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语文PDF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语文.pdf
    • 练习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语文答案.docx
    2024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语文PDF版含答案01
    2024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语文PDF版含答案02
    2024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语文PDF版含答案03
    2024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语文PDF版含答案01
    2024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语文PDF版含答案02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语文PDF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语文PDF版含答案,共6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烟斜雾横 雷霆乍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B(原文是“但这些人物形象不乏可信性,因为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仍然让人感觉是活的人,而非提线木偶”,有的农民形象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虽然变得高大,但读来依然鲜活可信,是因为他们仍然有朴实的精神追求和世俗的喜怒哀乐,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故选:B。)
    3.C (材料中有关红色经典的阐释是“红色经典是‘工农兵文艺’,是共和国前期,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艺作品”,结合年代、题材、影响力等因素考虑,C是最贴近红色经典概念的作品。故选:C。)
    4. ①采用引用论证,引用海涅名言,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论证的说服力;②采用比喻论证,把“思想”比作“闪电”,把“行动”比作“雷鸣”,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论证语言的生动性;③强调思想、思想觉醒的重要性(思想对行动的先导作用),引出后文观点。(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的满分)
    5. 同意①材料一、二都认为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精神、思想性:红色经典有平民意识、集体主义精神;《觉醒年代》关注思想的力量、思想觉醒的过程。②材料一、二都认为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红色经典的人物鲜活有魅力;《觉醒年代》人物塑造真实立体,可信可亲。(每点2分,其中概括1分,举例1分)
    6.D ( A.“秉昆内心充满了自己没考上大学的内疚之情”错误,秉昆一连串地说“对”,是对父亲问的问题的肯定回答。B.“主要是因为父亲身体的伤病很严重”错误,结合“父亲那时已洗好抹布,正拧着。听了他的话以及那很大的响声,弯着的腰背一动不动地弯了片刻才缓缓直起,慢腾腾地把抹布搭在绳上”可知,主要是因为对秉昆的态度吃惊和气愤。C.“这句话说明父亲对秉昆朋友们的不理解才是父子二人间最主要的矛盾”错误,结合“如果不是哥哥和姐姐都考上北京大学,嫂子也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父亲也许对他不会有什么失望。如果吕川这个晚上没出现在自己家里,父亲也许还会对他这个小儿子的转正多少感到点儿欣慰”可知,父子间最主要的矛盾是因为秉坤没考上大学,父亲对他很失望。故选D。)
    7.C ( “对比”“反衬出秉昆人生的‘失败’”错误,秉昆没考上大学并不能就说他人生是“失败”的,文章没有使用对比手法。故选C。)
    8.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加剧矛盾冲突,如“你给我住口!”“父亲打断道……”②对话中凸显人物性格,老父亲的自尊自立,儿子的委屈和愤懑不平通过对话跃然纸上:“咬紧牙关,好歹把下一代供到大学里去”“爸,你这叫站着说话不嫌腰疼”。③对话中自然呈现时代背景:以前机会有限,现在不同了。④有利于提升阅读体验,感受作品主旨的深情传递:那就认了你们这一代的命!(每点2分,任意3点得满分)
    9.①人间烟火:一场围绕“志气”的父子的家庭争执,话题涉及考大学、朋友互助等家常内容,展示那个时代普通百姓人家生活。②道义担当:肯定友情,赞成朋友间的互助。人要直面现实,承担起自己这代人的责任。③情怀热望:强调自立自强,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时代在进步,人人都有机会,都要努力向上。(每点2分)
    10.ADF 句意:通达事理的人,通晓死生之义。通晓死生之义,那么利害存亡就不能使之迷惑了。(每处1分,共3分)
    “达士者”作主语,“者”即“……的人”,“达”作谓语,“死生之分”作宾语,主语“达士者”后即A处也可以停顿。“达乎死生之分”是动宾结构,宾语“死生之分”是偏正短语做宾语,后面断开,且两句“达乎死生之分”应各自独立,“则”一般放在句首,所以应在DF处停顿。故在ADF三处断开。
    11.D ( A项正确。句意:正直之士居于高位统辖众人而不偏私。/某个人不畏权势,不逢迎、不偏私,行事力求公平、公正。B项正确。“交通”,勾结、串通。/交错,这里指挨在一起。句意:所以与他们勾结就会受侮辱/枝叶交错。C项正确。句意:不亲附崔氏而结交齐国公孙氏的人。/失去了自己结交的力量。D项错误。“倍”,同“背”背叛。句意:用利益使我改变自己的话,使我背叛自己的君主。/背弃恩德。故选D。)
    12.B (B项“不过他们也有讲礼貌的优点”错,原文中“夸礼貌以华世”的意思是夸耀礼节来哗众取宠,而不是说他们“也有讲礼貌的优点”。故选B。)
    13.(1)所以被君上任用会使百姓安定,身处百姓中会使国君尊贵;所以他们受到百姓拥护而国君不会猜疑,被君王重用百姓不会与他做对。(给分点:“用于上”,被动句,被君上任用;“安”,使……安定; “悖”,违背,相冲突。每处1分,句意1分,共4分)
    (2)晏子按着车夫的手说:“安稳点,不要失去常态!快了不一定就能活,慢了不一定就会死。” (给分点:抚”,按着; “失节”,失去常态; “不必”,不一定;每处1分,句意1分 ,共4分)
    14.①正士交友,讲信义行事仁义,不做苟且之事。②正士对志不同之人疏远,却不非议。③正士对君主忠诚。(每点1分,共3分)
    【解析】(1)根据“其交友也,论信行义,不为苟戚”概括为:正直之士交朋友,讲究信义行事仁义,不做苟且之事。
    (2)根据“不同则疏而不悱”概括为:正直之士对志不同之人疏远而不非议。
    (3)根据“事君尽礼行忠,不正爵禄”概括为:正直之士对君主忠诚。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叔向问晏子说:“正直之士的德义和邪僻之人的德行,什么样?”
