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临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一)

    山东省临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一)第1页
    山东省临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一)第2页
    山东省临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一)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临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一)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一),文件包含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六课件ppt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八教案docx、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6练习十八导学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11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哺乳动物细胞膜的特征是具有不同类型的磷脂(SM、PC、PE、PS和PI),磷脂均由亲水性的头部和
    疏水性的尾部组成。与PC相比,PE极性头部空间占位较小,二者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不等比分布可
    影响脂双层的曲度。下表为人体红细胞膜中几种磷脂分布的百分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侧为细胞内侧面,Y侧为细胞外侧面
    B. 红细胞膜中磷脂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C. 磷脂分子的主要合成部位在内质网
    D. 磷脂的不均匀分布可能还与膜蛋白的分布有关
    2. 研究发现,端粒DNA通常由富含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短重复序列构成。哺乳动物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端粒酶可借助自身的RNA合成DNA片段,对因细胞分裂而损伤的端粒进行修复,进而稳定染色体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体肿瘤细胞内端粒酶的活性高于神经细胞
    B. 端粒酶的RNA序列一般富含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C. 端粒修复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DNA复制不完全相同
    D. 老年人的体细胞内端粒一定比青少年体细胞内端粒短
    3. 已知绝大多数受体是蛋白质且多为糖蛋白,根据在靶细胞上的存在部位,受体分为细胞表面受体
    和细胞内受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不同靶细胞上的受体完全不同
    B.各种动物激素的受体都是细胞表面受体
    C.突触后膜的细胞表面受体一般多于突触前膜
    D.受体合成一定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路径
    4. 亲核蛋白是指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研究发现,亲核蛋白都含有某些特殊短肽NLS,若将NLS连接到非亲核蛋白上,非亲核蛋白就会被转运到细胞核内。进一步研究发现,亲核蛋白入核转运还需要GTP水解酶等蛋白因子的协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亲核蛋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NNLS合成过程有水的生成
    C.LS转运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细胞供能
    D. NLS氨基酸序列改变可能导致亲核蛋白在细胞质中积累
    5. 生物学实验常通过观察颜色及其变化进行相关检测或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水浴加热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含量
    B. 通过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颜色变化判断质壁分离程度
    C. 通过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变成黄色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D. 通过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窄判断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
    6. 研究发现,锻炼之后的骨骼肌细胞会分泌鸢尾素,鸢尾素可以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诱导其转化为产热效率极大提高的棕色脂肪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白色脂肪细胞转化为棕色脂肪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棕色脂肪细胞线粒体数量可能多于白色脂肪细胞
    C. 棕色脂肪细胞也具有转化为白色脂肪细胞的潜能
    D 长期锻炼会使体内脂肪减少导致御寒能力下降
    7. 玉米的宽叶与窄叶是由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将宽叶与窄叶两种纯合亲本间行种植(假如玉米间受粉机会均等)得F1,其中窄叶亲本所结籽粒发育成的植株中宽叶和窄叶均有。现选取F1中部分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所得F2中宽叶:窄叶=7: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窄叶为玉米植株的隐性性状
    B. F1玉米植株中窄叶所占的比例为1/4
    C. 亲本中宽叶植株上籽粒与窄叶植株上的籽粒基因型部分相同
    D. 若将F1中选取的那部分宽叶植株自交,后代隐性性状植株的比例为1/6
    8. 1个卵原细胞(所有DNA双链均被32P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分裂为两个子细胞,其中一个子细胞继续分裂,甲和乙是其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另一个子细胞继续分裂,丙是其处于某一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互换
    B.经丙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都被32P标记
    C. 经乙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都被32P标记
    D. 甲细胞中B、b所在染色单体中的DNA均有一条链被32P标记
    9. 下列有关科学家对生物学发展所做贡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中腺嘌呤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的量
    B. 梅塞尔森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验证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C. 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破译了第一个密码子
