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 原子 教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943082/0-16984888455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 原子 教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943082/0-16984888455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 原子 教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943082/0-16984888455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教案
初中沪教版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媒体,教具准备,授课教案,交流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原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的组成、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会查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原子的结构。
(2)理解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
难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入情境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具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
【授课教案】
续表
续表
续表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学
模式一、播放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指出“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象征。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
模式二、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原子能再分吗?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上有一段话: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运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家伙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荷,质子带正电荷,正好把身带负电荷的我和我的同伴深深吸引
进入情境
好奇、疑惑,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
通过原子可以再分,形成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的欲望
从壮丽的画面中感受民族自豪感,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与探究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
成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请提出你的假设。画出你心目中的原子。
【讲解】同学心中的原子,各式各样,各不相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19世纪初,科学家们终于通过实验验证了原子的存在。原子到底有什么结构呢?我们将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努力探索,共同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实验】摩擦起电
【设疑】同学们想象的原子模型能解释摩擦起电现象吗?
【播放】阴极射线的实验视频。
1.射出的这些粒子是原子吗?为什么?
2.你认为这种微粒的带电情况如何?为什么?
【设疑】汤姆森把这种带负电的微粒称为电子。电子的发现,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观点,标志着人们终于打开了原子世界的大门。那么原子中只含有电子吗?
【讲解】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微粒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请同学们完善你的原子模型。
【设疑】这种带正电的微粒和带负电的电子怎样构成了原子,它们又是怎样分布的呢?
【播放】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视频。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什么问题呢?
【讲解】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原子核的半径仅仅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体积仅有原子的几千亿分之一,假如把原子比喻成直径200米的体育场,而原子核仅相当于体育场中的一只小蚂蚁。那么在原子核的外面就有一个相对来说很大的空间,这个空间就被电子所占据,电子就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速度之快,近似光速。物质的微观结构真是奇妙啊!原子核虽然很小,但还能分裂为质子和中子
【交流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甲:我们小组认为,原子像一个实心球体。
学生乙:原子像一个乒乓球。
学生丙:原子像一个桃子。
【猜想】原子不显电性,但是可以摩擦起电的原因。
【观察】认识电子的存在
(小组讨论)
1.形成射线的微粒不是原子,因为原子不显电性。
2.这种微粒带负电荷,因为这束射线偏向了正电极板。
(小组讨论)
不可能。若只有电子,则原子会带负电,与事实不符。在原子中必然还存在带正电的微粒。
(小组讨论)
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核外就相对有较大的空间;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带正电;③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原子核体积小但质量相对较大。该实验说明,原子是有一定的结构的,不是一个实心的球体。
总结原子的结构
通过有趣的经典实验和化学史问题思考、讨论、争论达到思想的碰撞,激发新思维。
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完善原子模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原子的结构有了更新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表格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呢?
1.
构成原子的
粒子种类
各粒子的电性
各粒子的
质量(kg)
原子核
质子
1个单位正电荷
1.6726×10-27
中子
不带电
1.6749×10-27
电子
1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
1/1 836
2.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氯
17
18
17
铁
26
30
26
学生讨论后回答:
1.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2.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很小,但远远大于电子的质量。
3.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的电性由质子决定,因此原子核带正电,数目跟质子相等。即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5.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没有中子
6.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7.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8.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借助实验和物理学知识完善原子的构成
培养学生读图、归纳、概括能力
小组探究
相对原子质量
【过渡】出示几种原子的质量,使学生了解原子的质量太小,计算和记忆都不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阅读教材找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讨论】
(1)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是同一个概念吗?二者有何异同?
(2)以实例计算,进而说明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查阅资料,明确氢、碳、氧、铁四种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列式分别算其相应的相对原子质量,并将计算结果与书后的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进行对比)
【总结】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归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阅读】找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归纳】①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②明确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是个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国际单位为“1”,一般不写也不读。
③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只是约等于,可以用于计算。
④碳原子有多种,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是原子核中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⑤只是用这种碳原子实际质量的1/12,而不是这种碳原子的质量
学会阅读,学会总结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归纳总结
通过学习,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启示或发现?引导学生从知识上、方法上、价值观上总结归纳
1.原子的构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将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延伸探究
1964年盖尔曼发现了质子、中子等微粒是由夸克构成的。同学们想了解夸克吗?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各国的科学家又提出比夸克更深层次的微粒称为亚夸克。美国一位科学家曾建议把亚夸克更深层次的微粒称为“毛粒子”,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论断。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写一篇《我想象中的原子》小短文
认识物质无限可分性
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原子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
(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不带电)
二、相对原子质量
1.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kg)一个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1/12(kg)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运用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媒体,授课教案,提出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媒体,授课教案,思考、聆听,思考、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2课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媒体,教具准备,授课教案,简单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