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多份(全国通用)Word版附解析
-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全国通用)01叙述类题(叙述特征评析)(Word版附解析) 试卷 2 次下载
-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全国通用)03叙述类题(叙述视角作用)(Word版附解析) 试卷 4 次下载
-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全国通用)04情节类题(概括故事情节)(Word版附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全国通用)05情节类题(分析情节作用)(Word版附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全国通用)06情节类题(评析情节技巧)(Word版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全国通用)02叙述类题(叙述人称作用)(Word版附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全国通用)02叙述类题(叙述人称作用)(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专题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专题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题解读
考题式样
①文章(或文章的某部分)运用第X人称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②文章的第X段为什么改用第X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2017新课标Ⅱ卷)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④(2016全国3卷)“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题方略
相关知识
★叙述人称
即小说在叙事时所采用的人称,主要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小说的叙述人称会因为实际叙述需要进行转换。
《祝福》中的人称转换(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转变)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她不是鲁镇人,……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2)答题方法及角度
叙述人称作用题答题常用语句
★第一人称:
①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情感。
②以“我”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生活,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③便于组织文章,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第二人称:
①拉近了与读者的交流,增强了亲切感。
②呼告抒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③可以造成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形象生动、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
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有比较宽广的活动范围。
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性。
变换叙述人称的效果和作用
★人称转换:
①从“你”到“我”,增加真实性,使人如临其境,有时有自嘲的意味。
②从“我”到“你”(“他”),跳出自我,增加客观性、亲切性、说服力。
③人称交叉: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用第一人称夹杂人物的独白、对话,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亲切感。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真题实践
1.(2016年全国3卷)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练习。
玻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析】
第一人称叙事是小说常用的手法,那么,“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
第一,讲述故事。讲述故事是“我”的第一个角色,也是最基本的角色。《玻璃》中主人公王有福的故事,就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表现出来的,“我”讲述故事的最大好处是亲切、真实。
第二,推进情节。讲述故事虽然是“我”的基本角色,但在许多小说中,“我”不仅是一个客观的叙述者,也是一个事件的参与者,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玻璃》中的“我”,就有着两种身份,一个是叙述者,一个是参与者。正是由于“我”的提议,才有了“我”与王有福在不同观念上的冲突,可以说,没有“我”,也就没有小说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衬托人物。人物的性格,往往是在相互的对比、衬托中鲜明起来的,虽然“我”只是一个次要人物,但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有了“我”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突出鲜明。
【参考答案】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
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
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随堂演练
1.(2008年浙江高考卷)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乌 米
〔俄〕阿•马•高尔基
①每当早晨醒来,我便打开房间的窗户,倾听着从山上透过果园中茂密的绿阴向我传来的心事重重的歌声。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晨空里了。
②清风从阿伊·偑特里山巍峨的峰顶簌簌吹来,微微地拂动着我窗前浓密的树叶,树叶的簌簌声给歌声增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歌曲本身并不优美,而且有些单调,整个曲调很不和谐;在看来本应该停顿的地方,听到的却是悲伤而激动的呼号,随后这一惊心动魄的喊叫又同样出人意外地变作了柔肠百转的怨诉。这歌是一个苍老而颤抖的嗓音唱出来的,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什么时候都能听到这支像山溪一般流下来的唱不尽的歌子。
③村民们对我说,这心事重重的歌声他们已经听了七个年头。我问他们:“这是谁在唱?”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个叫乌米的疯老婆子唱的。六年前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从那时起,乌米便每天坐在自家土屋的门槛上,望着大海歌唱,等待着自己的亲人。
④一次,我去看她。我沿着蜿蜒的小道,经过几个伫立在山坡上的土屋,穿过一个个果园和葡萄园,爬上了高山。在山石背后翠绿树丛中,我看到了乌米老太婆的那所半坍塌的土屋。在从亚伊拉山顶滚下的巨石中间,长着几株法国梧桐、无花果树和桃树。溪水潺潺地流着,在它流过的地方形成许多小小的瀑布,土屋顶上长着青草,墙上爬着曲曲弯弯的藤蔓,屋门正对着大海。
⑤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偑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巿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
⑥乌米一面唱,一面用笑脸迎着我。她的脸在微笑时皱得越发厉害了。她的眼睛年轻而明亮,眼里燃烧着专心致志的期待之火。她温存地打量了我一眼,重又凝视着一片荒漠似的大海。
⑦我走近前去,在她身旁坐下,听着她歌唱。歌子是那样奇特:满怀信心的曲调不时为忧思所代替,其中含有焦灼不安和疲倦的调子,它时而中断,寂然无声;时而又响起来,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⑧但是不论这歌曲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乌米老太太的脸上却只有一种表情,那是一种坚信不疑的期待,一种满怀信心的、安详而喜悦的期待。
⑨我问她:“你的丈夫叫什么名字?”她粲然一笑,回答说:“阿布德拉伊姆……大儿子叫阿赫乔姆,还有一个叫尤努斯……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他们正在路上,我马上就会看到船了。你也会看见的。”
⑩她说“你也会看见的”这句话时,似乎深信,见到他们父子对我说来也将是莫大的幸福,似乎当她丈夫的渔船出现在海天之际,出现在她那被南方的烈日晒干了的、木乃伊般的棕色手指所指的那一道深蓝色的细线上时,我会感到莫大的快乐。
⑪随后她又唱起了那支期待和希望之歌。我看着她,一面听,一面想:“就这样怀着希望该有多好啊!心里充满了对未来巨大欢乐的期待,这样活着该有多好啊!”
