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素养等级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单元素养等级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基 础 题 组
一、选择题
1.(2023·重庆九龙坡高一统考期末)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图中S1为0.3 ml/L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0.3 ml/L葡萄糖溶液;已知水和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始时液面高度一致,一段时间后向甲装置的长颈漏斗中再加入蔗糖酶(不考虑酶对于渗透压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实验开始时,装置甲中漏斗液面会上升
B.漏斗中加酶后液面会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C.装置乙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
D.若不加入酶,装置甲、乙达到渗透平衡时,二者溶液浓度关系分别是S1=S2、S2=S3
解析: 图甲中S1为0.3 ml/L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所以实验开始时,漏斗内液面会上升,A正确;装置甲因渗透作用,水分子进入漏斗使液面上升,加酶后,漏斗中溶液浓度继续增大,液面会继续上升,但是由于蔗糖被蔗糖酶催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由于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所以漏斗内溶液浓度减小,而烧杯中溶液浓度增大,故漏斗中液面会先上升后下降,B正确;图乙中S2为蒸馏水、 S3为0.3 ml/L葡萄糖溶液,而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所以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C正确;装置甲达到渗透平衡后,由于漏斗中溶液存在势能,所以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D错误。故选D。
2.(2023·重庆铜梁高一铜梁一中校联考期末)在U形管的a、b两侧分别装入质量分数为0.1 g/mL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初始时两侧液面相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图中半透膜控制物质通过的原理与细胞膜相同
B.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一段时间后,a侧液面低于b侧
C.若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通过,一段时间后,两侧液面相平,浓度相等
D.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同时向两侧添加等量的麦芽糖酶,当U形管液面稳定时b侧液面更高
解析: 半透膜与细胞膜都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但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否能通过细胞膜取决于细胞的需要,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有关,与物质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而物质是否通过半透膜是由物质大小决定的,两者原理并不相同,A错误;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半透膜和膜两侧的浓度差(物质的量浓度的差),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葡萄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较大,因此一段时间后,a侧液面高于b侧,B错误;若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通过,由于b侧含有麦芽糖,相当于b侧浓度高于a侧,因此一段时间后,b侧液面上升,C错误;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同时向两侧添加等量的麦芽糖酶,麦芽糖可以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水解后b侧溶液物质的量浓度高,因此当U形管液面稳定时b侧液面更高,D正确。故选D。
3.(2023·重庆高一校联考期末)关于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若不能观察到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则可判断其为死细胞
B.一定范围内,随着细胞失水,细胞液的吸水能力会逐渐增大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解析: 不能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说明细胞已经死亡或者是未成熟的植物细胞,A错误;一定范围内,随着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吸水能力会逐渐增大,B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液浓度可能不同,因而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也可能不同,C正确;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外因是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D正确。故选A。
4.(2023·重庆铜梁高一铜梁一中校联考期末)将小鼠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KNO3溶液的起始浓度小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浓度
B.在b点时,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达到最大
C.ab段随着红细胞的失水,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bc段的出现,是红细胞从b点开始吸收了K+和NOeq \\al(-,3),使细胞内液浓度增大所致
解析: ab段细胞体积变小,说明硝酸钾溶液的起始浓度大于红细胞内液的浓度,细胞失水,A错误;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不断进入细胞,故在b点时,可能细胞质壁分离程度没有达到最大就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后复原,B错误;ab段,体积变小,小鼠红细胞失水,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正确;红细胞在b点之前就开始吸收了K+和NOeq \\al(-,3),D错误。故选C。
5.(2023·四川成都高一统考期末)将新鲜的菠菜叶片放入加有少量红墨水、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细胞的最终状态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B.蔗糖能自由通过该细胞的细胞壁
C.①和②处的颜色分别为红色和绿色
D.图中②处溶液浓度比实验开始时小
解析: 质壁分离能够发生的内因就是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A正确;细胞壁具有全透性,蔗糖能自由通过该细胞的细胞壁,B正确;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红墨水和蔗糖分子都能通过细胞壁,①为含有红墨水的蔗糖溶液,呈红色。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红墨水和蔗糖分子都不能进入细胞质中,但细胞质中存在叶绿体,所以②显绿色,C正确;将新鲜的菠菜叶片放入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不断失水,液泡溶液浓度比实验开始时大,D错误。故选D。
