2022·四川·德阳五中高二期中)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的醋酸溶液,随着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A.,稀释时减小,Ka不变,则增大,A正确;
B.,稀释时减小,Ka不变,则减小,B错误;
C.,稀释时减小,Ka不变,则减小,C错误;
D.=Ka,稀释时Ka不变,D错误;
答案选A。
二、 非选择题:共56分。
17.(14分)(2022·广东茂名·高二期中)I.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③液态醋酸④铜⑤固体⑥纯蔗糖()⑦乙醇()⑧熔化的⑨盐酸⑩液氨。请回答下列问题(填相应序号):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_;
(2)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3)以上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
II.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请填写下列空白。
(4)加水前导电能力约为零的原因是_______。
(5)写出醋酸电离方程式_______。
(6)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pH最大的是_______。
(7)若使b点对应的溶液中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
①加入 ②加入NaOH固体 ③加入固体 ④加入Zn粒
【答案】(1)④⑧⑨(2分)
(2)②⑥⑦⑩(2分)
(3)①⑤⑧(2分)
(4)加水前,没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合理即可)(2分)
(5)(2分)
(6)c(2分)
(7)②③④(2分)
【解析】(1)④铜有自由电子,能导电;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能导电;①②③⑤⑥⑦没有自由移动离子不能导电,⑧⑨有自由移动离子可以导电,故答案为:④⑧⑨;
(2)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④铜是单质⑨盐酸是混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NH3为非电解质,②SO2⑥蔗糖⑦乙醇⑩液氨是非电解质;①NaCl晶体③液态醋酸⑤⑧熔化的是电解质,故答案为:②⑥⑦⑩;
(3)溶于水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为强电解质,①NaCl晶体⑤⑧熔化的是强电解质,③液态醋酸是弱电解质,答案:①⑤⑧;
(4)醋酸是共价化合物,醋酸溶于水会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离子,则醋酸未加水前导电能力约为零的原因是加水前,没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答案:加水前,没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5)醋酸是弱电解质,溶于水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答案:;
(6)自由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性越强;醋酸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的浓度越大、醋酸溶液导电性越强,由图可知导电性大小关系b>a>c,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小关系b>a>c,PH大小关系:c>b>a,答案:c;
(7),①加水,促进电离,氢离子浓度和醋酸根浓度均下降,①不选;②加∧NaOH固体,氢氧根离子中和H+,促进电离,醋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②选;③加碳酸钠固体,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促进电离,醋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④加锌粒,和H+反应,平衡右移,醋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④选,答案:②③④;
18.(14分)(2022·辽宁·高二期中)I.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水显碱性的原因(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___。
(2)盐碱地(含较多Na2CO3)产生碱性的原因(用第一步水解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
II.已知25℃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Ka=1.8×10-5
Ka1=4.3×10-7
Ka2=5.6×10-11
Ka=3.0×10-8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四种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____(用字母填写,例如“a a.NaHCO3 b.Na2CO3 c.NaClO d.CH3COONa
(4)常温下,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
A.c(H+) B. C. D.
