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与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在前人研究的积累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科学家是( )
A.爱因斯坦B.牛顿C.伽利略D.杨振宁
2.(3分)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正常人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为3s~5s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教室的高度约为1.8m
D.一名初二学生跑400m所用的时间约为2h
3.(3分)2023年6月16日消息,交通运输部发布《2022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铁路方面,2022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5万千米,某列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300km/h,某列特快列车平均每分钟行驶2160m( )
A.特快列车、动车、高铁B.高铁、特快列车、动车
C.动车、高铁、特快列车D.高铁、动车、特快列车
4.(3分)如图所示是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的画面。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过程中,若说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B.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C.太阳
D.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上的航天员
5.(3分)奇奇站在楼下,对趴在五楼窗沿上的妙妙喊话,但是妙妙没有听清( )
A.音调变低B.音色变差
C.响度变小D.振动幅度增大
6.(3分)以下不属于利用超声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用B超观察母体中的胎儿
C.利用声波信息对核爆炸进行监测
D.利用金属探伤仪探测金属内部的缺陷
7.(3分)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v的大小与通过的路程s、经过的时间t都没有关系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v与物体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在每一个相同的时间段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通过的路程s与其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成正比
(多选)8.(3分)下面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读数违反测量规则造成的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偏差叫做误差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合理的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错误可能是由于违反测量规则或读数粗心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D.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多选)9.(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时不需要振动
B.图乙中的排箫是由不同长度的竹管制成的,吹不同的竹管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海南中华白海豚种群哨叫声的基础频率为21kHz,我们可以听到它们发出的哨叫声
D.工厂中的工人使用防噪声耳罩能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多选)10.(3分)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向南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s~4s内,乙物体静止
B.0~2s内,以甲物体为参照物,乙物体向北运动
C.4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D.0~2s内,乙物体的速度为2m/s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1.(2分)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是 秒。
12.(4分)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其中 (选填“A”或“B”)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是正确的,该物体的长度为 cm。
13.(2分)智能手机的“语音识别”系统,可以通过对人声音的识别对手机进行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这一特性来工作的。
14.(2分)蜂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能够在空中悬停和倒飞的鸟类。如图所示是一只蜂鸟悬停在空中啄露珠的情景,此时若以露珠为参照物,蜂鸟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5.(4分)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用来记录车辆行驶距离的“记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 发声,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 古代的乐器),木人敲镯的声音对于道路旁房子中已经熟睡的人来说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
三、作图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6.(2分)如图甲所示的消防机器人沿直线匀速运动,其速度为3m/s,请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消防机器人运动的v﹣t图像。
17.(2分)如图甲所示为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v﹣t)的图像,请根据图甲在图乙中画出相应路程与时间(s﹣t)
四、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8.(3分)如图所示,静坐在快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不动
19.(3分)在临街的教室里上课,街道上汽车的鸣笛声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干扰。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提出两种切实可行的减小鸣笛声干扰的方法。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0.(10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
(1)实验中,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用教室中的几把刻度尺测量门的宽度(约为1m),他们应当选择 (填序号)号刻度尺进行测量。
①量程为30cm,分度值为1cm的木尺
②量程为0.8m,分度值为1mm的木尺
③量程为1.2m,分度值为1cm的木尺
(2)实验中,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四次读数分别为26.04cm、26.00cm、26.02cm、26.32cm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为 。
(3)在(2)中的实验中对物理课本的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目的是 。
(4)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另外一把量程、分度值均合适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前发现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无法看清,兴趣小组的同学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使用这把刻度尺测量出物理课本的长度。
21.(10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传播”的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
①在玻璃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我们能听到闹铃声。
②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我们听到闹铃声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猜想:若不考虑本实验中木塞和玻璃罩也能传声,当我们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时,我们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铃声。
