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36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节细胞中的无机物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4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5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质量评估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共4页。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基础巩固1.下列叙述中属于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的是(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都参与构成细胞膜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答案:D 2.下列属于人体胆固醇的生理功能的是( )A.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B.调节细胞的渗透压C.作为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D.参与动物细胞膜的构成答案:D 3.下列有关脂肪的叙述,揭示其化学组成上区别于糖类的主要特点是( )A.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分子中H的含量高于糖类C.分子中O的数量比C、H多D.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的作用答案:B4.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液泡膜的主要成分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其他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解析:磷脂含有磷元素;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脂肪在动物的一般组织细胞中都有分布,也可以分布在植物细胞中。答案:D5.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肪的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和脂肪的化学元素组成相同B.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转化程度相同C.糖类也可以转化为某些氨基酸D.与糖类相比,等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多解析:一般组成糖类和脂肪的化学元素都只有C、H、O,A项正确;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但转化程度有明显差异,如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B项错误;葡萄糖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C项正确;1g糖原氧化分解释放出约17kJ的能量,1g脂肪可以释放出约39kJ的能量,D项正确。答案:B6.(2021·广东珠海)要达到全民健康,除了需要优质的物质生活和良好的环境外,还需要科学饮食及正确的健康观念。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期缺铁会降低血液运输氧的能力B.长期饮用高糖饮料,可能会引起肥胖和龋齿C.老年人服用钙片时,可服用少量的维生素DD.为了让体内更多脂肪消耗,可以不吃早餐解析:铁是构成血红素的主要成分,长期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减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A项正确;饮食中过多的糖类会转变成脂肪,从而引起肥胖,糖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酸性物质侵害牙釉质,引起龋齿,因此长期饮用高糖饮料,可能会引起肥胖和龋齿,B项正确;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因此老年人服用钙片时,可服用少量的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C项正确;不吃早餐,会危害身体健康,D项错误。答案:D7.回答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问题。(1)青苹果果汁遇碘液显蓝色,下图为苹果成熟期各种有机物的变化曲线。①青苹果果汁遇碘液变蓝是因为其含有 ,该物质普遍存在于 细胞中,其作用是 。在动物细胞中与此功能相同的同类物质是 。 ②由图可知,有机酸减少的原因是 。淀粉的最终水解产物是 。 (2)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有很厚的脂肪层,其意义是 。 答案:(1)①淀粉 植物 植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糖原 ②有机酸逐渐转变成糖 葡萄糖 (2)脂肪作为很好的绝热体,可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作用(二)拓展提高8.《黄帝内经·灵枢·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中医理论认为,“气”的实质是人体活动时提供的能量。从中医角度看,“气衰”相当于西医中的“低血糖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谷”中储存能量的物质主要是糖类B.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C.出现“气衰”的症状是因为机体能量供应不足D.出现“气少”症状时体内脂肪大量转化为糖类解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其中淀粉是植物细胞重要的储能物质,“谷”中储存能量的物质主要是糖类,A项正确;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B项正确;气的实质是人体活动时提供的能量,出现气衰的症状是因为机体提供的能量不足,C项正确;出现气少症状时,机体提供的能量不足,体内的脂肪会分解供能,但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项错误。答案:D9.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B.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C.上述四种糖类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细胞中D.上述糖类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类,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类解析: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某生物体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据此可判断该生物一定是动物,A项正确;淀粉是植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因此,上述四种糖类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细胞中,B、C项正确;“淀粉→麦芽糖→葡萄糖”是发生在动物消化道中的食物的消化过程,消化的终产物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肝细胞、肌细胞等组织细胞处,在细胞内发生“葡萄糖→糖原”即合成糖原的过程,因此上述糖类的转化可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D项错误。答案:D10.大多数植物种子的贮藏物质以脂肪(油)为主,并储存在细胞的油体中。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脂肪酸和甘油分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为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发育,如下图所示。(1) 大多数植物种子以贮藏脂肪为主,这是因为与糖类相比,脂肪是更好的 物质。 (2)为了观察植物种子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切片染色,然后在 下观察,可见 (填颜色)的脂肪颗粒。 (3)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减少,其原因是 。真叶长出之后,干重增加的原因是 。 解析:(1)与糖类相比,脂肪是更好的储能物质。(2)观察经苏丹Ⅲ染液染色的植物种子切片中的脂肪需借助显微镜。在显微镜下可见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3)脂肪和糖类的组成元素都是C、H、O,但脂肪中氢的含量远远高于糖类,而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因此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由于大量脂肪转变为蔗糖,蔗糖的氧元素含量高于脂肪,导致干重增加;之后由于大量蔗糖用于细胞呼吸等异化作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代谢废物,导致干重减少。真叶长出之后,真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导致干重增加。答案:(1)储能 (2)显微镜 橘黄色 (3)早期由于大量脂肪转变为蔗糖,蔗糖的氧元素含量高于脂肪,导致干重增加;之后由于大量蔗糖用于细胞呼吸等异化作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代谢废物,导致干重减少 真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