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7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中图版必修第一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69003/0-16992897127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7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中图版必修第一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69003/0-1699289712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7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中图版必修第一册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69003/0-16992897128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读“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2018年初京珠高速广东粤北段沿线受灾,图中调运救灾物资最近的基地是( )
A.a B.bC.c D.d
2.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 )
A.救生圈B.外伤用药
C.破拆工具D.棉衣
3.对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灾情大小,特别是对人员伤亡多少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
A.有无防洪准备
B.有无正确的洪水应急方案
C.有无准确的洪水预报
D.有无正确的救助方法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下图为成都市民收到的手机地震预警信息。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22秒为倒计时时间,收到该信息时所显示的倒计时时间越短,通常说明( )
A.当地距离震中越近
B.当地地震灾害频发
C.本次地震震级越大
D.地震波的速度越快
5.影响本次地震烈度的主要因素有( )
①震源深度 ②地震震级 ③地震波速度 ④建筑物坚固程度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6.预警信息中还给出了必要的避震措施,最可能出现在其中的是( )
A.请远离悬挂物,不乘电梯
B.请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C.请向地势较高的地方逃生
D.请立刻前往应急避难场所
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多发,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据此完成7~9题。
7.我国四川等西南地区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比中南地区即中国华中和华南(湖北、河南、湖南、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更为频繁多发的原因有( )
①地壳运动更为强烈 ②降水强度更大 ③地形更为复杂崎岖 ④植被覆盖率更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下列各项防御和减轻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措施中,比较可行的有( )
①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灾情监测预报 ②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 ③恢复植被,实施护坡工程 ④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滑坡、泥石流的自救,正确的是( )
①发现迹象马上转移疏散 ②灾害发生后,设法同外界联系,求得救助 ③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泥石流相反的方向跑 ④野外扎营时,选谷底平坦的河漫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A.鼠害B.洪涝C.旱灾D.寒潮
11.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别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
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下图为我国多年干旱等效频度分布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东南沿海与华北平原是我国干旱等效频度最高的两个地区,但原因不同,主要差异表现在( )
A.降水总量不同B.农业结构不同
C.经济水平不同D.发生季节不同
13.根据干旱等效频度的分布特点,我国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向是( )
A.西北地区最低,有利于多汁牧草种植
B.浙江频度较低,有利于发展水田农业
C.云贵高原较高,应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D.华北平原最高,农业灌溉设施投资大
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溃坝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
材料二 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1)解释导致泥石流爆发的自然条件。
(2)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
15.自救和互救是大地震发生后最先开始的基本救助形式,地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据统计,唐山大地震中,被埋压人数约有57万,通过自救和互救,脱险人数达45万。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人员生存率达99%,由此可见,自救、互救是减少人员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读图,说明地震后被压埋时如何进行自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17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1~2.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及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可判定a为南宁,b为长沙,c为武汉,d为郑州。京珠高速广东粤北段最接近长沙,因此选B项。第2题,b、c两地分别为长沙和武汉,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这里主要的自然灾害为洪涝,因此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救生圈。
答案:1.B 2.A
3.解析:有无防洪准备,对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灾情大小,特别是对人员伤亡多少有决定性作用。
答案:A
4~6.解析:第4题,图中22秒为地震横波将到达的倒计时时间,收到该信息时所显示的倒计时时间越短,说明当地距离震中越近,故A正确;不是指地震的频次,震级只有一个,图中显示为6.6,地震波速度与介质有关,倒计时并不能说明地震波的速度的变化,故B、C、D错。本题选A。第5题,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级越大,烈度越大,同时和建筑物的牢固程度有关,故①②④正确;波速的大小对烈度没有直接影响,故③错。本题选B。第6题,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是逃生,远离悬挂物,不乘电梯,是安全撤离的避震措施,故A正确;一般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撤离,故B错;一般发生洪灾时向地势较高的地方逃生,故C错;第一时间是撤离到空旷安全的地方,而不是应急避难场所,故D错。本题选A。
答案:4.A 5.B 6.A
7~9.解析:第7题,四川等西南地区属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壳运动更为强烈,易引发山崩、滑坡、泥石流等灾害,①正确;中南地区的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等地受台风影响,降水强度比西南内陆地区更大,②错;西南地区地处我国地势一、二阶梯过渡地带,地形更为复杂崎岖,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③正确;西南地区有我国第二大林区,植被覆盖率较高,④错。故选C。第8题,对于防御和减轻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以加强科学研究,及时进行灾情监测预报,①正确;大量开采山石会加剧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②错误;恢复植被,实施护坡工程,减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频次,③正确;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成本太高,并不现实可行,④错误。故选C。第9题,发现滑坡、泥石流的迹象马上转移疏散,紧急避险,①正确;灾害发生后,设法同外界联系,求得救助,②正确;遇到泥石流时,应向泥石流前进的垂直方向跑,③错误;野外扎营时,选谷底平坦的河漫滩,容易受到泥石流影响,应选择地势较高的位置,④错误。故选A。
答案:7.C 8.C 9.A
10~11.解析:第10题,根据紧急救援强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升高、迅速降低甚至停止这一特点,说明此类自然灾害是突发性的,并且容易造成较多人员伤亡。鼠害、旱灾都具有渐进性特点,寒潮灾害可能来得突然,但一般不会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第11题,降低震后救灾活动强度的主要办法就是事先做好预防工作,减少灾后损失。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往往是附加值高的产业所占比重升高,财富密度加大,同等强度地震经济损失会更大。人口外迁不符合实际要求。
答案:10.B 11.D
12~13.解析:第12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干旱等效频度高主要是因为该地区降水稳定程度较差,易引发干旱。因此,干旱等效频度高低与当地降水总量、农业结构、经济水平关联度不大,故A、B、C错误。东南沿海与华北平原是我国干旱等效频度最高的两个地区,均是降水季节性变化较大地区,易引发干旱,两个地区主要差异表现在发生季节不同,东南沿海旱情主要在夏季,华北地区旱情主要在春季,故D正确。第13题,西北地区干旱等效频度最低,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旱,旱情危害少,所以并不适合种植多汁牧草,故A错误。浙江干旱等效频度低,只能说明降水稳定程度好,而水田农业的发展需要雨热同期、降水丰沛等,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故B错误。云贵高原位于东部季风区的南方地区,发展的是水田农业,故C错误。华北地区干旱等效频度最高,说明降水稳定程度差,因此需要建设农业灌溉设施,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稳定,故D正确。
答案:12.D 13.D
14.解析:第(1)题,泥石流发生要具备的三个条件分别是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碎屑物、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第(2)题,泥石流发生时伴随有巨大的声音,所以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应快速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跑,要跑到相当的高度才安全。
答案:(1)地势陡峭,山高沟深,利于水流汇集;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多暴雨或冰雪融水;植被稀疏等。
(2)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应快速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跑,要跑到相当的高度才安全。
15.解析:仔细观察图示,按图中提示结合震后自救的正确方法即可作答。
答案:(1)注意保持支撑物
(2)听到有人,尽量呼喊、敲击求救
(3)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4)保存体力,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强烈的求生意识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练习,共6页。
高中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精品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2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练习原卷版docx、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2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中图版 (2019)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地理中图版 (2019)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2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练习原卷版docx、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32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