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第1节 温度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第1节 温度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物理观念
(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教学难点: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分析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生活中,学生接触天气预报的机会还是很多的,但读摄氏温度时是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加以引导。摄氏温度的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但只要把读的问题解决了,写也就水到渠成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使用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验习惯。再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就牢牢的掌握了这一点。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
导语: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这样的形容非常的粗糙,例如:开水和烧红的铁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故在物理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于是引入了温度这一物理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温度。
活动2【活动】教学目标展示
1.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2.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活动3【讲授】温度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越热的物体,温度越高:越冷的物体,温度越低。
活动4【讲授】温度计
课件展示:
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如下问题:准确判断温度的高低仅凭人的感觉无法做到,需要用到测量工具——温度计
想想做做:(自制温度计)
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然后把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
讨论: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想想看,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温度的?
结论: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原理)
讲解:家庭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中装的液体一般是酒精,水银或煤油。
温度计的种类根据用途不同,常见的有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课件展示)
温度计的构造:
利用课桌上的实验室温度计来介绍温度计的构造。
活动5【讲授】摄氏温度
自学指导1: 请同学们阅读P-48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
2、摄氏温度的单位是什么?该怎么读写?
学生回答,然后老师总结。
引导分析:根据摄氏温度的规定,你能想办法给“自制温度计”标出刻度吗?
讨论:在细管上的什么位置标 0 ℃?
100 ℃标在什么位置呢?
活动6【活动】温度计的使用
自学指导2:请同学们阅读P49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如果所测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2、知道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时需要注意的方法。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当堂练习: 判断下列使用温度计方法的对错,并说明理由:
活动7【活动】体温计
自学指导3:请同学们阅读P50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比较,构造上主要区别是什么?
2、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后在读数?学生看书并思考:体温计的量程通常是多少?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后再读数?
总结: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直管内水银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 断开 ,故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
判断下列使用温度计方法的对错,并说明理由:
活动8【活动】课堂小结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摄氏温度的规定。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5、常见的温度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教案,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温度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活动导入,新课推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进行新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