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人教版·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化学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成语是古人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成语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B.聚沙成塔
C.火烧赤壁D.凿壁偷光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活性炭用作除味剂B.氧气用于潜水和医疗急救
C.生石灰用作干燥剂D.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4.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负载金原子的催化体系,使CO和H2O在120 ℃下发生反应,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原子中仅有1种金属元素B.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H2+CO2
5.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B.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C.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钠离子与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
A.五个氢原子:H5B.三个水分子:3H2O
C.两个钙离子:2Ca2+D.四个铵根离子:4NHeq \\al(+,4)
7.设计对比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B
CD
A.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探究分子的运动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探究水的组成
8.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减少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9.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B.碘、锌、硒属于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C.霉变的大米经高温蒸煮后可以食用 D.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10.如图所示是用稀盐酸与金属反应,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观察到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B.装铁片的试管比装镁片的试管更烫
C.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镁>铁>铜
D.三支试管中稀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不同
1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2.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aO→CaCl2→CaCO3B.Cu→CuCl2→Fe
C.BaCl2→BaCO3→BaSO4D.C→CO2→Na2CO3
13.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对几种化肥进行简易鉴别:
取少量固体分别进行实验,如表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14.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t1 ℃ 时将25 g乙投入100 g水中,可以形成125 g溶液
C.降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2 ℃时乙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
二、(本题共1个小题,共8分)
15.(1)回答下列问题。
①青铜属于________(填“纯金属”或“合金”)。
②C60是由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③写出干冰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目前人们使用的能源大多来自化石能源,如煤、石油、________等,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②甲烷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甲烷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③为了解决能源短缺及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问题,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填两种)。
三、(本题共1个小题,共10分)
16.盐酸、硫酸是两种常见的酸。
(1)向稀盐酸和稀硫酸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都为________。
(2)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是因为浓盐酸有________。
(3)稀释浓硫酸时,应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和废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9.8 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可制取多少吨硫酸亚铁?
四、(本题共2个小题,共17分)
17.(8分)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图1
图2
图3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用装置A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添加的是________;装置C制取气体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最为合理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图2所示),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______(填“a”或“b”)端,如果木条熄灭则集满。
(4)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装有滴有1~2滴酚酞溶液的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如图3所示),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9分)Ⅰ.(4分)某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和Na2SO4杂质,某小组同学选用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如图所示流程对其进行除杂。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加入的试剂B是________溶液。
(3)写出实验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5分)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D与E的组成元素相同,B、D、E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G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M是一种黑色固体粉末。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________。
(2)物质M在反应①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3)反应③中伴随着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现象。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共1个小题,共13分)
19.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CO2的性质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查阅文献】(1)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2)Na2CO3可以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实验一】探究二氧化碳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关系
(1)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盛有阶梯形蜡烛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进行图1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其操作错误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2)如图2所示,先关闭K,加热c中水至沸腾,向b中通入CO2,观察到b、d中纸花均不变色;再打开K,让c中的水蒸气进入b中,观察到b中纸花逐渐变________,由此证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用酒精灯加热b试管,发现纸花又变为紫色,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3)利用压强传感器设计了如图3、图4两个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得到了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5所示)。(注入的NaOH溶液与水的体积相等)
图3
图4
图5
①设计图4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5中曲线________表示CO2和NaOH溶液的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实验】(4)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6所示装置将CO2持续通入浓度和质量一定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结果如图7所示。
图6
图7
图6中,用纯碱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而不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溶液pH小于8.5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A 6.A 7.C 8.B 9.C 10.C 11.B
12.B 解析:A选项,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相关物质可以一步制得;B选项,氯化铜无法一步制得铁;C选项,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相关物质可以一步制得;D选项,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碳酸钠,相关物质可以一步制得。
13.C 解析:A选项,磷矿粉是灰白色的,而氯化铵和硫酸钾是白色的,首先根据颜色可鉴别出磷矿粉;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时会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硫酸钾与熟石灰不反应,由此可鉴别氯化铵和硫酸钾,方案合理。B选项,首先根据颜色鉴别出磷矿粉;氯化铵与硝酸钡溶液不反应,而硫酸钾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由此可鉴别氯化铵和硫酸钾,方案合理。C选项,磷矿粉难溶于水,而氯化铵和硫酸钾都能溶于水;氯化铵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硫酸钾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分,方案不合理。D选项,首先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鉴别出磷矿粉;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酸钾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由此可鉴别氯化铵和硫酸钾,方案合理。
14.C
15.(1)①合金 ②分子 ③可用于人工降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①天然气 不可再生 ②热 有机物 ③太阳能、风能(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6.(1)无色 (2)挥发性 (3)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捧不断搅拌
(4)解:设可制取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
Fe+H2SO4 === FeSO4+H2↑
98 152
9.8 t×10% x
eq \f(98,152)=eq \f(9.8 t×10%,x) x=1.52 t
答:可制取1.52 t硫酸亚铁。
17.(1)试管 棉花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结束 (2)B 2HCl+CaCO3===CaCl2+H2O+CO2↑ (3)b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上升一段液柱,试管内红色褪去
18.Ⅰ.(1)MgCl2和Na2SO4 (2)Na2CO3 (3)NaOH+HCl===NaCl+H2O Ⅱ.(1)H2O2 (2)催化作用 (3)放热 (4)3CO+Fe2O3高温,2Fe+3CO2
19.(1)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将二氧化碳直接倒向上层蜡烛,先使高蜡烛火焰附近氧气的浓度减小 (2)红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3)①对比,排除水对实验的干扰 ②Ⅱ CO2+2NaOH===Na2CO3+H2O (4)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HCl气体会影响pH的测定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Na2CO3+H2O+CO2===2NaHCO3
选项
实验①
实验②
A
观察固体颜色
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
观察固体颜色
加入Ba(NO3)2溶液
C
加入足量水中
加入AgNO3溶液
D
加入足量水中
加入Ba(OH)2溶液
11,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11,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22(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冲刺模拟试卷22(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2: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2,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 c O m,⑴Ca、Fe物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