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精品同步讲义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精品同步讲义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含解析)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精品同步讲义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含解析)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精品同步讲义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含解析)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精品同步讲义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精品同步讲义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含解析),共19页。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通过图表资料及相关视频资料,理解气压带、风带及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综合思维】
    2.通过图表、微课及文本等资料,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的成因、分布和特征。【区域认知】
    3.利用生活实例,理解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思维导图


    知识点01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
    低压带
    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高压带
    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有些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风带的风向
    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多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的控制,形成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从海洋吹向陆地
    水汽充沛,降水较多
    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有些地区受信风带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从陆地吹向海洋
    水汽稀少,降水较少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1.原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些地区一年内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2.案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
    3.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知识拓展】
    【即学即练1】
    如图是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图中 b 处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3.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B 2.A 3.C 
    【解析】1.从风向可以看出,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左偏,故图示表示的为南半球,a点位于盛行西风带上,南半球的盛行西风为西北风。
    2.据b点的地理坐标(23°26′S,135°E),可知b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形成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3.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由于常年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分别受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而形成。
    知识点02 气候与自然景观
    一、原因: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组合,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案例
    1.撒哈拉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形成荒漠景观;与之纬度相近的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
    2.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均为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使得食草动物为寻找食物不断进行着季节迁移。迁徙规律:每年5月中下旬,雨带往北移动,食草动物由南向北,迁徙到马萨伊马拉;每年10月前后,食草动物便回迁到塞伦盖蒂。
    【即学即练2】
    埃及全国整体气候偏热,尤其是到了夏季,炎热难耐,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酷暑面前,一些埃及人选择到亚历山大或马特鲁避暑。如图示意埃及位置。据此完成4-5题。

    4.埃及夏季炎热难耐是由于埃及(  )
    ①西南季风影响弱 ②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③河流、湖泊稀少 ④沙漠面积广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亚历山大和马特鲁成为埃及避暑目的地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①纬度位置相对较高 ②海洋影响显著 ③阴雨天气频繁 ④地势相对较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4.D 5.A 
    【解析】4.本题考查气候特点的成因。从图中的经纬度来看,埃及位于副热带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植被稀少,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阔,②④正确;该地不是季风区,不受西南季风影响,世界上的季风区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澳大利亚大陆、美洲大陆,①错误;河流、湖泊只能调节河流和湖泊周围局部地区的气候,③错误。故选D。
    5.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由图可知,两地纬度位置相比其他地区要高,位于地中海沿岸,故气候相对凉爽,①②正确;地中海气候夏季晴朗,③错;两地地势较低,④错。故选A。

    考法01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表所示: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0°~30°
    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带。
    ②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少,气温越低。
    2.海陆因素
    ①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
    气温日(年)较差


    降水季节分配(年际变化)
    不均匀
    均匀
    降水量


    ②海陆位置与降水
    盛行风由沿海吹向内陆时,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温
    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冷海热,夏季陆热海冷。
    3.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直接影响降水,大气环流是多种气候形成的直接因素。
    4.地形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高大地形区常形成低温区,如青藏高原
    高大的山地水热条件垂直差异显著,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如安第斯山脉
    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背风坡形成雨影效应,降水少
    山脉的位置影响气候的分布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地区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高大地形对冷空气具有阻挡作用,如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三角洲冬季气温高于珠江三角洲
    背风坡的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增温
    盆地、谷地气温较高
    5.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大陆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与沿岸寒流有关,大陆东西两岸的气温差异等。
    6.其他因素
    ①冰层的反射率:如南极地区。
    ②人类活动:如城市化(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植树造林、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会对局部气候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也与人类活动有关。
    【典例1】
    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岛上最高点海拔1 195米,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800毫米。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 )
    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
    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 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
    2.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气压带与风带 D.地形地势
    【答案】1. C 2. B
    【解析】1.从纬度位置和地形分布状况判断,纳瓦里诺岛的北部为西风(西北风)的迎风坡,A项错误;德雷克海峡受西风漂流影响,该洋流为寒流,对其南部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项错误;从纬度位置判断,该岛南部可以受到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也受极锋的影响,多锋面气旋雨,C项正确;岛上大部分山脉不是西北走向,D项错误。
    2.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所处纬度偏高,夏季接受太阳辐射较少,故选B。
    考法02 气候与自然景观
    一、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中海沿岸地区是最典型的常绿硬叶林分布区,常绿硬叶林几乎占据地中海周围的大部分地区。这里植物的叶子是常绿的而且有一系列对干旱的适应。常绿硬叶林中植物的叶片与阳光成锐角,以躲避阳光的灼晒;叶子坚硬而有锯齿,叶片不大或变成尖刺状,叶片表面没有光泽而常有茸毛,常有分泌芳香油的腺体,以减少水分蒸腾。油橄榄是地中海地区植物的代表,也在地中海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下图是油橄榄种植园及油橄榄图片。