6.(2023·西安市第六中高一学校考期末)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水分子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C.乙醇分子进出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行
D.维生素D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属于协助扩散
解析: 水分子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过程不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A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运输葡萄糖的转运蛋白的协助,B正确;乙醇分子为脂溶性物质,其进出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行,C正确;维生素D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其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D错误。故选D。
7.(2022·河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关于成熟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具有选择透过性
B.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C.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D.由细胞膜和液泡膜组成
解析: 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需要的小分子物质和离子能通过,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和离子不能通过,A正确;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因而在细胞失水的情况下会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C正确;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的,D错误。故选D。
二、填空题
8.下面A、B是两种被动运输方式的转运速率和细胞外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A B C
(1)图A表示的转运方式是_自由扩散__,其转运速率主要取决于_浓度差__。
(2)图B表示的方式若是协助扩散,那么ab段的限制因素是_浓度差__,bc段的限制因素是_转运蛋白的数量__。
(3)请在图C中画出被动运输的转运速率和细胞能量供应的关系曲线。
答案: (3)
解析:(1)分析可知图A表示的转运方式为自由扩散,其转运速率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2)图B表示的转运方式若是协助扩散,那么ab段的限制因素是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bc段转运速率不再增加,说明限制因素不再是浓度差,而是转运蛋白的数量。
(3)被动转运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物质转运速率不会随能量的增加而改变,故绘图如下:
能 力 提 升
一、选择题
1.(2023·江苏连云港高一统考期末)下图为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图,开始时如图甲,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的结果如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图甲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图乙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图甲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D.图乙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等于C的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水总是从浓度低的向浓度高的溶液进行运输,浓度差越大,运输量越大,由此根据图乙结果H1>H2可知,图甲中C浓度小于B的浓度,A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水运输的方向就是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越高,水分运输的越多,由此根据图乙结果H1高于H2可知,图乙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错误;根据图乙结果H1高于H2可知,图甲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C正确;图乙C中水柱不再上升,所以水分由A进入C和水分由C进入A的速度是相等的,处于动态平衡,D正确。故选B。
2.(2023·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高一学校考开学考试)取某一红色花冠的两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种类不同
B.甲溶液中花瓣细胞的液泡体积会持续减小至稳定
C.4 min时,乙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
D.6 min后,乙溶液中花瓣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
解析: 甲的失水量先增加后不变,说明一直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乙失水量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先质壁分离后复原,说明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种类不同,A正确;甲溶液中花瓣细胞的液泡体积会持续减小至稳定,达到质壁分离状态后不变,B正确;4 min时,乙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量最大,细胞液浓度最高,吸水能力最强,C正确;6 min后,乙溶液中花瓣细胞由于吸水而自动复原,D错误。故选D。
3.(2023·贵州贵阳高一统考期末)用浓度为2 ml·L-1乙二醇溶液和2 ml·L-1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曲线AC代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体积变化
B.曲线AC中植物细胞在2分钟时开始吸收溶液中的溶质
C.AD段变化说明水从原生质体渗出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
D.DE段原生质体体积不再变化说明水分子不再进出细胞
解析: 某种植物细胞处于乙二醇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质生质体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增大,乙二醇溶液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故曲线AC代表乙二醇溶液中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体积变化,A错误;曲线AC中植物细胞在0分钟时开始吸收溶液中的溶质,并不是从2分钟时开始的,B错误;曲线AD代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体积变化,AD段变化说明水从原生质体渗出,原生质体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增大,C正确;DE段原生质体体积不再变化,说明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平衡,D错误。故选C。