(5)写出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_____。
(6)常温下,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O与NaClO的混合溶液显____(填“酸”“碱”或“中”)性;c(ClO-)_____(填“>”“<”或“=”)c(HClO);该溶液中所含的4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答案】(1)NH3•H2ONH+OH-(2分)
(2)CO+H2OHCO+OH-(2分)
(3)d (4)BD(2分)
(5)ClO-+H2O+CO2=HCO+HClO(2分)
(6) 碱 < c(Na+)>c(ClO-)>c(OH-)>c(H+)(4分)
【解析】(1)一水合氨部分电离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OH-,所以氨水显碱性;
(2)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易水解CO+H2OHCO+OH-,所以盐碱地呈碱性;
(3)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小,酸根离子越易水解,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CO>ClO->HCO>CH3COO-,所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四种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CH3COONa< NaHCO3< NaClO < Na2CO3。
(4)A.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c(H+)减小,故不选A;
B.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常数不变、减小,所以增大,故选B;
C.,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醋酸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不变,故不选C;
D.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c(H+)减小、c(OH-)增大,所以增大,故选D;
选BD。
(5)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H2O+CO2=HCO+HClO;
(6)常温下,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O与NaClO的混合,HClO的电离平衡常数是Ka=3.0×10-8,NaClO的水解常数为,水解大于电离,所以溶液显碱性;c(ClO-)
19.(14分)(2022·北京四中高二期中)在室温下,下列五种溶液,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①0.1mol∙L-1NH4Cl溶液;②0.1mol∙L-1CH3COONH4溶液;③0.1mol∙L-1NH4HSO4溶液;④0.1mol∙L-1 NH3∙H2O和0.1mol∙L-1NH4Cl混合液;⑤0.1mol∙L-1氨水
(1)溶液①呈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其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室温下,测得溶液②的pH=7,则说明CH3COO-的水解程度_______(填“>”、“<”或“=”,下同)的水解程度,CH3COO-与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H3COO-)_______c()。
(3)在溶液④中_______(填离子符号)的浓度为0.1mol∙L-1;NH3∙H2O和_______(填离子符号)的浓度之和为0.2mol∙L-1。
(4)溶液①至⑤中,c()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5)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离子有Na+、A2-、HA-、H+、OH-,存在的分子有H2O、H2A。
①写出酸H2A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②若溶液M由10mL2mol∙L-1NaHA溶液与10mL2mol∙L-1NaOH溶液混合而得,则溶液M的pH_______(填“>”、“<”或“=”)7。
【答案】(1) 酸 +H2ONH3∙H2O +H+(3分)
(2) = =(2分)
(3) Cl- (2分)
(4)④>③>①>②>⑤(3分)
(5) , >(4分)
【解析】(1)①为0.1mol∙L-1NH4Cl溶液,NH4Cl为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H2ONH3∙H2O +H+。答案为:酸;+H2ONH3∙H2O +H+;
(2)室温下,测得溶液②为0.1mol∙L-1CH3COONH4溶液,溶液的pH=7,则说明醋酸与一水合氨的电离常数相等,CH3COO-的水解程度=的水解程度,二者的起始浓度相同,则平衡时溶液中CH3COO-与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H3COO-)=c()。答案为:=;=;
(3)④为0.1mol∙L-1 NH3∙H2O和0.1mol∙L-1NH4Cl混合液,NH3∙H2O和的浓度都会发生改变,但Cl-不水解,浓度不变,则Cl-的浓度为0.1mol∙L-1;在溶液中以NH3∙H2O的电离为主,NH3∙H2O和的浓度之和为0.2mol∙L-1。答案为:Cl-;;
(4)溶液①至⑤中,④中以NH3∙H2O的电离为主,c()>0.1mol∙L-1,③中,电离产生的H+抑制水解,①中发生的单水解,②中发生双水解反应,减小稍多,⑤中少部分NH3∙H2O发生电离,浓度最小,所以c()从大到小的顺序是④>③>①>②>⑤。答案为:④>③>①>②>⑤;
(5)①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离子有Na+、A2-、HA-、H+、OH-,存在的分子有H2O、H2A,则H2A为二元弱酸,发生分步电离,电离方程式:,。
②若溶液M由10mL2mol∙L-1NaHA溶液与10mL2mol∙L-1NaOH溶液混合而得,则溶液M中的溶质为Na2A,A2-发生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所以M溶液的pH>7。答案为:,;>。
20.(12分)(2022·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中)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向20 mL 0.010 mol·L-1的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NaOH溶液,溶液中lg c(OH-)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
HA是__________(“强酸”或“弱酸”)。N点溶液中2c(H+)-2c(OH-)=____________(用含A微粒的符号表示)