    D. 斯坦利提出的“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10. 人类皮肤黑白斑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由基因缺失多个碱基对导致相关酶的活性改变引起,相关基因不位于性染色体上,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为1/625.图1是一个皮肤黑白斑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图2是I1和Ⅱ4号个体相关基因片段酶切的电泳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皮肤黑白斑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2号个体与1号个体相关基因片段酶
    切的电泳结果相同
    C. 若4号个体与表型正常的异性婚配,
    后代患此病的概率为1/78
    D. 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
    11. 下图为果蝇精原细胞的核DNA电镜照片,图中的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果蝇DNA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分别独立进行的
    B. 图中所示的精原细胞应处于细胞分裂间期
    C. 复制泡的形成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
    D. 果蝇的DNA有多个复制起点有利于加快DNA复
    制的速率
    12.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可遗传变异
    B. 突变是有害还是有利,往往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C. 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内细菌产生突变,耐药率升高
    D. 体内原癌基因突变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13. 动物食性的转变一般需要漫长的岁月,但意大利壁蜥从肉食到素食的转变仅用了40年。在一个较大的意大利壁蜥种群中,雌雄数目相等且自由交配,等位基因A、a中A的基因频率为6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意大利壁蜥食性的转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a基因占该种群全部基因数的40%
    C. 若该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XaXa的基因型频率为8%
    D. 若没有突变、迁入、迁出和自然选择,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将维持不变
    14. 组织液也称细胞间隙液,过量的组织液滞留在细胞间隙可引发组织水肿。下列生理变化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 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蛋白尿,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加速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C. 淋巴管阻塞使淋巴回流受阻,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
    D. 营养不良使血浆蛋白合成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
    15. 当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肌肉被拉长,腱梭的感受部分兴奋,使受牵拉的肌肉收缩以对抗牵拉,这种现象称为牵张反射。若骨骼肌受到牵拉而过度收缩时,骨骼肌内的腱梭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a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使受牵拉的肌肉舒张,这种现象称为反牵张反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牵张反射和反牵张反射均属于大脑皮层控制条件反射
    B. 参与牵张反射和反牵张反射的神经元种类和数目完全相同
    C. 反牵张反射中,腱梭兴奋后,b、c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相同
    D. 牵张反射和反牵张反射对骨骼肌的效应相反,共同维护其正
    常功能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
    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某研究小组将玉米叶片置于一密闭、恒温的透明玻璃容器内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实验测得部分数据
    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使实验过程更严谨光照时应使用冷光源
    B. N点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部位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 M~N时段内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不断加快
    D. N点时O2含量不再增加的限制因素主要是CO2浓度
    17. 当两对处于不同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影响同一性状时,可能产生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孟德尔 F2的表型比率9:3:3:1进行修饰,如上位效应。上位效应是指影响同一性状的两对非等位基因中的一对基因(显性或隐性)掩盖另一对基因的作用时,所表现的遗传效应。其中的拖流者称为上位基因,被拖流者称为下位基因。由隐性基因引起的上位效应称为隐性上位,由显性基因引起的上位效应称为显性上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因的相互作用实质上是基因及其表达产物间的互作
    B. 上位基因可以是一对隐性基因或一个显性基因
    C. 隐性上位将孟德尔F2的表型比率修饰为9:6:1
    D. 显性上位将孟德尔F2的表型比率修饰为9:3:4
    18. 某植物经化学诱变剂EMS处理后得到三个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突变体(EC2-115、EC2-214和EC1-188),突变株EC2-115、EC2-214经低温诱导可恢复育性,二者相互杂交的后代均可育。对ECI-188进行基因定位发现,该突变体中AtMYB103基因发生了点突变,转录的mRNA中由原来的CAA变为了UA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突变株EC2-214经低温诱导后恢复育性说明生物体的表型取决于环境
    B. 突变株EC2-115与EC2-214的突变基因可能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C. 突变株EC1-188中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由T/A碱基对替换为C/G
    D. 三种突变体分别与可育品系正反交,可验证突变基因位于细胞核内
    19. 在内质网腔中常同时有多种蛋白质合成,其中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质因易于形成二硫键常导致肽链错误折叠。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超量积累,可引发内质网应激反应(ERS)。特定状态下,ERS可激活蛋白酶calpain,诱导细胞凋亡,进而引发老年痴呆,附着在内质网膜腔面上的蛋白二硫键异构酶(PDI)可以帮助修复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半胱氨酸的R基中一定含有硫元素 B. ERS导致的细胞死亡受基因调控
    C. PDI作用后蛋白质中的肽键数量会减少 D. 促进细胞内PDI基因表达有助于缓解老年痴呆
    20. 某刺激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如图所示,①~⑤是膜电位变化的不同阶段,A、B是神经纤维膜外的两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③段是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此时Na+
