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二轮复习题 课时21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
展开课时21.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
一、 选择题
1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2,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磷矿粉和碳铵
酒精和水
呼出气体和空气
黄金和黄铜
方法一
加水、搅拌、观察
测pH
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氯化铝溶液
方法二
闻气味
观察颜色
滴入酚酞溶液
加入稀盐酸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区分,A.磷矿粉不溶于水,碳铵易溶于水,磷矿粉无气味,碳铵有氨臭味,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B.酒精和水颜色均是无色透明液体,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呼出气体和和空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黄铜是铜锌合金,黄金和黄铜加入氯化铝溶液中,真假黄金都不会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的是黄铜,没现象的是黄金,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物质的区分
22.(湖南省衡阳市,题号22,分值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A
KCl(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Na2SO4 溶液(NaCl)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
H2(H2O)
通入稀硫酸
D
CO2(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除杂。在进行物质除杂时要注意: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经过加水溶解、过滤、蒸发,可以除去二氧化锰,得到纯净的氯化钾,故正确;
B.氯化钡不与氯化钠反应,而与硫酸钠反应,将原物质除去了,故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稀硫酸不能吸收水分,故错误;
D.二氧化碳不能支持一氧化碳燃烧,无法点燃,故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除杂与提纯
10.(广东省,10,2)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羊绒与棉花(灼烧) B.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
C.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 D.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区别方法。A项棉燃烧时有烧纸的气味,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燃烧后灰烬较多,为带有光泽的硬块,用手指一压就变成粉末。故正确;B项酚酞遇酸不变色,且醋酸与盐酸均属酸类,则无法区分,故错误;C项取适量样品倒入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入适量肥皂水搅拌,若有大量泡沫出现,则为软水;若出现大量浮渣,则为硬水,故正确;D项加熟石灰研磨,氢氧化钙能和氯化铵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和氯化钾不反应,则能区分,故正确。
【知识点】天然纤维的区别、硬水与软水、酸碱盐的性质、指示剂
14. (江苏省盐城市,14,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选用的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方案
A
H2
H2O(气)
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B
KCl
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CuO
C
在氧气流中加热
D
NaOH溶液
Ca(OH)2
加入过量K2CO3溶液,过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除杂的知识,选择的除杂试剂不能与原有的物质反应,只能与杂质反应而且不能生成新的杂质,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正确;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能溶于水,故可以采用加水溶解、过滤和蒸发的方法除去二氧化锰,正确;C、在氧气流中加热,碳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除去杂质,正确;D、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会生成新的杂质氢氧化钾且含有过量的碳酸钾,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除杂和净化
15.(湖州,15,2)
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A.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的反应;①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氢氧化钡遇碳酸钠都为碱性溶液无法区分,故错误;②稀硫酸与盐酸不反应,与氢氧化钡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能区分;③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与碳酸钠不反应,故能够区分;④氯化钡与稀盐酸不反应,与氢氧化钡不反应故无法区分。故选B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鉴别
13.(山东省烟台市,13题,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粗盐水中的Mg2+、Ca2+、SO42﹣,得到精盐水
依次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B
检验久置空气中的NaOH 固体是否变质
取适量样品加水充分溶解,滴加CaCl2溶液
C
分离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MnO2中少量的KCl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检验与除杂。除去粗盐中的Mg2+、Ca2+、SO42-时,依次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量BaCl2溶液、过量Na2CO3溶液、适量稀盐酸才能将每一步操作中产生的过量物质除去,若先加Na2CO3溶液再加BaCl2溶液,则过量的Ba2+无法除去,A错误;将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溶于适量水溶解后,滴加CaCl2溶液后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NaOH固体已变质(有Na2CO3生成),B正确;在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硫酸会与铁粉发生反应,无法分离铁粉和铜粉,C错误;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将二氧化锰和氯化钾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后过滤,将滤出的固体用水洗涤、干燥后可得二氧化锰,D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检验与除杂
14.(浙江绍兴,14,分值:4)如图所示,围棋棋盘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五种物质,相邻棋子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已知与戊的反应中: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丙——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戊
A
铁
硝酸银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B
硝酸银
铁
稀盐酸
氢氧化钡
碳酸钙
C
硝酸银
铁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D
铁
氢氧化钡
碳酸钙
硝酸银
稀盐酸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单质、酸、碱、盐的性质及应用;从图知甲、乙、丙、丁均能与戊反应,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五种物质中只有稀盐酸能与其余4种反应,则戊为稀盐酸;铁与盐酸反应是置换反应,其余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分与盐酸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因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则甲为铁;丙——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则丙为碳酸钙,其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从题知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因为Ba(OH)2 + CO2 BaCO3↓+H2O,则丁为氢氧化钡;剩下的硝酸银则为乙;故B、C、D错误,A正确。
【知识点】单质、酸、碱、盐的性质
15.(浙江省台州市,题号15,分值4)某固体由Ba2+、Cu2+ 、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人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②在沉淀中加人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A. Na+、CO32-、SO42- B. Cu2+、CO32-、SO42-
C. Cl-、CO32-、SO42- D. Na+、Ba2+、Cl-
【答案】A
【解析】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所以固体中一定没有铜离子,加人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可能有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那么固体就一定没有钡离子,②在沉淀中加人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说明有两克沉淀和硝酸反应了,那么这两克沉淀就是碳酸钡,没反应的沉淀就是硫酸钡,证明固体中一定有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但因为反应①加入氯化钡溶液,则无法证明固体中是否含有氯离子,综合以上分析,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还应该有钠离子,可能有氯离子,所以A正确。
【知识点】离子的检验;离子的共存;盐的化学性质。
14.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4,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木炭粉
氧化铜
加足量稀盐酸
B
氯化钠
泥沙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氯化钾
碳酸钾
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D
硫酸亚铁
硫酸铜
加足量铁粉、过滤、蒸发结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除杂。A.木炭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应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中混有少量泥沙时,应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碳酸钾时,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故C选项符合题意;D.硫酸亚铁中混有少量硫酸铜,应加足量铁粉、过滤、再加入铁粉,蒸发结晶,再次加入铁粉是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物质的除杂
14.(贵港,14,3) 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2、CO、HCl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前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后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关于该气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H2 B.一定含有CO
C.可能含有HCl D.可能含有CO2
【答案】B
【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把该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说明不含有二氧化碳,或是含有二氧化碳和氯化氢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若是含有氯化氢气体则会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则气体中的水分被除去,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变成红色,说明含有氢气或是一氧化碳,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生成了水,则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后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但是不能判断是通过碳酸氢钠溶液生成的二氧化碳还是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则混合气体中不一定含有一氧化碳,故可以确定一定含有氢气、可能含有一氧化碳、氯化氢和二氧化碳;
【知识点】常见物质成分的检验
19.(云南省,19题,2分) 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区分NaCl溶液、FeCl3溶液
观察溶液的颜色
B
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区分甲烷、一氧化碳、氢气
分别点燃后,检验燃烧产物
D
鉴别硝酸铵与氯化氨
分别取样,加入固体氢氧化钙研磨,闻气味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检验、鉴别及除杂;NaCl溶液为无色,FeCl3溶液为黄色,通过颜色可以区分,故A不符合题意;去除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加水氯化钠溶解,然后过滤蒸发,可得到纯的氯化钠,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氢气燃烧只生成水,点燃后检验燃烧产物能达到区分三种气体的目的,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硝酸氨与氯化铵都能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通过加入氢氧化钙研磨,闻气味无法区分,故D符合题意。
【知识点】物质的检验、鉴别及除杂;
20.(云南省,20题,2分)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有( )
①1体积的氧气与2体积的氢气充分混合后总体积等于混合前体积之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②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两个条件
③用汽油除油污和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油污原理相同
④硫酸铜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得到白色沉淀A与溶液B,过滤后,溶液B再与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蓝色沉淀C和溶液D,溶液D中的溶质可能有a.NaNO3 b. NaNO3和Na2SO4 c. NaNO3和Ba(NO3)2三种元素组成。
A.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燃烧的条件,碱和盐的化学性质,乳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发生化学变化,并且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的量,①不合理;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两个条件,②合理;用汽油除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油污,是因为乳化剂能把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二者原理不相同,③不合理;硫酸铜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和硝酸铜溶液,白色沉淀A为硫酸钡,溶液B为硝酸铜,过滤后,溶液B硝酸铜再与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硝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C和硝酸钠溶液D,因为均恰好完全反应,溶液D中的溶质只有a.NaNO3,④不合理,不合理的说法3条,故A、B、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燃烧的条件,碱和盐的化学性质,乳化作用
11.(山东省烟台市,11题,2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的是( )
A.HCl NaOH FeCl3 NaCl
B.H2SO4 NaCl Na2CO3 CaCl2
C.NaNO3 HCl CaCl2 KOH
D.MgCl2 KOH Cu(NO3)2 Na2SO4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A中氯化铁溶液为黄色,将其余三种无色溶液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氯化铁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再分别取另两种无色溶液分别滴入该红褐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溶解的是HCl,不能使沉淀溶解的是NaCl,A可鉴别;B中四种溶液均为无色溶液,采用互滴法鉴定;按硫酸、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钙的顺序互滴,现象分别为(“-”表示无明显现象,“↑”表示生成气体,“↓”表示生成沉淀):-↑-,―――,↑-↓,――↓;可以看出,四组现象不同,B可以鉴别;C中四种溶液均为无色,可采用互滴法,现象分别为:―――,―――,―――,―――,四组现象完全相同,C无法鉴别;D中硝酸铜为蓝色,将其余三种无色溶液分别滴入硝酸铜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的是KOH溶液,将KOH溶液分别滴入剩余两种无色溶液中时,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镁,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钠,D可以鉴别。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