(2)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其电离平衡体系中各成分的组成分数δ(X)=,X为HClO或Cl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HClO的电离常数Ka值为__________。常温下向0.1 mol·L-1的HClO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ol·L-1的NaOH溶液后,c(ClO-)+c(HClO)=__________ mol·L-1。
(3)PH相同、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盐酸)和B(CH3COOH)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B>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
③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B>A
⑤A中有锌剩余 ⑥B中有锌剩余
(4)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H2C2O4HC2O+H+ Ka1,HC2OC2O+H+ Ka2,常温下,向某浓度的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K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C2O4、HC2O、C2O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则常温下0.1 mol/L的NaHC2O4溶液显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②pH=2.7时,溶液中 =______。
【答案】(1) 弱酸 c(A-)-c(HA) (3分)
(2) 10-7.5 0.05(4分)
(3)③④⑤(2分)
(4) 酸性 1000(3分)
【解析】(1)从图上信息可知,0.010 mol·L-1的,不完全电离,是弱酸;
根据反应:,N点时加入了10mL的,所得溶液为:,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电荷守恒:,根据物料守恒:,联立得:
(2)根据,,两条曲线相交,,,,;常温下向0.1 mol·L-1的HClO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ol·L-1的NaOH溶液后,发生反应:,所得溶液为,根据物料守恒,,所以;
(3)PH相同、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盐酸)和B(CH3COOH),CH3COOH浓度大于盐酸,分别与锌粉反应,B(CH3COOH)反应速率较快,所需时间较短,①不正确;开始时,PH相同, 相同,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②不正确;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③正确;CH3COOH浓度大于盐酸,B(CH3COOH)反应速率较快,④正确;A(盐酸)浓度较小,锌有剩余,⑤正确,⑥错误。故选③④⑤。
(4)在溶液中,的电离 常数为:,水解为:,常数为: ,因为,所以溶液显酸性。
根据电离常数的表达式,
第三章 章末测试(基础)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中)下列反应中,属于水解反应且使溶液显酸性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A.是的电离过程,且因为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
B.是电离过程且使溶液显碱性,故B错误;
C.是的水解反应但使溶液显碱性,故C错误;
D.是的水解反应且使溶液显酸性,故D正确;
故选D。
2.(2022·山东·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期中)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混合物
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A
明矾
B
碱石灰
烧碱
C
盐酸
液氨
D
空气
【答案】D
【解析】A.明矾是十二水硫酸铝钾的俗称,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溶于水的硫酸钡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故B错误;
C.液氨中氨分子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液氨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空气是混合物、氧化钾是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电解质、氯化铵是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强电解质、碳酸是在溶液中分步电离的弱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3.(2022·上海·复旦附中高二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涤油污常用热的溶液,这是利用了盐类水解的原理
B.用加热的方法就可以除去溶液中的
C.配制溶液时,将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D.将溶液和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为和
【答案】A
【解析】A.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升高温度,使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碱性增强,可促进油污水解,A正确;
B.当离子浓度小于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水解反应虽然是个吸热反应,但是加热根本达不到这种程度,无法用加热方法除去KCl溶液中的Fe3+,B错误;
C.配制时可先将固体溶于稀硫酸中,再稀释至所需浓度,如先溶解在稀盐酸中,会引入杂质,C错误;
D.易水解生成和HCl,升高温度HCl易挥发,促进水解反应,蒸干溶液得到的固体是,灼烧后分解生成;不稳定,受热易被氧气氧化为,D错误;
故选A。
4.(2022·陕西·眉县槐芽中学高二期中)10mL 0.1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要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H2的量,以下可行的是
A.加少量CuSO4固体 B.加KNO3溶液
C.加Na2CO3溶液 D.加CH3COONa固体
【答案】D
【解析】A.加少量CuSO4固体,与锌反应生成的Cu与Zn形成微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A不符合;
