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人教部编版期中考试常考题专项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 语文 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 语文 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1分,20分钟)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猝不及防(chù) 虐杀(nüè) 宽恕(sù)
B.言简意赅(ɡāi) 论语(lún) 乌桕(jiù)
C.擎天撼地(qí)迸溅(bènɡ)唱和(hé)
D.忍俊不禁(jīn)滑稽(jī)泯灭(mǐnɡ)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感概 淅淅沥沥 精神抖擞
B.决别 截然不同 浑为一谈
C.卓号 恍然大悟 滚瓜烂熟
D.遗憾 整装待发 絮絮叨叨
3.下列句中加点词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他在我们这群小伙伴中,做事稳当,处事果断,德高望重,很有威信。
B.因为要出去游玩,所以奶奶特意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枝招展,煞是好看。
C.我一直迷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D.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今年六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呈现“飙升”态势。
B.节日的广场上,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C.历史上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作品。
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乐山城市的名片。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⑤⑥⑦①④③② B.④⑥⑦①③②⑤
C.④①⑦⑥⑤③② D.⑤⑦⑥①②③④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9分)
(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2)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一位成功人士回到家乡,某天出门办事,在政府一楼大厅看到一位他熟悉的朋友。这位成功人士二话不说,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朋友的背后,一把将他抱起来,原地旋转了一圈。当时正是上班高峰期,此举引得很多人侧目。那位朋友不知所以,站定后,尴尬地掉转身,瞥他一眼,招呼都没有打就走开了。成功人士见朋友不搭理他,也觉得尴尬。
(1)请发挥想象,写出成功人士和他的朋友此时心理活动。(65字以内)(4分)
成功人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校八年级(2)班对成功人士待友的方式产生了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赛。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你应该怎样说?(80字以内)(3分)
正方:我方认为,对待每一个熟悉的朋友都要像第一次见到那样,恭恭敬敬,彬彬有礼,即熟人生处。熟人生处,于人表示出尊重,于己体现出风度。给熟人足够的尊重,才能熟而不俗,友谊长存。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共39分,5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4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8.下列诗句中,与“一夜征人尽望乡”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 )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前两句为什么把“沙”比喻成“雪”,把“月”(光)比喻成“霜”?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0.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2分)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人不知而不愠( )
博学而笃志(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列两则语录,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这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0分)
石河子秋色
梁 衡
①国庆节在石河子度过。假日无事,到街上去散步。虽近晚秋,秋阳却暖融融的,赛过春日。人皆以为边塞苦寒,其实这里与北京气候无异。连日预告,日最高气温都在二十三摄氏度。街上菊花开得正盛,金色与红色居多。花瓣一层一层,组成一个小团,茸茸的,算是一朵,又千朵万朵,织成一条条带状的花圃,绕着楼,沿着路,静静地闪耀着她们的光彩。还有许多的荷兰菊,叶小,状如铜钱,是专等天气凉时才开的。现在也正是她们的节日,一起簇拥着,仰起小脸笑着。蜜蜂和蝴蝶便专去吻她们的脸。