    大量内流
    B. ③~⑤段是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此时K+大
    量外流
    C. A、B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大约为70mV
    D. 该神经纤维取自神经元的树突或轴突
    三、非选择题
    21. 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内填数字)

    (1)囊泡膜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一样,都有 。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 。
    (2)以分泌蛋白——胰岛素为例:首先在 合成一段肽链后,转移到[③] 上继续合成,如甲图所示,包裹在囊泡 (填X或Y)中离开,到达[ ] 使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对蛋白质进一步加工、折叠。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转运到细胞膜,最后经过乙图所示过程,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中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的。
    (3)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胰岛素)运送到细胞膜,据图推测其原因是囊泡膜上的蛋白A可以和细胞膜上的 特异性织别并结合,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和 的功能。
    (4)已知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细胞器⑤是 。
    (5)人体能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与植物叶肉细胞相比,没有 、 、 等结构。
    22. 为研究光质对大棚蔬菜种植的影响,科研人员以出芽30天的番茄幼苗为实验材料,设光照强度相同的蓝光(B)、红光(R)和自然光(W)3个处理,相关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
    ⑴番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主要分布在 ,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 。
    ⑵从绿叶中提取色素常用的试剂是 。科研人员在测定叶绿素含量时从每个培养室里随机选择了10株幼苗,且均选取了顶芽起第二叶作为样本进行测定,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⑶经红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番茄叶片的光吸收能力将 (填“增大”或“减小”或“基本不
    变"),判断依据是 。
    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阴雨天气时在大棚内人工补充 (填“红光”或“蓝光”或“自然光”)更有利于番茄生长,依据是 。
    23. CHDIL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远高于正常细胞。研究发现,CHD1L基因的转录产物LINC00624能与CHD1L基因的转录阻遏复合体结合,加速转录阻遏复合体的降解,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⑴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主要是 ,α链右端是______(填“3'端”或“5'端”),β链与LINC00624结合部位中存在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 。
    ⑵LINC00624的形成需要 酶的参与,该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是 。
    ⑶假设CHDIL基因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α链腺嘌呤占该链的14%,β链腺嘌呤占该链的28%。若CHDIL基因复制2次,需要消耗游离的胞嘧啶 个。
    ⑷LINC00624的过量表达会 (填“促进”或“抑制”)肝癌的进展,请作出合理的解释

    24.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指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血容量增大,潴钠排钾,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制,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的综合征,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⑴在神经—体液调节网络的作用下,正常机体的血压维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依赖于机体的 调
    节机制。
    ⑵PA引发的低血钾会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下降,原因是

    ⑶醛固酮增多引起血容量增大的原因是

    ⑷血浆中的肾素活性变化是诊断PA的依据之一。为验证某模型小鼠患有PA,科研人员将模型小鼠的血
    浆分为对照组和测定组,分别置于4℃冰浴和37℃温浴中,一段时间后测定血管紧张素I(AngI)浓度,用测定组AngI浓度与对照组AngI浓度的差值表示肾素活性,将结果与正常小鼠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若 ,则PA模型小鼠构建成功。科研人员发现,在实验时添加适量的ACE抑制剂能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原因是 。
    25. 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长毛和短毛(D、d)、黑纹和橘红纹(E、e)、正常瞳和棕瞳(F、f)是三对相对性状。现将一只长毛黑纹正常瞳雄性个体和一只长毛橘红纹正常瞳雌性个体多次交配,F1的皮毛相关表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
    ⑴D、d这对等位基因遗传是否遵循分离定律?_____(填“是”或“否”),依据是

    ⑵黑纹和橘红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控制长毛、短毛的基因位于 上。
    ⑶请在下图中画出亲本中雄性个体D、d和E、e两对等位基因与染色体可能存在的关系,并注明是常
    染色体还是X、Y染色体。
    ⑷已知该动物控制正常瞳和棕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常瞳雌雄个体交配,后代正常瞳与棕瞳之比为2:1.若只研究毛的长短和瞳的颜色,让F1中长毛正常瞳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比为_______。
    SM
    PC
    PE
    PS
    PI
    X侧含量(%)
    21
    18
    5
    3
    3
    Y侧含量(%)
    3
    7
    22
    14
    4
    植物种子
    碘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 +
    ++
    +

    ++
    ++++
    ++

    +
    ++
    +++ +
    B
    R
    W
    叶绿素含量(mg·g-1FM)
    1.95
    3.75
    2.85
    气孔导度(mlH2O·m-2·S-1)
    0.53
    0.33
    0.42
    胞间CO2含量(μmlCO2·m-2·S-1)
    215
    255
    235
    性状/性别
    短毛黑纹
    长毛黑纹
    长毛橘红纹
    雌性
    260
    256
    0
    雄性
    0
    0
    518
    高三年级生物期中模拟试题答案
    2023.11.