5.(内蒙古省包头市,题号5,分值2)有一不纯的Na2CO3样品,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FeCl3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0.6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4.48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杂质一定有FeCl3和CaCO3
B.杂质一定没有NaCl
C.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NaCl组成的
D.杂质可能是K2CO3和NaCl组成的
【答案】C
【解析】取该样品10.6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根据溶液是无色的,说明杂质中肯定没有氯化铁,所以A错误;如果样品全都是碳酸钠,那么10.6g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只能产生4.4g二氧化碳,而现在产生了4.48克二氧化碳,说明杂质能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而且杂质产生的二氧化碳要比碳酸钠多,而10.6g碳酸钾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碳酸钠的少,10.6g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碳酸钠的多,所以杂质中一定有碳酸钙,也可能含有碳酸钾和氯化钠,所以C正确。
【知识点】稀盐酸的性质;氯化铁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3.(江苏省连云港市,33题,2分)下列各组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与除杂方案的设计。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A正确;
NaOH溶液不仅能与HCl气体发生反应,也能与CO2发生反应,故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HCl,B错误;
NH4NO3属于铵盐,与Ca(OH)2发生反应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NH3,而KNO3不与Ca(OH)2发生反应,可用加Ca(OH)2固体混合研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KNO3和NH4NO3,C正确;
过量Fe粉可与Cu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和FeCl2,过滤后可得FeCl2溶液,可用过量Fe粉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D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18. (黑龙江龙东地区,18题,2分)下列实验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试剂及操作
A
鉴别CaCO3、NaCl和NaOH
分别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B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K2SO4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C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D
除去铁粉中少量的CuSO4粉末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A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检验、鉴别及除杂;CaCO3难溶于水,NaCl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 NaOH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加水能鉴别三种物质,故A正确,符合题意;除去KCl溶液中少量K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硫酸钾与氯化钡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钾,过滤可得氯化钾溶液,故B正确,符合题意;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除去杂质的同时使主要成分也发生反应,故C错误,符合题意;铁的活动性比铜强,能把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CuSO4粉末溶于水形成硫酸铜溶液,与铁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能达到除杂目的,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物质的检验、鉴别及除杂
9.(吉林长春,9,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含有铵根离子的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一定生成氨气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物、中和反应、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等知识。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中和反应必须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B错;碳酸盐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C错;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氨气,故D正确。
【知识点】氧化物、中和反应、盐酸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
15.(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题号15,分值3)
为了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Na2CO3、CaCl2、稀HCl贴上正确的标签,某同学首先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为A、B、C,然后用滴管分别取少量A、B、C两两混合后产生如下现象:(1)A与B混合无明显现象;(2)A与C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3)B与C混合后,产生气泡。由此某同学推断出A、B、C正确的顺序是
A.Na2CO3、CaCl2、稀HCl B.CaCl2、Na2CO3、稀HCl
C.CaCl2、稀HCl、Na2CO3 D.稀HCl、CaCl2、Na2CO3
【思路分析】根据氯化钙和稀盐酸不反应,两者混合无现象,碳酸钠和稀盐酸混合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和氯化钙混会产生白色沉淀分析解答。
【答案】C
【解析】碳酸钠、氯化钙、稀盐酸三种物质中,只有氯化钙和稀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因此,实验(1)中A、B混合无明显现象,可知,A、B是氯化钙和稀盐酸中的某一种,则C一定是碳酸钠;实验(2)中,A与C混合物后产生白色沉淀,因C是碳酸钠,可知A是氯化钙,因为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实验(3)中,B与C混合后产生气泡,可知B是稀盐酸,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知,A是氯化钙、B是稀盐酸、C是碳酸钠,选项C正确。
故选C。
【知识点】物质的推断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9.(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题号9,分值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pH=9的溶液显酸性
C.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答案】D
【解析】A.氮气、稀有气体等多种气体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A错误;
B.pH<7的溶液显酸性,pH>7的溶液显碱性,pH=7的溶液显中性,B错误;
C.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C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 氧气的检验 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 酸碱指示剂的性质
5.(湖北省咸宁市,5题,2分)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A.H2 CO CH4 B. CH4 CO H2 C.CO CH4 H2 D.CO H2 CH4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分别点燃三种气休,用干燥的冷杯置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说明Y燃烧后没有水生成,则Y是一氧化碳,燃烧后分别向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杯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X燃烧后没有二氧化碳生成,则X是氢气,则Z是甲烷,故X、Y、Z分别是H2 、CO 、CH4,故A正确。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物质的检验、签別与推断
7.(湖北省武汉市,7题,3分)氧化物、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甲、乙、丙、丁、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若甲是碳酸钙,则可以用水鉴别乙和丙
B.若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甲可以是氧化铜
C.若丙是碳酸钠,则甲与丁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溶液
D.若丁是氢氧化钠,则甲可以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M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若甲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因此丁是盐酸,乙是氧化钙,丙是氢氧化钙,M是氯化钙,则可以用水鉴别乙和丙,因为氧化钙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A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若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乙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酸反应生成水,因此丁是酸,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因此丙是碳酸钙,M是水,则甲可以是氧化铜,B说法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若丙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酸反应也生成水,因此丁是酸,M是水,那么甲可以是氧化铁,则甲与丁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溶液,C说法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若丁是氢氧化钠,则甲可以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M错误,因为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D说法错误,故D符合题意。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氧化物的性质
15.(湖北省宜昌市,题号15,分值1)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是酸,乙和丙可以是金属
B.甲是碳,乙和丙可以是氧化物
C.甲的物质类别只能是单质或酸
D.甲、乙、丙、丁可分属不同类别的物质
【答案】C
【解析】A.甲如果是酸,酸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所以乙和丙可以是金属,所以A正确;
B.甲是碳,那么乙和丙可以是氧化铜或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所以B正确;
C.甲可以是碱,碱与酸反应,所以乙丙可以是酸,丁可以是碳酸盐,所以C错误;
D.甲可以是酸,乙是碱,丁是盐,丙是金属单质,所以D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推断;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6.(.新疆乌鲁木齐,6题,2分)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的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稀盐酸(稀硝酸)
过量 硝酸银溶液
过滤
B
H2(HCl)
浓 H2SO4
洗气
C
Cu(CuO)
过量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D
ZnSO4(FeSO4)
过量 Zn 粉
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除杂问题,除杂的原则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使原来的主体物质减少.稀盐酸中含有少量的稀硝酸,加入过量的硝酸银会把盐酸除去,故A错误;氢气中含有HCl,通过浓硫酸洗气,不会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不和氯化氢气体反应,只能干燥气体,B错误;加入稀盐酸会把氧化铜反应掉,铜不反应,故能达到目的,C正确;硫酸锌中含有硫酸亚铁加入过量的锌粉,可以除去杂质,但是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是锌粉和铁粉,应该的操作是过滤、蒸发.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过滤;蒸发;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性质
10.(河南省,10,1)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 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钾
C.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D.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答案】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伸入氮气中熄灭,则能区分,故A不符合题意;熟石灰是氢氧化钙能与氯化铵反应放出刺激性的氨味,而与氯化钾不反应,则能区分,故B不符合题意;羊毛线是蛋白质,在灼烧时发出烧焦羽毛气味,所以灼烧闻气味如果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无的为腈纶线,则能区分,故C不符合题意;硫酸是酸,酚酞遇酸不变色,硫酸钠溶液是中性的盐溶液,酚酞遇其也不变色,则不能区分,故D符合题意。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鉴别
8.(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题号23,分值2)
下图是小勇设计的分离KCl和MnO2固体混合物的流程图,图中的数字序号所对应的操作步骤错误的是
A. ①—加水溶解 B. ②—结晶 C. ③—蒸发 D. ④—洗涤
【答案】B
【解析】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是:①加水溶解;②过滤;③将氯化钾溶液蒸发结晶;④将滤渣二氧化锰洗涤、干燥。由此可知,流程图中的步骤②的操作是过滤而不是结晶,选项B错误。
故选B。
【知识点】工业流程图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9.(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题号24,分值)
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各组物质按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 C、CO、O2+
B. Mg、MgCl2、ZnSO4
C. Ca(OH)2、CaCl2、Na2CO3
D. BaCl2、BaCO3、H2SO4
【答案】B
【解析】A.碳在氧气不足条件下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A图关系正确;
B.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镁和硫酸锌溶液能发生置换反应,但氯化镁和硫酸锌不发生反应,B图关系错误;
C.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C图关系正确;
D.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D图关系正确。
故选B。
【知识点】碳单质和碳的氧化物的相互转化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 复分解反应
13. (湖南省益阳市,14题,2分)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Na2SO4、NaNO3、NaCl B .H2SO4、NaOH 、NaCl
C.Na2CO3、CaCl2、HCl D.Ca(OH)2、NaOH、BaCl2
【答案】C
【解析】不另加试剂鉴别物质,采用物质两两混合反应,出现不同现象的方法.Na2SO4、NaNO3、NaCl两两混合,不会发生任何反应,故无法鉴别,故A错误;NH2SO4、NaOH 、NaCl ,两两混合,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但是无现象,故无法鉴别,故B错误;Na2CO3、CaCl2、HCl,两两混合,Na2CO3、CaCl2,,出现沉淀,Na2CO3、HCl出现气体,故两两混合,产生一次沉淀,一次气体的是碳酸钠,和碳酸钠产生气体的是盐酸,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钙,C正确;Ca(OH)2、NaOH、BaCl2两两混合,无现象,故无法鉴别,故D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鉴别;酸的性质;碱的性质;盐的性质
15.(湖南省益阳市,15题,3分)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完全相符的是( )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A
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
产生气泡
该固体为碳酸盐
B
向某气体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木条熄灭
该气体是 CO2
C
将黄铜与铜片相互刻画
铜片上有明显刻痕
组成改变导致性能改变
D
电解水
生成的 H2 和 O2 的质
量比为 2:1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答案】C
【解析】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气泡是二氧化碳,该固体可能为碳酸盐、碳酸氢盐,气泡为氢气,固体可能是活泼金属,A说法不正确;向某气体中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该气体是不支持燃烧,可能为氮气或 CO2,B说法不正确;黄铜是铜锌合金,铜片是纯金属,相互刻画 铜片上有明显刻痕,说明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故组成改变导致性能改变,C说法正确;电解水,生成的 H2 和 O2 的体积比量比为 2:1,而不是质量比为2:1,D说法不正确.