②花圃中心常有大片的美人蕉。一来新疆,我就奇怪,不论是花,是草,是瓜,是菜,同样一个品种,到这里就长得特别大。那美人蕉有半人高,茎粗得像小树,叶子肥厚宽大,足有二尺长。她不是纤纤女子,该是属于丰满型的美人。花极红,红得像一团迎风的火。花瓣是鸭蛋形,又像一张少女羞红的脸。而衬着那花的宽厚的绿叶,使人想起小伙子结实的胸膛。这美人蕉,美得多情,美得健壮。这时,她们挺立在节日的街心拉着手,比着肩,像是要歌、要说、要掏出心中的喜悦。有一首歌里唱道:“姑娘好像花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这正是她们的意境。
③石河子,是一块铺在黄沙上的绿绸。仅城东西两侧的护城林带就各有一百五十米宽。而城区又用树行画成极工整的棋盘格。格间有工厂、商店、楼房、剧院。在这些建筑间又都填满了绿色——那是成片的树林。红楼幢幢,青枝摇曳;明窗闪闪,绿叶婆娑。人们已分不清,这城到底是在树林中辟地盖的房,修的路,还是在房与路间又见缝插针栽的树。全城从市心推开去,东西南北各纵横着十多条大路,路旁全有白杨与白蜡树遮护。杨树都是新疆毛白杨,树干粗而壮,树皮白而光,树冠紧束,枝向上,叶黑亮。一株一株,高高地挤成一堵接天的绿墙,一直远远地伸开去,令人想起绵延的长城,有那气势与魄力。而在这堵岸立的绿墙下又是白蜡。这是一种较矮的树,它耐旱耐寒,个子不高,还不及白杨的一半,树冠也不那样紧束,圆散着,披拂着。最妙是它的树叶,在秋日中泛着金黄,而又黄得不同深浅,微风一来就金光闪烁,炫人眼目。这样,白杨树与白蜡树便给这城中的每条路都镶上了双色的边,而且还分出高低两个层次。这个大棋盘上竟有这样精致的格子线。而那格子线的交叉处又都有一个挤满美人蕉与金菊的大花盘,算是一个棋子。
④我在石河子的街上走着,以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它,打量着这个棋盘式的花园城。这时夕阳斜照着街旁的小树林,林中有三五只羊在捡食着落叶。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绕树嬉戏。落日铺金,一片恬静。这里有城市的气质,又有田园的姿色,美得完善。她完全是按照人们的意志描绘而成的一幅彩画。我想这彩画的第一笔,应是1950年7月28日。这天,刚进军新疆不久的王震将军带着部队策马来到这里。举目四野,荆棘丛生,芦苇茫茫,一条遍布卵石的河滩,穿过沙窝,在脚下蜿蜒而去。将军马鞭一指:“我们就在这里开基始祖,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三十多年过去了,这座城现在已出落得这般秀气。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勤劳的祖先不知为后世留下了多少祖业。他们在万里丛山间垒砖为城,在千里平原上挖土成河。现在我们这一代,继往开来,又用绿树与鲜花在皑皑雪山下与千里戈壁滩上打扮出了一座城,要将她传给子孙。他们将在这里享用这无数个金色的秋季。
1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第①段说石河子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是苦寒之地,点明了作者对石河子的整体感受“赛过春日”。
B.第②段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出美人蕉茎粗、叶肥、花红、健壮等形态,惹人喜爱。
C.第③段作者仅描写城东西两侧各有一百五十米宽的护城林带,突出石河子是一块铺在黄沙上的绿绸。
D.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文笔流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情景交融地把花园城市石河子独具特色的秋色之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15.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2分)
石河子秋季气候的整体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石河子秋色和城市建设者的赞美
16.感情充沛的写景散文,往往能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审美效果,请结合本文具体内容,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花极红,红得像一团迎风的火。花瓣是鸭蛋形,又像一张少女羞红的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请从结构和主旨角度分析画线句“她完全是按照人们的意志描绘而成的一幅彩画”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巴 山 夜 雨
钱歌川
我对雨虽不特别爱好,也不怎样嫌恶。如果头戴帽子在不大不小的雨中行走,我并不觉得难过,毋宁有一种超然的心情。
你只要不以打湿衣帽为意,便可悠然不迫而有余情去欣赏那织女机中的雨丝。真的,那就和春蚕刚吐出来的丝一样光亮、细长,而且整齐地排列着,似乎要把天空和大地缝织起来。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
雨不仅可看,而且可听。听雨最好是在夜里,没有市声混杂,你可以清晰地辨出什么是芭蕉上的雨声,什么是残荷上的雨声。池中之雨清澈,瓦上之雨沉重。倾盆大雨如怒号,霏霏细雨如呜咽,一个是英雄气短,一个是儿女情长。
夜雨中又以巴山夜雨最出色。唐代诗人大半都有写巴山夜雨的诗句,尤以李商隐的诗最为脍炙人口。他那一首诗,使得巴山夜雨更多了一重意义,令人联想到高贵的友情。于是乎雨又可话了。
说来奇怪,四川的雨,大都是夜里降落,天明又止。我初到四川,住在城中,房子是瓦盖的,夜来雨洒庭前树,仿佛伴我夜读。深夜人倦抛书睡去,梦中还在低吟“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之句。早晨出门,路面已干,夜雨化成朝云横在山腰,遮断树身,构成绝好图画。你想会有人不爱巴山夜雨么?