    晏子回答说:“正直之士居于高位统辖众人而不偏私,周游国家穷尽财用而不忘一贯的原则。显达时,侍奉君上,使他体爱下民;不得志时教化百姓,使他们顺从上级。侍奉君主竭尽礼义做事忠诚,不求爵禄,不被重用就离开而不会有非议。他交朋友讲究信义行事仁义,不做苟且之事,志不同就疏远而不非议。不以谗言进身君侧,不凭借苛待百姓来取得尊位。所以被君上任用会使百姓安定,身处百姓中会使国君尊贵;所以他们受到百姓拥护而国君不会猜疑,被君王重用百姓不会与他做对。因此,他们进身不会忘乎所以,引退不会危及自身,这就是正直之士的行为。邪僻之士则不这样,被国君任用就虐待百姓,身处百姓中就违逆上司;侍奉君王苟且求进而不行忠诚,交朋友苟且求同而不行仁义;凭借花言巧语求取禄位,勾结奸邪之人谋取优厚的待遇;自恃高官厚禄傲视众人,夸耀礼节来哗众取宠;不被任用就轻薄非议,与朋友道不同就非议其人。所以他们被任用百姓就遭了殃,身处百姓中国君就危险了。因此用他们侍奉君主就接近犯罪,同他们交朋友就接近灾祸。所以任用他们,他们就妄杀无辜;不任用他们,他们就会弑杀君王。所以,与他们勾结就会受侮辱,发生祸害就会危及自身,这就是邪僻人士的行为。”
    材料二:
    晏子与崔杼盟誓。崔杼的誓词说:“不结交崔氏而亲附齐国公孙氏的人,必遭祸殃!”晏子低下头含了口血,仰起头向上天呼告说:“不结交齐国公孙氏而亲附崔氏的人,必遭祸殃!”崔杼很不高兴,用矛顶着他的胸,用戟勾住他的颈,对晏子说:“如果你改变你所说的话,那么我可以与你共同享有齐国;如果你不改变你所说的话,那么现在就是你生命终结的时刻了!”晏子说:“用刀威逼我,让我放弃自己的意志,这不是勇敢。用利益使我改变自己的话,使我背叛自己的君主,这不符合道义。崔子,你难道没有学过《诗》吗?《诗》中说:‘和悦近人的君子,不以邪曲求福。’我难道能够以邪曲来求福吗?你考虑考虑这些话吧!”崔杼说:“这是一个贤德的人,不可以杀死他。”于是崔杼撤去兵器离开了。晏子的车夫要赶马快跑,晏子按着车夫的手说:“安稳点,不要失去常态!快了不一定就能活,慢了不一定就会死。”晏子可以说是懂得天命了。天命啊,是不知为什么会这样但最终却这样了。靠耍聪明来做事的人,是不能领会这些的。因此国家杰出的人,按照义的原则决断,安然地对待它。
    通达事理的人,通晓死生之义。通晓死生之义,那么利害存亡就不能使之迷惑了。所以,晏子与崔杼盟誓时,而不改变自己遵守的道义。
    D (“纾解了词人的愁绪”错。结尾一轮初出之月遥挂在疏疏落落、衰败凋零的梧桐树梢上,更增添了心烦意乱的思绪。)
    16.①上片写“闲愁”,因“征鸿”而引发怀远,触景生情。②下片点明“闲愁”源于“心事”。有了“心事”,所以“题红”,又因眼前的秋浓(深秋的景象)而更催人断肠。③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产生怀愁的总枢纽是秋浓。如此事事关联,环环相扣,并且回环往复,神味宛然。(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诗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及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鉴赏诗歌的内在逻辑“事事关联、环环相扣”的意思是景与情、情与行之间相关联,一环扣一环,依次发生,承接而来,这是诗歌的“内在逻辑”。
    ①上片开篇即言“休去采芙蓉”,下文便说明原因:一是暮秋时节,无可采撷;二是夕阳西下,征鸿南飞,易引发相思之情。正由于心中思念远方的人,即有心事,才会触景生情,闲愁便表现在两眉之间。
    ②下片点明“闲愁”源于“心事”。闲愁怎么排解呢?于是引发“题红”,但桥下流水无情,加之秋意甚浓,心事仍无法排解,便只能回楼。归去后,抬头见到新月挂梧桐,一番心事又不免被勾出,又因眼前的秋浓(深秋的景象)而更催人断肠。
    ③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产生怀愁的总枢纽是秋浓。如此事事关联,环环相扣,并且回环往复,神味宛然。此乃因物牵情,物情交织,物景生情,情味宛然。
    17.(1) 烟斜雾横 雷霆乍惊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3)皎皎空中孤月轮 愿逐月华流照君(每空1分,共6分)
    18.示例:①日新月异 ②息息相关 ③任重道远(每空1分,共3分)
    19.放眼中外,无论是贞观之治还是文艺复兴,国家的兴盛,都离不开文化的准备、精神的积淀,琅琅的书声孕育着民族的未来。(每点2分,共4分)
    20.①使用设问,引人注意,引发我们对读书的意义和价值的深入思考,使前后衔接紧密自然,强调了读书的意义和价值。②使用排比,三个“可以……”依次从个人的本领、社会的风气和国家的创新活力角度,层层深入,增强了情感,丰富了读书的意义和价值。(每点2分,共4分)
