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过关练习 (含解析)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过关练习专题09 溶液(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过关练习专题09 溶液(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50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2022·上海·中考真题)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氧化铜B.铁粉C.氢氧化铁D.硝酸钾
【答案】D
【详解】A.氧化铜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B.铁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铁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易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
(2022·青海西宁·中考真题)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蔗糖溶解在水中:蔗糖分子消失
B.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增大
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A
【详解】A、蔗糖溶解在水中说明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蔗糖溶液。A解释不合理。B、干冰升华是固态二氧化碳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分子间间隔增大。B解释合理。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说距离很远就能闻到酒的香气,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解释合理。D、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D解释合理。综上所述:选择A。
(2022·内蒙古牙克石林业第二中学中考真题)溶液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得到溶液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
C.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答案】D
【详解】A、植物油不溶于水,加入水中不能得到溶液,故A错误;
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故B错误;
C、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故C错误;
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2022·内蒙古牙克石林业第二中学中考真题)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说法中符合“1+1=2”事实的是
A.10L酒精与10L水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L
B.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
C.10g锌片与1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0g
D.50℃时,向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0g硝酸钾溶液
【答案】B
【详解】A、10L酒精与10L水混合,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故混合后体积小于20L,不符合题意;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SKIPIF 1 < 0 ,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2:32=1:1,故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符合题意;
C、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由于生成了气体,所得溶液的质量一定小于20g,不符合题意;
D、50℃时,向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硝酸钾溶液已经饱和,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溶液质量还是10g,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2·辽宁鞍山·中考真题)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B.C.D.
【答案】C
【详解】A、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该仪器需要,选项不符合题意;
B、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该仪器需要,选项不符合题意;
C、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蒸发,则不需要使用蒸发皿,该仪器不需要,选项符合题意;
D、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该仪器需要,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22·吉林·中考真题)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墩墩同学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B.C.D.
【答案】A
【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需要放在称量纸上称量,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进行溶解操作时,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
(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医生常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给患者输液。下列对生理盐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生理盐水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B.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9:1000
C.每输入100g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0.9g
D.输液时,输液管中和输液瓶中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答案】B
【详解】A、生理盐水即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故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不符合题意;
B、 SKIPIF 1 < 0 ,故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9:991,符合题意;C、每输入100g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 SKIPIF 1 < 0 ,不符合题意;D、输液时,上方的输液瓶中生理盐水受重力随着输液管流到病人血管中,输液管中的生理盐水来自于输液瓶,两者是同一溶液,故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利用20℃时KNO3溶液(有少量未溶解的KNO3晶体)见图Ⅰ,进行下面实验:①加入NH4NO3固体后,实验结果见图Ⅱ;②加入NaOH固体后,实验结果见图Ⅲ。分析实验过程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B.随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C.图Ⅰ、图Ⅱ中,硝酸钾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图Ⅲ中,硝酸钾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D
【分析】由图中可知,加入硝酸铵固体后烧杯内温度下降,试管内固体增多,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烧杯内温度升高,固体消失,说明硝酸钾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详解】A、图Ⅱ中加入硝酸铵固体后,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Ⅲ可知,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烧杯内温度升高,固体消失,说明硝酸钾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Ⅰ、图Ⅱ中试管底部均有固体物质,未全部溶解,是硝酸钾溶液的饱和溶液,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Ⅲ中试管底部没有固体,可能是硝酸钾溶液的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022·湖南永州·中考真题)工业上常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其工业流程如图:
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SKIPIF 1 < 0 Na2CO3+H2O+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的溶解度大
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H4Cl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
D.在加压的条件下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CO2,能加速NaHCO3的生成
【答案】D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生成碳酸氢钠与氯化铵的质量比为84:53.3,即生成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大,反应后碳酸氢钠先结晶析出,说明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的溶解度小,选项错误;B、饱和溶液才能够结晶析出晶体,则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溶液属于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即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有NaHCO3和NH4Cl,选项错误;C、饱和溶液才能够结晶析出晶体,则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溶液属于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选项错误;D、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加,所以在加压的条件下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CO2,能够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能加速NaHCO3的生成,选项正确,故选D。