【知识点】酸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金属材料;水的组成
18.(湖南省益阳市,18题,3分)下向 AgNO3、Cu(NO3)2、Mg((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可能有 Fe(NO3)2、Mg(NO3)2 和 Cu(NO3)2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答案】D
【解析】向AgNO3、Cu(NO3)2、Mg((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首先是铁和硝酸银的反应,硝酸银反应完成后,再是铁和硝酸铜反应,镁的活动性比铁强,铁和硝酸镁不会发生发应, 滤液呈蓝色,说明硝酸铜存在,硝酸亚铁和硝酸镁一定存在,故溶液中一定有 Fe(NO3)2、Mg(NO3)2 和 Cu(NO3)2,不是可能A错误;滤液呈蓝色,硝酸铜存在,故铁粉一定不再存在,因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能有气泡产生,B错误;铁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都是相对原子质量小的物质置换大的物质,故溶液的质量减小,C错误;无法判断硝酸银是否存在,故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D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鉴别;酸的性质;碱的性质;盐的性质
9.(山东省菏泽市,题号9,分值2)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
A.物质的鉴别
B.物质的制备
①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
②用食醋鉴别食盐和纯碱
①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料
②选择合理催化剂,将水变成油
C.物质的应用
D.物质的提纯
①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时间
②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①用铁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
②用水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鉴别、制备、用途、提纯等知识。根据二氧化锰能够加快双氧水分解速率、醋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知识进行分析。
A.①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有大量气泡产生,而水不能,所以能够鉴别;②醋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醋酸钠、水、二氧化碳,有大量气泡产生,而醋酸与氯化钠不反应,所以能够鉴别,故正确;
B.水中含H、O元素,油中含C、H元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水不能变成油,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
C.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故错误;
D.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能用水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故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推断、鉴别与相互转换;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及应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碳酸氢钠的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提纯及基本原则
20.(山东省潍坊市,题号20,分值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及条件已略去)。下列选项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 )
物质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C
CO
CO2
CaCO3
B
Na2CO3
NaOH
NaCl
CuCl2
C
Ca( OH)2
CaCO3
CO2
H2CO3
D
H2SO4
H2
Fe
Fe3O4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转化。A中碳通过燃烧可以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通过燃烧或者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可以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可以生成一氧化碳,但一氧化碳和碳酸钙不能生成二氧化碳,故A错误;B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但氯化钠不能生成氯化铜,碳酸钠和氯化钠也不能生成氢氧化钠,故B错误;C中,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或者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和盐酸反应或者高温分解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化合生成碳酸,但碳酸和碳酸钙不能生成二氧化碳,故C错误;D中,硫酸和金属反应会生成氢气,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反应会生成铁,铁燃烧会生成四氧化三铁,氢气和四氧化三铁反应会生成铁,故D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转化
12.(年四川省成都市,题号:12,分值:3)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方法与结论
A
黄铜与铜
相互刻画,留下痕迹的是黄铜
B
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
取样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高锰酸钾
C
氯化钠与硝酸铵
取样溶解,试管外壁有水雾的是氯化钠
D
稀盐酸与稀硫酸
取样测pH,pH大的是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硬度大的合金会在铜的表面留下痕迹,A错误;高锰酸钾加热 可生成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二氧化锰不能,故B正确;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而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故试管外壁有水珠出现, 故C错误;溶液的pH的大小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浓度有关,通过测量pH不能确定溶液是稀硫酸还是稀盐酸,故D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合金、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溶解、溶液酸碱度的测定。
15.(天津市,47题,2分) 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木炭粉中的几种,取m克该固体粉末,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本流程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且各部均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N中只含一种溶质
B. 原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碳酸钙
C. 白色沉淀Y一定是碳酸钙,气体W一定是氢气
D.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一定含有碳酸钙
【答案】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和木炭,粉末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气体X,X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气体是二氧化碳,沉淀Y为碳酸钙;因为碳酸钙高温分解,可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碳与氧化铜或氧化铁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根据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无法确定固体的成分;向高温后所得5.6固体中加入100g7.3%的稀盐酸恰好反应有气体生成,且固体在全部溶解,并得到浅绿色溶液,说明溶液中有亚铁离子生成,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氧化铜,一定含有氧化铁和木炭,也可能含有碳酸钙,因为碳酸钙分解生成的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 根据 Fe + 2HCl = FeCl2+H2↑ CaO+2HCl=CaCl2+H2O
56 73 56 73
5.6g 100g×7.3% 5.6g 100g×7.3%
方程式中的质量关系,说明剩余的固体一定有铁,可能含有氧化钙,则原固体中可能含碳酸钙,生成的气体w为氢气,溶液N中溶质一定有氯化亚铁,可能有氯化钙;故A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BC符合题意;
【知识点】物质的推断,根据方程式的计算
1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题号15,分值2) 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钾、氯化亚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部分白色沉淀消失。
(2)另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7g白色沉淀。
(资料:稀硝酸与碳酸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稀硝酸与氯化银不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杂质中一定不含有氯化亚铁
B. 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可能含有硝酸钾、碳酸钠
C. 该包粉末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
D. 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8%
【答案】A、C
【解析】A、将该粉末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说明一定不含氯化亚铁,A选项说法正确;B、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溶解的是碳酸银,不溶解的是氯化银,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碳酸钠,B选项错误;C、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碳酸钠,所以不可能含有硝酸钙,而硝酸钾可能含有,所以该物质可能含有两种组成,一种是只有氯化钾和碳酸钠,另一种是氯化钾、碳酸钠和硝酸钾,C选项正确;D、生成19.7g碳酸钡沉淀,消耗氯化钡的质量为20.8g,所以氯化钡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4%,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择A、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
11.(四川省广安市,题号11,分值1.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 Na2CO3、HCl、H2SO4 B. KCl、NaCl、Na2SO4
C. FeCl3、NaOH、KNO3 D. HCl、NaOH、Ca(OH)2
【答案】C
【解析】A. Na2CO3溶液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均能产生气体,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所以A错误;
B.KCl、NaCl、Na2SO4互不反应,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所以B错误;
C.FeCl3的溶液是黄色的,把氯化铁放到NaOH中产生氢氧化铁沉淀、把氯化铁放到KNO3 中不反应无现象,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所以C正确;
D. HCl、NaOH、Ca(OH)2,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所以D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酸碱盐的反应。
10.(江苏省扬州市,10题,2分)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水无法鉴别的是
A. CuSO4、Na2SO4 B. KCl、NaCl
C. CaCO3、Na2CO3 D. NH4NO3、NaNO3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解题关键是根据物质的特性以及之间的化学反应现象判断。A.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B.氯化钾、氯化钠均能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且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C.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硝酸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可以鉴别。
【知识点】盐的溶解性、物质溶于水时吸放热
11.(山东临沂,11,2分)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
B.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
C.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氯化钡溶液
D.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观察颜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方法;点燃有烧焦羽毛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有难闻气味的是合成纤维,可以鉴别,故A正确;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可以鉴别,故B正确;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盐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C正确;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都是黑色的,观察颜色无法鉴别,故D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方法
21.(邵阳,21,2)
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
A. NaCl、 NaOH、NH4NO3三种固体 (水)
B. K2CO3、 Na2SO4、 BaCl2 三种溶液 (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 (稀盐酸)
D. NaOH、NaCl、Na2SO4 三种溶液 (酚酞)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鉴别。A.NaCl固体溶于水,温度不变,NaOH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NH4NO3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所以可以用水区分出这三种固体,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K2CO3和稀硫酸会反应,产生气泡,BaCl2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Na2SO4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用稀硫酸能区分出这三种溶液,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铁粉和稀盐酸会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会变为浅绿色,碳粉和稀盐酸不反应,氧化铜粉末和稀盐酸会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液变为蓝色,所以用稀盐酸能区分出这三种粉末,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 NaOH溶液显碱性,NaCl溶液显中性,Na2SO4溶液显中性,酚酞遇到碱性溶液变红色,遇到中性和酸性溶液不变色,所以酚酞无法区分出这三种物质,故D选项符合题意。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
15.(湖南省娄底市,37,2分)
37.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除去下表混合物中杂质,所选除杂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NaOH溶液(Na2CO3)
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B
CaO粉末(CaCO3)
适量的稀盐酸
C
Cu粉(Fe)
足量的稀硫酸
D
CuSO4溶液(H2SO4)
足量的氧化铜粉末
【答案】B
【解析】盐酸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加入盐酸后把需要的物质都除掉了,所以B错误;