B.加KNO3溶液,在氢离子和作用下,没有氢气生成,故B不符合;
C.加入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不符合;
D.加入固体,形成弱电解质,反应速率变慢,但是氢离子总量不变,生成的氢气的量不变,故D符合;
故选D。
5.(2022·河南·汝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蚁酸(HCOOH)是一种一元弱酸,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蚁酸溶液的pH值=2 B.常温下HCOONa溶液的pH>7
C.蚁酸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D.蚁酸溶液与锌反应比强酸溶液缓
【答案】B
【解析】A.蚁酸溶液的浓度未知,蚁酸溶液的pH值=2,不能确定其是否完全电离,所以不能证明它是弱电解质,故A错误;
B.常温下HCOONa溶液的pH>7,说明HCOONa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即HCOOH为弱酸,故B正确;
C.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蚁酸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说明蚁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并不能证明蚁酸是弱电解质,故C错误;
D.蚁酸溶液或强酸溶液与锌反应的实质是锌与氢离子反应,因两者溶液浓度未知,因此无法根据反应速率判定蚁酸是否为弱电解质,故D错误;
答案选B。
6.(202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反应的发生与“盐类水解平衡”或“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无关的是
A.镁条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H2
B.NaH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4
C.盐酸与CaCO3反应生成CO2
D.Fe2(SO4)3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答案】B
【解析】A.NH4Cl溶液中发生水解,镁与水解产生的H+发生反应生成H2,故A项不选;
B.NaHSO4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Na2SO4,与“盐类水解平衡”或“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均无关,故B项选;
C.CaCO3为难溶电解质,HCl电离的氢离子与CaCO3电离的碳酸根离子反应,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故C项不选;
D.Fe3+与之间发生相互促进的双水解反应生成CO2,故D项不选;
综上所述,答案为B。
7.(2022·吉林·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二期中)羟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常温下,向该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衡常数K减小 B.增大 C.平衡向左移动 D.增大
【答案】A
【解析】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K不变,,A错误;
B.加入NaOH固体,氢氧化钠溶解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溶液中增大,B正确;
C.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增大,平衡向左移动,C正确;
D.,当加入NaOH固体时,平衡向左移动,K不变,减小,即增大,D正确;
故选A。
8.(2022·山东·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期中)常温下,将浓度为0.1mol/L的H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0.01mol/L的过程中,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甲酸溶液加水稀释时,水的离子积常数、甲酸的电离常数不变,溶液中甲酸的浓度、氢离子浓度、甲酸根离子的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则溶液中增大、减小,故选A。
9.(2022·上海·复旦附中高二期中)判断电解质强弱的合理依据是
A.溶液的导电能力 B.水溶性大小
C.一定浓度时的电离程度 D.与酸或碱反应时消耗酸或碱的量
【答案】C
【解析】A.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如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溶液中很难溶解,其溶液导电能力弱,而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其水溶液导电能力强,选项A错误;
B.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与溶解度无关,如:乙酸是化合物,在水中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中难溶,而氯化钠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中易溶,选项B错误;
C.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选项C正确;
D.中和能力与物质的量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0.(2022·上海·复旦附中高二期中)室温下,将等质量的固体置于等体积的下列液体中,均有固体剩余,其中剩余固体最少的是
A.在纯水中 B.在的溶液中
C.在的中 D.在的溶液中
【答案】D
【解析】A.在纯水中,难溶,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在的溶液中,MgCl2电离出的Mg2+促进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剩余固体增多;
C.在的中,电离出的OH-促进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剩余固体增多;
D.在的溶液中,电离出的促进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剩余固体减少;
故剩余固体最少的是在的溶液中,答案选D。
11.(2022·上海·复旦附中高二期中)要使的醋酸溶液中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少量烧碱固体 ②升高温度 ③加少量冰醋酸 ④加水 ⑤加少量醋酸钠固体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加少量烧碱溶液,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CH3COO-)增大,,所以比值减小,①错误;