(2022·四川绵阳·中考真题)食盐加碘可有效补充人体碘元素,所加物质一般为KIO3 。NaCl和KIO3的溶解度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数据变化趋势可知,温度对KIO3溶解度的影响程度更大
B.在30 ℃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KIO3饱和溶液
C.该表转化为溶解度曲线图后,在10 ℃~100 ℃范围内不出现交点
D.将等质量40 ℃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NaCl析出晶体质量更大
【答案】D
【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对碘酸钾溶解度的影响程度更大,不符合题意;
B、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碘酸钾,40℃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碘酸钾,故30℃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碘酸钾,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碘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
C、由表中数据可知,在10 ℃~100 ℃范围内,同一温度条件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大于碘酸钾,故该表转化为溶解度曲线图后,在10 ℃~100 ℃范围内不出现交点,不符合题意;D、将等质量40 ℃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降温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但是碘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故碘酸钾析出的晶体多,符合题意。故选D。
(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通过降温变为饱和溶液
B.要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物质的晶体,一般采用冷却结晶法
C.分别将a和c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是a增大、c减小
D.t2℃时,将30g a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75g a的饱和溶液
【答案】D
【详解】A、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t1℃时,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温的方式,A错误;
B、物质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要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物质的晶体,一般采用蒸发结晶法,B错误;
C、分别将a和c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a从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溶液不发生变化,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减小,C错误;
D、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将30g a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可溶解25g,得到75g a的饱和溶液,D正确。
故选D。
(2022·甘肃·永昌县教学研究室中考真题)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C.t1℃时,将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C的不饱和溶液
D.t2℃时,将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B
【详解】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二者的溶解度大小,故A错误;
B、P点是a、c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的是在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
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当c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会析出晶体,剩余溶液依然为饱和溶液,故C错误;
D、c的饱和溶液降温后,溶液c变为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改变,故D错误。
故应选B。
(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t2℃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可得到80ga的溶液
C.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溶液析出的晶体最多
【答案】C
【详解】A、P点表示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是饱和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该选项不正确。
B、t2℃时a的溶解度是30g,将30g a物质放50g水中,只能够溶解15g,所以只可得到65g a的溶液,故该选项不正确。
C、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a、b都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由于t1℃时b的溶解度最大,因此b的质量分数大于a,c析出固体后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解度减小,c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该选项正确。
D、不知道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不能计算析出固体质量的大小,故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2022·湖北恩施·中考真题)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C.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蒸发的方法提纯甲
D.a2℃时,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形成饱和溶液
【答案】A
【详解】A、由曲线图可知,a1℃时甲乙两曲线有交点,即a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故A正确;B、由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的大,故B错误;
C、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可以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混有少量乙的甲,故C错误;D、由曲线图可知,a2℃时,甲的溶解度40g,即该温度下,100g水可溶解40g甲,所以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A。
(2022·内蒙古牙克石林业第二中学中考真题)图甲是M、N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20℃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升温到40℃时,现象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a中加入的固体为N
B.20℃时,烧杯a中为饱和溶液,b中为不饱和溶液
C.40℃时,烧杯a、b中均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烧杯a、b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答案】C
【详解】A、乙中烧杯a中底部有固体剩余,烧杯b中底部没有固体剩余,说明a中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中物质的溶解度,故a烧杯中加入的固体是M,b中加入的固体是N,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并不知道加入溶质的具体质量,烧杯a有不溶物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但是b不能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像可知,温度升高两种物质溶解度增大,由图乙知b在20℃时可能是饱和溶液,升温到40℃后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且40℃时M的溶解度大于N,b已经是不饱和溶液,由于所加入溶质质量相同,所以a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C符合题意;
D、如图可知,在35℃时,M和N溶解度相等,如果刚好加入的35℃状态下溶解度大小质量的溶质,40℃时,两溶液溶质质量相同,溶剂的质量相等,则质量分数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不同温度时NH4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
(1)20~60℃,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
(2)t℃时NH4Cl饱和溶液和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t℃在________范围之内。
(3)40℃时,NH4Cl和KNO3各25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恢复到40℃,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将两烧杯中的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关系是NH4Cl_______(填“>”“<”或“=”) KNO3。
【答案】(1)硝酸钾或KNO3(2)20~30℃(3) NH4Cl没有完全溶解,KNO3完全溶解 A>C。
(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如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3℃时,甲、乙、丙三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_____。
(2)t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_____。
(3)P点对应混合物,甲、乙、丙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_____。
【答案】(1)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过关练习专题12 化学与生活(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过关练习专题11 盐 化肥(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过关练习专题10 酸和碱(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