【知识点】物质提纯
20.(广东省广州市,题号20,分值2)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
A.NaOH(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
B.CO(CO2):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MgSO4(Na2SO4):溶解,过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除杂。A.盐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发生反应,A错误;B.二氧化碳和浓硫酸不反应,用浓硫酸无法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B错误;C.碳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不反应,该方法可以达到实验目的,C正确;D.硫酸镁和硫酸钠均溶于水,过滤无法将两者分离,D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除杂 酸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碳酸的化学性质 盐的溶解性
5.(四川省德阳市,题号15,分值3) 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CO2与O2
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B
棉线与羊毛绒
点燃,闻产生的气味,观察生成的灰烬
C
AgCl与NaCl
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D
NaOH与Na2CO3
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答案】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鉴别知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均呈碱性。
A.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熄灭的为二氧化碳,木条剧烈燃烧的为氧气,故鉴别方法正确;
B.点燃后无气味或有烧纸气味的为棉线,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绒,二者燃烧后的灰烬也不同,故鉴别方法正确;
C.加水后,不溶于水的是氯化银,溶于水的是氯化钠,故鉴别方法正确;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均呈碱性。溶于水,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均变为红色,故鉴别方法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的鉴别;酸碱盐的性质
8.(广东省,8,2)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
A.H2、CO、CO2 B.N2、02、CO2 C.H2、CH4、CO D.H2、CH4、CO2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由于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会反应有沉淀生成,石灰水会变浑浊,故混合气体中不能有二氧化碳,故A、B、D项中原混合气体中均有二氧化碳,故不合题意;在C项中三种气体均可燃烧,同时氢气、甲烷燃烧均有水生成,故C项符合题意。
【知识点】氢气、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氧气、氮气的性质
12.(广东省,12,2)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HCl
滴入碳酸钠溶液
B
CO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NaOH
Na2CO3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uO
Cu
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后再过滤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除杂方法;A项碳酸钠不仅能与盐酸反应,还能与CaCl2反应,故错误;B项O2能与灼热的铜反应,而CO2不能,则能除掉氧气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故正确;C项保留的NaOH能与盐酸反应,故错误;D项保留的CuO能与盐酸反应,故错误。
【知识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
14. (年江苏省泰州市,14题,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除杂、分离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AgNO3溶液
B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水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硝酸钾
降温结晶
D
分离氯化钾固体与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除杂、分离;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A不正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可以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故B正确;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硝酸钾,降温后溶液中还有硝酸钾,故C不正确;分离氯化钾固体与二氧化锰的方法是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故D不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除杂、分离
7.(山东省济宁市,题号7,分值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CO2混有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B
CuO混有碳粉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C
NaCl溶液混有CaCl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
Cu(NO3)2溶液混有CuCl2
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混合物中杂质去除。原则是能够把杂质除去不引入其他杂质。A. CO2和HCl气体都能够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不能选用NaOH除去HCl,故A错误。B. 在混合物中加入稀HCl会和CuO发生反应,故B错误。C. 在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会有剩余的Na2CO3溶液,引入新的杂质,故C错误。D. 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 与氯化铜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能够把杂质除掉不引入其他杂质,故D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除杂和分离
10.(山东省济宁市,题号10,分值2)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
A.H2SO4、Na2SO4、BaCl2、FeCl3
B.BaCl2、HCl、NaNO3、AgNO3
C.Na2CO3、HNO3、NaNO3、BaCl2
D.H2SO4、NaOH、MgCl2、Ba(NO3)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根据有特殊现象产生的反应。例如,产生沉淀、气体、溶液颜色变化等进行判断。A. FeCl3为黄色溶液,但是BaCl2与其他两种溶液都能够产生白色沉淀BaSO4不能区分出来,故A不行。B.溶液两两混合能够判断出硝酸银,其他几种物质就无法判断,故B不行。C. 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可以判断出Na2CO3,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产生气体的为HNO3,无明显现象的是NaNO3,故C可行。D. 溶液两两混合,有两种白色沉淀,但是不能区分是哪种物质,故D不行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
22.(山东省青岛市,题号22,分值2) 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2)取上述无色 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另称取 14.9 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28.7 g 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答案】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组成。氯化铜溶液为蓝色;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得无色澄清溶液,可知所含杂质中不含有氯化铜;(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知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无硝酸钙;
(3)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KCl+AgNO3═AgCl↓+KNO3 NaCl+AgNO3═AgCl↓+NaNO3,
74.5 143.5 58.5 143.5
14.9g 28.7g 11.7g 28.7g
14.9g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11.7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所以杂质中一定有氯化钠、碳酸钠;一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钾。
A.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故说法错误;
B.杂质中一定有碳酸钠,故说法错误;
C.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故说法错误;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故说法正确。
【知识点】盐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0.(甘肃省白银市,10题,2分)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CO2(HCl):通过NaOH溶液后用浓硫酸干燥
B
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MnO2(KC1):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KNO3溶液(KCl):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
【答案】A
【解析】除杂题的总原则是“不增、不减”,即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不能将原主体物质反应掉.CO2中含HCl通过NaOH溶液,会把二者都反应掉,违背了除杂的原则“不减”,故A错误;N2中含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反应,氮气不反应,且不生成新的气体,正确;MnO2中含KC1,MnO2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以除去氯化钾,正确;KNO3溶液中含KCl: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氯化钾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硝酸钾不和硝酸银反应,故过滤后得到硝酸钾溶液,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和除杂;过滤;浓硫酸的性质;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5.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5题,2分)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丙能产生温室效应
B.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在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
C.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
D. 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之间的关系及其推断。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说明乙是一氧化碳,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所以丙为二氧化碳,甲为固体单质,且既能生成一氧化碳,又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甲为碳,
A. 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故A正确;
B. 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分别是碳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生成一氧化碳,都有碳作为反应物,故B正确;
C. 一氧化碳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可以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错误;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构成分子不同,故D正确。
【知识点】常见物质之间的关系及其推断。
13.(四川省自贡市,13,2分)以下对不同工业废水的处理措施及对应的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
A
纯碱
加石灰水
蒸馏法
B
氯化铜
加硫酸钠
过滤法
C
不溶性颗粒物
加明矾
结晶法
D
异味物质
加活性炭
吸附法
【答案】D
【解析】纯碱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过滤,除掉沉淀,故A错;氯化铜与硫酸钠不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不能除去杂质,故B错;不溶性颗粒物加入明矾可以促进颗粒物的沉降,属于沉降,不属于结晶,故C错;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将色素异味吸附在表面,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D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9.(新疆省,题号9,分值2)采用下列实验方法鉴别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白酒和矿泉水——闻气味 B.黄铜和铜——相互刻画
C纯碱和小苏打——稀盐酸 D.硝酸铵和尿素——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答案】C
【解析】A.白酒闻气味有酒精味,矿泉水无味,可以鉴别出这两种物质,所以A正确;
B.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大,黄铜和铜相互刻画,铜上面会出现划痕,可以鉴别出这两种物质,所以B正确;
C.纯碱是碳酸钠,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可以和稀盐酸反应,都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都有气泡产生,不能鉴别这两种物质,所以C错误;
D.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气,所以有氨味;尿素和熟石灰不反应,所以没有味道,可以鉴别出这两种物质,所以D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合金的优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常见化肥的鉴别。
二、填空题
14、.(湖北省孝感市,14题,5分)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黑色固体,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目B与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B→C的反应类型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2)若A、B、C均为碱,且C为蓝色沉淀,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三种、两种和一种,常温下C为气态,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O2 不一定