②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电离,溶液中c(H+)增大,c(CH3COOH)降低,所以比值增大,②正确;
③加少量冰醋酸,醋酸浓度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则比值减小,③错误;
④加水溶液体积增大,导致氢离子、醋酸浓度都减小,但是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n(H+)增大,n(CH3COOH)降低,所以比值增大,④正确;
⑤加少量醋酸钠固体,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则氢离子浓度减小,醋酸浓度增大,则减小,故⑤错误;
综上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2.(2022·河南·鹤壁高中高二阶段练习)向20mL0.01mol/L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40mL等浓度的烧碱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加入10mL的NaOH时,溶液中存在:2c(OH﹣)+c(CH3COO﹣)=c(CH3COOH)+2c(H+)
B.当加入20mL的NaOH时,反应放出的热量达到最大值
C.当加入40mL的NaOH时,溶液中存在:c(Na+)>c(OH﹣)>c(CH3COO﹣)>c(H+)
D.整个滴加过程中,溶液中的水的电离度一直在增大
【答案】D
【解析】A.当加入10mL的NaOH时,溶质为等浓度的醋酸钠和醋酸,由质子守恒可知,A项正确;
B.当加入20mL的NaOH时,酸碱恰好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达到最大值,B项正确;
C.当加入40mL的NaOH时,溶质为等浓度的醋酸钠和NaOH,溶液中存在:,C项正确;
D.滴加过程中,开始时醋酸存在,抑制水的电离,随NaOH加入,对水的抑制程度减弱,酸碱恰好中和时生成醋酸钠,促进水的电离,继续加NaOH,对水的电离产生抑制,故整个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度先增大后减小,D项错误;
答案选D。
13.(2022·广东·仲元中学高二期中)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① ② ③ ④ ⑤,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②<①<⑤<④ B.②<③<④<⑤<①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②<⑤<④
【答案】D
【解析】①中是由微弱电离产生,②③④⑤中均为盐完全电离产生,所以等浓度时,①中浓度最小。不考虑其他离子的影响,②③中浓度均为0.1mol/L,④⑤中浓度均为0.2mol/L,所以浓度②③<④⑤。最后考虑其他离子浓度的影响,②③比较,③中的阴离子水解,对的水解起促进作用,所以③中的水解程度更大,所以的浓度②>③。④⑤比较,④中的阳离子水解,对的水解起抑制作用,⑤中的阴离子水解,对的水解起促进作用,所以⑤中的水解程度更大,所以的浓度⑤<④,所以五个溶液中的浓度①<③<②<⑤<④。
故答案为:D。
14.(2022·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l mol∙L−1CH3COOH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
B.NaClO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 > c(OH-)
D.将pH=11的NaOH溶液和pH=13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12
【答案】C
【解析】A.0.l mol∙L−1CH3COOH加水稀释,c(H+)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溶液中c(OH-)增大,故A错误;
B.NaClO溶液中ClO-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所以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故B错误;
C.明矾中Al3+会发生水解,从而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 > c(OH-),故C正确;
D.pH=11的NaOH溶液中,pH=13的Ba(OH)2溶液中,等体积混合后,则混合液的pH=12.7,故D错误;
故选C
15.(2022·河南·汝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物质能抑制水的电离且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Na B.NH3•H2O C.SO2 D.HCl
【答案】B
【解析】A.Na是单质,不是电解质,A错误;
B.NH3·H2O能抑制水的电离,但属于弱电解质,B正确;
C.S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离子是H2SO3电离的,故SO2不是电解质,C错误;
D.HCl为强酸,是强电解质,能抑制水的电离,D错误;
故答案选B。
16.(2022·四川·德阳五中高二期中)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的醋酸溶液,随着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A.,稀释时减小,Ka不变,则增大,A正确;
B.,稀释时减小,Ka不变,则减小,B错误;
C.,稀释时减小,Ka不变,则减小,C错误;
D.=Ka,稀释时Ka不变,D错误;
答案选A。
二、 非选择题:共56分。
17.(14分)(2022·广东茂名·高二期中)I.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③液态醋酸④铜⑤固体⑥纯蔗糖()⑦乙醇()⑧熔化的⑨盐酸⑩液氨。请回答下列问题(填相应序号):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_;
(2)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3)以上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
II.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请填写下列空白。
(4)加水前导电能力约为零的原因是_______。
(5)写出醋酸电离方程式_______。
(6)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pH最大的是_______。
(7)若使b点对应的溶液中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
①加入 ②加入NaOH固体 ③加入固体 ④加入Zn粒
【答案】(1)④⑧⑨(2分)
(2)②⑥⑦⑩(2分)