(3)实验结论:由上述实验过程和猜想我们可以知道,声音 在空气中传播, 在真空中传播。(均选填“能”或“不能”)
(4)上述实验能得到最终结论用到的物理实验方法是 (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科学推理法”)。
22.(10分)小明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得纸锥自由下落的照片,如图所示。这种相机的说明书上写着:“相机每0.5秒曝光1次
(1)实验中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2)若将纸锥从A位置下落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记为tAB,平均速度记为vAB;从B位置下落到C位置所用的时间记为tBC,平均速度记为vBC,则tAB tBC,vAB vBC。(均选填“>”“<”或“=”)
(3)纸锥从E位置下落到F位置通过的路程为 cm,此过程中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m/s。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及过程或文字说明,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3.(8分)如图所示,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从山崖驶向一座长为1km的大桥,鸣笛5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求:
(1)火车的速度;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24.(8分)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600km,一列火车在早上8: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0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的长度。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1~7题为单项选择题。第8~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3分)在前人研究的积累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科学家是( )
A.爱因斯坦B.牛顿C.伽利略D.杨振宁
【答案】B
【分析】根据我们对于牛顿对于物理学贡献的了解来作答。
【解答】解: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的三个运动定律的总称,被誉为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牛顿是经典力学理论的集大成者,所以用牛顿的名字来作为力的单位。
故选:B。
2.(3分)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正常人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为3s~5s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教室的高度约为1.8m
D.一名初二学生跑400m所用的时间约为2h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解:A、平静状态下,平均一次的时间在3s左右;
B、人步行的速度在1.7m/s左右;
C、教室的高度约为3.5m;
D、一名初二学生跑400m所用的时间约为100s。
故选:A。
3.(3分)2023年6月16日消息,交通运输部发布《2022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铁路方面,2022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5万千米,某列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300km/h,某列特快列车平均每分钟行驶2160m( )
A.特快列车、动车、高铁B.高铁、特快列车、动车
C.动车、高铁、特快列车D.高铁、动车、特快列车
【答案】D
【分析】分别求出高铁、特快列车、动车的速度,并统一单位,比较即可。
【解答】解:v高铁=300km/h=m/s≈83.33m/s,v动车=55m/s,v特==36m/s,
所以,三者的平均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高铁、特快列车。
故选:D。
4.(3分)如图所示是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的画面。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过程中,若说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B.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C.太阳
D.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上的航天员
【答案】D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过程中,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上的航天员为参照物,是静止的,D正确。
故选:D。
5.(3分)奇奇站在楼下,对趴在五楼窗沿上的妙妙喊话,但是妙妙没有听清( )
A.音调变低B.音色变差
C.响度变小D.振动幅度增大
【答案】C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奇奇站在楼下,但是妙妙没有听清。
故选:C。
6.(3分)以下不属于利用超声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用B超观察母体中的胎儿
C.利用声波信息对核爆炸进行监测
D.利用金属探伤仪探测金属内部的缺陷
【答案】C
【分析】(1)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
(2)超声波可以用于声呐、B超和金属探伤等。
(3)地震、核爆、海啸、火山喷发时会产生次声波。
【解答】解: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故A不符合题意;
B、用B超观察母体中的胎儿,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声波信息对核爆炸进行监测,故C符合题意;
D、利用金属探伤仪探测金属内部的缺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3分)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v的大小与通过的路程s、经过的时间t都没有关系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v与物体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在每一个相同的时间段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通过的路程s与其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成正比
【答案】B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都是不变的,而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实际上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是原来的几倍,路程s就是原来的几倍,其速度是不变的。
【解答】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在每一个相同的时间段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故B错误。
故选:B。
(多选)8.(3分)下面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读数违反测量规则造成的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偏差叫做误差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合理的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错误可能是由于违反测量规则或读数粗心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D.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CD
【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
【解答】解:ABD、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但不能避免误差,D正确;
C、误差不是错误,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故选:CD。
(多选)9.(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时不需要振动
B.图乙中的排箫是由不同长度的竹管制成的,吹不同的竹管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海南中华白海豚种群哨叫声的基础频率为21kHz,我们可以听到它们发出的哨叫声
D.工厂中的工人使用防噪声耳罩能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AC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
(4)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排箫发声是由竹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短竹管空气柱短,故B正确;