(2) Na2CO3 + Ca(OH)2= CaCO3↓+ 2 NaOH或 Na2CO3+Ba(OH)2=BaCO3↓+ 2NaOH(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3)H2O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1)A为黑色固体,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且B与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A是碳,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可能是通过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的,故填:CO2 不一定;(2)A、B、C均为碱,且C为蓝色沉淀,则C为氢氧化铜,B是氢氧化钠,A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与碳酸钠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钡与碳酸钠能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Na2CO3+Ca(OH)2=CaCO3↓+2 NaOH或Na2CO3+Ba(OH)2=BaCO3↓+2NaOH;(3)A、B、C是三种不同美别的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三种、两种和一种,常温下C为气态,故C是气体单质,A可能是氢氧化钠,B可能是水,C可能是氧气或氢气,故填:H2O。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15.(湖北省咸宁市,37题,7分)咸宁市某校年实验操作模拟考试的一个考题是: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各加入一定量碳酸钠溶液
a中有气泡产生
a中物质是稀盐酸
b中无明显现象
b中物质是食盐水
c中_____①_____
c中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②_____。
把c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2CO3和NaOH;猜想二:NaOH;猜想三:_____③_____。
提示:Ca(OH)2微溶于水。
【实验过程】为证明猜想一是否正确,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一种盐溶液
(写溶质化学式)_____④_____。
有白色沉淀
猜想一正确
写出上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⑤_____。
同学们还对a试管反应后废液的酸碱性感兴趣,决定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用pH试纸测定a试管反应后废液酸碱性的过程
测定结果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_____⑥_____。
pH<7(废液显酸性)
【反思与交流】a试管中的废液显酸性,从环保、经济、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应向废液加入(写化学式)_____⑦_____后再排放。
【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进行实验】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和氯化钠不反应,根据此来写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根据碳酸钠的溶液的多少来分析此题;【实验过程】有白色沉淀生成,应该考虑和碳酸根反应能生成沉淀的离子,然后写出化学方程式。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反思与交流】应该加入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
【解题过程】【进行实验】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和氯化钠不反应,故填: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浊);a试管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提出问题】猜想一:碳酸钠过量时是Na2CO3和NaOH;猜想二:恰好完全反应时是NaOH;猜想三:氢氧化钙过量时是Ca(OH)2和NaOH,故填:Ca(OH)2和NaOH;【实验过程】上述有白色沉淀生成,应该考虑和碳酸根反应能生成沉淀的离子,又因为原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氢氧化钙微溶,故不能选钙离子,应选钡离子,硝酸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故填:Ba(NO3)2(或BaCl2) Na2CO3+Ba(NO3)2=Ba(CO3)2↓+2NaNO3(或Na2CO3+BaCl2=Ba(CO3)2↓+2NaCl) a试管中的废液滴到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反思与交流】a试管中的废液显酸性,从环保、经济、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应该加入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如Ca(OH)2,CaCO3等,故填:Ca(OH)2(或CaCO3, CaO)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化学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18. (山东省烟台市,18题,9分)雾霾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防治雾霾污染是当前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是一种鼻用空气净化器,主要材料是硅胶。净化器中的硅胶结构疏松多孔,对PM2.5的吸收率达99%,说明其具有 性。
(2)目前,国内重型柴油车尾气污染物减排的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车用尿素溶液先转化为NH3,NH3再与发动机排出的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NH3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某同学收集了某地区的雾霾,将其溶于水后得到试样溶液,该试样溶液中可能含有NH4NO3、NaNO3、BaCl2、MgCl2、Na2SO4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试样溶液的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图2所示实验。
①白色沉淀D的化学式是 。
②试样溶液加入过量M溶液时生成X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③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该试样溶液中一定含有上述五种物质中的 (写化学式
【答案】(1)吸附 (2)4NH3+6NO一定条件5N2+6H2O (3)①AgCl ②NH4NO3+NaOH=NaNO3+NH3↑+H2O ③NH4NO3、BaCl2、MgCl2、Na2SO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1)硅胶具有疏松多孔状结构,能吸附PM2.5,因此具有吸附性;(2)氨气和一氧化氮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一定条件5N2+6H2O;(3)试样溶液与过量的M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在题给五种物质中,能生成气体的只有NH4NO3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可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即M为碱(如NaOH),X为NH3;沉淀B能部分溶于稀硝酸,结合题给物质,该沉淀应是NaOH与MgCl2反应生成的Mg(OH)2及BaCl2和Na2SO4反应生成的BaSO4;即试样溶液中一定存在NH4NO3、BaCl2、MgCl2、Na2SO4四种物质,则溶液A中一定存在Cl-,白色沉淀D的成分应为AgCl。因此,①白色沉淀D的成分为AgCl;②铵盐遇碱放出氨气,试样溶液与M溶液生成X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4NO3+NaOH=NaNO3+NH3↑+H2O;③试样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NH4NO3、BaCl2、MgCl2、Na2SO4。
【知识点】物质的推断
17.(江西省,题号17,分值7)在我省中小学开展“三色文化”的教育活动中,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了系列研学旅行。
(1)“古色文化”之旅;观乐平古戏台,传中华戏文化。古戏台上木雕人物栩栩如生,木材雕刻发生了_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建造古戏台时,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成木炭,所利用的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
(2)“红色文化”之旅,再上井冈山,重走红军路。同学们穿上棉质红军服,吃红米饭,喝南瓜粥,休验红军生活。棉布属于______________(“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米饭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________。
(3)“绿色文化”之旅,参观废水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如图是某工厂对甲,乙两车间排放的废水处理过程的示意图(提示:除图示离子外,其他离子忽略不计)
①甲车间废水的pH______________(填‘<”,“=”“>”)7;
②根据图分析,乙车间废水中所含离子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Fe3+、NH4+、NO3-、Cl-
B.H+、Cu2+、SO42-、Cl-
C.Mg2+、Na+、SO42-、NO3-
【答案】(1)物理;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或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2)天然纤维;糖类;(3)①>;②B。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碳的化学性质、材料的分类、食品中的营养素、离子的共存等。(1)木材雕刻中无新物质生成,故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将埋入地下的木头烧焦使之变为木炭,木炭的成分是碳,常温下碳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延伸使用寿命;(2)棉布属于天然纤维;米饭中富含糖类物质;(3)①甲车间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故显碱性,溶液的pH>7;②A选项中,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氨气和水,以适当比例混合后,还会存在大量的钡离子、钾离子、硝酸根离子和氯离子,不合题意;B选项中,物质以适当比例混合后,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成水,溶液中还存在钾离子和氯离子两种离子,符合题意;C选项中物质以适当比例混合后,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溶液中还存在钾离子、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三种离子,不合题意,故选B。
【知识点】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碳的化学性质、材料的分类、食品中的营养素、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pH的关系,复分解的条件
13.(湖北省随州市,40题,4分)有一包固体,可能是Cu(NO3)2、K2SO4、KCl、K2CO3、K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
已知,步骤I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
步骤II、III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推论,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3)步骤II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III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1)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说明有硝酸铜;无气泡产生,说明一定没有碳酸钾;(2)步骤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有硫酸钾;(3)硫酸鉀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钾,配平即可;(4)步骤III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铜离子、钾钾离子和氢离子,因为盐酸过量。
【解题过程】(1)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说明有硝酸铜;无气泡产生,说明一定没有碳酸钾;故填: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时,无气泡产生;(2)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说明有硝酸铜,所以无氢氧化钾;无气泡产生,说明一定没有碳酸钾;步骤Ⅱ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注生成,说明一定有硫酸钾;步骤III所得白色固体为氯化银,但是步骤I中加入了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氯化钾,故填:Cu(NO3)2 K2SO4;(3)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钾,配平即可;故填:Ba(NO3)2+ K2SO4=BaSO4↓+2KNO3;(4)步骤III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铜离子、钾离子和氢离子,因为盐酸过量,硝酸银没有说量的多少,不好确定是否存在银离子;故填:Cu2+、K+、H+。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37.(江苏省连云港市,37题,8分) (8分)
(1)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
(2)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丙烷(C3H8),丙烷属于________ (填字母)。
a.氧化物 b.化合物 c.无机物 d.有机物
(3)热水壶中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________ (填化学式), 可用食醋洗涤。食醋的重要成分是醋酸(设其化学式为HA),写出其与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利用厨房中的物品鉴別食盐和苏打:取一固体于碗中,加入________(填物质名称),若有________,则该固体为苏打;若无此现象,则为食盐。
【生产中的化学】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制备CaO2·8H2O的反应时间(t)对其产率(w)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平均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为:_______ (填字母)。
a.0~10min b.10~20min c.20~30min d.30~40min
②30min后,w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4)为了测定加入的NH4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30.00g NH4Cl溶液于烧杯中,加入稍过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g白色固体。通过计算确定该溶液中NH4Cl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____。
【答案】(1)隔绝空气(或氧气) (2)b、d (3)Mg(OH)2 CaCO3+2HA=CaA2+CO2↑+H2O (4)食醋(或白醋) 气泡产生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灭火原理。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隔绝氧气使可燃物熄灭;
(2)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分类。丙烷(C3H8)为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3)本题主要考查盐和碱的性质。热水壶中水垢的成分主要是CaCO3和Mg(OH)2,醋酸(化学式为HA)与CaCO3发生反应,生成醋酸钙(CaA2)、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A=CaA2+CO2↑+H2O。
(4)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食盐的成分是NaCl,苏打的成分是Na2CO3,由于碳酸盐遇酸会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可利用厨房中的食醋(或白醋)鉴别这两种物质:取一固体于碗中,加入食醋(或白醋)后观察,若产生气泡则该固体为苏打,若无气泡产生则为食盐。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物质的分类、盐和碱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
23.(浙江绍兴,23,分值:4)有一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需要对此物质成分进行检测。甲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形成无色溶液;乙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放出刺激性气体。
(1)该气体为________ (写化学式)。
(2)根据两同学的实验现象可推定此物质的组成是______。
【思路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成分推断;(1)从乙同学叙述分析三种物质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钡中哪种能与氢氧化钡反应,同时产生气体分析作答;(2)先从甲同学的叙述分析固体成分存在的可能情况,后从乙同学叙述确定固体成分存在的情况来分析作答。