(3)①⑤⑧(2分)
(4)加水前,没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合理即可)(2分)
(5)(2分)
(6)c(2分)
(7)②③④(2分)
【解析】(1)④铜有自由电子,能导电;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能导电;①②③⑤⑥⑦没有自由移动离子不能导电,⑧⑨有自由移动离子可以导电,故答案为:④⑧⑨;
(2)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④铜是单质⑨盐酸是混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NH3为非电解质,②SO2⑥蔗糖⑦乙醇⑩液氨是非电解质;①NaCl晶体③液态醋酸⑤⑧熔化的是电解质,故答案为:②⑥⑦⑩;
(3)溶于水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为强电解质,①NaCl晶体⑤⑧熔化的是强电解质,③液态醋酸是弱电解质,答案:①⑤⑧;
(4)醋酸是共价化合物,醋酸溶于水会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离子,则醋酸未加水前导电能力约为零的原因是加水前,没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答案:加水前,没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5)醋酸是弱电解质,溶于水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答案:;
(6)自由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性越强;醋酸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的浓度越大、醋酸溶液导电性越强,由图可知导电性大小关系b>a>c,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小关系b>a>c,PH大小关系:c>b>a,答案:c;
(7),①加水,促进电离,氢离子浓度和醋酸根浓度均下降,①不选;②加∧NaOH固体,氢氧根离子中和H+,促进电离,醋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②选;③加碳酸钠固体,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促进电离,醋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④加锌粒,和H+反应,平衡右移,醋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④选,答案:②③④;
18.(14分)(2022·辽宁·高二期中)I.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水显碱性的原因(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___。
(2)盐碱地(含较多Na2CO3)产生碱性的原因(用第一步水解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
II.已知25℃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Ka=1.8×10-5
Ka1=4.3×10-7
Ka2=5.6×10-11
Ka=3.0×10-8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四种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____(用字母填写,例如“a a.NaHCO3 b.Na2CO3 c.NaClO d.CH3COONa
(4)常温下,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
A.c(H+) B. C. D.
(5)写出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_____。
(6)常温下,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O与NaClO的混合溶液显____(填“酸”“碱”或“中”)性;c(ClO-)_____(填“>”“<”或“=”)c(HClO);该溶液中所含的4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答案】(1)NH3•H2ONH+OH-(2分)
(2)CO+H2OHCO+OH-(2分)
(3)d (4)BD(2分)
(5)ClO-+H2O+CO2=HCO+HClO(2分)
(6) 碱 < c(Na+)>c(ClO-)>c(OH-)>c(H+)(4分)
【解析】(1)一水合氨部分电离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OH-,所以氨水显碱性;
(2)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易水解CO+H2OHCO+OH-,所以盐碱地呈碱性;
(3)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小,酸根离子越易水解,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CO>ClO->HCO>CH3COO-,所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四种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CH3COONa< NaHCO3< NaClO < Na2CO3。
(4)A.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c(H+)减小,故不选A;
B.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常数不变、减小,所以增大,故选B;
C.,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醋酸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不变,故不选C;
D.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c(H+)减小、c(OH-)增大,所以增大,故选D;
选BD。
(5)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H2O+CO2=HCO+HClO;
(6)常温下,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O与NaClO的混合,HClO的电离平衡常数是Ka=3.0×10-8,NaClO的水解常数为,水解大于电离,所以溶液显碱性;c(ClO-)
①0.1mol∙L-1NH4Cl溶液;②0.1mol∙L-1CH3COONH4溶液;③0.1mol∙L-1NH4HSO4溶液;④0.1mol∙L-1 NH3∙H2O和0.1mol∙L-1NH4Cl混合液;⑤0.1mol∙L-1氨水