4.(2023·河北沧州高一统考期末)黑藻的叶肉细胞中液泡为无色,而叶绿体大而清晰。某同学观察黑藻叶肉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若步骤①中某叶肉细胞位于视野右上方,则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视野中央
B.若步骤②滴加的溶液中加有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则对应④中的B处为红色
C.若步骤②中用硝酸钾溶液代替蔗糖溶液,出现质壁分离后可能会自动复原
D.由于黑藻叶片的液泡无色,该实验需要进行染色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解析: 显微镜下呈的像是倒立的像,若步骤①中某叶肉细胞位于视野右上方,则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才能使图像移动到视野中央,A正确;细胞壁为全透性,但红色的染料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因此若步骤②滴加的溶液中加有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则对应④中的B处(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的空隙)为红色,B正确;由于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因此若步骤②中用硝酸钾溶液代替蔗糖溶液,出现质壁分离后可能会自动复原,C正确;黑藻叶片的液泡无色,但叶绿体有颜色,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叶绿体的聚集程度判断,不需要进行染色也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D错误。故选D。
5.(2023·湖南怀化高一校联考期末)如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 B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乙<丙 D.甲<乙,乙>丙
解析: 水通过自由扩散进行运输,根据图示水分子流动方向分析可知,丙细胞液浓度最高,甲细胞液浓度最低,即甲<乙<丙,B正确。故选B。
6.(2023·广西桂林高一桂林十八中统考期末)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以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扩散速率变化分别是( C )
A.升高、升高 B.降低、降低
C.不变、降低 D.不变、不变
解析: 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甲物质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扩散速率不变,乙物质以协助扩散进入细胞,需要膜上转运蛋白的协助,扩散速率降低,故选C。
7.(2023·河南高一校联考期末)将新鲜的马铃薯块茎切成长度为5 cm且粗细相同的长条,再将它们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四种蔗糖溶液中(假定蔗糖不能被细胞吸收),4 h后测量每组马铃薯条的长度,得到如下表的结果:
注:表格中的“+”“–”分别表示长度增加、长度减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甲>丙>乙>丁
B.实验前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小于乙溶液浓度、大于丙溶液浓度
C.马铃薯细胞的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伸缩性有差别
D.经丁溶液处理过的马铃薯条换入甲溶液中,其长度会变短
解析: 将马铃薯条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若长度变长说明马铃薯细胞吸水,若长度变短说明细胞失水,发生吸水说明马铃薯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长度增加的值越大,表明蔗糖溶液浓度越低,失水则说明马铃薯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长度减小的值越大表明蔗糖溶液的浓度越高。因此甲、乙、丙、丁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甲>丙>乙>丁,A正确;实验前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大于乙溶液浓度、小于丙溶液浓度,B错误;马铃薯细胞的原生质层伸缩性大,而细胞壁的伸缩性小,C正确;经丁溶液处理过的马铃薯条因吸水而使细胞液的浓度变小,将其换入甲溶液中,由于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而发生失水,其长度会变短,D正确。故选B。
二、填空题
8.(2023·河北沧州高一统考期末)原生质体表面积大小的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检测指标。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和NaCl溶液交替处理某假单孢菌,其原生质体表面积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中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与0时相比,原生质体表面积逐渐增大,说明甲组细胞_吸水__(填“吸水”或“失水”),该NaCl浓度处理下,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表明细胞中浓度_大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3 ml/L NaCl浓度。
(2)乙、丙组中,与0时相比,乙、丙组NaCl处理后原生质体略有下降,说明乙、丙组NaCl处理都能使细胞发生_质壁分离__,重新移至葡萄糖基本培养基的细胞可发生_质壁分离复原__。
(3)若将该菌在100 ℃水浴20 min,再用NaCl溶液处理,原生质体表面积_无变化__(填“增大”“减小”或“无变化”),理由是_100_℃水浴后细胞死亡,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__。
解析:(1)由图可知,甲组NaCl处理后,原生质体表面积不断增大,说明细胞不断吸水,即细胞内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即细胞液浓度大于0.3 ml/L NaCl浓度,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2)乙组和丙组NaCl处理后,原生质体表面积减小,说明细胞失水,即细胞内液浓度小于细胞外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如果重新移至葡萄糖基本培养基的细胞,原生质体表面积又变大,逐渐靠近细胞壁,说明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若将该菌在100 ℃水浴20 min,则该细菌已死亡;再用NaCl溶液处理,原生质体表面积不会发生变化,因为100 ℃水浴后导致蛋白质变性,细胞死亡,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组别
甲
乙
丙
丁
马铃薯条长度变化
–0.4 cm
+0.2 cm
–0.1 cm
+0.3 cm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被动运输课后练习题,共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同步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节 细胞的分化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节 细胞的分化练习题,共4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