C、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我们不可以听到它们发出的哨叫声;
D、戴上防噪声耳罩,即防止噪声入耳。
故选:AC。
(多选)10.(3分)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向南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s~4s内,乙物体静止
B.0~2s内,以甲物体为参照物,乙物体向北运动
C.4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D.0~2s内,乙物体的速度为2m/s
【答案】AC
【分析】(1)在s﹣t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由v=可知,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远,物体的速度越大;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可知判断乙物体的运动方向;
(3)在s﹣t图像中,相交的点表示物体的路程相同,即两物体相遇;
(4)根据图中信息,利用速度公式求出0~2s内,乙物体的速度。
【解答】解:A、由图可知,乙物体的路程不变,故A正确;
B、由图可知,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可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向南运动;
C、由图可知,甲、乙的路程相等、乙相遇;
D、由图可知,乙物体的速度:v乙===2m/s。
故选:AC。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1.(2分)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是 32 秒。
【答案】32。
【分析】根据秒表的结构和刻度盘的单位进行分析,即小刻度盘的单位是min,大刻度盘的单位是s,然后读出时间。
【解答】解:由图可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则一个小格代表0.5min,更偏向6,1s之间有10个小格,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2s。
故答案为:32。
12.(4分)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其中 A (选填“A”或“B”)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是正确的,该物体的长度为 2.20 cm。
【答案】A;2.20。
【分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1)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损坏;
(2)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解答】解:B刻度尺的刻度线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A刻度尺放置正确;
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2mm,起始端从0刻度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物体的长度为L=3.20cm。
故答案为:A;2.20。
13.(2分)智能手机的“语音识别”系统,可以通过对人声音的识别对手机进行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人声音的 音色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这一特性来工作的。
【答案】音色。
【分析】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
【解答】解: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智能手机的“语音识别”系统对人声音的识别主要是根据人声音的音色这一特性来工作的。
故答案为:音色。
14.(2分)蜂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能够在空中悬停和倒飞的鸟类。如图所示是一只蜂鸟悬停在空中啄露珠的情景,此时若以露珠为参照物,蜂鸟是 静止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静止
【分析】如果物体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位置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解答】解:蜂鸟悬停在空中啄露珠,以露珠为参照物,则蜂鸟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静止。
15.(4分)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用来记录车辆行驶距离的“记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 振动 发声,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 古代的乐器),木人敲镯的声音对于道路旁房子中已经熟睡的人来说是 噪声 (选填“乐音”或“噪声”)。
【答案】振动;噪声。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从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与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
【解答】解:鼓声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
在安静的夜晚,木人敲镯的声音对于道路旁房子中已经熟睡的人来说是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噪声。
三、作图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6.(2分)如图甲所示的消防机器人沿直线匀速运动,其速度为3m/s,请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消防机器人运动的v﹣t图像。
【答案】
【分析】根据机器人的运动状态画图。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消防机器人沿直线匀速运动,其v﹣t图像为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
17.(2分)如图甲所示为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v﹣t)的图像,请根据图甲在图乙中画出相应路程与时间(s﹣t)
【答案】
【分析】首先分析v﹣t的含义,然后根据v﹣t的含义画出s﹣t图像。
【解答】解:由图甲可知,自行车在0~3s做速度为7m/s的匀速直线运动1=v1t2=2m/s×3s=8m;
自行车在3~5s静止,通过的路程为s2=0;
在5~7s做速度为3m/s的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为s3=v2t3=3m/s×4s=6m;
自行车通过的总路程为s=s1+s3+s3=6m+4m+6m=12m,
据此画出相应路程与时间(s﹣t)的图像,如下图。
四、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8.(3分)如图所示,静坐在快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不动
【答案】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与汽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司机说他静止不动;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路旁的孩子们却赞叹他运动得快。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在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判断结果可能不同,但都可能是正确的。
【解答】答: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与汽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
19.(3分)在临街的教室里上课,街道上汽车的鸣笛声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干扰。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提出两种切实可行的减小鸣笛声干扰的方法。
【答案】可以关上窗户,这是阻断噪声的传播;可以在学校附近设置“禁止鸣笛”的标识牌,禁止汽车在学校附近鸣笛,这是防止噪声产生。
【分析】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
【解答】答:可以关上窗户,这是阻断噪声的传播:可以在学校附近设置“禁止鸣笛”的标识牌,这是防止噪声产生。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0.(10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
(1)实验中,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用教室中的几把刻度尺测量门的宽度(约为1m),他们应当选择 ③ (填序号)号刻度尺进行测量。
①量程为30cm,分度值为1cm的木尺
②量程为0.8m,分度值为1mm的木尺
③量程为1.2m,分度值为1cm的木尺