    21.A(文中画线的“你”是泛指,可以指任何人。A.是泛指,可以指任何人。B.是特指,指小伙伴中的一个。C.是特指,指和“我”对话的那个人。D.是特指,指鲨鱼。)
    22.①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②这样的步数不是有效步数;③取决于你的运动强度。
    23.【作文详解】
    材料首先借助2023年亚运会色彩、徽标等的设计中蕴藏的古诗文元素,引出网友对于多读古诗文的讨论,进一步涉及古诗词的现状、人们对古诗文的看法,并提出问题,“古诗文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怎样的意义呢?作为成长中的青年人,我们又应如何对待古诗文呢?”
    第一个问题指向古诗文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毫无疑问,古诗文在当今社会中依然不可缺少。现代社会中的人常常忙于拼命奔波,却忘记了停下来欣赏路边的风景,忘记了等一等灵魂的脚步。古诗文不仅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窗口,更是我泱泱两千年中华文化的历史见证。在现代化、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思想不断激荡。唯有沉浸在古诗文的“黄金屋”中,才能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自信,让中华之颜如玉般光亮润泽。
    第二个问题指向当代青年对待古诗文的态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在提升,这其实为我们品读古诗文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我们应积极传承并发展弘扬。
    【参考立意】
    1.汲取古诗文营养,增强文化自信。
    2.发现古诗文价值,传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3.腹有诗书气自华,品读古诗文,丰富精神世界。
    【参考例文】
    挟“诗书”以遨游
    “淡妆浓抹”、“曲水流觞”,这些古诗文给了杭州亚运会色彩、徽标设计师们丰富的灵感。这些古风元素在向全世界展现了独特的东方美韵的同时,也再一次激发了我们中华儿女品读古诗文的热情。
    从“雨雪霏霏”开始,“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自然喟叹、“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人生豁达、“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绵绵情思……我们吟诵着一篇篇传世佳作,也在诗词中尽览文化的魅力。我们学习的一篇篇古诗文,并不枯燥乏味,反倒在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心灵补给,让我们如沐春风。在古诗文的海洋里畅游,我们的灵魂不断涤荡升华,我们愈加不畏风雨、无惧挑战。
    古诗文的熏陶已让我成长不少。登上岳阳楼,我体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泛舟赤壁,我纵享“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超然;登临滕王阁,我也不再对眼前的美景无语凝噎,而是自然地感叹“秋水共长天一色”。当然,看到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今天,我也能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表达期望。
    在现代化、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思想不断激荡。唯有沉浸在古诗文的“黄金屋”中,才能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自信,让中华之颜如玉般光亮润泽。沈从文先生说:“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也必将被历史忘记。”试想,若我们任由古诗文残留在历史的尘埃里,任由她冷落在岁月的风霜中,若连中华儿女都不再愿意亲近古诗文,不再愿意深情地抚摸她字里行间的文化脉络,不再愿意虔诚地延续她优秀的民族基因,谁能坚信“佛狸祠下”的悲剧不会再重演,谁能相信“戍卒叫,函谷举”的场景不会再出现?谁又能肯定“后人复哀后人”的时代不会重来?