    1. 【答案】A【详解】A、内侧的磷脂双分子层较外侧的磷脂双分子层曲度大,与PC相比,PE极性头部空间占位较小,故PE含量较多的在细胞膜内侧,Y侧为细胞内侧面,X侧为细胞外侧面,A错误;B、由图可知,X侧(膜外侧)和Y侧(膜内侧)的磷脂含量不同,故磷脂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并不是对称分布的,B正确;C、磷脂分子属于脂质,脂质在内质网上合成,C正确;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膜蛋白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磷脂的不均匀分布,D正确。故选A。
    2. 【答案】D【详解】A、端粒酶可借助自身的RNA合成DNA片段,对因细胞分裂而损伤的端粒进行修复,而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故端粒酶的活性高于神经细胞,A正确;B、分析题意可知,端粒DNA通常由富含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短重复序列构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G与C配对,故端粒酶的RNA序列一般富含胞嘧啶核糖核苷酸,B正确;C、端粒修复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U-A、A-T、G-C、C-G,而DNA复制的配对原则是T-A、A-T、G-C、C-G,两者不完全相同,C正确;D、老年人细胞分裂缓慢甚至停止,但其体内也存在造血干细胞等分裂能力较强的细胞,该部位的细胞端粒不一定比青少年其他部位的端粒短,D错误。故选D。
    3.【答案】C【详解】A、不同靶细胞上的受体可能相同,如胰岛素可作用于多种细胞,不同细胞的受体可能相同,A错误;B、动物激素中的性激素的受体,属于细胞内受体,B错误;C、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突触后膜细胞表面受体一般多于突触前膜,C正确;D、细胞表面受体的合成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路径,而细胞内受体的合成则不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路径,D错误。故选C。
    4. 【答案】C【详解】A、亲核蛋白属于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A正确;B、NLS属于短肽,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合成过程有水的生成,B正确;C、NLS转运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GTP水解酶等蛋白因子的协助,说明消耗GTP供能,C错误;D、NLS是一种能够和亲核蛋白结合的特殊短肽,NLS中氨基酸序列改变就会导致亲核蛋白不能正常进入细胞核,而在细胞质中积累,D正确。故选C。
    5. 【答案】B【详解】A、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不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B、通过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颜色变化可判断质壁分离程度,细胞液颜色越深,质壁分离程度越大,B正确;C、通过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由橙黄色变成灰绿色,来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D、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宽表明色素含量多,滤纸条上的色素带窄表明色素含量少;滤纸条上色素带排序与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有关,D错误。故选B。
    6. 【答案】D【详解】A、白色脂肪细胞在鸢尾素的作用下,某些基因选择性表达,发生了转变,A正确;B、棕色脂肪细胞产热效率高,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因此棕色脂肪细胞线粒体数量可能多于白色脂肪细胞,B正确;C、棕色脂肪细胞是由白色脂肪细胞转化来的,棕色脂肪细胞也具有转化为白色脂肪细胞的潜能,C正确;D、长期锻炼会使白色脂肪细胞转变为棕色脂肪细胞,后者产热效率更高,人体御寒能力不会下降,D错误。故选D。
    7. 【答案】D【详解】A、玉米间行种植既能进行自交又能进行杂交,由题干信息可知,“宽叶与窄叶两种纯合亲本间行种植,其中窄叶亲本所结籽粒发育成的植株中宽叶和窄叶均有”,说明宽叶为显性性状,窄叶为玉米植株的隐性性状,A正确;B、假设纯合宽叶亲本基因型为AA,窄叶玉米基因型为aa,亲本中A基因和a基因频率都为1/2,F1玉米植株中宽叶所占的比例为1-1/2×1/2=3/4,则窄叶所占的比例为1-3/4=1/4,B正确;C、宽叶为显性性状,玉米间行种植既能进行自交又能进行杂交,则亲本中宽叶植株上籽粒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窄叶植株上的籽粒基因型有aa、Aa两种,故亲本中宽叶植株上的籽粒与窄叶植株上的籽粒基因型部分相同,C正确;D、假设F1中选取的那部分宽叶玉米Aa比例为m,则AA比例为(1-m),因为“选取F1中部分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F2中宽叶:窄叶=7:5”,则m/2=5/(7+5)=5/12,m=5/6,即F1中选取的那部分宽叶玉米Aa比例为5/6,AA比例为1/6,则自交后代中隐性性状植株的比例为:5/6×1/4=5/24,D错误。故选D。
    8.【答案】D【详解】A、甲细胞是有丝分裂,基因组成为A和a的这条染色体上只能是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互换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A错误;B、甲细胞是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过程中,第一次有丝分裂的结果是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一条链是含32P标记,另一条链是不含32P标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每个染色体上有两个染色单体,只有一个染色单体上的DNA的一条链含有32P标记,B错误;C、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随机移向细胞一极,经乙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含32P标记的染色体的情况有5种,分别是含4条,3条,2条,1条和0条,C错误;D、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完成后的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染色单体,因此每个染色体都被32P标记,D正确。故选D。