(2)实验中,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四次读数分别为26.04cm、26.00cm、26.02cm、26.32cm 26.32cm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为 26.02cm 。
(3)在(2)中的实验中对物理课本的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目的是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
(4)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另外一把量程、分度值均合适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前发现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无法看清,兴趣小组的同学 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使用这把刻度尺测量出物理课本的长度。
【答案】(1)③;(2)26.32 cm;26.02 cm;(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4)可以。
【分析】(1)根据物体的长度和物体对准确程度的要求分析;
(2)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计算前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除错误读数,取其余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4)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可以从其它刻度处开始测量。
【解答】解:(1)门的宽度在1m左右,对测量门的宽度来说;
所以根据题中的选项,要用量程为1.2m,故选③;
(2)从题中数据可知,26.32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应去掉,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L==26.02 cm;
(3)在(2)中的实验中对物理课本的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可以从其它刻度处开始测量。
故答案为:(1)③;(2)26.32cm;(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4)可以。
21.(10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传播”的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
①在玻璃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我们能听到闹铃声。
②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我们听到闹铃声 逐渐变小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猜想:若不考虑本实验中木塞和玻璃罩也能传声,当我们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时,我们将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铃声。
(3)实验结论:由上述实验过程和猜想我们可以知道,声音 能 在空气中传播, 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均选填“能”或“不能”)
(4)上述实验能得到最终结论用到的物理实验方法是 科学推理法 (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科学推理法”)。
【答案】(1)逐渐变小;(2)不能;(3)能;不能;(4)科学推理法。
【分析】(1)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根据实验现象及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答题,声音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
(1)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
(2)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当我们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时;
(3)将一只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由上述实验过程和猜想我们可以知道,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我们是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结论。
故答案为:(1)逐渐变小;(2)不能;不能。
22.(10分)小明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得纸锥自由下落的照片,如图所示。这种相机的说明书上写着:“相机每0.5秒曝光1次
(1)实验中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cm。
(2)若将纸锥从A位置下落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记为tAB,平均速度记为vAB;从B位置下落到C位置所用的时间记为tBC,平均速度记为vBC,则tAB = tBC,vAB < vBC。(均选填“>”“<”或“=”)
(3)纸锥从E位置下落到F位置通过的路程为 20.0 cm,此过程中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0.4 m/s。
【答案】(1)1;(2)=;<;(3)20.0;0.4。
【分析】(1)刻度尺最小的小格代表的大小就是分度值;
(2)根据相机每隔相等时间就曝光一次分析时间的大小;由图可知,sAB<sBC,根据v=可判断速度大小;
(3)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E到F的路程;已知相机每0.5秒曝光1次,据此得出纸锥完全通过EF段的时间,再利用v=求出纸锥下落的速度。
【解答】解:(1)由图可知,所用刻度尺每一小格大小为1cm;
(2)根据题意可知,小明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这说明相邻的两个纸锥位置之间的时间是相同的AB=tBC;
由图可知,sAB<sBC,根据v=可知vAB<vBC;
(3)E到F的路程为80.0cm﹣60.4cm=20.0cm=0.3m;
由图可知,EF是相邻的位置,则纸锥完全通过EF段的时间为:t=0.5s;
纸锥下落的速度为:v===0.4m/s。
故答案为:(1)4;(2)=;<;0.4。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及过程或文字说明,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3.(8分)如图所示,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从山崖驶向一座长为1km的大桥,鸣笛5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求:
(1)火车的速度;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答案】(1)火车的速度为30m/s;
(2)声音的速度为340m/s。
【分析】(1)已知火车头距离桥头的距离和鸣笛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火车的速度;
(2)声音和火车行驶的路程之差是司机鸣笛时火车车头距山崖距离的2倍,据此求出鸣笛时火车头通过的路程,从而计算出声音的速度。
【解答】解:(1)火车的速度:
v车===30m/s;
(2)设声音传播的路程s声,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775m,
则:2s=s声﹣s1,s声=6s+s1=2×775m+150m=1700m,
声音的速度为v声===340m/s;
答:(1)火车的速度为30m/s;
(2)声音的速度为340m/s。
24.(8分)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600km,一列火车在早上8: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0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的长度。
【答案】(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为100km/h;
(2)火车的长度为400m。
【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所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火车全部通过桥梁所行驶的路程,火车的长度等于火车全部通过桥梁所行驶的路程减去桥梁的长度。
【解答】解:(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所用的时间:t1=14:30﹣8:30=5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100km/h;
(2)火车通过桥梁的速度v2=144km/h=40m/s,
由v=可知3=v2t2=40m/s×20s=800m,
火车的长度:L车=s2﹣L桥=800m﹣400m=400m。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为100km/h;
(2)火车的长度为400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与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