然而好景不长,城中居不多时,我便被日本的炸弹逐到乡下。乡下田地多而房屋少,于是我出建筑费,在本地人的地上盖茅屋,约定住两年,就把房子送给地的主人,如果再住下去,我另出房租。我知道这房子终将属于他人,不愿投资过多,能蔽风雨就不错了。
那茅屋从第一年就漏,愈漏愈甚。第二年,愈漏愈不成样子了。起初是一处漏,后来竟好几处。南边漏水,恰在床头,只好把床北移,雨水跟着追来,最后追到床铺靠紧北窗,无法再退。我既不能把床移到墙外,只好以困兽精神,作背水之战。所有的武器,一把雨伞而已。我把它撑在床头,像临到危险的鸵鸟,只要把头部遮住不受雨淋之苦便算满足。
巴山多夜雨,室内少晴天。又熬了一年,我拱手把屋子送给那地的主人,希望他可以负责来修理。他果然满口答应,并说要换瓦,以作一劳永逸之计。我只希望早点动工,从春望到夏,从夏等到秋。直到秋尽冬来,房主人才叫匠人预备来兴工了。
瓦匠到来,第一步工作,当然是破坏。他们爬上屋顶,把茅草全给掀了。他们答应三天把瓦盖好第二天来钉格子,一片瓦也没有盖,但天气已有雨意。我提心吊胆过了一夜,满以为早晨瓦匠来,谁知直到下午还是毫无人影。天色暗淡,云雾翻涌,看去十分险恶,而时候已近黄昏。原来他们又在别家接了生意,过两天再回头来做。
巴山之雨,与夜俱来。起初几滴,后来愈下愈大,万箭齐集;跟着竟像黄河决口,满屋泛滥。我将家中所有草席,全铺在床顶。睡不多时,忽听枕边有滴水声,伸头去看,床顶已聚水成渠。我除了把那一渠积水倾倒地下,别无办法。再也不能安睡,一夜中忙着疏浚,直到天明雨过方停。
张志和《渔歌子》描写渔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似乎很可羡慕。读者读这些诗句时被诗人支配,欣赏那诗中有画,用不着设身处地去为渔翁着想。其实渔翁冒雨打鱼,在他本身并无诗情,也无画意,毋宁是不得已的苦事。你要是遇雨而在家安然读书,我相信你对雨不会发生恶感。
你对巴山夜雨,一定会觉得怪可爱的。然而,我可不能和你发生同感了。
18.关于雨有无诗意,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题为“巴山夜雨”,但文章前四段并未直接描写巴山夜雨。请说明这四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第二段中画线的比喻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3分)
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文章第十一段,提及哪些读诗的方法?你更赞同哪一种?请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共50分,50分钟)
22.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指引你前行的“星”,虽没有太阳般灿烂的光辉,却能在你前进的黑夜中给你希望与慰藉。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凡人小事,父母的一次叮嘱,老师的一次教诲,同学的一次支持,朋友的一次鼓励,陌生人的一次帮助,名人故事的一次洗礼……有多少的进步与欢笑,有多少的感动与收获,这些点点滴滴,犹如夜空中的流星,虽是短暂,却又是永恒。
请以“那颗带我前行的星”为题作文。(50分)
要求:①选材新颖,内容具体。②主题深刻,有真情实感。③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答案解析
1.B A.“猝”应读cù,“恕”应读shù。C.“擎”应读qínɡ,“和”应读hè。D.“泯”应读mǐn。
2.D A.概—慨;B.决—诀,浑—混;C.卓—绰。
3.D A.“德高望重”指品德高尚,声望很高,多称颂年高而有名望的人。B.“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像花枝那样迎风招展,用在奶奶身上不合适。C.“迷醉”指迷恋、陶醉、沉迷,暗含脑袋不清醒的意思,这里应该用“沉醉”。
4.A B.搭配不当,应把“笑脸”换成“气氛”。C.语序不当,应是“许多的优秀作品”。D.成分残缺,在“名著”后加“的习惯”。
5.A 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先通读这几句话,然后运用排除法进行解答。第⑤句为总起性语句,应排在最前,排除B、C。⑦与⑥的排序根据①可得⑥“深思”在前,⑦“遐想”在后,即可得到答案A。