⑫乌米一直在唱着,她微笑地摇晃着身躯,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在日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茫茫大海。
⑬她完全沉湎在一种思念里,不理会任何别的东西了,坐在她身旁的我对她说来已不复存在。我对她这种全神贯注的神态满怀敬意,我觉得,她这种只怀着一种希望的生活很值得羡慕,我沉默着,情愿让她把我忘却。这一天海上风平浪静,它像一面明镜,映射出明亮的天色,但并未使我产生什么希望。随后我便满怀惆怅悄然离去。身后传来了歌声和溪水响亮的淙淙声,海鸥在海上翱翔,一大群海豚在离岸不远的地方尽情嬉戏,远方是苍茫的大海。
⑭年迈的乌米永远等不到什么了,但她将怀着希望活着和死去……
鲁迅的《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欣赏《乌米》中“我”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使全文的人和事更具有真实感;②“我”使贯穿全文的线索;
③借助“我”的感触来揭示全文主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吉 公
林徽因
二三十年前,每一个老派头旧家族的宅第里面,竟可以是一个缩小的社会。我同许多小孩子既在那中间长大,也就习惯于里面各种错综的安排和纠纷,像一条小鱼在海滩边生长,毫不以那种戏剧性的集聚为稀奇。但那大部的戏剧此刻却并不在我念中,此刻吸引我回想的仅是错综的人物中的一个,他是我们的舅公,我们都叫他“吉公”。吉公是外曾祖母抱来的孩子。祖母等人如果讲到吉公小时的情形,必用一点叹息的口气说起这吉公是如何的顽皮,如何的不爱念书,尤其是对学问是如何的没有兴趣,长大起来,他也始终不能去参加他们认为光荣的考试。
吉公住在一个跨院的旧楼上边。在那楼上,我们所受的教育,所吸取的知识,许多确非负责我们教育的大人们所能想象得到的。随便说吧,最主要的就有自鸣钟的机轮的动作、世界地图、油画的外国军队军舰,以及照相技术的种种,但是最要紧的还是吉公这个人。吉公已是中年人了,但是对种种新鲜事情的好奇活像个孩子。在许多人跟前,他被认为是个不读书、不上进的落魄者,所以在举动上,在人前时,他便习惯于惭愧、谦卑、退让、拘束的神情,唯独回到他自己的旧楼上,他才恢复过来他种种已生成的性格,与孩子们和蔼天真地接触。
夏天某日,他看我走来便向我招手。他告诉我他私自学会了照相,家里新买到的一架照相机已交给他尝试。夜里,他点盏红灯,冲洗那种旧式玻璃底片,白日里他一张一张有耐性地晒片子,这还是第一次让我遇到!那时他好脾气地指点给我一个人看,且请我帮忙,两次带我上楼取东西。平常孩子们太多他没有工夫讲解的道理,此刻慢吞吞地也都和我讲了一些。“吉公,谁教你怎么修理钟的?”吉公笑了笑,一点不骄傲,却显得更谦虚的样子,努一下嘴,叹口气说:“谁也没有教过吉公什么!”“这些机器也都是人造出来的,你知道!”他指着自鸣钟,“谁要是喜欢这些东西,尽可拆开来看看,把它弄明白了。”“要是拆开了还不大明白呢?”我问他。他更沉思地叹息了。“你知道,吉公想大概外国有很多工厂、教习所,教人做这种灵巧的机器,凭一个人的聪明一定不会做得这样好。”说话时吉公带着无限的怅惘。
一次,我那喜欢兵器、武艺的祖父,拿了许多所谓“洋枪”到吉公那里,请他给揩擦上油。吉公开一瓶橄榄油,扯点破布,来回地把玩那些我们认为颇神秘的洋枪,一边议论着洋船、洋炮,及其他洋人做的事。吉公所懂得的均是具体知识,他把枪支拿在手里,开开这里,动动那里,演讲一般指手画脚地讲机器的巧妙,由枪到炮,由炮到船,由船到火车,一件一件。祖父感到惊讶了,这已经相信维新的老人听到吉公这许多话,相当地敬服起来,微笑凝神地在那里点头领教。大点的孩子也都闻所未闻地睁大了眼睛,我最深的印象便是那次祖父对吉公非常愉悦的脸色。
