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同步讲义第三单元检测(含解析)
展开第三单元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俨然(yǎn) 溯洄(shù) 器皿(mǐn) 豁然开朗(huò)
B.垂髫(tiáo) 佁然(yǐ) 箬篷(ruò) 袒胸露乳(tǎn)
C.窈窕(tiǎo) 阡陌(xiān) 参差(cī) 辗转反侧(zhǎn)
D.俶尔(chù) 好逑(qiú) 篆章(zhuàn) 落英缤纷(bīng)
【解析】A.shù—sù;C.xiān—qiān;D.bīng—bīn。故选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
B.心乐之(乐:以……为乐)
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属于)
D.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
【解析】C属:类似。故选C。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4分)
A.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C.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不可久居
D. 皆若空游无所依 同游者
A.才通人/卿今者才略
B.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C.便扶向路/济困扶危
D.乃记之而去/桃花源记
【解析】A.仅仅,只/才干;B.可以,能够;C.沿、顺着/扶助;D.题,写/古代一种文体。故选B。
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C ) (4分)
A. 下见小潭 B. 心乐之
C. 如鸣珮环 D. 其岸势犬牙差互
【解析】A、D两项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解释为“往下”“像狗的牙齿那样”;B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C项“珮”是名词“玉饰”,词性未发生改变。故选C。
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4分)
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儿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B. 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假设的连词。)
C. 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居住。)
D. 余弟宗玄。(古义:你;今义:剩下。)
【解析】 A项“妻子”的古义是妻子儿女;B项“无论”的今义是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D项“余”的古义是我。故选C。
6. 下列文学常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4分)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赋、比、兴。
B. 《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作品。
C.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靖节先生,东晋田园诗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桃花源记》。
D.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解析】《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故选A。
7.下列对诗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4分)
A. 《核舟记》一文介绍核舟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颠倒过来。
B. 《核舟记》一文中,核舟这件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料体积小;二是所刻事物繁多;三是所刻人物情态毕备。
C. 《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和思念,写男子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最终求而得之的喜悦。
D. 《蒹葭》写了主人公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
【解析】C.《关雎》中“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乐、热闹的场面,是饱受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并不是他寤寐苦思的愿望实现了。故选C。
8.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C )(4分)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______________,无论如何斗转星移,岁月更换,后人只要一读陶诗、陶文,就会心生桃花,暖意融融,悠然自悟,妙不可言。
①还用自己的作品定格、升华、传达了这种感觉
②通过这种奇妙感觉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粒桃花源的种子
③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永远平和自然,葆有一颗平常心
④作者不但用亲身的实践诠释了这种最佳的心理状态
⑤而且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
A. ①②④③⑤ B. ①③②④⑤ C. ⑤③④①② D. ⑤③①②④
【解析】和画横线前的“不仅”能够连贯的是⑤和①,但因为①句后有“这种感觉”,前文没有照应的语言,所以只能是⑤,在语意上接⑤中的“永恒的普世价值”后的只能是③,然后④中谈的“心理状态”和③紧密相接,④中的“不但”和①中的“还”连接紧密,②中“这种奇妙感觉”与①中的“这种感觉”相照应。
故选C。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回答问题。(12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4分)
A.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
B.阡陌交通 交通:运输事业。
C.咸来问讯 咸:全,都。
D.欣然规往 规:打算,计划。
【解析】B.交通:交错相通。故选B。
10.下列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 )(4分)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解析】B.省略主语;C.省略主语;D.省略宾语。故选A。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4分)
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纯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谨慎,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解析】“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不希望桃花源外的世人再来打扰的心理。故选C。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24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
(袁宏道《观第五泄记》(节选))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8分)
(1)日光下澈(穿透) (2)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
(3)疾趋度石罅(快走) (4)山行之极观也(景象)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很害怕。
14.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4分)
(1)《小石潭记》:清
(2)《观第五泄记》:伟(奇)
15.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观第五泄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赞叹之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6.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4分)
主人公追寻的那个人,在水的另一边。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4分)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解析】D. 这首诗抒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之情,而没有绝望情绪的流露。
三、作文(50分)
18.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写作提示:本次作文为写读后感。要求自选自己读过的一部名著来写,因此写作的自由度很大。写好读后感,“读”是基础,只有仔细阅读、认真思考、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重复作品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读后感的一般写法: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感触最深的一点上来发表议论。2、联系实际,情感真实。“感”一定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忌空话。3、以“感”为主。切忌变成“读后抄”。开头: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书名,内容,总的感受。中间:谈感受感想,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人、事作比较、谈感想。恰当地引用名人事件,贵在真。结尾:回到所读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题,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