6.(1)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2)岐王宅里寻常见
(3)影入平羌江水流
(4)一夜征人尽望乡
(5)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7.(1)成功人士:认识多少年了,至于那么摆谱吗?抱你转圈是说明我们感情不一般。
朋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抱起来转圈,别人会怎么想?可不可以注意下场合和行为方式。
(2)我方认为熟人应该熟处,如果老朋友也要生处,只能说明感情还不够深厚,谈不上是莫逆之交。真正的好朋友,应该是熟人熟处,将朋友抱起来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恰恰证明了两个人友谊的深厚。
8.A A项表达的是思念亲人的感情。
9.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逼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
10.wǎnɡ dài
11.生气,恼怒 坚定
12.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13.不矛盾。前者是指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不能偏废;后者是指学习是思考的前提。
14.C 第③段不仅写了城东西两侧各有一百五十米宽的护城林带,还写了城区的行道树,主要写了白杨和白蜡树。
15.【解析】第①段,开头说在石河子过国庆节,然后写到石河子街上散步、看菊花;第②段写花圃中心的美人蕉;第③段写城市布局,主要写了行道树中的白杨和白蜡树;第④段,先说石河子这个花园城像是一幅彩画,然后写了石河子的建城历史,最后议论抒情。由此即可分析出本文的行文思路。
答案:石河子花圃中心的美人蕉 石河子的城市布局整齐精致
16.【解析】从“红得像一团迎风的火”“又像一张少女羞红的脸”可以看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人蕉花的红”比作“一团迎风的火”,把“鸭蛋形的花瓣”比作“一张少女羞红的脸”,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美人蕉开花时的美艳和花形的精美,抒发了作者对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答案:①比喻,把“美人蕉花的红”比作“一团迎风的火”,把“鸭蛋形的花瓣”比作“一张少女羞红的脸”;②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美人蕉开花时的美艳和花形的精美;③抒发了作者对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7.【解析】结合原文内容可知,“彩画”是对前文城市美景和自然美景描写的概括,“按照人们的意志描绘而成”又引出下文叙述王震将军建城史事和赞美祖先创业精神。从主旨角度分析要抓住“按照人们的意志描绘而成的一幅彩画”的作用。情感由赞美“自然美景”过渡到赞美“美景缔造者”,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歌颂祖国的建设者。
答案: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主旨角度上:既有对石河子早期勤劳的建设者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一代的肯定。
18.在作者看来,雨是否有诗意,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人的经验和心境。只有在欣赏文学或现实中悠闲不迫的时候,雨才可能是有诗意的,如初到四川,居住城里,夜雨伴读,充满诗意;当它带来现实生活的妨碍,诗意就不复存在,如居住乡下,夜雨漏屋,饱受雨淋之苦,雨之诗意顿消。
19.①从雨写到夜雨再到巴山夜雨,渐次引出下文关于巴山夜雨的经历和感受;②从看雨、听雨到话雨,表现雨的诗意和情趣,与后文中巴山夜雨带来的痛苦经历形成对比。