(1)溶液①呈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其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室温下,测得溶液②的pH=7,则说明CH3COO-的水解程度_______(填“>”、“<”或“=”,下同)的水解程度,CH3COO-与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H3COO-)_______c()。
(3)在溶液④中_______(填离子符号)的浓度为0.1mol∙L-1;NH3∙H2O和_______(填离子符号)的浓度之和为0.2mol∙L-1。
(4)溶液①至⑤中,c()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5)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离子有Na+、A2-、HA-、H+、OH-,存在的分子有H2O、H2A。
①写出酸H2A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②若溶液M由10mL2mol∙L-1NaHA溶液与10mL2mol∙L-1NaOH溶液混合而得,则溶液M的pH_______(填“>”、“<”或“=”)7。
【答案】(1) 酸 +H2ONH3∙H2O +H+(3分)
(2) = =(2分)
(3) Cl- (2分)
(4)④>③>①>②>⑤(3分)
(5) , >(4分)
【解析】(1)①为0.1mol∙L-1NH4Cl溶液,NH4Cl为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H2ONH3∙H2O +H+。答案为:酸;+H2ONH3∙H2O +H+;
(2)室温下,测得溶液②为0.1mol∙L-1CH3COONH4溶液,溶液的pH=7,则说明醋酸与一水合氨的电离常数相等,CH3COO-的水解程度=的水解程度,二者的起始浓度相同,则平衡时溶液中CH3COO-与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H3COO-)=c()。答案为:=;=;
(3)④为0.1mol∙L-1 NH3∙H2O和0.1mol∙L-1NH4Cl混合液,NH3∙H2O和的浓度都会发生改变,但Cl-不水解,浓度不变,则Cl-的浓度为0.1mol∙L-1;在溶液中以NH3∙H2O的电离为主,NH3∙H2O和的浓度之和为0.2mol∙L-1。答案为:Cl-;;
(4)溶液①至⑤中,④中以NH3∙H2O的电离为主,c()>0.1mol∙L-1,③中,电离产生的H+抑制水解,①中发生的单水解,②中发生双水解反应,减小稍多,⑤中少部分NH3∙H2O发生电离,浓度最小,所以c()从大到小的顺序是④>③>①>②>⑤。答案为:④>③>①>②>⑤;
(5)①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离子有Na+、A2-、HA-、H+、OH-,存在的分子有H2O、H2A,则H2A为二元弱酸,发生分步电离,电离方程式:,。
②若溶液M由10mL2mol∙L-1NaHA溶液与10mL2mol∙L-1NaOH溶液混合而得,则溶液M中的溶质为Na2A,A2-发生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所以M溶液的pH>7。答案为:,;>。
20.(12分)(2022·宁夏·银川一中高二期中)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向20 mL 0.010 mol·L-1的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NaOH溶液,溶液中lg c(OH-)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
HA是__________(“强酸”或“弱酸”)。N点溶液中2c(H+)-2c(OH-)=____________(用含A微粒的符号表示)
(2)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其电离平衡体系中各成分的组成分数δ(X)=,X为HClO或Cl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HClO的电离常数Ka值为__________。常温下向0.1 mol·L-1的HClO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ol·L-1的NaOH溶液后,c(ClO-)+c(HClO)=__________ mol·L-1。
(3)PH相同、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盐酸)和B(CH3COOH)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B>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
③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B>A
⑤A中有锌剩余 ⑥B中有锌剩余
(4)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H2C2O4HC2O+H+ Ka1,HC2OC2O+H+ Ka2,常温下,向某浓度的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K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C2O4、HC2O、C2O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则常温下0.1 mol/L的NaHC2O4溶液显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②pH=2.7时,溶液中 =______。
【答案】(1) 弱酸 c(A-)-c(HA) (3分)
(2) 10-7.5 0.05(4分)
(3)③④⑤(2分)
(4) 酸性 1000(3分)
【解析】(1)从图上信息可知,0.010 mol·L-1的,不完全电离,是弱酸;
根据反应:,N点时加入了10mL的,所得溶液为:,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电荷守恒:,根据物料守恒:,联立得:
(2)根据,,两条曲线相交,,,,;常温下向0.1 mol·L-1的HClO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ol·L-1的NaOH溶液后,发生反应:,所得溶液为,根据物料守恒,,所以;
(3)PH相同、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盐酸)和B(CH3COOH),CH3COOH浓度大于盐酸,分别与锌粉反应,B(CH3COOH)反应速率较快,所需时间较短,①不正确;开始时,PH相同, 相同,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②不正确;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③正确;CH3COOH浓度大于盐酸,B(CH3COOH)反应速率较快,④正确;A(盐酸)浓度较小,锌有剩余,⑤正确,⑥错误。故选③④⑤。
(4)在溶液中,的电离 常数为:,水解为:,常数为: ,因为,所以溶液显酸性。
根据电离常数的表达式,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