    9. 【答案】A【详解】A、双链DNA中腺嘌呤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的量是由查哥夫提出的,这个理论为沃森和克里克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启迪,A错误;B、梅塞尔森运用同位素标记15N的DNA分子为基础,验证了DNA的半保留复制,B正确;C、尼伦伯格和马太利用去除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为蛋白质的合成体系,成功破译了第一个密码子,C正确;D、捕食者总是倾向于捕食个体数目多的种群(物种),这样就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空间,D正确。故选A。
    10. 【答案】C【详解】A、亲本没有患病,但是后代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题意,相关基因不位于性染色体上,可得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号个体与1号个体基因型相同(均为Aa),电泳结果也相同,B正确;C、根据电泳结果,4号个体为基因型为AA,其与任何基因型的个体婚配,后代均不会换该病,C错误;D、该病由基因缺失多个碱基对导致相关酶的活性改变引起,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D正确。故选C。
    11. 【答案】A【解析】A、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内的DNA位于染色体上,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时进行的,不是分别独立进行的,A错误;B、图中所示的精原细胞的DNA正在复制,应处于细胞分裂间期,B正确;C、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将氢键断裂,需要DNA聚合酶合成子链,故复制泡的形成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C正确;D、DNA有多个复制起点有利于加快DNA复制的速率,D正确。故选A。
    12. 【答案】B【详解】A、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A错误;B、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突变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是不一样的,例如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的某海岛残翅和无翅突变昆虫类型,却能在大风环境不被吹进海水得以生存,B正确;C、细菌中本来就有基因突变,存在耐药性个体,抗生素只对细菌起选择作用,杀死不耐药的细菌,保留耐药的细菌,所以长期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C错误;D、原癌基因是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原癌基因突变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增强,可能引起细胞癌变,D错误。故选B。
    13. 【答案】B【详解】A、环境中食物中的肉食减少,素食的意大利壁蜥的出现是对环境的适应,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意大利壁蜥从肉食到素食的转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等位基因A、a中A的基因频率为60%,a基因占“A/a”这对等位基因的1-60%=40%,而不是全部基因数的40%,B错误;C、若该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在雌性中则XaXa的基因型频率为16%,XAXA的基因型频率为36%,XAXa的基因型频率为48%,而雄性中XAY的基因型频率为60%,XaY的基因型频率为40%,则XaXa所占的概率为16%÷(16%+36%+48%+60%+40%)=8%,C正确;D、若一个种群数量足够大,种群的雌雄个体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有突变、迁移、自然选择等,保持遗传平衡,该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B
    14. 【答案】B【详解】A、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蛋白尿,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吸水增多,引发水肿,A不符合题意;B、抗利尿激素是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时才释放增多的激素,作用是增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不会造成组织液增加,B符合题意;C、淋巴管承担了将部分组织液回收到血浆的功能,淋巴管阻塞,会使组织液增多,C不符合题意;D、营养不良使血浆蛋白合成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会使组织液吸水增多,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 【答案】D【详解】A、据题意可知,牵张反射和反牵张反射均由脊髓控制,A错误;B、如题所述,反牵张反射要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而牵张反射不需要,B错误;C、按照反牵张反射的机理,b属于抑制性神经元,b处兴奋会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到c所在的神经元处,抑制c所在神经元兴奋,故b、c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不同,C错误;D、按照题意,牵张反射使肌肉收缩,反牵张反射的效应使肌肉舒张,二者对骨骼肌的效应相反,共同维护其正常功能,D正确。故选D。