【解题过程】(1)乙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放出刺激性气体,从题中只有硝酸铵能与氢氧化钡反应放出氨气,则该气体化学式为:NH3 ;(2)从(1)的分析中知固体中含有硝酸铵;因为甲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形成无色溶液,又因K2SO4 + BaCl2 BaSO4 ↓+ 2KCl,则硫酸钾、氯化钡最多只含其中一种物质;如果含氯化钡不含硫酸钾,当乙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则无白色沉淀生成,则不合题意;如果含硫酸钾不含氯化钡,当乙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则有白色沉淀硫酸钡生成,则符合题意;故组成为:硫酸钾、硝酸铵。
【知识点】碱、盐的性质 物质的成分推断
26.(湖北省宜昌市,题号26,分值5.5) 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和检验物质。
(1)在实验室鉴别白酒与白醋,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A. 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请将橫线部分填写完整:
写出方案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方法感悟】在鉴别物质时,要先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不同现象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拓展应用】完成方案3,请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出这两种物质的试剂X: _________(填序号)
①酚酞溶液 ②pH试纸 ③镁 ④氧化铜
⑤稀硝酸 ⑥氢氧化铜 ⑦氯化镁溶液 ⑧硝酸钡溶液
(3)小华同学对方案2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溶液C和溶液D混合,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①有沉淀产生时,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有气泡冒出时,可通过现象反推出溶液C中的溶质是_________。
③无明显现象时,混合物E中定含有的溶质是___,混合物E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时,写出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
【思路分析】(1)根据白酒和白醋的气味不同解答;
(2)方案1中,只有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氧化钙和稀盐酸不同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3)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溶液C或D中的溶质分别是氯化钠或氯化钙,以及剩余的反应物。
①有沉淀产生,肯定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若有气泡冒出时,说明盐酸有剩余,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③无明显现象时,说明碳酸钠肯定无剩余,混合物E中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混合物E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时,溶液CD里的溶质分别是氯化钠、氯化氢,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二者混合得到溶液E,找出最多的溶质即可。
【解题过程】(1)根据白酒和白醋的气味不同,可采取闻气味的方法鉴别它们。
(2)方案1中,只有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应用】氢氧化钙溶液是碱性的,稀盐酸溶液是酸性的,可用①酚酞溶液和②pH试纸鉴别;稀盐酸与镁反应,产生气泡,氢氧化钙和镁不反应,所以③镁也可以鉴别;稀盐酸和氧化铜或氢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溶液;氢氧化钙和氧化铜或氢氧化铜不反应,所以④氧化铜和⑥氢氧化铜也可以鉴别;二者和稀硝酸或硝酸钡都不反应,所以⑤稀硝酸和⑧硝酸钡溶液不能鉴别;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盐酸不反应,所以⑦氯化镁溶液可以鉴别,本题填①②③④⑥⑦。
(3)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溶液C或D中的溶质分别是氯化钠或氯化钙,以及剩余的反应物。
①有沉淀产生,肯定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其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有气泡冒出时,说明盐酸有剩余,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C中的溶质可能是氯化钠和氯化氢或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③无明显现象时,说明碳酸钠肯定无剩余,混合物E中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混合物E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时,溶液CD里的溶质分别是氯化钠、氯化氢,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二者混合得到溶液E,写出所有溶质的化学式NaCl、CaCl2、Ca(OH)2、NaOH。
18.(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题号56,分值4)
有一种纳米材料添加剂,由铝粉、氧化铝粉末、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该添加剂的成分,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该现象说明添加剂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溶液,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____________。
(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
【思路分析】
(1)根据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溶液和氢气、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溶液和水,铜与稀盐酸不反应,且铜是红色分析解答;
(2)根据金属铝、铜就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且铝先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当铝完全反应后,铜才继续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分析解答;
(3)根据氧化铝能溶于稀盐酸,铜不溶于稀盐酸分析解答。
【解析】(1)向添加剂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铝,有红色固体残留,说明添加剂中含有铜,因为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铜和稀盐酸不反应,且金属铜是红色;
(2)向添加剂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得到蓝色溶液,是因为添加剂中的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金属银,硝酸铜溶液显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由(1)可知,添加剂中含有铝和铜,铝比铜活泼,向添加剂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银溶液后,铝先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当铝完全反应后,铜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因此,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硝酸铜和硝酸铝;
(3)实验(2)的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银和铜与稀盐酸均不反应,因此,却(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滤渣部分溶解,说明氧化铝中含有氧化铝粉末,因为氧化铝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如果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实验(2)中氧化铝是滤渣的成分之一,而氧化铝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因此,向实验(2)中的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滤渣部分溶解,即可证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酸的化学性质
24. ((河南省,24,3)下图装置可以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
(1)写出B装置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
(3)若没有A装置,则该实验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请说明原因。
【思路分析】此题主要考查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及除杂方法;(1)从装置图先分析出进入B中的气体,再从化学反应分析作答;(2)从装置图先分析出尾气是什么,再根据其性质确定处理方法;(3)从图示中A装置能除去的杂质和B中生成物综合分析作答。
【解题过程】(1)由于A装置中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则除去了杂质CO2和H2O,则进入B装置的气体只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Fe2O3的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 + Fe2O3 2Fe + 3CO2;(2)由于尾气一氧化碳有毒,又其有可燃性,2CO+O2 2CO2,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对空气就无污染了,则尾气处理方法:可在导气管口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3)C装置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如果没有A装置,就不知进入C中的二氧化碳是反应前就有的还是生成的,则该实验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故填原因为:CO中混有杂质CO2。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 除杂质方法
12.(湖北省武汉市,31题,6分)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
(2)向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4)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5)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
【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样品中一定有铝;分析产生了什么气体;(2)固液混合物过滤后,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蓝色溶液乙,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得到固体B,写出化学方程式;(3)B在氧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分析可知固体A中一定有铜、碳,B中一定有碳和银;(4)根据综合分析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和铝;(5)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要考虑过量的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
【解题过程】(1)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了气体,样品中只有铝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填:氢气;(2)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了蓝色溶液乙,说明了乙溶液中有铜离子,则固体A中有铜单质,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故填:Cu+2AgNO3=2Ag+Cu(NO3)2;(3)固液混合物过虑后,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蓝色溶液乙,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得到固体B,则固体B中有银;B在氧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则固体B中碳 ,所以B中一定有碳和银,进一步说明固体A中一定有铜、碳,故填:碳、银;(4)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样品中一定有铝;固液混合物过滤后,固体A中加入酸银溶液,生成蓝色溶液乙,铜和硝酸,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得到固体B,B在氧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固体A中一定有铜、碳,B中一定有碳和银;固体A中的铜有可能是样品中的,也有可能不是样品中的,因为样品中可能含有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样品中的铝能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铝,所以固体A中的铜,有可能是样品中的铜,也有可能是样品中的氧化铜反应得来的,则样品中的氧化铜和铜不一定存在哪一个,因此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和铝,故填:碳、铝;(5)无色溶液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铝和氯化氢,蓝色溶液乙的溶质是硝酸铜和硝酸银,甲、乙溶液混合后过滤生成了白色沉淀氯化银和蓝色溶液丙,因为盐酸、氯化铝同时和硝酸银反应,所以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硝酸和硝酸铝,盐酸,氯化铝和硝酸银没有明确的用量,则不能确定是否有剩余,所以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故填: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碱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13.(四川省广元市,13题,6分)某可燃性气体X可能含有H、C、O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在空气中点燃X(夹持仪器已略去)
已知: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分析推断:
(1) 若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未出现浑浊,则X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
(2) 若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则X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 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
(3) 若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则X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且X _______(选填字母编号)
A. 只能是纯净物B. 只能是混合物C. 既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及检验和鉴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燃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如果可燃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因为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可利用此性质来检验水的存在,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解题过程】如果气体X燃烧产物通过上述装置,(1)若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说明X燃烧只生成水,则X一定含有的H元素,X为H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故填:H;2H2+O22H2O;(2) 若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则X一定含有C元素,X为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故填:C;2CO+O22CO2;(3) 若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则X一定含有C、H元素,且X可能是CH4,或H2和CO、或CH4和H2、或CO和CH4、或CH4、H2和CO,因此气体X既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选C;故填:C、H;C;
