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1 相交线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1 相交线教案,文件包含35月球地球的卫星pptx、25茧中钻出了蚕蛾pptx、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pptx、28动物的一生pptx、11运动和位置pptx、24蚕变了新模样pptx、27动物的繁殖pptx、26蚕的一生pptx、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pptx、22认识其它动物的卵pptx、12各种各样的运动pptx、37地球水的星球pptx、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pptx、33影子的秘密pptx、18测试“过山车”pptx、23蚕长大了pptx、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pptx、36地球的形状pptx、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pptx、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pptx、17我们的“过山车”pptx、31仰望天空pptx、34月相变化的规律pptx、38太阳地球和月球pptx等2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3页, 欢迎下载使用。
5.1.1 相交线
【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具体的图形找出邻补角和对顶角,进而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
2.理解对顶角的性质;
3.能运用邻补角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图、看图、归纳等掌握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通过先观察,再猜想,最后再推理的方法掌握“对顶角相等”这一重要定理.
【情感态度】
经历画图、看图、猜想、推理等过程,初步体会几何学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
【教学难点】
1.邻补角与补角的区别与联系.
2.初步体验推理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1
参见教材P2“探究”
问题2填空: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因为∠1与∠3是______角,所以∠1+∠3=_______,因为∠2与∠3是______,所以∠2+∠3=_______,根据_________,所以∠1______∠2,这就证明了对顶角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说明】全班同学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上面两个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思考1.邻补角与补角有怎样的关系?
2.推理的依据一般有哪些?
【归纳结论】1.定义:(1)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2)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2.性质定理:(1)如果两个角互为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和等于180°;(2)对顶角相等.
3.邻补角与补角的关系:邻补角一定互补,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是邻补角.邻补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补角.
4.推理是今后经常遇到的事情,推理的依据是已知、定义、公理、定理等.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如图,找出图中的对顶角与邻补角.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B+∠2=180°,问∠1与∠B是否相等,∠B与∠3是否相等,为什么?
【教学说明】题1可以抢答的形式让同学们回答,对于题2,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完成.
【答案】略.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邻补角、对顶角定义.
2.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
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5.1”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本节课通过画图量角,让学生有对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知识的感性认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及简单的一些推理说明基本能掌握.对于课堂上个别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乱、繁的现象,课后应及时补差补缺.争取让每个孩子掌握这些概念及推理说明方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学,自学,助学,强化,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1 相交线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初步认识,思考探究,获取新知,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5.1.1 相交线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延伸,课堂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