    古诗文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窗口,也是无数文人墨客的精神写照,更是我泱泱两千年中华文化的历史见证。多多品读古诗文,可以丰富我们的学习、滋养我们的心灵、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优秀古诗文中的思想历久弥新,让我们挟“诗书”以遨游,在古诗文广阔的天地间尽情汲取营养吧!
    【相关时评】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古诗?
    最近,“现代人是否还需要读古诗”的话题引起热议,不少网友还提出了“古诗鉴赏有没有标准答案”的疑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诗歌是一门语言表达的艺术。深植于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古诗,彰显了汉语表达的特殊魅力。相较于其他文体,古诗的最大特点是短小精悍,讲求用雅训凝练的语言实现抒情表义,含义深长的同时又追求音韵协调,往往琅琅上口,易于记诵。时至今日,古诗依旧是现代生活中生机勃勃的文化存在。
    我们看到冬雪纷飞,不免信手拈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目睹银装素裹,不禁感慨“千树万树梨花开”;感喟山岳巍峨,难免援引“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赞誉瀑布奇观,未尝不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砥砺自我,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劝人奋进,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宽慰友人,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安定内心……这些诗句以其意象、哲理、才思击中人心,精当易晓,便于记诵,存续千年而韵味不损。
    有人说,中国人想真正体会母语表达的魅力,绕不开古代诗歌这座丰碑。这些诗歌用今人仍能看懂的汉字进行排列组合,为抒情表义给出靠近最优最美之解。在知识折旧率颇高的现代社会,古诗经久不衰,给人以才脱笔砚的生命力和新鲜感,恰是其作为卓越汉语表达艺术的体现。
    情郁于中,不得不发,诗歌是人之情感意志得以表达的载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古人将人生体验、生命思考、事物观察都汇聚到诗中,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古诗世界。相似的生命经验,往往促使今人与古人在情感与思想上发生同频共振。阅读时的片刻感悟存留心间,会在日后需要的时刻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们能在古诗的字里行间,体味到多种情感力量。陶渊明“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坚毅卓绝,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的孤独悲怆,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豁达超然……每每看到名留千古的时贤俊彦都曾饱经风霜,我们更加理解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借古人不平浇胸中块垒,一时的挫折便显得不再难以逾越。
    毋庸讳言,个体的经历、眼界和思考都是有限的,古诗世界以其丰富多元、深邃开阔,帮助我们拓宽视域,打开格局。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纲的“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这些千古名句无一不在敦促世人推己及人,悲悯众生,启发我们超越个体的生命局限,将远方的生灵纳入到视野之中,拥有己饥己溺、民胞物与的情怀。
    今天,身处现代文明之中,生活节奏飞快,不少人眼中只有屏幕,反倒与自然有了隔膜。而农业文明中的古人,亲近自然,深情体物,“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他们留心夏季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流连秋日的“晴空一鹤排云上”;捕捉“闲看儿童捉柳花”的情趣,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境界。借助读古诗,我们得以暂时跳出日常琐屑,凝视造物的神奇,发掘自我的诗心,给紧张的生活添一份诗意。
    古诗是今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其中的胸襟抱负、温厚美德、日常哲思、闲情逸致,给予我们情感思想的共鸣、人生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那么,古诗鉴赏究竟有没有标准答案?或许没有。像李商隐的无题诗,至今冥难索解,聚讼纷纭。从正确的语词训诂和创作背景出发,尽可能地发见诗心,给出合情合理的解读,是古诗鉴赏的重要旨归。古诗阐释的魅力就在于在确定组合中探寻多样性和可能性,这也是古诗言约旨丰的独特意蕴之所在。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以此观之,古诗就像永恒存在的江畔明月一般,照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这正是:
    登峰造极华夏语,千古传音诗魂新。
    曲尽世间无穷意,情思照拂今人心。
    相关试卷

    沈阳二中24届高三寒假阶段测试(语文): 这是一份沈阳二中24届高三寒假阶段测试(语文),共8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PDF版附答案),文件包含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PDF版附答案),文件包含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语文PDF版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