【知识点】物质的检验、鉴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44. (四川省泸州市,题号44,分值7)已知:Si02不与稀盐酸反应。牙膏中的摩擦剂约占牙膏成分的50%,主要用于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和去污,牙膏摩擦剂一般由CaHPO4、CaCO3、Al(OH)3、Si0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牙膏中只有摩擦剂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几种物质中属于盐的是CaCO3和 CaHPO4 (填化学式);Al(OH)3的名称是 氢氧化铝 。
(2)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Al(OH)3和SiO2中的一种或两种,将适量的牙膏溶于水,静置后过滤,向滤渣中加人足量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气泡,且有不溶物,则该牙膏中一定不含 CaCO3 ,一定含 SiO2 。
(3)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略去)测定另一品牌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B中仪器X的名称是 烧杯 。
②装置A中滴加盐酸反应完全后,打开活塞K缓缓通人N2,
其作用是 将A中残留的CO2气体全部排到B中 。
③准确称取5.0g牙膏样品进行实验,测得B中沉淀质量为1.2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4% 。
【答案】(1)CaHPO4;氢氧化铝(2)CaCO3;SiO2
(3)①烧杯②将A中残留的CO2气体全部排到B中③24%
【解析】本题考查酸碱盐及有关计算(1)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所以CaCO3和CaHPO4属于盐;Al(OH)3读作氢氧化铝(2)加稀盐酸没有气泡说明一定没有CaCO3,还有不溶物说明含有SiO2,因为Al(OH)3是能够溶于稀盐酸的沉淀。(3)①X仪器是烧杯②通氮气的作用是将A中残留的CO2气体全部排到B中保证实验准确③B中沉淀质量就是牙膏中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引起,所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2g其分数为:
【知识点】酸、碱、盐 的性质、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
22.(吉林长春,22,4分)某白色固体甲的主要成分为NaCl,可能含有MgCl2、KCl、BaCl2和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检验白色固体甲的成分并除去其中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1)写出生成白色固体丙的化学方程式 ;
(2)向无色溶液D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
(3)分析上述实验可知,白色固体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
(4)若用上述实验中的A、B、C、D四种溶液鉴别稀H2SO4和NaOH溶液,分别取样后,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实验,就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实验 。
【思路分析】加入水得到无色溶液,说明不能产生沉淀,即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无色,说明不能存在氢氧化钠;加入过量氢氧化钠得到白色沉淀,说明白色固体中含有氯化镁,否则不能产生白色固体乙;无色溶液C加入碳酸钠得到白色固体,说明原混合物中含有氯化钡,否则不能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有氯化钾;能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就是加入试剂后呈现的现象不同即可。
【解题过程】白色固体甲加入水得到无色溶液A,说明不能产生沉淀,即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无色,说明不能存在氢氧化钠;加入过量氢氧化钠得到白色沉淀,说明白色固体中含有氯化镁,只有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否则不能产生白色固体乙,白色固体乙是氢氧化镁;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加入碳酸钠得到白色固体,说明原混合物中含有氯化钡,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否则不能产生白色沉淀;白色固体丙是碳酸钡;(1)生成丙的反应是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方程式是:BaCl2+Na2CO3=BaCO3↓+2NaCl;(2)向无色溶液D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3)由上边的分析可知白色固体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钠;(4)溶液A中一定存在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钡,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实验1不能鉴别;无色溶液B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钡、酚酞试液,酚酞试液遇到硫酸不变色,但遇到氢氧化钠会变红色,所以实验2可以鉴别;无色溶液C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钡、氢氧化钠,溶液C遇到氢氧化钠没有现象,如果遇到硫酸时,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实验3能鉴别;无色溶液D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D遇到氢氧化钠没有现象,遇到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因为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4能鉴别。
【知识点】实验探究
9.(内蒙古省包头市,题号9,分值4)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NaCl、NaOH、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M,进行下图实验。
试推断:
(1)白色沉淀B是______ (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3)无色滤液2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通过上述实验可知还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为进一步确定,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思路分析】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氯化镁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镁白色沉淀,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M,说明固体中如果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就没有氯化镁,反之亦然。根据图示可知,把M中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是碱性的,那么固体中可能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一定没有氯化镁;加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没有碳酸钠,只有氢氧化钠。无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白色沉淀A就是硫酸钡,说明固体中有硫酸钠;无色滤液1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那么b就是氯化银,但无法确定固体是否有氯化钠,因为前面流程中加入了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根据流程图分析可知,无色滤液2中一定有的是稀盐酸、硝酸钡、硝酸钠。
【解题过程】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氯化镁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镁白色沉淀,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M,说明固体中如果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就没有氯化镁,反之亦然。根据图示可知,把M中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是碱性的,那么固体中可能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一定没有氯化镁;加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没有碳酸钠,只有氢氧化钠。无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白色沉淀A就是硫酸钡,说明固体中有硫酸钠;无色滤液1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那么b就是氯化银,但无法确定固体是否有氯化钠,因为前面流程中加入了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根据流程图分析可知,无色滤液2中一定有的是稀盐酸、硝酸钡、硝酸钠。
(1)白色沉淀B是AgCl (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钠、硫酸钠。
(3)无色滤液2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Na+、H+、Ba2+(填离子符号)。
(4)通过上述实验可知不能确定氯化钠是否存在,为进一步确定,应采用的方法是方法一:将上述实验中的稀盐酸改成稀硝酸;
方法二:取原固体少量加足量水溶解,先加过量的稀硝酸,再加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取滤液滴加适量的AgNO3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NaCl(答案合理均给分)。
【知识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氯离子的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39.(湖北省荆门市,题号39,分值6)实验探究题:
已知某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硅或者铝中的一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生铁合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探究到底是含有硅还是铝
【查阅资料】
硅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 Si+2NaOH+H2O=Na2SiO3+2H2↑。
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与H2,则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硅
猜想二:该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________
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取一定生铁合金,加入过量的________,充分反应后。合金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
②取步骤①中的滤渣,加入过最的________,充分反应后,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实验结论:猜想_____正确。若步骤②中实验现象为无现象。则猜想_____正确。
【思路分析】根据硅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书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铁和铝可以和稀盐酸反应,而硅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碳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酸溶解铁、铝后,将剩余固体加入氢氧化钠气压,观察是否有固体继续溶解就可判断出是否含有硅,但要注意杂质是二选一:或者有硅,或者有铝。
【解题过程】本题是对物质成分的探究。【查阅资料】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与H2,根据硅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有水参加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提出猜想】根据“已知某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硅或者铝中的一种”可以得出猜想二应该是还含有铝;因为生铁中一定含有铁和碳,可能含有硅或者铝,若向生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则铁及可能含有的铝被溶解,而碳及可能含有的硅不能被溶解,然后向滤渣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滤渣部分溶解并产生气体,则说明生铁中含有硅,故猜想一正确;若步骤②中实验现象为无现象则说明不含有硅,而题目中明确指出生铁中还含有硅或者铝的一种,故生铁中还含有铝,则猜想二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成分及含量的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23.(广东省广州市,题号23,分值5分)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CuSO4、CaCO3、Na2CO3、KOH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确定该混合物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I: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
步骤Ⅱ: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消失,有气泡产生。
(1)步骤Ⅱ中产生的气泡是 (填化学式)
(2)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混合物的成分,肯定含有的是 ,可能含有的是 。
(3)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混合物组成,依次用到的试剂是 。
【答案】(1)CO2(1分);
(2)碳酸钠(1分);氢氧化钾(1分);
(3)氯化钙溶液、酚酞试液(2分)。
【思路分析】根据碳酸钙不溶于水,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分析解答;根据氯化镁分别能与碳酸钠、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分析解答;根据碳酸盐遇稀盐酸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分析解答;根据氯化钙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氯化钙溶液均成中性分析解答;根据检验溶液酸碱性常用的试剂分析解答。
【解题过程】(1)碳酸钙不溶于水,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由步骤I的现象可知,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和碳酸钙;向无色溶液A中加入氯化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因氯化镁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镁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钾,则该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镁或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但向该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消失,有气泡产生,证明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碳酸镁,因为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放出,产生气泡,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无气泡产生,由此可知,步骤I中产生的气体是CO2;
(2)由上述(1)的分析可知,碳酸镁沉淀是由碳酸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所以,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钾;
(3)要进一步确定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取无色溶液A少量与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氯化钙溶液均呈中性,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如酚酞试液变红色,证明该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钾,如酚酞试液不变色,证明该固体中不含氢氧化钾,该实验方案中依次用到的试剂是氯化钙溶液、酚酞试液。
【知识点】物质组成的实验探究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现象 常见离子的检验