    二、气候与自然景观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较多
    湿润、半湿润地区
    森林为主
    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较少,集中于夏季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草本植物为主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大
    干旱地区
    荒漠为主
    三、主要气候类型与植被类型
    气候类型
    植被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或温带荒漠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极地气候
    苔原、冰原
    【典例2】
    小明在他读书的地方写下日记:“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4.该地最可能位于( )
    A.东非高原 B.马来群岛 C.中亚 D.西欧
    5.“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转偏向力为零 B.亚洲高压控制 C.雨、烟受重力影响 D.赤道低压带影响
    【答案】3.A 4.B 5.D
    【解析】3.据材料可知,该地自然景观季节变化小,降水多,因此最可能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4.东非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中亚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5.热带雨林气候区,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分层提分


    题组A 过基础-基础考点练
    (2022·江苏·泰州中学高二期中)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三圈环流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表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 B.I气压带降水总体上多于Ⅲ气压带
    C.Ⅱ气压带附近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 D.IV气压带台风活动频繁
    2.下列关于气压带与风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I气压带与a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
    B.IV气压带与c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
    C.Ⅲ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D.终年受Ⅲ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1.C 2.A
    【解析】1.根据图示风向的偏转方向为向左偏转,可知此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环流模式图,A项错误;I纬度和Ⅲ纬度均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量都偏少,B项错误;II纬度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多气旋活动,且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天气,C项正确;IV纬度位于赤道,无地转偏向力,无台风形成,D项错误。故选C。
    2.图中I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a风带为极低东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全年降水稀少,A项错,但符合题意;Ⅳ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c风带为东南信风带,Ⅳ气压带与c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B正确;Ⅲ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风带为盛行西风带,Ⅲ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C正确;终年受Ⅲ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A。
    (2022·重庆·高二期末)赤道低压带的位置与气温密切相关。下图为非洲赤道低压带1月和7月平均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N地(     )
    A.1月盛行东北风,少雨 B.1月盛行西南风,多雨
    C.7月盛行西南风,多雨 D.七月盛行东北风,少雨
    4.推测P、Q两地七月的水温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洋流 B.太阳辐射,地形
    C.大气环流,植被 D.海陆位置,洋流
    【答案】3.C 4.D
    【解析】3.结合图:可知N地1月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多,AB错误;“赤道低压带的位置与气温密切相关”,可知7月,也就是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整体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此时N地受西南风影响,由于从海洋吹来,水汽含量多,降水多,所以N地7月盛行西南风,多雨,C正确,D错误;故选C。
    4.结合所学知识:七月为南半球冬季,P、Q两地距海远近不一样,Q据陆地较近,受陆地影响强,降温快,水温低;根据世界洋流分布可知,Q地受寒流影响强,水温低,所以影响P、Q两地七月水温差异的因素是海陆位置、洋流,D正确;据图可知,P、Q两地纬度位置相同,A错误;两地纬度位置相同,太阳辐射差异小,且都位于海洋,海底地形对水温影响小,B错误;两地纬度位置相同,且都位于大陆东岸,大气环流一样,且植被对水温影响小,C错误;故选D。
    (2022·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二阶段练习)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常在房屋屋檐下筑巢。北京雨燕在我国北方地区繁殖,在非洲越冬。为研究和保护北京雨燕,科研人员为北京雨燕装上光敏定位仪,根据定位仪所获取的数据,绘制出2018~2019年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北京雨燕迁徙过程中,在乙、丙迁徙路径之间没有经过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6.北京雨燕在12月份左右到达丁地,影响丁地的主要气压带和风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东北信风
    C.盛行西风带 D.赤道低气压带
    【答案】5.B 6.D
    【解析】5.读图可知:北京雨燕迁徙过程中,经过乙所在的区域为中亚,向西穿过伊朗高原,中亚和伊朗高原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C不合题意;由伊朗高原继续向丙区域迁徙,经过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A不合题意;到达丙之前经过了东非高原,东非高原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到达丙处(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D不合题意;由此判断,在乙、丙之间没有经过地中海气候,B符合题意。故选B。
    6.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丁地为南非高原,属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12月份当地为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南移,当地主要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一片翠绿,水草条件好,适合雨燕在此越冬,D符合题意;丁地的位置决定此时不可能受副热带高气压琮、东北信风(北半球)、盛行西风影响,排除ABC。故选D。
    7.(2022·河南开封·高二期末)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图1)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年平均气温高低,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指出亚欧大陆内部广泛分布的气候类型所对应图2中的序号,并归纳该气候类型特点。

