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精品讲义 (基础+提升版) 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 巩固练习(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 巩固练习(含解析),共4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基础)
责编:熊亚军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遵义市从去年秋季到今年春季持续干旱,政府组织实施了人工降雨。下列可作为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A.干冰 B.食盐 B.木炭 D.酒精
2.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氧气——供人呼吸 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
C.氮气——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3.二氧化碳能够用来灭火的原因是(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碳酸
B.二氧化碳在高压低温下能变成“干冰”
C.二氧化碳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否则容易中毒。造成人中毒的气体是( )
A.氢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可以将CuO 中的Cu 置换出来 B. 在一定条件下CO2 能够转变成CO
C. CO2 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6.(台州中考)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7.(永州中考)下列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可以互相转化
B.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分子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B.CO能溶于水生成酸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 CO可以在O2中燃烧
9.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比空气重 B.都可以用碳和氧气反应得到
C.都有还原性 D.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只有利而无害 B.一氧化碳只有害而无利
C.二氧化碳有利也有害 D.氢气为无色而液氢为蓝色
二、填空题
11. 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12.木炭在一定条件下燃烧既有CO2生成,也有CO生成。若要证明两种气体都要存在,应先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存在。写出CO2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气体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到 __,证明有CO存在。
13.(本溪模拟)如图所示:
(1)试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实验是 (填选项字母);
(2)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实验,请分别写出观察到的现象 。
14.科学家认为温室效应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下图方框中A、B两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在同学们中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①空气中二氧化碳越多越好;②空气中二氧化碳越少越好。
你认为以上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提到二氧化碳,人们马上联想到它能产生温室效应,它能使人窒息……,似乎二氧化碳只是一种有害的物质。其实二氧化碳也能造福人类,请你举一例说明二氧化碳对人类有利的一面: 。
15.小平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1)当装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证安全,在通入CO气体之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固体CO2叫做“干冰”,其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2.【答案】B
【解析】 氧气能供给呼吸;氮气可作保护气;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二氧化碳不会产生酸雨,会产生温室效应。
3.【答案】D
【解析】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同时密度又比空气大,它能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使可燃物跟空气隔绝而灭火。
4.【答案】D
【解析】煤气炉、燃气热水器中的燃料都含有碳元素,而碳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剧毒,会使人中毒身亡,所以使用燃气器具时要保证室内通风良好。
5.【答案】C
【解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将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喷上水,再放入二氧化碳中,干花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6.【单】D
【解析】检验CO2气体,通常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故只有D是合理的做法。
7.【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则是生物体中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热量的过程,A正确;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但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有氧分子,B不正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C正确;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D正确。
8.【答案】D
【解析】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易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运送氧的能力而使人中毒;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因一氧化碳有毒,不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9.【答案】B
【解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然只差一个氧原子,但它们结构不同,其性质也相差很大,即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
10.【答案】C
【解析】氧气不仅与生命息息相关,而且在其它方面的用途也很多。但不能说氧气只有利而无害,如潮湿的空气里,钢铁很容易被氧气氧化而生锈,由此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所以A选项不正确。一氧化碳有剧毒,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这是有害的一面;但是一氧化碳也有利的一面,比如,一氧化碳可做燃料,冶炼铁中CO做还原剂等。选项B不正确。氢气无色,液态氢也是无色的。选项D不正确。二氧化碳有利的一面是用于灭火,制汽水、纯碱、尿素以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等,但是,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将带来“温室效应”。选项C正确。
11.【答案】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砍伐
12.【答案】CO2+Ca(OH)2==CaCO3↓+H2O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解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
13.【答案】(1)A
(2)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燃着木条熄灭 D:烧杯内壁有水雾
【解析】
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现象不明显;
B、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燃着的小木条会立即熄灭;
D、蜡烛罩在干冷的烧杯上,燃烧产生得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
14.【答案】
(1)氧气 二氧化碳
(2)不正确,空气中二氧化碳要保持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以保证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 且不产生温室效应最好
(3)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可缓解旱情
【解析】
(1)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CO2,同时放出氧气;而燃料的燃烧及生物的呼吸作用则吸收氧气,放出CO2,这样正好保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所以A为氧气,B为CO2。
(2)空气中CO2含量过高,造成温室效应,过低或没有不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及生长,因此CO2的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太好,适量最好。
(3)本问有开放性,合理即可。如CO2可作温室肥料、人工降雨、化工原料、灭火等等。
15.【答案】(1)反应有CO2气体生成
(2)检验CO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