21.(四川省巴中市,53题,3分) 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沉淀C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原固体粉末一定含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思路分析】根据图示白色固体粉末加足量水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说原固体中不含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溶液为蓝色;白色沉淀A加稀盐酸后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说明白色沉淀A是碳酸钙,不含硫酸钡;无色滤液B中加足量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白色沉淀C是硫酸钡,滤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则原固体中含有硫酸钠,结合白色沉淀A只含碳酸钙,可知原固体中不含氯化钡;
【解题过程】(1) 白色沉淀A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Ⅰ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故填:CaCO3+2HCl=CaCl2+CO2↑+H2O;(2) 白色沉淀C是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其化学式为:BaSO4,故填:BaSO4;(3) 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和硫酸钠,其化学式为:CaCO3、Na2SO4,故填:CaCO3、Na2SO4;
【知识点】物质的推断、酸、碱、盐的性质及其应用
25. (浙江省金华市,25题,4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_____;
(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填字母)。ABD
A.碳酸钠 B.硫酸钠 C.硝酸钡 D.氢氧化钠
【思路分析】(1)根据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说明白色固体中的成分溶于水时会生成难溶性的物质,判断白色固体成分;(2)根据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判断无色溶液甲中不含碱性的物质;根据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沉淀的质量不断减少至一定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鉴别和推断。(1)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说明原固体成分之间溶于水时生成难溶性的物质,在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四种物质中,可能是碳酸钠与硝酸钡生成碳酸钡沉淀也可能是硫酸钠与硝酸钡生成硫酸钡沉淀,无论何种情况,硝酸钡一定存在;(2)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判断无色溶液甲中不含碱性的物质,氢氧化钠属于碱,一定不含有,碳酸钠虽然属于盐但其水溶液呈碱性,故也一定不含有;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沉淀的质量不断减少至一定质量不变说明固体残留物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因为硫酸钡难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碳酸钡难溶于水但是能溶于硝酸,生成硝酸钡,如果原溶液甲中含有硫酸钠就会又生成沉淀,沉淀的质量就会增加,不符合图像,故不可能含有硫酸钠。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28.(山东省青岛市,题号28,分值4)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请用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序号填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除杂试剂均足量)。
提示:CO+CuO △ Cu+ CO2, H2+CuO △ Cu+ H2O;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_____。
(2)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
(4)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思路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性质、鉴别。(1)根据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进行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且与氢氧化钙反应时出现浑浊进行分析;(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4)根据几种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题过程】(1)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所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应用无水硫酸铜粉末,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④;
(2)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除去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浓溶液。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①②,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为了避免二氧化碳的干扰,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首先要除去二氧化碳,再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如反应后有二氧化碳生成即可证明,所以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②⑤①。
(4)要验证该气体的成分,应先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是否存在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是否存在二氧化碳,通过过氢氧化钠溶液将二氧化碳除干净,然后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反应的气体先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判断氢气的存在,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判断一氧化碳的存在。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④①②③⑤④①,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故答案为:(1)④;(2)①②;(3)②⑤①;(4)④①②③⑤④①。
【知识点】氢气的性质;一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8. (浙江省金华市,28题,7分) 某混合气体由CO、CO2、SO2三种气体组成,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①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SO2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③SO2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3)若装置按C→D→A→B→E的顺序连接,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________ ;
(4)有同学提出上述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设计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思路分析】实验的原理为:A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同时能吸收二氧化硫,B中品红溶液验证二氧化硫是否能被A装置完全吸收,C中通过氢氧化钡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D中澄清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能否被C装置完全吸收,E中黑色固体氧化铜高温下被一氧化碳还原成红色固体铜,说明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1)根据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与二氧化硫反应的现象判断其作用;(2)根据氢氧化钡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判断;(3)根据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4)根据二氧化碳能否与氧化铜反应进行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检验和吸收。(1)二氧化硫气体会与装置A中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个现象能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同时利用该反应还能吸收二氧化硫;(2)通过B装置品红溶液检查二氧化硫是否除尽,然后含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装置C中的氢氧化钡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证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因此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或出现浑浊等现象;(3)若装置按C→D→A→B→E的顺序连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同时进入氢氧化钡溶液中,由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出现浑浊,所以无法判断是二氧化硫还是二氧化碳气体;(4)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时,二氧化碳气体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同时进入灼热的氧化铜,二氧化碳不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所以对实验没有干扰。
【知识点】气体的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0.(四川省重庆市,题号20,分值5)老师要求用规定量的BaCl2溶液与适量的Na2SO4溶液制备BaSO4。完成操作Ⅰ后。丁丁发现自己错把Na2CO3溶液当成Na2SO4溶液,而此时BaCl2溶液已完全清耗。老师启发他,可用生成物和其他试剂完成制备BaSO4的实验。整个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b中的溶质有 。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操作Ⅱ的名称为
(4)从理论上讲,该实验过程最终得到的BaSO4质量与原方案得到的BaSO4质量是否相等? (填“是”或“否”)。
【思路分析】这是一道流程图题,要熟悉图中的每一个化学反应才能顺利解答。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操作Ⅰ是过滤,过滤后固体B为碳酸钡沉淀,溶液a为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经过操作Ⅱ变为固体溶质氯化钠,可是操作Ⅱ是蒸发溶剂;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试剂M是稀盐酸,溶液b是氯化钡和稀盐酸的混合物,气体是二氧化碳;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试剂N是硫酸钠溶液。
【解题过程】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操作Ⅰ是过滤,过滤后固体B为碳酸钡沉淀,溶液a为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经过操作Ⅱ变为固体溶质氯化钠,可是操作Ⅱ是蒸发溶剂;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试剂M是稀盐酸,溶液b是氯化钡和稀盐酸的混合物,气体是二氧化碳;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试剂N是硫酸钠溶液。
(1)反应②是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溶液b是氯化钡和稀盐酸的混合物,溶质有BaCl2和HCl;
(2)反应③是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3)操作Ⅱ的名称为蒸发溶剂;
(4)该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从理论上讲,钡离子的质量没有改变,最终得到的BaSO4质量与原方案得到的BaSO4质量是相等的。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实验基本操作;基本反应类型;盐的化学性质。
18.(淮安,18,6) 水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某兴趣小组收集了一部分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不考虑其他成分对实验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Mg(OH)2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2O;
②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探究活动一】验证水垢中的CaCO3和Mg(OH)2
(1)小斌取一定量水垢样品,高温灼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 色;
得出结论:水垢中含有CaCO3和Mg(OH)2。
(2)小红提出小斌的实验方案存在明显缺陷,小红的理由是 。
【探究活动二】分离水垢中的CaCO3和Mg(OH)2
小林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部分产物已略去):
(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2)滤液A中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
(3)加入MgCl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操作II的实验步骤是 。
【答案】【探究活动一】(1)蓝(1分);(2)反应后的气体先通过澄清石灰水会带出水分,影响对是否有水生成的检验(1分);
【探究活动二】(1)漏斗(1分);(2)CaCl2、MgCl2、HCl(1分);(3)2NaOH+MgCl2==Mg(OH)2↓+2NaCl(1分)(4)过滤(1分);
【思路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有水生成则证明含有氢氧化镁;根据过滤操作所使用的仪器、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氢氧化镁与盐酸的反应推出滤液A中的溶质成分;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使用的是过滤的操作;
【解题过程】
【探究活动一】(1)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2)根据实验过程可以看出,该反应是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了澄清的石灰水,则会带出水蒸气,一定会使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无法确定是生成的水还是带出来的水;
【探究活动二】(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2)水垢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盐酸过量,故滤液A中的溶质有CaCl2、MgCl2、HCl。
(3)加入MgCl2溶液时,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MgCl2==Mg(OH)2↓+2NaCl。
(4)操作II是过滤操作。
【知识点】物质成分的检验、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
中考化学复习第21课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和除杂小测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21课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和除杂小测含答案,共2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含答案):17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提纯: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含答案):17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提纯,共8页。
【分类汇编】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专项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 这是一份【分类汇编】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专项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共7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