    (3)安第斯山脉南端西侧为茂密的森林,东侧为荒漠和草原,分析其成因。


    【答案】7.(1)A地年平均气温高于B地。影响因素:纬度位置。
    (2)序号:④。特点: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稀少,主要集中在夏季等。
    (3)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安第斯山脉阻挡,使西侧水汽无法到达东侧,东侧为背风坡,故而降水少,形成两侧自然景观的差异。
    【解析】7.(1)据图可知A位于热带,B位于温带,由于纬度的差异,导致年太阳辐射量A地大于B地,所以A地年平均气温高于B地。
    (2)亚欧大陆内部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地形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稀少,主要集中在夏季。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可判断序号④的最低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较少,集中在夏季,符合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3)安第斯山脉南端西侧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受地形的抬升,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多,有茂密的森林;安第斯山脉东侧为西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凝结,降水少,植被为荒漠和草原,形成两侧自然景观的差异。
    题组B 抓重点-核心要点巩固
    (2022·湖南·高二期末)下图示意世界不同海岸地区年降水量的纬向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可能代表智利—秘鲁西海岸年降水量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示海岸地区气候类型形成的共同原因有(     )
    ①沿岸寒流降温减湿②受东北信风带控制③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④地处山地的背风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1.A 2.B
    【解析】1.据图可知,图示五个地区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极少,可判断该气候类型为大陆西海岸附近热带沙漠气候;撒哈拉西海岸受寒流(加那利寒流)影响,年降水量较少,而智利一秘鲁西海岸受更强大的秘鲁寒流影响,年降水量更少,因此热带沙漠气候在南美大陆西部分布的纬度跨度更大。结合图示图例撒哈拉西海岸的降水量,与①②③④降水量曲线对比可知①符合,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A。
    2.由上题可知,图示五个地区为回归线地区大陆西海岸附近热带沙漠气候,在低纬度大陆西部海区都有寒流流经,其热带沙漠气候与沿岸寒流降温减湿(降水少)有关,故①正确;由上题可知,曲线①为智利一秘鲁西海岸,受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故②错误;热带沙漠气候多位于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都有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正确;仅有部分沙漠地处山地背风坡,④错。由以上可知,①③组合正确,故本题选B。
    (2022·广东·高二专题练习)下图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降水量减去实际蒸发量)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①、②两海区数值较低的大气环流为(     )
    A.盛行西风 B.赤道低气压带 C.西南季风 D.副热带高气压带
    4.低纬地区海洋与陆地的数值之差,说明该区域(     )
    A.盈余的水汽主要通过盛行西风输往中纬 B.盈余的水汽主要通过上升运动形成降水
    C.亏欠的水汽主要通过信风带从中纬带来 D.亏欠的水汽主要通过上升运动形成降水
    【答案】3.D 4.A
    【解析】3.①②两地位于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同时纬度较低,蒸发较大,所以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数值较小,与盛行西风,赤道低气压带以及西南季风的关系不大。故选D。
    4.图中低纬度地区大陆数值大于海洋数值(大陆地区为正值,海洋地区为负值),低纬地区海洋与陆地的数值之差整体应为负值,即在整个低纬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低纬地区蒸发的水汽除了满足低纬地区的降水外,还有盈余水汽,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盈余的水汽应通过西风带向中纬输送,而不是盈余水汽继续在当地上升形成降水(低纬度地区降水的水汽来源并非盈余水汽提供),A正确,BCD错。故选A。
    题组C 抓提升-真题实战
    (2022·广东·高考)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2.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     )
    A.寒流的范围更广 B.离岸流规模更大 C.暖流的势力更强 D.沿岸上升流更盛
    【答案】1.A 2.C
    【解析】1.从图中超强气旋总频率空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在北大西洋中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出现在60°N—70°N之间。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N到北极圈附近,与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接近,①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回归线与30度附近,并不在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附近,②错误。极地东风带与盛行西风带分别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侧,与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较为接近,③④正确。东北信风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位置差异明显,⑤错误。①③④正确,故选A。
    2.甲区域与乙区域均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此处的洋流,甲为北大西洋暖流,乙为北太平洋暖流。二者皆为暖流与寒流并无关联,A选项错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太平洋暖流,从成因来看均属风海流,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显著,与离岸流、上升补偿流并无关联,B、D选项错误。墨西哥湾圆弧状的陆地轮廓对于墨西哥湾暖流的阻挡较小,墨西哥湾暖流顺着北美大陆南侧往东流动,直接进入广阔的大西洋海域,墨西哥湾暖流推动加上盛行西风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甲区域暖流更强,C选项正确。故选C。
    (2021·浙江·1月选考)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题。

