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2节群落的主要类型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3节群落的演替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备课ppt课件
展开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通过实例分析,阐明种群数量变化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生命观念)2.结合实例,了解种群的数量变化在保护濒危物种、防治有害生物等方面的应用。(社会责任)
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等。2.随着种群的增长,种内竞争会加剧,从而使种群的增长受到限制。3.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种群都与其他种群存在密切关系,如捕食与被捕食关系、相互竞争关系,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4.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相关,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
5.气温、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这些因素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6.研究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的规律,在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有害生物的防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一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教材梳理1.非生物因素(1)在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_________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①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_________,即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②许多植物的种子在春季萌发,主要受气温_______的影响;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主要受气温_______的影响。③干旱缺水会使许多植物种群_________升高;动物缺水可导致_______的死亡,气候干旱会使东亚飞蝗呈_________增长。(2)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_________的。
2.生物因素(1)内部因素——___________ 。(2)外部因素①捕食与被捕食关系:除顶级捕食者外,每种动植物都可能是其他某种生物的_______对象,每种动物都需要以其他生物_______,使各种生物种群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②相互竞争关系:不同植物竞争_____________,不同动物竞争_______和生存空间,导致种群数量的变化。③寄生关系:宿主被寄生生物寄生,影响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3.制约因素的类型根据其作用强度是否与种群密度相关,分为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两种。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属于_______________,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属于_________________。
判断正误1.寒温带多数植物种子在春季萌发、蚊类等昆虫在冬季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东亚飞蝗的爆发等都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2.只有影响种群重要特征的非生物因素才能影响种群数量。( )
核心探讨一、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根据教材P13~14“思考·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提示:阳光。2.在同样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变化与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有较大差异,这是为什么?提示:不同种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是有差异的。3.除上述因素外,种群数量的变化还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提示:除了光照条件外,还受温度、水、风、火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种群数量的其他生物因素根据教材P14~15“思考·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提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是竞争关系,竞争力弱的种群数量会不断下降。
2.怎样解释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的同步周期性?请用“↑”和“↓”来完善下表。
3.请据图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的数量变动哪个是因、哪个是果?提示:二者的种群数量是相互影响的,是循环因果的关系。
4.除猞猁外,影响雪兔种群数量变化的还有其他因素吗?并说明理由。提示:有。还有其他捕食者、其他植食性动物的竞争、作为食物的植物以及非生物因素等。
核心归纳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典题应用1.(2023·广东卷)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释是( )A.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B.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C.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D.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解析:气温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蝗虫原本就会在秋季死亡,降温使它们死亡前没有产生后代,导致出生率下降,所以C正确,A、B、D错误。
2.下表为某地人工柳树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平均值,单位:株/m2)随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B.在同样的非生物因素影响下,三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是一样的C.一年蓬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的增大而减小D.影响上述三种植物种群密度的因素不只是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
解析: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在同样的非生物因素影响下,刺儿菜和另外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是不一样的;一年蓬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的增大而减小;影响上述三种植物种群密度的因素不只是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还有气温、降水量、土壤的肥沃程度等。
知识点二 种群研究的应用
教材梳理1.濒危动物的保护:只有通过调查获知___________、出生率和死亡率、___________、年龄结构等特征,以及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才能准确了解种群___________,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采取保护措施以降低环境阻力,_______K值(或环境容纳量)。2.渔业方面:_______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3.有害生物的防治(1)采用_______和_______的方法控制现存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2)通过减少食物、有效保护或引入_______生物等方法降低有害生物的环境容纳量。
判断正误1.要防治鼠害,应在其数量达到K/2后采取措施。( )2.仅采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控制现存害鼠的种群数量,就一定能使鼠害得到有效防治。( )3.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生物,有利于将农林害虫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
核心探讨种群研究的应用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20年东非爆发严重蝗灾,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何时开始控制效果较好?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提示:在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控制效果较好。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减少现存种群数量,也可通过生物方法(如增加天敌等)降低其环境容纳量。(2)从理论上说,“S”形增长的种群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这时即使不捕捞,种群数量也不会增加,怎样确定合适的捕捞量才既能长期获得较多的捕捞量又不危及来年的鱼产量?提示: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3)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捞量,什么时候捕捞鱼?提示:达到K值时。(4)渔网网目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来年鱼产量,这是为什么?提示:如果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鱼也会被捕捞上来,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影响鱼种群的出生率,造成来年鱼产量降低。
核心归纳环境容纳量在种群研究中的应用1.K值的应用(1)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少环境阻力,增大K值。(2)有害生物的防治: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治鼠害而封储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典题应用3.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由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图①所示曲线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大量放养了该种鱼类B.若图②所示曲线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C.图③曲线中c点后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鱼类捕捞
解析:若图①所示曲线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大量放养了该种鱼类,导致该种鱼类的环境容纳量下降,A项正确。图②所示曲线表明该种群数量增加并且达到新的平衡,且K值增加,可能是由于外界环境变化,如增加营养、空间等,环境条件变得更加优越,B项正确。图③曲线中,c点后种群数量减少,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项错误。当种群数量维持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所以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鱼类捕捞,保护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D项正确。
4.下列实践活动,利用了“环境容纳量”的相关原理的是(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②科学确定捕鱼的时间和数量,保证捕鱼活动的可持续进行 ③向森林喷洒农药来防治蝗灾 ④禁止捕蛇来防治田间的鼠灾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②④
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资源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若要保护珍稀动植物,就要提高环境容纳量,如建立自然保护区;若要消灭有害生物,就要降低环境容纳量,如放养天敌;科学确定捕鱼时间和数量是控制种群数量维持在K/2,以保证最大的种群增长速率;喷洒农药可杀死害虫,并未改变害虫的环境容纳量,B项正确。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旁栏边角想一想,结论语句辨一辨,情境探究,方法突破,视角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文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③⑤⑥,生存状态,中等强度,化学和物理,环境容纳量,环境污染,害虫的天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示范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刷基础,刷易错,刷提升,刷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