20.①用梭子在丝中穿过的情形,生动地写出了人在雨丝中穿行的情景。②梭子在丝中轻巧穿行的比喻,贴切地表达出雨中行走的惬意。③与前面“织女机”和以蚕丝喻雨相呼应,前后一体。
21.第一问:①根据诗中的画面,欣赏诗歌的诗情画意;②设身处地进入诗中的世界,去感受和认识诗所反映的生活现实。
第二问:我赞同第一种读诗的方法,根据诗中的画面,欣赏诗歌的诗情画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被喻为千古壮观之句,诗中画面大气磅礴,一个“直”字,一个“长”字,看似无理,实则壮观。
【写作提示】本题是命题作文。根据引导语理解,“星”有“向导”“指引”之意,可以是某个人或某种思想情感,用叙述的方法来写自己在“他(它)”的指引下如何改变自己,如何进步的。特别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新的着眼点。材料的选择,引导语中已经做了很好的提示。根据提示,也可以写多个“星”,从“父母的一次叮嘱,老师的一次教诲,同学的一次支持,朋友的一次鼓励,陌生人的一次帮助,名人故事的一次洗礼……”选出几个来写(多点写作),组织好材料,生动地叙述有关的事例,注意段落间的过渡,最后再总体表达自己对这些“星”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赞美“星”。
那颗带我前行的星
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前行。
——题记
慢慢的,我这个“白眼狼”竟也开始心疼父亲了。
他从一开始就能猜透我的心,我一直都是那个调皮的孩子,可他总是在开完家长会的路上对我说什么都挺好就是学坏了点儿,我跟在他后面默不作声,其实我知道我谁怎样——成绩退步、上课走神、打架闹事……我不想回忆那些曾经做过的事,那些只是让我用“幼稚”一词一笔带过。
我抬头望向他,他佝偻着,似乎身高都有一丝萎缩,记得原来的他,身材高大,一头乌黑的头发,挺着笔直的腰杆,用小拇指勾着我,像空中的星星一样照亮我前方的路,然后带着我去这儿去那儿。
我看着他佝偻的背,黑丝中夹杂着的白发,还有那不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材。10年以来,他真的变了许多,他是40岁的人,可额头上的皱纹都有好几道了,哦!我长大了,长得快跟父亲一样高了,但我在他面前,始终是个孩子,在我犯错时他总能够站在我的角度去思考,原谅我。
我还记得去年过年与家人吵架,离开了家,在大街上流浪徘徊。除夕夜的每一家都显得热闹,灯火通明,时不时传来阵阵的笑声,我躲在角落里蜷缩着双腿,泪水立刻涌了上来,混沌的黑暗,还有微涩的风,刮到脸上的疼痛感让我无法形容。突然听到自己抽泣的声音里夹杂着脚步声,我看见从亮处慢慢走来的身影,像是父亲,近了!那熟悉的声音就回荡在我的耳边,他问是否蹲在这里的人是我,我抬起了头,看向他的方向,黑暗让我看不清他的脸,随后,他伸出手拉我起来,他手上的茧子硌得我生疼,他说,家里人都在等我吃年夜饭。
后来,我问父亲是怎么发现我在角落里的,毕竟那个角落很黑,他的回答让我感慨一生:你在我眼里就像是一颗星星,无论你在多么黑暗的地方,我总能看到你闪烁着的光芒,就算你躲到再黑的夜里,黑暗也无法遮掩你的光芒。
父亲是这样说的。
直至今天注意父亲的一举一动,我才愈发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疼爱我的人他却已经老了。一个傻傻的我,还有一个说我闪烁着光芒的父亲,可于我而言,父亲才是那颗带我前行的星,在我迷茫的时候指引我前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部编八上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探究,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8页,3大题,25小题,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古诗文名句默写,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上 期中检测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