    3.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     )
    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 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答案】3.C
    【解析】3.印度低压中心位置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北部,甲山地南坡1100米以下不是印度低压,A错误。大陆西岸40°-60°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此地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常年受季风影响,B错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遇山地阻挡气流抬升形成大量降水,此地位于热带地区,因此形成了热带季雨林,C正确。此地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常年受季风影响,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2020·上海·高考)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上海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高出2.8度,这种“暖冬”现象与某一气压系统的减弱有关。这一气压系统是(     )
    A.阿留申低压 B.印度低压 C.夏威夷高压 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答案】4.D
    【解析】4.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形成的西北季风的控制,气温低,降水少。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上海出现“暖冬”是由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减弱,从而使西北季风(冬季风)的影响减弱,导致气温比正常年份偏高,D正确;阿留申低压、印度低压对我国气温没有影响,夏威夷高压是影响我国夏季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A、B、C错误。故选D。
    5.(2021·浙江·1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是洪水的主要来源,下垫面状况会影响洪峰的形成,夏季暴雨易引发洪灾。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单位面积50年一遇洪峰流量等值线图,图2为我国3个地区夏季暴雨出现概率随日期变化图。

    (1)甲地地形为____(填类型),夏季盛行____(填风向)风,降水较多。
    (2)指出我国东部夏季暴雨高概率出现时间的规律。从降水角度说明乙地防洪难度大的原因。


    【答案】5.(1)     山地;东南     规律:自南向北推迟。
    (2)原因:降水集中,季节变化明显,年际变化较大;暴雨出现概率高
    【解析】5.(1)读图,根据经纬网和陆地轮廓等判断,甲地为长白山,地形类型为山地,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较多。
    (2)本题考查中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和洪涝灾害的成因。结合图2,可发现我国东部夏季暴雨高概率出现时间自华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再到华北东北地区越来越晚,即自南向北推迟。降水角度可从降水量、降水年际变化和季节分配等方面分析。乙地为华北地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季节变化大,另外,夏季风不稳定,其强弱年际变化大,导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