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 蜡染与扎染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 蜡染与扎染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出示教学目标,课堂发展,设计制作,课堂展示,课堂拓展,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蜡染和扎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染色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并远传国外,被称为“中国术”。其质朴而有个性的形象与设计表现了少数民族同胞的创造智慧。本课主要是欣赏优秀蜡染、扎染艺术品,了解蜡染与扎染的起源历史,掌握蜡、扎染的制作方法与步骤,这是学生在本课中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但课本中文字说明较少,图片也不多。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蜡染,尊重热爱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工艺,并培养民族自豪与自信,需要教师做好大量的课前准备和精彩的ppt,以下是《蜡染》的教学设计。
《蜡染》教学设计:
首先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有无接触过蜡染?同时学生做好课前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初三年级的学生已有能力通过自学掌握一定知识,课堂上再通过合作学习吸收不了解的知识。鉴于蜡染制作的工具材料难找,学生没有条件进行尝试,因此本课学生只能观看教师演示,并花较多时间用于蜡染艺术品的欣赏。
为了达至教学目标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本课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教师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蜡染的历史渊源、制作方法与过程以及蜡染在生活中的使用,通过欣赏蜡染艺术作品感受蜡染魅力并了解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尊重热爱传承民族传统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蜡染欣赏与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究蜡染与扎染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与创造力,设计出有个性的蜡染与扎染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蜡染与扎染样品,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好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进入课堂后展示出自已收集的蜡染与扎染样样品,引导学生谈谈作品中的纹样给他们的感受,引起他们的兴趣,进入主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
组织学生跟据出示的目标、重点与难点进行课堂预习。
三、课堂发展
1、欣赏少数民族地区蜡染与扎染图片,引出蜡染与扎染概念。
(1)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贵州、云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擅长蜡染。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2)扎染: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2、扎染扎制基本方法:
(1)捆扎法。
(2)夹扎法。
(3)缝绞法。
(设计意图:利用具有代表性的蜡染与扎染艺术品的介绍,明确其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传统手工艺。)
四、设计制作
1、教师演示,利用真纸制作扎染手帕的过程:
(1)构思设计
(2)折三扎线
(3)染制
(4)晾干后打开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分工明确。
3、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课堂展示
通过自评、互评,师生间的互相评价,找出成功与不足大家分享。
六、课堂拓展
蜡染、扎染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例如:桌布、毯子,围巾。
七、课堂总结
蜡染与扎染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同学们在操作中体验蜡染与扎染制作工艺的过程和感觉蜡染与扎染作品呈现出的特殊美感。这节课让大家感受到了民间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与聪明智慧,理解民间美术蜡染与扎染艺术中蕴含的浓郁的审美意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 蜡染与扎染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难点和关键,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 蜡染与扎染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观感受,示范试验,启发思考,尝试体验,动手操作,激趣促思,展示成品,分享经验,课堂小结,美育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情趣浓郁 能工巧匠第4课 蜡染与扎染教案及反思,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