一年后,吉公离开我们家,却并不为着机器,而是出乎我们意料地为着一个女人。有一次有人请他去照相,照相的却是一位未曾出阁的姑娘。这事传到祖母耳里,这位家教谨严的女人便不大乐意。起前,她觉得一个未出阁的女子把相片交给一个没有家室的男子手里印洗,是不名誉、不正当的。并且这女子不是和我们同一省份的,事情尤其要谨慎。在这纠纷中,我才又听到关于吉公的一段人生悲剧。多少年前他是曾经娶过妻室的,一位年轻美貌的妻子,并且也生过一个孩子,却在极短的时间内,母子两人全都死去。现在她是吉公生命里的一个新转变,在他单调的日月里开出一条路来。不止在人情上,吉公和他人一样需要异性的关心和安慰,就是在事业的野心上,这姑娘的家人也给吉公以不少的鼓励,至少到上海去看火轮船的梦是有了担保,本来悠长没有着落的日子,现在骤然地点上了希望。虽然在人前吉公仍是沉默,到了小院里他却开始愉快地散步,注意到柚子树又开了花,晚上有没有月亮,还买了几条金鱼养到缸里。在楼上他也哼哼一点调子,把风景照片镶上好看的框子,拿出去托人代售。有时他还整理旧箱子。多少年他没有心绪翻检的破旧东西,现在有时也拿出来放在床上、椅背上,小孩子们好奇地问长问短,他也满不在乎了。忽然,他把婚事决定了,也不得我祖母的同意,便把吉期选好,预备去入赘。祖母生气到默不作声,只退到女人家的眼泪里去,呜咽她对这弟弟的一切失望。但吉公终于离开那所浪漫的楼屋,去另找他的生活了。
两年前我南下,回到幼年居住的城里去,无意中遇到一位远亲,他告诉我吉公住在城中,境况非常富裕;子女四人,在各个学校里读书,对科学都非常喜好,尤其是内中一个,特别聪明,屡得学校奖金等等。于是我也老声老气地发出人事的感慨。如果吉公自己早生三四十年,我说,我希望他这个儿子所生的时代与环境合适于他的聪明,能给他发展的机会,不再复演他老子的悲剧。并且在生命的道路上,我祝他早遇到同情的鼓励,敏捷地达到他可能的成功。这得失且并不仅是吉公个人的,可以算作是我们这老朽的国家的。(有删改)
请简要赏析小说以“我”的回忆来进行叙述的妙处。
①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吉公的故事,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慨;
②便于近距离展现吉公的言谈举止,使其人物形象更真实丰富;
③通过“我”的回忆串联全文,可以随意进行场景转换,便于推动吉公人生故事的发展。
④通过有限视角适当留白,遮蔽某些情节,留给读者去评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全国通用)03叙述类题(叙述视角作用),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全国通用03叙述类题叙述视角作用Word版含解析docx、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全国通用03叙述类题叙述视角作用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全国通用)01叙述类题(叙述特征评析),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全国通用01叙述类题叙述特征评析Word版含解析docx、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全国通用01叙述类题叙述特征评析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全国通用)03叙述类题(叙述视角作用)(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单元素养评估四九上第六七单元试卷教师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docx、单元素养评估四九上第六七单元试卷学生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