    16.【答案】D【详解】A、冷光源和热光源的区别是温度的差别,但该装置为恒温装置,因此不需要使用冷光源,A错误;B、N点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部位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细胞呼吸)和叶绿体(光合作用),B错误;C、氧气的增加速率为光合与呼吸的差值,可以看出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小,因此M~N时段内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不断减弱,C错误;D、N点时O2含量不再增加,表明光合作速率等于呼吸速率,限制因素主要是CO2浓度,D正确。故选D。
    17.【答案】AB【详解】A、基因的相互作用的实质上是不同的基因对同一生化过程产生的不同影响,是基因及其表达产物间的互作,A正确;B、由隐性基因引起的上位效应称为隐性上位(需要隐性基因纯合),由显性基因引起的上位效应称为显性上位(显性纯合或杂合子都可以),故上位基因可以是一对隐性基因或一个显性基因,B正确;C、隐形上位(假设b为上位基因),9A_B_为一种表型,3A_bb和1aabb为一种表型,3aaB_为一种表型,所以表现型的比例为9∶4∶3,C错误;D、显性上位(假设B为上位基因),9A_B_和3aaB_为一种表型,3A_bb为一种表型,1aabb为一种表型,所以表现型的比例为 12∶3∶1,D错误。故选AB。
    18. 【答案】AC【详解】A、突变株EC2-115、EC2-214经低温诱导可恢复育性,说明生物性状受环境影响,A错误;B、突变株EC2-115与EC2-214的突变基因可能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C、转录的mRNA中由原来的CAA变为了UAA,说明模板链上由GTT→ATT,因此发生了C/G替换为T/A,C错误;D、由于细胞质基因来自于母本的线粒体,所以用三种突变体分别与可育品系正反交,用来验证突变基因位于细胞核内,D正确。故选AC。
    19. 【答案】AC【详解】A、分析题干“某些交感神经元也可以分泌该物质”可知,去甲肾上腺素可以作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无需载体协助,A错误;B、分析题干可知:去甲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的激素,也是神经递质,所以既可以参与体液调节,也可以参与神经调节,但在这两种调节中所起的作用和范围是不同的,B正确;C、去甲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能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是作用于特定的器官和细胞,C错误;D、去甲肾上腺素可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完后,可能被分解或灭活或回收回细胞,D正确。
    20. 【答案】D【详解】A、据图可知,①-③表示A点之前的电位恢复静息的过程,此时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A错误;B、③~⑤段是兴奋达到B点,B点逐渐形成动作电位的过程,此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B错误;C、据图可知,A、B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大约为40+70=110mV,C错误;D、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起部分称为树突或轴突,该神经纤维取自神经元的树突或轴突,D正确。故选D。
    21. 【答案】
    (1) 脂质和蛋白质(磷脂和蛋白质) 生物膜系统
    (2) 核糖体 内质网 X ④高尔基体 线粒体
    (3) 蛋白质B特异性结合 控制物质进出 信息交流
    (4)溶酶体 (5) 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22. 【答案】
    (1) 类囊体薄膜 红光和蓝紫光
    (2)无水乙醇 保证无关变量的一致,减少试验误差
    (3)增大 经过红光处理的幼苗其叶绿素含量高
    (4)红光
    经过蓝光 (B)、红光(R)、自然光(W)处理后,番茄幼苗内叶绿素最多的是红光处理组
    23. 【答案】
    (1)细胞核 3'端 A-U T-A C-G G-C (2)RNA聚合 启动子
    (3)348 (4) 促进 LINC00624能与CHDIL基因的转录阻遏复合体结合,加速转录
    阻遏复合体的降解,消除其对转录的抑制作用,从而激活CHDIL基因的转录,促进肝癌的进展
    24. (1)(负)反馈
    (2)细胞外液中K+浓度低,K+外流增多,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3)醛固酮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水增多
    (4)肾素活性低于正常小鼠的测定值
    ACE抑制剂可抑制AngⅠ转化为Angl,提高AngI含量,便于检测
    25. 【答案】
    (1)①. 是 ②. F1中长毛:短毛≈3:1
    (2)①. 黑纹 ②.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3) (4) ①. 10 ②. 1/6
    [附加题]
    (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分级调节 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神经递质
    (2)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热能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激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3)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4) 损毁下丘脑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 M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

    相关试卷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生物试题(月考):

    这是一份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生物试题(月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